都市艷修 正文 第十四節 就 學(一)
    第十四節就學(一)

    來到了劍橋、克瑞斯.蘭鄧教授電話告知為他們已經找好了借宿的人家。按照教授告訴地地址,木林找到了一個二層小洋樓。現在他要把梅芳和梅子安頓下來。

    接待他們地的是一個亞洲女人,身高米75左右,比木林還高一截。看年齡有二十二三歲,一頭秀髮盤在腦上,女人風韻十足。猛一看,容貌秀麗,整個臉具有雕塑感,細看才發現,一雙丹鳳眼配著鵝蛋臉,尖尖的下巴,秀氣的長頸,一身藍色卡腰西裝打扮,突出了女性地曲線,顯得精明幹練,一看就知道是個職業女性。

    看見木林一直在看她,狠狠的瞪了木林一眼,自稱自己叫克麗爾.萊塞,曾經是學院畢業地學生,在一家公司做會計師,有兩個女兒,一個黑的叫黛絲、一個白的叫碧絲。兩個人大約和梅芳梅子姐妹年齡相若。

    克麗爾冷冷的告訴木林,教授知道她們沒有父母,因此食宿由她負責,並且順路捎帶送梅芳和梅子姐妹倆和她們的女兒一起上學,教授把她的兩個女兒和梅芳、梅子安排在一個學校。

    木林在交房租時,才得知教授已經為她們預付了半年地房租,在分配給梅芳和梅子的二間臥室稍事消息後,克麗爾告訴木林,教授請他去學校教授辦公室。木林一頭霧水,心想我沒有見過她,應該不會得罪她呀,如果不是看在她對梅芳和梅子姐妹還比較親熱,他早就不會讓妹妹們住在這裡,木林告訴妹妹,他辦完事就來看她們後離去。

    麻省理工學院於8年由威廉『巴頓『羅傑斯一位著名的自然科學家創立。他希望能夠創建一個自由的學院來適應正快速發展的U國。由於南北戰爭,直到85年MIT才迎來了第一批學生。隨後其在自然及工程領域迅速發展。在大蕭條時期,MIT曾一度被認為會同哈佛大學合併,但在該校學生的抗議之下,被迫取消了這一計劃。9年MIT從波士頓遷往劍橋。

    因為二戰和冷戰,政府在自然及工程科學上大量投資,使得MIT在這段時間內迅速發展。20世紀MIT最主要的成就是由傑『弗裡斯特領導的旋風工程,其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夠實時處理數據的機器「旋風」,並發明了磁芯存儲器。這為個人計算機的發展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麻省理工學院的圖書館資源豐富,藏書量高達500萬冊,而圖書館包羅萬象,無論是工程、管理、建築設計、科學等的書籍應有盡有,十分適合學生研究時查閱。

    見到教授,教授誇張地擁抱了木林「我的孩子,看到你真好!我知道你是從香港來得,而且沒有父母遺產繼承,讓你提前來,是我給你找了一份學校清潔工地工作,第一周秋季打掃可以掙00美元,以後可以掙400美元,再加上你的助學金,是可以完成你和你的兩個妹妹地學業地。」「得!」木林想,「自己得錢感情還沒有漂白,還得干苦力,再說這是一個和這裡普通人接觸得機會。」木林感謝了教授地幫助,開始了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不是憑借自己地超能力地第一個工作——清潔工。

    學校的清潔工分兩種一是專職的工作人員,二是學校自己的本科生。木林屬於第二種,還沒有等開學就先開始了工作。作為宿舍清潔工,他們參加的第一項活動便是「秋季打掃」,那是讓報名參加清潔工的新生在開學前的一周裡掙00美元的「苦力」活。

    他們十二三個新手分成一組,由一個高年級的組長帶隊。他們中很多人連掃帚都沒拿過,木林本以為校方安排的工作會很輕鬆,卻不知道學校發一個人的工資就指望得到一個人的勞力。

    徹底地打掃一個房間有七個不同的步驟,做廁所清潔的步驟更多,他們00多個同學要在五天內為400多名學生準備好清潔的宿舍,一天干下來不腰酸背疼可就怪了。

    不過埋怨歸埋怨,做事歸做事,無論吃晚飯時如何的「怨聲載道」,但是第二天一早出工時總是人人到齊,一個不缺。

    其實,木林做宿舍清潔工並不是為了工資,而是想在開學以前瞭解一下學校環境,結識一些朋友,同時受一些普通人難得的鍛煉。

    抱有和木林相同目的之人也還真不少,因為很多清潔工的父母不是醫生就是律師,甚至有幾個大款生意人。兒女在麻省理工打掃宿舍,心疼的父母便跟著留在波士頓陪伴,只盼著等孩子下班後一家人能一起聚一聚。

    不知內情的人或許難以理解,學生好不容易掙來的辛苦錢,可是扣去稅後,一周的工資加起來還不夠父母在附近住一天旅館的開銷呢。U國是私有社會,它不會白白養人的。人們靠競爭生存,靠自己的能力生存。

    所以美國的孩子從小就培養起了什麼事都靠自己的習慣,讀大學也是靠自己打工、貸款,很自立,他們從不依賴父母活一輩子。

    一次,木林偶然問起一位美國男同學「你的家在什麼地方?」

    回答是「我沒有家。」令木林吃了一驚。

    後來瞭解到,他們一旦長成大孩子,在沒結婚成家之前,便認為自己沒有家,這已成為一種理念。

    不過除了正式工資外,他們多少能得到一些額外的收穫。倒垃圾或掃地的同學總能在桌椅下、牆角里找到零碎的硬幣,少的一天能撿五六毛,多的加起來能有四、五塊美元之多。

    到了房間清除完畢,前房主留下的東西不是進了垃圾箱就是成為了他們的「戰利品」。做清潔的最後一天下班,大家像是趕集歸來穿衣鏡、沙發墊、折疊椅、電風扇……連溜冰鞋和打字機都有。

    木林對這些不屑一顧,他心想「咱遊學時、撿的都是寶貝,誰會要這些垃圾呀」。他的這一不爭不搶的舉動反而贏得了大部分同學的友誼。開學註冊後,木林選了臨床醫學、計算機科學、和工商管理學。木林之所以選擇了主修工商管理學和計算機科學兩個專業,也主要是自己對經濟的興趣和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

    通過一周地瞭解,大學的輔助教學活動豐富多彩,成龍配套。學校組織的各種類型的討論課很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啟發學生們獨立思考,深入鑽研,又可以相互學習交流。

    各種學生俱樂部活動內容生動活潑,刺激了個人志趣愛好的發展。各種學術講座繁多,大都是學術界知名人物的報告,拓寬了學生們的視野。大學實行學分制,學生每成功修畢一門課程,便可得到相應的學分。

    當學生修完學校規定的學分即可畢業。至於畢業所需要的學分則要看各個院校的規定,一般為20-40個學分,其中35-45個學分是主修科目,而基礎課最少需考取35-40個學分,餘下所需學分,學生可以自由選課考取。這裡的大學是分等級的。名牌大學不僅學費較高,而且學生質量也比較好。名牌大學學生的特點就是特別有志而勤奮。

    大學是入學容易畢業難,一是課外作業特別多。老師講課很精,大量的是讓學生課外自己去閱讀、思考、寫文章,完成各類作業。而且平時學習與作業情況,老師要作為評價學生每學期總成績的重要內容,學生們是一點也不敢怠慢的。二是考試特別多。各學科幾乎每週都有考試,稍不留意,考試就會出麻煩,將影響到綜合成績的高低。

    還有一點,就是大學對教師水平或業績的評估,非常重視學生的反饋意見。每逢期末,學生們都要為給自己授課的教師打分,如果大多數學生對教師不滿意,就會直接導致教師下崗。

    所以,在大學任教是很有危機感的,如何既要講好課,又要嚴格要求學生並使學生滿意,這的確是門學問。所有的住校大學生都是憑卡進餐。伙食費和住宿費一樣,都已經包括在學費裡了。

    每位學生每個星期在學生卡上都記有2餐飯。學生卡上每個學期還記有五十元的零用錢,可以用來在食堂裡「請客」。大多數的新生都在學校專門為一年級開辦的食堂裡吃飯。食堂就在一棟高大的教堂建築裡,擺有800多人的位置。

    食堂兩側裝滿了兩人多高的彩色玻璃,玻璃上的圖片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教育家或學術界人物。以至於到校的第一個星期,新生們吃飯時都只顧東張西望,對具體的食物倒沒有怎樣注意。

    除了一年級的食堂以外,每個高年級的宿舍樓也都有自己的食堂。高年級的學生只能到一年級的食堂吃早餐,但是一年級的學生卻能到大部分的高年級食堂吃飯。所有的食堂每餐都做同樣的飯菜,但是因為廚師不同,味道自然也有差別。

    離校園最近的高年級食堂做出來的味道不錯,學生上完課都喜歡到那兒去吃,木林也是一樣,最後導致該食堂只為該宿舍的學生開放。這對於那些好強的學生來說,設法矇混過關,「戰勝」守在食堂門口查「身份」的工作人員,只是又多了另一類有趣的挑戰罷了。

    木林每次都能進去,這讓不少學生驚奇。食堂每餐的主食都不同,除此之外還有沙拉、三明治、素菜和點心。為了體貼學生功課做到深夜的辛苦,星期日到星期五晚上九點學校還有夜宵,一般是麵包、水果、牛奶和果汁。食堂還要舉行幾次特殊的節日飯菜,比如龍蝦宴、意大利餐等,也只有這時,木林才會很短暫地感到花在伙食上的費用不那麼冤枉,其實想想他還沒有花錢就這麼多感慨,如果花了錢,那還不……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