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那些事兒 第38章 舞蹁躚:人生大小舞台間 (1)
    在一個明星不斷湧現又不斷被遺忘的時代,民國時期的文化藝術幾乎被遺忘,京劇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悠久歷史的國粹,在二百餘年的發展演進過程中,經過幾代藝術家嘔心瀝血的探索、革新和創造,形成了眾多精采紛呈、獨具風格的藝術流派。到了本世紀初葉,形成了譚鑫培、孫菊仙、汪桂芬三大流派。以後代有新人,人才輩出,又有周信芳的「麒派」和「俞派」(俞菊笙)、「楊派」(楊小樓)、「黃派」(黃月山)、「蓋派」(蓋叫天)……

    京劇中始終是以生角行當為主,旦角行當中雖然也曾湧現出諸如胡喜祿、梅巧玲、時小福等名伶,旦行卻始終未真正形成自成一體的流派。從梅蘭芳開始創立「梅派」,旦角開始在京劇藝術中擔綱稱派,形成「梅派」和尚小雲的「尚派」、程硯秋的「程派」、荀慧生的「荀派」四大流派。他們順應時代潮流和觀眾的欣賞需求,在藝術上大膽革新,從唱、念、做、舞並重,到服飾、造型、佈景的改進,完成了京劇向完整的舞台藝術表演體系的過渡,進而把京劇藝術發展為世界戲劇舞台上獨樹一幟的表演藝術體系。梅、尚、程、荀四位表演藝術大師也成為完成了京劇表演藝術體系的「四大名旦」。

    周璇——舊上海的文化商標,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娛樂巨星,罕見的傳奇偶像。在她短暫的一生中,周璇出演過數十部影片,錄製了200多首歌曲,堪稱橫跨歌影兩界的天後。她算不上演技超凡的大師級人物,卻以其自身特有的氣質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觀眾,也為銀幕上的中國女性形象提供了一個審美上的經典範本。

    胡蝶——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后,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女明星。從默片到有聲片,由普通話片到粵語片,胡蝶成為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最優秀的女演員之一。她主演了中國第一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第一部左翼電影《狂流》。她的出現,標誌著中國明星制的正式形成。

    他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繁華與蕭條交織的時代,每個人都是一部寫也寫不完的傳奇,他們的面孔,濃墨重彩地浮現在過去100年的藝術菲林中。

    鬚眉不讓「巾幗」

    1927年,北京《順天時報》舉辦評選中國首屆旦角名伶評選的「首屆京劇旦角最佳演員」活動,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當選,被譽為京劇「四大名旦」。

    梅蘭芳8歲學戲,11歲登台,擅長青衣,兼演刀馬旦。在五十多年的舞台實踐中,梅蘭芳對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樂、服裝、化妝等各個方面都有創造發展,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世稱梅派。他功底深厚,文武兼長;颱風優美,扮相極佳;嗓音圓潤,唱腔婉轉嫵媚,創造了為數眾多、姿態各異的古代婦女的典型形象,梅蘭芳曾率京劇團多次赴日本、美國、蘇聯演出,是把中國戲曲傳播到國外、享有國際聲譽的戲曲表演藝術家。初來上海就風靡了整個江南,當時里巷間有句俗話:「討老婆要像梅蘭芳,生兒子要像周信芳。」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戲、新式舞台、燈光、化妝、服裝設計等改良成分,返京後創演時裝新戲《孽海波瀾》,第二年再次來滬,演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蓮》、《貴妃醉酒》等拿手好戲,一連唱了34天,這是他戲劇藝術爐火純青的頂峰時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綜合了青衣、花旦、刀馬旦的表演方式,創造了醇厚流麗的唱腔,形成獨具一格的梅派。1915年,梅蘭芳大量排演新劇目,在京劇唱腔、念白、舞蹈、音樂、服裝上均進行了獨樹一幟的藝術創新,被稱為梅派大師。

    梅蘭芳是著名的京劇大師。他出生在京劇世家,在長輩們的影響下,從小就喜歡看戲。

    八歲的時候,梅蘭芳開始拜師學藝。他學的是旦角。男孩子學旦角,唱、念、做、打都要模仿女性。剛學的時候,一齣戲師傅教了很長時間,他還沒有學會。師傅說他不行,不適合唱戲。梅蘭芳心裡很不是滋味。他下決心一定要學會唱戲。他用心思考,反覆練習。一段唱,別人唱幾遍就不練了,他總要堅持練二三十遍。經過刻苦練習,他終於練出了圓潤甜美的嗓子。

    三歲看老,這句話許多時候並不準確。梅蘭芳小時候並未表現出過人的藝術天分,眼睛有些近視,顯著無神的樣子,見了生人也顯口訥。他姑母曾用八個字形容他:「言不出眾,貌不驚人。」開始學戲時他才八歲,請來教戲的是名小生朱素雲的哥哥朱小霞,朱先生按照教青衣的傳統方法,先教他唱《二進宮》。誰想四句極普通的老腔,教了很長時間,他總是不能上口,先生見他進步太慢,就說:「祖師爺沒賞你這口飯吃。」說罷,拂袖而去。梅蘭芳成名後,有一次巧遇這位曾經的師傅。朱先生很不好意思地對他說:「我那時真是有眼不識泰山。」梅蘭芳笑著說:「您快別說了,我受您的益處太大了,要不挨您這一頓罵,我還不懂得發奮苦學呢!」梅蘭芳小時候眼睛有點近視,沒有神。而旦角的眼神特別重要。怎麼辦呢?他養了幾隻鴿子,每當鴿子飛起的時候,他的眼睛就緊緊盯著飛翔的鴿子。他還經常注視水中游動的魚兒。漸漸地,他的雙眼有神,顧盼含情。

    《汾河灣》本是來自《說唐全傳》,是一出老生和青衣搭檔的折子戲。說的是薛仁貴新婚就別妻東征,十八年後被封為平遼王,回返舊窯,忽見床下男鞋(實際上,是薛的兒子的鞋,而兒子又被薛在回家路上誤傷致死),疑妻不忠的一段故事,故事曲折、生動,戲對演員要求較高,要表演細膩,配合默契才叫好。譚鑫培、王瑤卿及馬連良、黃桂秋都有過上佳的表演。

    戲裡薛仁貴離鄉背井多年返回家來,柳迎春以為是陌生人冒充自己的丈夫,跑回寒窯,頂住窯門不開。這裡薛仁貴在窯外有一大段唱,回憶當年在寒窯新婚的情景,述說思念之情。可是梅蘭芳按照老先生教的演法,進窯之後一直臉朝裡,紋絲不動地坐著,薛仁貴說得那麼動情,她卻無動於衷,臉上沒反應。當薛仁貴一唱完,柳迎春卻立刻去開門相認。這既不符合生活邏輯,也不符合劇情事理。

    齊如山就給梅蘭芳寫了一封長達三千字的信。信的主要內容是以《汾河灣》為例,談了表演與劇情、戲詞如何結合的問題,對柳迎春這個人物的設計提出了建議。齊如山在信中建議柳迎春在聽薛仁貴訴說根由時,要見縫插針地加進身段、表情,表示她在注意側耳細聽。隨著薛仁貴的敘說,要表現出柳迎春心理的變化。聽他唱到「常言道千里姻緣一線定」的時候,要有十分注意的神態,因為這句話與自己直接相關。薛仁貴唱到「你的父嫌貧心太狠」的時候,柳迎春要顯得很氣憤難過。而唱到「將你我夫妻趕出了門庭」的時候,柳迎春要為之動情,做出以袖拭淚的動作。等到薛仁貴把當年的隱情全部述出,柳迎春就可以明白門外之人並非陌路之人,而是分別十八載的丈夫。如此再開門相見,就水到渠成了。

    梅蘭芳根據齊如山的設計,重新編排柳迎春的身段、表情和心理活動。十幾天後,梅蘭芳再次演《汾河灣》,梅已完全按照他的設想作了藝術上的加工、修改,演出獲得了一陣陣喝彩聲。散戲後,演薛仁貴的譚鑫培對人說,他很納悶,他並沒有耍腔,何來眾多喝彩聲,留神一看,原來梅蘭芳在做戲。

    齊如山看了這次演出十分激動。想不到這位風頭正健的青年名旦如此虛懷若谷,從善如流,完全按照他的意見對作品作了認真的修改,他想,這樣的青年將來必成大器。就這樣,《汾河灣》到了梅蘭芳手裡,他將戲迷們的「聽青衣」和「看花旦」兩種欣賞習慣同時照應,將旦角這兩種行當融於一爐,使戲達到了新的高度。齊如山受到鼓舞,對梅蘭芳所演的戲更加關切,看戲也更加認真仔細,經常把自己的看法、建議、設想寫信給梅蘭芳,在兩年當中居然陸陸續續寫了一百來封。梅蘭芳對待齊如山每一封信,都是恭而敬之地拜讀,細細地領會和揣摩字裡行間的意思,作為自己藝術創造的營養,所以,這兩年的「函授」教育,使梅蘭芳獲益匪淺。梅蘭芳是聰明人,他能舉一反三,對各出戲都深入揣摸,盡量完美地表達人物的內心活動。

    從此,齊如山與梅蘭芳這一老一少成為莫逆之交,梅蘭芳始終把齊如山尊為長輩。據戲劇家吳祖光回憶,他少年時,曾親眼看見梅蘭芳把齊如山扶到書房當中的大椅子上坐下,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向他磕頭拜年的情景。齊如山幫助梅蘭芳在藝術上提高,為他編劇,豐富他的劇目,提高梅在舞台上的表現力,並幫助他把京劇推向世界。齊如山的貢獻對「梅派」的形成有決定性的意義。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梅蘭芳遷居上海,先暫住滄洲飯店,後遷馬斯南路121號。他排演《抗金兵》、《生死恨》等劇,宣揚愛國主義。1935年他曾率團赴蘇聯及歐洲演出並考察國外戲劇。在京劇藝術家中,出訪最多和在國內接待外國藝術家最多的當屬梅蘭芳,他把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和藝術家謙遜、樸實的優良品質介紹給了各國人民,因此人們稱他為本世紀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中國京劇藝術的文化使節。

    抗戰爆發後,日偽想借梅蘭芳收買人心、點綴太平,幾次要他出場均遭拒絕。梅蘭芳考慮到在上海不能久留,遂於1938年赴香港。他在香港演出《梁紅玉》等劇,激勵人們的抗戰鬥志。1941年香港淪陷後,他安排兩個孩子到大後方讀書,自己於1942年返滬。為了拒絕為日偽演劇,他蓄須明志,深居簡出,表現了崇高的民族氣節。

    不可一世的日本侵佔了香港。從日本人踏上香港的第一天起,留居在香港的著名京劇演員梅蘭芳便蓄起鬍鬚。只幾天功夫,黑黑濃濃的鬍鬚就掛在他的臉上。一些朋友感到茫然,演女性出名的梅蘭芳,向來不留鬍子,為何如今留起鬍子來?梅蘭芳年幼的兒子梅紹武對父親留鬍子,也感到好奇,他悄悄地問梅蘭芳怎麼不刮鬍子了?梅蘭芳說:「我留了小鬍子,日本鬼子還能強迫我演戲嗎?」原來如此。圈子裡的朋友知道此事後,個個都豎起了大拇指。不久,梅蘭芳回到上海,住在梅花詩屋。梅蘭芳是名人,知道梅蘭芳回上海後,不少人都來拜訪梅蘭芳,有的想請梅蘭芳到自己的劇院演戲。但梅蘭芳關門謝客,他不想給日本人演戲。

    梅蘭芳給人的感覺一直是性情溫和,凡事似乎都無可無不可。其實就本質而言,他是個有個性、有思想、有清醒意識的人,特別是在大是大非問題上,他極有主見。他認為如果他仍然出台唱戲,雖然目的只是唱給百姓聽,但如果日後日本人邀請去演堂會戲、去東京或「滿洲國」演出,他堅決回絕。一向演戲為生的梅蘭芳,沒演戲後,生活來源斷了,梅蘭芳只好在屋裡作畫,年復一年地靠賣畫和典當傢俬物件度日,生活過得很清苦。朋友見了,都勸他演戲,以解決生活問題。但梅蘭芳很有骨氣,婉言謝絕了朋友的關照。

    汪偽政府的頭面人物褚民誼帶人突然闖進梅蘭芳家中,要梅蘭芳當團長,率領劇團赴南京、長春和東京等地巡迴演出,以此慶祝所謂的「大東亞戰爭勝利」。褚民誼是汪偽政府的核心人物,汪偽政府剛成立時,汪精衛當行政院院長,他就當行政院副院長兼外交部長,後來他還任汪偽政府的中日文化協會理事長。他原是國民黨內著名的業餘昆曲家,對演戲類之事,自認為是內行。所以前來要梅蘭芳去為日本人服務。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