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 第五卷 第33節、大腦裡的虛擬仿真
    節過得很快,很快又到大學開學的日子了,羅軍和王做生意,初五就和羅繼文開車離開了老家。王絹也沒有等到元宵節,就和張曉芙一同返校了。李暢留了下來,他還有公司的許多事情需要處理。

    夢幻珠寶去年一年的銷售成績非常不錯,達到了十億人民幣的銷售額,作為一個剛剛成立的公司,得到這樣的成績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李暢去年留下的貨還沒有賣完,他準備的都是些高檔貨,價值幾乎達到20億美元,按目前的這種銷售模式,一時半會是賣不完幻珠寶公司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擴大銷售渠道,建立更多的專賣店。另外,還要改變目前的銷售模式。這裡面有許多事情要做,李暢雖然當了將近一年的甩手掌櫃,也不能事到臨頭還打退堂鼓。於是,為了公司的事情,李暢又多待了將近半個月。

    等回到北京的時候,傅教授已經等得不耐煩了,通過一些代理公司進口的儀器設備已經快要完成進關的手續,可是李暢這邊的場地還沒有裝修好。李暢一回到北京就開始聯繫裝修公司,商量裝修方案,還得讓傅教授他們提供實驗室的佈局方案,包括設備的尺寸、重量,用電用水情況、環評、職評等等。以前公司的事情都是張曉楠在打點,從公司的成立到經營,李暢幾乎都沒有插手過,他只是負責製造。現在自己親歷親為一番,才知道竟然是如此的繁瑣,好像三月的一場春雨過去,眾多的官僚小吏如同雨後的地衣。紛紛地冒了出來。

    這段時間,李暢基本上沒有時間去上課了,反正他只是來花錢進修地,又不是正式學生,老師也不管他,那邊給方教授打個招呼就行,答應期末來參加一下考試,主要考察一下旁聽的效果如何。

    上個學期結束後,李暢的考試成績讓方教授吃了一驚,原以為只是花錢鍍金的學生。看起來好像還有點真才實學。可惜不是正式的學生,考得再好也沒法記入他的學生檔案。而李暢在生物工程學院這邊投資辦公司的事情,李暢沒有張揚,傅教授也有意低調行事,一分錢的投資一個人花總比兩個人花要合適些,何況李暢還是方教授介紹過來的。

    三月底,裝修工程告一段落。四月,所有的儀器設備、辦公桌椅安裝妥當,公司正式掛牌。公司地掛牌也很低調,只有公司的幾個員工,傅教授和他的幾個學生,還有王絹、葉子還有幾個朋友過來祝賀了一下。

    有了公司,李暢名正言順地進入了傅教授的研究***,為了進入這個***,李暢投入了一個億的資金。

    有了傅教授的資料。有了他們歷年的研究成果,更為重要地是,有了傅教授的引薦和介紹,得以知道這個行業更多的前輩和他們的研究成果及論文。李暢對人體的基因結構瞭解得更加深入,更加全面。

    他能夠掃瞄,能夠在一霎那間瞭解任何一個生物的基因圖譜,有了這樣的先決條件,他能夠比傅教授的任何學生都學得更快、更好,瞭解得更為全面。

    練習了那本秘芨後,李暢感覺到自己的精神力更為強大了,掃瞄地速度更快。對於一些簡單的生物基因圖譜,他甚至有能力讓那些基因圖譜自動地虛擬運轉起來。就在他的大腦裡,以他的大腦為媒介。運行一種生物地基因圖譜。比如一粒玉米的基因圖譜,他能看到一粒玉米怎樣從一粒種子、然後發芽、生長、授粉、結果,並且從中看到基因的基因圖譜的變化。並且更為關鍵的是,他可以虛擬地抽出來一個基因,或者讓某個基因對失去活力,或者加入另外一種植物的基因,然後觀察虛擬的玉米最終會變成什麼樣子。

    這就好比在他的大腦裡有一個容器,一種媒介,一種能容納虛擬的生物在裡面生長的媒介,他說不出任何理由,似乎只是一種本能,他只知道它能做什麼,而不知道它為什麼能這麼做。

    可是,最為奇怪地是,他雖然能夠在這樣一種天然的媒介中任意地想像,但是卻無法把這種過程複製出來,甚至任何一種帶有基因圖譜的生物都無法複製出來,無論它處在什麼形態。

    也許,複製生命是神地力量吧。李暢放棄了這種努力。

    既然不能用自己的精神力複製,李暢就只好採用自然科學的力量進行生物的基因圖譜的修改、嫁接和激活或者滅失,他的大腦就像一個高靈敏度的仿真器,能夠模擬任何化學的、生物的物質對基因圖譜的影

    至一些細菌對基因圖譜的影響。然後寫出實驗方案,驗過程在實驗室裡再復現出來。

    通過這種類似於計算機虛擬仿真的過程,李暢甚至嘗試著怎樣在仿真器中模擬經脈氣流的運轉,並且探究這種運轉對經脈甚至人體的影響,這種影響是虛擬地作用在肉體上的,他甚至能精確地查看到氣流從經脈中流轉之後,肉體的強度和力量能夠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數值,沒錯,就是一種數據。但是,因為李暢所不知道的是,這些仿真是在以神器為基準的,或者說為容器,以精神力為動力來推動的,他永遠無法在這種仿真器中模擬這種修煉對精神力的影響。用計算機的語言來直觀地說,他不能進行一種自我遞歸的調用。

    李暢的修煉在不知不覺中,在進行生命的探究和嘗試著與死亡做鬥爭的過程中,進入了一種從來沒有人涉及的道路,一條遍佈著危險,但又充滿著誘惑的道路。只不過,李暢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罷了,他還僅僅是在為了朱珠母親的病情而努力著,更深遠一點的目標就是為了自己父母、親人的身體健康。

    傅教授很驚訝於李暢的進步,也很驚訝於李暢發表出來的見解的大膽和準確,事先的推測性的發言,最後總能通過某種方式得到證實。有時其他的學生提出來的一些見解和某種解決問題的方案,這些方案都是那些學生經過很長時間的思索和研究推斷出來的,有些純粹是經驗的積累,是一種推測,有些基於有限的試驗和少量的數據。在這個領域,要遍歷完所有的情況,對所有能考慮到的情況都做一個試驗獲得數據是不可能的。可是,李暢在獲知這些方案之後,總能在不長的時間得出可行或者不可行的結論。

    傅教授開始還沒有在意李暢的這種判斷,傅教授是一個非常開明的教授,他總是讓自己的學生把碰到的問題說出來,每天定期舉行碰頭會,讓學生們暢所欲言,充分交流。在他的***裡,悶聲不響地做研究是行不通的,李暢從這種討論中獲益非淺。

    剛開始時,李暢只是作為一個旁聽者的身份出現,他還沒有能力和資格在這些天之驕子面前發表見解。

    漸漸地,他學會了點頭或者搖頭,來表示自己的意見。直到有一天,傅教授看見了李暢若有所思的神態和頻頻搖頭的動作。傅教授對於李暢還是很尊敬的,這種尊敬是作為對出資人的一種尊敬。在這個商品社會,有錢並不是壞事,它也代表一種資格,尤其是把錢花到了該花的地方,這種資格就會贏得尊敬。傅教授並不是一個書獃子,他起碼對李暢就有了這種尊敬。

    —

    在公司,李暢是主角,在公司裡的這個實驗室裡,傅教授才是主角,他注意到李暢的動作後,點了李暢的名,要他發表意見。

    剛開始李暢發表自己的見解時還是很謹慎的,用了許多大概、可能、也許、好像等模稜兩可的詞彙,但總能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意見。這些意見很多人聽聽就算了,畢竟李暢在這方面還是一個新丁的身份,只不過大家尊重他作為一個出資人的身份,在禮貌上沒有打斷他的發言。

    李暢在發言時雖然語氣很謙虛,但是從來不用諸如我是一個外行,隨便說說之類的話,他要給大家一個印象,既然說了出來,既然讓他在這種討論會上發表意見,那麼他要證實他的意見並不是隨便說說的,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他的想法最先還是得到傅教授的認同,在傅教授專門針對他的想法做了幾次試驗和計算機的仿真後,驚訝地發現他的想法居然是正確的,並且不是瞎猜亂蒙,每次發表的意見都是正確的,這使得傅教授不能不對李暢的意見重視起來。

    在經歷過多次這樣的事情發生之後,傅教授的研究團隊發現李暢在這方面有種一種說不出來的天分,這種天分讓人嫉妒。因為,當問起李暢為什麼會得出這種結論時,李暢總是用一句托詞搪塞過去:「我覺得應該這樣。」這句話說多了,傅教授有時會生氣得差點要暴走。但是,李暢又應該怎樣回答呢,告訴他們自己的大腦裡有一個更快的虛擬仿真平台?

    傅教授有時懷疑,李暢是不是另外還給自己建立了一個實驗室。反正他有錢,再建立這樣一個實驗室也不是很難的事情。有錢人的怪癬吧。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