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投資更幸福 第5章 賺錢就幸福嗎——幸福與投資 (2)
    這反映了投資者追求金錢與追求幸福並不同步。

    美國曾有個調查,52%的律師對生活不滿意,但這個不滿意並非是指收入,根據1999年的調查,剛出道的小律師一年也能賺20萬美元,律師已超越醫生,成為美國最賺錢、高薪的行業。而根據統計,在美國104個職業中,律師得抑鬱症的比例比一般人高出3.6倍。他們的薪水最高,但他們最不幸福,也最不健康。

    心理學家分析,律師不幸福的原因有三:第一是悲觀,對律師來說,悲觀、謹慎是優點,謹慎會使律師考慮各種可能性,從而提高成功率。如果你生來比較樂觀,法學院的訓練會讓你趨向悲觀與謹慎。很不幸的是,律師這份職業所需要的人格特質,恰好使你成為一個不幸的人。

    第二是有責無權。律師工作上的選擇權很少,但壓力卻非常大。

    第三是非贏即輸,律師的核心就是非贏即輸,一邊的贏就相當於另一邊的輸,競爭是白熱化的,律師也因此被訓練為野心勃勃、聰明謹慎的人,這種訓練自然會產生抑鬱、焦慮和憤怒。

    那投資呢?

    可以說,投資界的專業人士和律師相似,幸福的是少數,不幸福的是大多數。而原因也無非就是:悲觀,投資必須考慮各種情況,謹慎、保守是投資的宗旨之一;壓力,面對紛紛擾擾的信息,專業投資者的壓力非常大;非贏即輸,在目前的環境下,專業投資者彷彿置身一個拳擊台,抑鬱、焦慮和憤怒成為投資的主情緒。

    即便睿智如巴菲特,也曾迷失在專業投資者的情緒泥潭,抑鬱、焦慮和憤怒,反倒失去了享受生活的機會。

    在這種複雜的情況下,幸福投資還存在嗎?如何處理金錢與幸福的關係?

    其實,「幸福」的理財態度、方式,往往能讓人離金錢更近。真正的投資大師,往往是幸福的,原因就在於其戰勝了自己。巴菲特、羅傑斯、彼得·林奇、安東尼·波頓,無不生活得瀟灑自如,做慈善、環球旅行、唱歌、錄專輯,投資大師的生活無比幸福。

    以投資大師安東尼·波頓為例,他就說過,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投資者,性格比智商重要。高智商固然很好,但若沒有好的性格,再高的智商也沒有用。真正優秀的投資者,應謙虛謹慎,且樂於犯錯——犯錯本身便是工作的一部分。投資是一個不確定性很強的遊戲,沒有人能一直成功。

    在投資風格上,波頓被認為是「逆向投資」的大師。以具有吸引力的價格(低價)買進那些可能的復甦股和轉機股,是波頓的核心投資方法。

    「做一名逆向投資者很難,甚至會很寂寞和孤獨,來自外界的壓力會讓你感到形單影隻。」這是歐洲股神安東尼·波頓的內心感受。但波頓依然能穩定自己的情緒,逆市場而動。2008年9月29日,道瓊斯指數狂跌777點,全球股市陷入空前恐慌,波頓此時卻選擇加碼入市:「這是好幾年來的第一次,我對股市的前景開始感到非常樂觀。」而在此之前,波頓曾在互聯網泡沫越吹越大的時候不斷增倉傳統行業股票,在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後大賺了一筆。在「9·11」事件爆發後,波頓更是大舉買入保險、旅館、交通業等相關公司的股票,同樣在復甦之後大賺了一筆。

    值得留意的是,波頓不僅投資有道,本身亦稱得上多才多藝。他自小受音樂熏陶,彈得一手好鋼琴,在大學時便已開始自己作曲,編寫交響樂章,作品還在聖保羅大教堂演出過。正因為具有這種生活與投資平衡的心態,才讓他心靈安寧,渡過金融海嘯的難關。

    而股神巴菲特看盤的時間也並不多,他更喜歡把時間花在打橋牌或和朋友做慈善上。他說,如果你買股票,就會認識一個性情變化無常的人,他自稱市場先生,你會成為他的夥伴。市場先生每天出現,要麼買你的股票,要麼賣股票給你。一般情況下,你不要理他,因為他有神經質,但是偶爾市場先生會極度傷感,他讓你去買他的股票——這時你應該買。其他時間他很瘋狂,報價也很離譜——這時你則應該賣。

    沉迷於股票交易,即便賺錢,也肯定是不幸福的,更偏離了投資的真意。

    投資固然是為了賺錢,但投資與幸福感也互為因果。股市的連續上漲固然能帶來幸福感,但「幸福」的理財態度、方式,能讓人離金錢更近。正如金錢未必能帶來幸福一樣,頻繁、過度、不當地理財反而會讓你陷入焦慮。

    《股市與幸福感》調查建議投資者:可適當調整自己對金錢的偏好,調整對金錢的態度和看法,這或許對穩定股市帶來的幸福感有好處。如果將富裕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股市上,則幸福感會變得很低。投資者應對股市帶來的收益有更現實的預期,這樣,在股市變化特別是在跌幅較大的情況下,你也能夠保持幸福、積極的心態。

    聰明的理財高手,必須搞定自己的情緒,才能造就亮麗的投資成績!

    幸福投資,就是賺錢的投資嗎?

    幸福不幸福,和金錢關係不大,那幸福投資,就是賺錢的投資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問你一個問題:若給你一個選擇居住地的機會,你會選擇住在美國,還是法國?

    美國經濟發達,高樓林立,個人發展機會多;而法國,充滿藝術氣息與美食,你究竟會選擇哪裡呢?

    世界金融危機後,好面子的法國總統薩科齊曾倡議建立另類國家成就進步指標,以抗衡狹窄的國內生產總值指標。他建議以幸福程度、生活質量及收入分配等指標來衡量經濟發展,以引導各國追求人類社會福祉的大方向。薩科齊認為,雖然一直以來法國國內生產總值較美國低,但法國人的工作時間更短,更懂得生活,身心也較健康。如用新方法計算,兩國的差距至少減少一半。

    拋開薩科齊的好面子,用幸福程度衡量一國的發展的確有其可取之處。衡量一個國家或城市的優劣,不能僅看國內生產總值或人均收入,還得看宜居程度、教育、環境等不同指標。而建立幸福、快樂、生活素質等有關指標,有助於政策制定者在世界金融危機後對各種經濟問題和民生衝擊作出有效的回應和改革,如將焦點放在提高國民家庭收入上而非國內生產總值的數字上。

    畢竟,人一生勞碌,並非只是為了攢錢或買棟北京三環內的房子,更多是為了快樂、家庭、滿足,能發揮所長及心靈安靜等。

    國家的發展不能僅看國內生產總值,同樣,投資的成敗是不是也不能僅看投資收益率?

    巴菲特是賺錢投資的高手,生活卻曾經一團糟。說實話,許多人在投資理財的初始,心裡打的算盤都是:「等我有錢了,經濟上自由了,我就做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和家人快樂相處,並有能力幫助親戚朋友。」然而走著走著,卻發現事與願違,最後要麼沉迷於短線操作,賺少虧多,心態及價值觀發生改變,再也無法平靜回歸「朝九晚五」的正常生活;要麼即便賺錢了,但時間卻少了,親情淡了,愛情也無暇顧及了,早先的夢想,早已拋到腦後了。

    聰明的理財高手,必須練就幸福理財的功夫,讓自己在積累財富的同時,也能積累幸福,在財富與幸福中,找到一個平衡點。

    幸福投資肯定是賺錢投資,但賺錢投資未必是幸福投資。

    本書有兩位主人公,一位叫「秦先生」,另一位是「蘭女士」。秦先生和蘭女士是廣大投資者的縮影,筆者也希望通過他們為大家展示「幸福投資」與「賺錢投資」的區別,以及「幸福投資」的真諦。

    秦先生與蘭女士是大學同學,秦先生人如其名,勤於學習鑽研投資,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21世紀經濟報道》、《第一財經日報》,所有關於股票和經濟的欄目與文章他一個不落,在瞭解國家宏觀政策走向之餘,說起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非對稱加息等頭頭是道。每天晚上回家他都會花幾個小時復盤,大清早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察看股市行情,以及各類大宗商品的走勢。

    進入資本市場,秦先生目的就是賺錢。工作中,秦先生力爭做到最好,在股市中,也一樣。他總是追漲殺跌、勤於交易,就連基金,他也幾乎每天都會去關注淨值。在高度的精神焦慮下,秦先生整天睡不著,也吃不下,身體也沒以前好了,賺來的大把銀子都交給了醫院。一年過後,他的交易記錄密密麻麻的一大沓,但總賬算下來,卻也沒賺多少。

    相比秦先生的忙碌,蘭女士則顯得瀟灑得多。蘭女士很少看行情,她總覺得,「漲」固然開心,而「跌」亦欣然,因為只有股價大跌,她才能在每個月拿到工資時,用低價買到更多的便宜股票。蘭女士還執行一份定投計劃,因為她覺得,從中長期來看,股市一定會漲,因為實體經濟總會增長,公司的利潤也會增長,就這麼簡單。

    當秦先生每天盯盤、研究行情之時,蘭女士則忙著喝咖啡、聽音樂。每天清晨,她也不關心中國或大洋彼岸發生了什麼大事,寧可花更多時間讀書、陪小孩、做體育運動。但奇怪的是,一年下來,蘭女士的業績卻並不比秦先生遜色,甚至還有幾年遠遠跑贏了秦先生。

    秦先生的座右銘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他總是自怨自艾。在工作中,他的勤奮為他賺得了不錯的回報,但在資本市場中,為什麼他付出了那麼多的辛勞,股市卻沒給他應得的回報呢?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幾乎是資本市場的一個「魔咒」。

    一方面,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現在投資市場的信息不是缺乏,而是過剩。

    如今的投資者總是十分忙碌,不論是石油、黃金等大宗商品價格,還是美聯儲的政策、歐洲貨幣的走勢,從智利的礦難到希臘的失業數據等,都盡量不放過。面對錯綜複雜的信息,投資者誠惶誠恐,生怕錯過重要的信息。精神高度緊張,越忙碌,越緊張,越沉迷於瑣碎信息,越沒有幸福感。

    過分的忙碌只會帶來兩種結果,第一種就是:沉迷於短線交易。以秦先生為例,秦先生炒股,每週不買或賣上一次就覺得自己沒完成工作。今天南方發生的某件事有利於金價,他就買入中金黃金的股票;過了一個月,印度發生了某件事對金價可能不利,他就立刻把中金黃金賣掉。信息過剩,投資者很容易被信息所奴役,失去自己的判斷。一天下來面對數百條的投資報告,一會兒專家看好,一會兒專家看空,你該如何選擇?每天都花幾個小時研究證券,對你的投資真的有幫助嗎?

    而過分忙碌的第二種可能,就是喪失了投資的樂趣。

    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句話:「Everythingshouldbemadeassimpleaspossible,butnotsimpler.」意思是:凡事應該求簡,只要別過分簡單就行。投資,只要有平和的心態,你總會跑贏大盤或者與大盤同步。千萬不要太折騰,以靜制動才是高手。

    當經驗累積到一定地步,你就會明白股市不是每天都有贏利機會的。沉迷於短線交易的投資者,即便賺錢,也不是幸福理財。短線交易往往枯燥無聊,頻繁交易不僅損失手續費,同時也會使交易的質量降低。

    其實,投資者都知道,投資時若天天關注淨值,忙於短線交易,反而會活得更焦慮,投資業績反而會差。放下心中的焦慮,用積極的心態面對投資,反倒能獲得更高的收益和幸福度。

    幸福投資,就是坦言愛錢,但又和錢保持優雅的距離。正如馮侖在《野蠻生長》一書中提到的:錢是有腳的,有性格的,也是有嗅覺的,讓錢來追你,而不是你去追錢。

    幸福投資並不僅是賺錢投資,它會讓你更快樂,同時讓錢來追你。

    幸福投資學小結

    1.金錢的確可以買到幸福,但要買到這份幸福,家庭月收入1.5萬元就足夠。在1.5萬元這個門檻之內,賺得越多,幸福感越強。一旦越過這個門檻,即便你每月賺100萬元,幸福感也不會有明顯增加。

    2.「幸福」的理財態度和方式,往往能讓人離金錢更近。真正的投資大師,往往是幸福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戰勝了自己。巴菲特、羅傑斯、彼得·林奇、安東尼·波頓,無不生活得瀟灑自如。

    3.幸福投資,就是坦言愛錢,但又和錢保持優雅的距離。正如馮侖在《野蠻生長》一書中提到的:錢是有腳的,有性格的,也是有嗅覺的,讓錢來追你,而不是你去追錢。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