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喬布斯管理日誌 第30章 10月  右腦管理 (1)
    10月1日喬布斯對機械類工作不感興趣

    我想讓他多多少少學一點機械上的技術,但他對機械類的工作不感興趣,也從未關注過機械方面的事。不過,喬布斯對有車的人很感興趣,總是在他們身邊打轉。

    ——喬布斯父親的回憶

    背景分析

    喬布斯的父親是名機械師,因此喬布斯童年是生活在周圍都是機械師的氛圍中的,但喬布斯就是對機械類工作不感興趣,令他感興趣的是人和科技。

    喬布斯童年時期的愛好延續至今。他是個右腦管理者,對左腦管理毫不「感冒」。

    「右腦時代」是趨勢專家丹尼爾·平克(DanielH.Pink)一直鼓吹的理念。在他看來,我們生活的時代正在發生變化,未來屬於那些擁有與眾不同思維的人,以「左腦」統治的邏輯、線性、計算能力為主的「信息時代」即將過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全新的以創意、共情、模式識別、娛樂感等「右腦」能力為主導的「概念時代」。

    這是喬布斯所擅長的右腦管理:控制左半側身體、同步同時進行活動、精於讀懂話外音、延伸為完形感知

    完形感知是人們對事物的各種不同屬性及其相互關係在大腦中的整體反映。——編者注

    、注重聯繫、看到大情景、比喻的、美學的、語境的、設計至上。

    這是喬布斯所不擅長的左腦管理:控制右半側身體、按先後順序進行活動、精於讀懂字面語意、聚焦於單一答案、注重分類、捕捉細節、次序的、功能性的、分析的、技術至上。

    換句話說,喬布斯達到了人類運用「右腦管理」的巔峰,他憑借自己先天的性格和後天的修煉把這一管理風格發揮到了極致,他感性,相信直覺,愛冒險,強調人的管理,一切以美學為王,他把酷美的人性賦予原本冷冰冰的科技產品。

    行動指南

    藝術性、共情、長遠眼光、追求卓越等「右腦管理」能力是決定未來誰主沉浮的關鍵。

    10月2日「三重雙魚座」喬布斯

    有一些事情是無法解釋的。我認為一個人對自己的出生抱有好奇心是十分自然的事,我就曾探究過自己的身世。但我是一個深信後天環境影響一切的人,我認為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都與自身成長過程中所遭遇的實際經驗密切相關。

    ——喬布斯1984年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

    背景分析

    1955年2月24日,一個男嬰誕生在美國舊金山,他是一個私生子,他就是史蒂夫·喬布斯。他是上升星座、月亮星座、太陽星座彙集一身的雙魚座,按星相家的說法是「三重雙魚座」。

    20世紀50年代,私生子被收養的情況比今天盛行。喬布斯後來探尋過他的雙親,關於他的身世,有一個他自己的說辭很流行——他的親生父親是加州某大學的客座教授,與大學裡的一個女研究生發生婚外情生下了他。喬布斯出生後不久就被托付給舊金山的一對夫婦收養,這對夫婦就是喬布斯現在的父母——保羅·喬布斯和克拉拉·喬布斯。

    逐漸長大後的喬布斯淘氣、聰明、好動。他曾經吞下防蟻劑後被養父老喬布斯送到醫院洗胃,還曾把髮夾塞入電插座,導致手被嚴重灼傷。可能是因為收養不易,老喬布斯對他很寵愛。喬布斯很小就發現哭可以達到目的,在創業時,他也常這麼干——這可能是他日後鮮明個性的源頭之一。

    行動指南

    一個人要想成功,最好是根據自己的性格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

    10月3日喬布斯個人DNA之源:惠普

    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時候大概只有12歲,那天晚上他們展示了一款新式桌上型電腦讓大家玩,當時我認為這些電腦完美無瑕,真想擁有這麼一台電腦,好好地玩玩。

    ——喬布斯回憶自己12歲時第一次見到電腦時的感覺

    背景分析

    喬布斯第一次見到電腦就是在惠普公司,惠普對喬布斯的影響遠不只是如此。

    惠普文化是硅谷文化的代表之一。早期惠普在工程技術方面有一個很鮮明的政策——不計成本「把它幹好」(doingitright)。要想實現這一目標,硬件上必須嚴格保證絕不偷工減料。20世紀60年代,在彈性上班制尚未流行時,惠普就實行了彈性上班的制度。惠普的辦公室寬敞舒適,能讓員工愉快地身在其中進行創意性的工作。

    總之,惠普是一家既能賺錢又富有人情味的公司。發源於車庫的惠普以對品質無止境的追求和對員工的照顧等特點形成了被稱為「惠普之道」的企業文化,對硅谷影響深遠,其故事在報紙上廣為流傳,也讓童年時的喬布斯受益匪淺。

    另外,1957年發生了兩件對美國人的生活影響很大的事情,這兩件事後來也深深影響了喬布斯。第一件事發生在舊金山以北的海岸,大批搖滾樂迷第一次有計劃地集結,以此反抗二戰後沉悶死板的美國社會。這群搖滾樂迷用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追求所謂的理想世界,奠下了嬉皮士文化的基石。第二件事發生於1957年10月,蘇聯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美國備受刺激,感覺顏面無光。後來,美國全社會都把焦點集中在自然科學上,政府也撥下大批資金,源源不斷地投入到各種科學計劃上,要與蘇聯一較高下。硅谷剛起步的電子工業,就是接受政府大筆資金援助的對象。

    行動指南

    成功的企業家擅長向優秀的公司學習,而青少年時期對優秀公司的瞭解會讓一個企業家受益匪淺。

    10月4日把電腦裝進牛皮紙袋

    蘋果一直生產著業內最棒的筆記本電腦。今天,我們將介紹第三款筆記本,名為MacBookAir。世界上最薄的筆記本!

    MacBookAir厚度為0.16∼0.76英吋(0.41∼2cm),最厚的部分也比索尼TZ最薄的部分更薄,可以裝進牛皮紙文件袋中。磁性開合13.3寸寬屏、LED背光、內置iSight攝像頭。鍵盤類似MacBook,但支持環境感應背光。Multi-touch觸控板,雙擊觸控板並拖動可以移動窗口,食指繞拇指旋轉可以轉動圖片,兩手指捏可以進行縮放。標配1.6GHzIntelCore2Duo,可選1.8GHz。蘋果要求Intel縮小處理器體積,Intel做到了,縮小了60%。

    ——喬布斯2008年在MacWorldConference&Expo上對MacbookAir的介紹

    背景分析

    自從1982年第一台筆記本電腦誕生以來,自從2001年蘋果開始生產筆記本電腦以來,關於筆記本電腦的想像基本上被挖掘完了。但是,2008年,蘋果推出最薄的筆記本電腦MacBookAir,再次顛覆了業界的想像力,並引發了全球筆記本電腦的「輕薄」浪潮。

    喬布斯的每次演講都會有一個高潮時刻,這次,令群情激昂的高潮不是來自於高科技的技術詞彙,而是由一個小小的牛皮紙袋引爆的。為了證明MacbookAir的輕薄,喬布斯把電腦放進了牛皮紙袋。一段時間裡,這個牛皮紙袋甚至成為一個符號性的存在。

    正如趨勢專家丹尼爾所言,完美的右腦能力需要具備六種感覺:不僅要有功能性,還要有設計感;不僅要有爭論性,還要有故事感;不僅要有專業性,還要有交響能力;不僅要具有邏輯性,還要有共情能力;不僅要有嚴肅性,還要有娛樂感;不僅要累積,還要有意義感。

    喬布斯簡直是這種「右腦思考」的最完美詮釋,在PC界這個「左腦為王」的大環境中,「右腦」總是在創造奇跡。

    行動指南

    未來能暢銷的產品,不會像過去那麼單純,它不僅要打動消費者的「左腦」,還要能吸引消費者的「右腦」。

    10月5日右腦課堂:裡德學院

    裡德學院是我想去的唯一一所大學。假如不能去那裡,其他任何學校我都不會去。

    ——喬布斯1972年選擇裡德學院的理由

    我在裡德學院念了6個月就辦了休學。退學前,一共休學18個月。我為什麼休學?

    故事要從我出生前談起。我的親生母親是研究生學歷。她當時是一位年輕的未婚媽媽,因此她打算讓別人收養我,並希望收養我的夫婦兩人都擁有大學學歷。我出生時她就準備讓一對律師夫婦收養我,但這對夫妻在最後一刻反悔了,他們想要女孩。所以在等待收養名單上的另外一對夫妻,也就是我後來的養父母,在半夜裡接到一個電話:「有一個意外出生的男孩,你們要認養他嗎?」他們說:「當然。」

    後來我的生母發現,我現在的養母從來沒有大學畢業,我現在的養父則連高中畢業的學歷也沒有,於是她拒絕在認養文件上簽名同意。直到幾個月後我的養父母同意將來一定讓我上大學,她的態度才逐漸軟化。17年後,我真的上了大學。但我無知地選了一所學費幾乎跟斯坦福一樣貴的學校。

    ——喬布斯2005年6月12日在斯坦福大學畢業日上的演講

    背景分析

    這兩個不同時期的截然不同的態度表明,喬布斯年輕時不僅叛逆,而且任性。喬布斯執意要上的裡德學院,是美國西北部一所崇尚自由思想的學校,它以善於培養出類拔萃的人才而著稱,同時也以收費高而聞名。對於喬布斯這種右腦修煉者而言,裡德學院就是他的右腦課堂。

    1972年秋天,喬布斯決定把興趣轉移到東方哲學上,當時,東方哲學潮流正衝擊著裡德學院,神秘的理查德·阿爾帕特、詩人加裡·斯奈德(GarySnyder)等東方哲學專家都有不少學生「粉絲」。

    行動指南

    很多時候跟隨興趣而追尋到的東西,很有可能會成為你人生的無價之寶。

    10月8日禪學修煉:冥想

    它重視經驗,不重視智慧。我看過很多人都在沉思冥想,但似乎沒什麼功效。所以,我對那些能超越有形物質的人物或者是形而上的學說很感興趣,也開始注意到比知覺及意識更高的層次——直覺與頓悟,這與禪的基本理念極為相近。

    ——喬布斯1973年在裡德學院修煉禪學時的講話

    背景分析

    喬布斯在裡德學院時成績很差,因此他決定退學。不過,喬布斯雖然退了學,卻仍住在學校裡,這時他遇到了一位同好丹·科特克。科特克在靈修方面很有研究,兩人一見面就很投緣,於是他們倆就在一起打坐和節食。這一時期喬布斯花了大量時間在圖書館,讀了不少有關東方神秘學說的書籍。

    科特克後來分析說:「可以確切地說,喬布斯心中總是裝著他的蘋果電腦。從更深層次上分析,他的成功是由於其內心懷有一種深切的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使他必須出去闖蕩以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行動指南

    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時,內心的不安全感,往往是人的最大驅動力。

    10月9日禪學修煉:齋戒與節食

    幾天以後,你就會感覺棒極了,一周之後,你簡直會感到神妙無比,因為不必把體力花在消化食物上,所以你會感到活力無窮。當時我的體能可以說是處在最佳狀況,隨時都可以爬起來,走路到舊金山。

    ——喬布斯1973年談齋戒、節食

    背景分析

    喬布斯的禪學修煉,對以後的蘋果公司影響巨大。正是因為他一直堅持素食與節食,所以他才會把公司名稱命名為「蘋果」,事實上,麥金塔(Macintosh)也是一種蘋果的名字。

    這種禪學修煉或者說是研究人的內心心靈的東方哲學,是類似用戶體驗創新的一種更高層次的哲學,其修煉的主要內容是如何進入人的內心——用設計業高手IDEO公司IDEO,是一家總部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托(DaloAlto)的知名設計公司。——編者注的話說,就是「深潛」——的學問。當然,這是後話,對當時的喬布斯而言,這只能算是一種陰差陽錯。

    行動指南

    我們往往比較重視技能或者說是技術上的修煉,其實,心靈的修煉也非常重要。

    10月10日禪學修煉:19歲的朝聖之旅

    有一天我在喜馬拉雅山脈走著,湊巧碰到一件事。原來這天是某一個宗教的節日,一位「巴巴」(Baba,聖人之意)——這個特殊節日裡的聖人——正帶著一大群信徒在慶祝。我可以聞到美食的味道,而我已經有很長時間不曾聞過美食的味道了,因此我走上前致敬,並在那裡吃起了午餐。

    不知什麼原因,這位「巴巴」看到我坐在那兒吃飯,馬上走向我,坐下並大笑起來。他不太會說英語,而我也只會講一點北印度語(即印地語),但他試著與我交談。這一點很好玩,因為這裡有數以百計的印度人,他們跋涉了數千英里,為了與這位「巴巴」待在一起十秒鐘,而我只是為了吃點什麼而偶然加入,他卻拉著我走上山路。半小時後,我們到達了山頂,那兒有一口小井和池塘,他把我的頭浸到水裡,並從口袋裡拔出一把剃刀,開始刮我的頭。我徹底被嚇到了。19歲的我在異國,登上喜馬拉雅山脈,而這位印度「巴巴」,把我從人群中拉出來,在山頂給我剃頭。

    ——喬布斯回憶自己19歲時到印度的一次朝聖之旅

    背景分析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