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意獨憐才 第8章 個人經歷的回顧(九篇) (3)
    十年前,當自己的兒女要進大學時,我對他們說﹕「讀書要為興趣,不要為任何其他人而讀。你們的成績怎樣我也是同樣的愛,同樣的喜歡。讀書不要太認真,也不可強求,但假如要有學問,你大約要有三年時間聽不知音,食不知味,其他什麼事情也顧不了。」女兒大學畢業後,雖然成績可以,但對學問沒有興趣,不要再讀下去。我當然不勉強。兒子呢﹖他要走爸爸的路,我更沒有理由反對了。

    遙想加大當年,圖書館內有為研究生而設的、大約四十平方英尺的小房間,門有鎖,可以獨佔。小房簡陋,桌、椅、書架各一。重要的是這些小房間是在圖書館之內,自己要讀的書不用借出,可把館內任何書籍搬進小房內,離開時把門鎖上,要讀多久就讀多久。同樣重要的是,雖然圖書館有辦公時間,但大門常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二十四小時。只要你不用館員服務把書借出去,圖書館是沒有關閉時間的。

    當年,雖然我在校外租了住所,但三年中我有一小半的時間住在圖書館內。我獨佔的小房內常備餅乾、罐頭湯、煮湯的發熱針、睡眠與清潔的日用品。花了一點錢購買了一盞小燈,應有盡有,那就是我的學問小天地了。

    雖然我是唸經濟的,但讀得苦悶之際,圖書館內的非經濟讀物,也就順手搬來過癮一下。去年底我寫千禧回顧——《驚回首,感慨話千年﹗》——那篇長文所用的中國史實,大部分是那時因為在苦學中要鬆弛一下而學到的。

    經濟學呢﹖那當然是別有一番滋味了。老師阿爾欽在課堂上說﹕下一課我們討論失業。我就將圖書館內所有的關於失業的論著搬進自己在館內的小房中,痛下心機。到了下一課,阿師問﹕「什麼是失業﹖」同學研究生鴉雀無聲,我說﹕「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所有專家都胡說八道。」阿師很高興,問我為什麼會是個「失業」專家。我如數家珍地從庇古到凱恩斯到薩繆爾森,不停地說下去,真的是博學多才了﹗

    同學們給我殺下馬來,向阿師投訴,說在大學圖書館內找不到關於「失業」的書籍。他們當然找不到,因為所有的「失業」書籍都被我不刻意地鎖在圖書館內自己獨佔的小房間中。

    主修經濟,我當年所學當然以經濟為主,但在那學問的小天地中,我涉及的有歷史、藝術、人類學、邏輯學、文學,還有什麼孫中山、毛澤東、馬克思之類的。後來我曾經誇誇其談,說自己可以在任何大學的幾個學系內任教職。港大有一位同事,姓張名滔,其所學也是包羅萬有,知得不比我深,但比我廣。在我所認識的經濟學大師中,包括弗裡德曼、施蒂格勒、科斯、戴維德、阿羅、阿爾欽、貝克爾、赫舒拉發、巴澤爾等人,他們對經濟學以外的學問,也很有兩手。這證明這些人也曾經進入學問的天地中。

    人類的知識是個寶藏,像蘇東坡說的江上的清風與山間的明月,取之無禁,用之不竭。要真正的去爭取有兩個困難。第一是要花點勞力、花點時間。我們要把心一橫,老老實實地走進學問的天地中去。其二是寶藏雖寶,內裡廢物甚多。學問之道是要把寶物與廢物分辨開來。我們學時要考慮,要拜師,要有高人指點迷津。

    回頭說那位殺師而又自殺的中國研究生,應該讀過了不少書——他既是醫生,也是博士。書是讀多了,但也是讀壞了。要管什麼光宗耀祖,什麼江東父老,我可以肯定,這位仁兄從來沒有為學問而學問,沒有進入過學問的天地中。

    選讀物的困難

    二○○三年一月四日

    做大學生時——尤其是研究生那段日子——我選讀物所花的時間比讀的時間還要多。不是選什麼武俠小說或詩詞之類的讀物——純為享受而讀的那一類——而是選與自己追求學術知識有關的。

    人類積聚下來的知識說少不少,但說多也不是那麼多。後者是指一門學術,而一門學術之內的專題,其知識真的不是那麼多。當然,任何一項專題,有關的書籍及文章數以百計。其中大部分是人云亦云,你抄我的,我抄你的,沒有什麼深度,創意更談不上。數以百計的讀物,低下的可以誤導,中庸的讀之無益,中上的花時間不一定有所值。充其量只有百分之一左右有啟發性,值得讀之再三。

    曾經說過,六十年代我讀過很多書。然而,絕大部分我只是翻閱,走馬看花,一天可翻十多本,看看哪一本之內的哪一章或哪篇文章值得細讀。說實話,在一個專題之內,值得細讀的通常不出兩三件,最多也不過一掌之數。經驗所得,是細讀一件精品的收益,遠比博讀百件人云亦云的為高。例如關於利息及其理念,只細讀費雪的《利息理論》開頭的一百五十六頁就足夠了。

    說細讀,是不讀則已,一讀驚人。細讀是一項大投資。時間、精力與排山倒海的投入,沒有嘗試過的不知其苦處。想當年,讀弗裡德曼《價格理論》的第五章,那關於成本與供應曲線的,細讀幾遍,突然發覺弗氏說商人爭取的是「非合約的成本」,大有新意,於是從頭細讀幾遍。之後又發覺弗氏說,壟斷者面對的需求曲線是他的平均成本曲線,若有所悟,又要從頭細讀幾遍。

    上述的細讀,重點不單是明白內容,而是要找尋作者的推理思維。明白內容而不明白作者怎樣想,不是真正的明白。這解釋了為什麼認真地讀書是那樣大的投資,也解釋了為什麼思想平庸之作不值一讀。

    迅速地翻閱而選讀物,是一種辦法,不一定可靠,也不是最可取的。較為可取的是聽老師的介紹。問題是平庸的老師往往誤導,不可盡信。這解釋了為什麼做研究生時,一位高人老師盛讚某讀物,我立刻跑到圖書館去找尋。

    此外我還用上其他兩個選讀物的辦法。其一是收聽同學們的評語。不是一兩個同學的評語,而是眾多同學的認同。有了同學之見,再去問教授,問呀問的,肯定了才讀。是大投資,怎可以不左打聽、右打聽呢﹖

    其二,可能最可靠的,是選作者來讀。肯定是大師的人物而自己對其學問深感興趣的,就按這大師的作品的發表先後日期,順次而讀之。差不多這大師的所有作品都讀,較精彩的當然讀得天翻地覆了。

    選讀物難,細讀更難。沒有趣味的讀物我讀不下去。細讀是大投資,沒有趣味的要生吞硬吐,不讀算了。這解釋為什麼在自己專業的學術範疇內,好些題材我不懂。另一方面,興趣所在而讀的,我懂得通透。

    蓋爾·約翰遜的教誨

    二○○三年五月一日

    蓋爾·約翰遜(D·GaleJohnson)謝世了,享年八十六,消息傳來,我的心沉了下去,不禁對太太說﹕「平生遇大師無數,獲教益良多,但如果沒有蓋爾的親手提拔,我不可能在國際學術上殺出重圍。」一時間,數十年往事,注到心頭,讓我在這裡追憶一下吧。

    一九六五年,考完了所有博士筆試兩年,我的論文經過數次更改題目也沒有進境,心灰意冷之餘,不想再留在洛杉幾加大。那時學術工作市場好,一出聲就有十多家大學招手,許以助理教授之職。這些大學不是籍籍無名,而是重於教書,說不上是有規模的研究院。希望能寫好博士論文,我選取了近於加大的長灘加州州立大學。當時,老師與同學們都說,州立大學不是不好,但教書時間多,研究時間不足夠,而更頭痛的是進了以教書為主的大學任職,要轉到以研究為主的大學是近於不可能的了。這後者的「不可能」的觀點是對的。一九六六年,我在長灘拿得加州最佳教授獎,以為可以轉往以研究為主的名校,去信幾封,沒有一間回信。

    一九六六年的春夏之交我得到老師阿爾欽的認可,開始整理佃農理論的資料,同年十一月寫好了第一章,老師赫舒拉發很喜歡,寄給當時從麻省理工學院到洛杉幾蘭克公司造訪的杜瑪(EvseyDomar)。後者讀後召見我,說我不屬於長灘,問我願不願意到麻省去碰碰運氣。我當然高興,但過了幾天收到杜瑪的信,說麻省理工沒有空缺,所以他把我那章文稿寄了給芝加哥大學的蓋爾·約翰遜。杜瑪說芝大每年有一個「政治經濟博士後獎」,有份量,此前獲獎的有阿羅、蒙代爾等人,促我盡快申請。

    這把我嚇了一跳。我知道蓋爾是大名鼎鼎的農業經濟學家,曾經發表過自馬歇爾之後的最重要的關於佃農理論的文章。然而,在我自己的佃農理論的上述那章中,我對蓋爾的名著批評甚重﹗不是無理取鬧,而是得理不饒人,手起刀落,節節進逼。杜瑪建議我申請芝大,竟然把我的文稿寄了給蓋爾,我恨不得文稿不是那樣寫,或起碼寫得客氣一點。但文稿已到了蓋爾手上,很有點難為情,我於是決定不申請。

    該獎項是一九六七年二月底截止申請的。三月中赫舒拉發給我電話,促我立刻寫信申請。不知何解,但老師有命,我寫了一封簡短的信到芝大去。兩天後收到當時芝大經濟系主任哈伯格的電報,說我獲獎。

    我是到了芝大半年後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那裡的GeorgeTolley教授告訴我,他是評審該年的「政治經濟獎」的委員會主席。他說我曾經給他們一點麻煩,因為蓋爾讀了我的一章文稿,就堅持把獎給我,不考慮其他的申請者,但等來等去也收不到我的申請信。這使我如中雷擊﹕該文稿批評蓋爾,下筆無情,但他胸襟廣闊,虛懷若谷﹗這使我意識到真正的學者有恃無恐,而搞學問應該是這樣的。

    到芝大的第二天,我跑到芝大出版社去見那裡的經濟書籍編輯,因為我早就將那第一章寄給該出版社考慮出書,得到正面的回應。我告訴該編輯論文已寫好了。他很高興,說要立刻出版。只看一章,不看其他就作了決定,而該出版社又是那樣大名,是難得的際遇了。過了幾天,我在芝大的亞洲圖書館找到好些珍貴的關於中國農業的資料,《佃農理論》要出書,這些資料要怎樣處理呢﹖

    找蓋爾問他的意見。我說芝大出版社要立刻出版,但我找到新資料,加進去恐怕要多花時日,怎麼辦﹖蓋爾說要讓他想想才回應。過了兩天,他親自到我的辦公室來(大教授下訪「博士後」是不尋常的行為),說﹕「你的問題我想過了。通常有像芝大出版社那樣大名的要替你出書,你應立刻出版而轉向其他研究打主意。但你的論文可能很重要,不容易有這樣的際遇,你自己也可能不會再遇上了,所以我認為你應該多花一年時間修改文稿,作點補充。」

    我依照蓋爾的建議而多花一年時間。以書頁算,這一年我只加了大約五十頁﹕考查了佃農理論的經濟思想史與大幅地擴充了合約選擇的分析,而二者都大量地引用了中國農業的資料。後來論文的第一章出書時變作三章。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