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族Ⅱ:誰的時代 第4章 甲方「蟻」方 (2)
    辛勝通:是這樣的,如果只是孤立地看一個時期,是有人會成為螻蟻。但如果將其放在歷史長河中,這只是一個「過程」。

    作者:如果我們現在無動於衷,那進步的進程是不是會更慢而且更遠?

    辛勝通:我覺得這裡有一個明晰責任的問題。而且什麼是社會的穩定器?不是富人,不是窮人,是司法。我一直贊同司法要公正。另外,對一個人進行審判時,也要客觀,不要帶任何情緒的宣洩,也不要帶對任何階層的有色眼鏡,要就事論事,不要把一個階層全打倒。

    作者:這些都是技術手段。要實現人類的公義,最終得依靠人自身。

    第四幕會不會去農村?

    作者:你會不會去農村?

    辛勝通:如果農村給年輕人更大的發展空間,我就去。

    宋永亮:你認為農村的發展在哪裡?你去過農村嗎?你在農村待過多久?

    辛勝通:這正是我想說的。農村為什麼會是現在這樣,當然有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原因,但更多的問題是什麼?是咱們的農村沒有配套的環境。

    農業發展不是沒有希望。你看黑石都投資農業了,這是一個風向標。國際巨頭ABCD全進來了,食用油也進來了,你說中國農業會沒前途嗎?怎麼我們就不能把這塊地兒給佔了?

    宋永亮:你看得很樂觀。但據我瞭解,對於農村人來說,他只是為了種地而種地,不像城裡人或者更高層次的人,看得那麼深遠。他種地就是為了吃上飯,賣點錢,維持接下來的生活,娶妻生子,只是這樣而已。

    辛勝通:這話像父輩說的。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受過高等教育的,應該有更高的認識。

    作者:除了見解不同,關鍵在於掌握的資源不一樣吧。掌握龐大金錢與權力的人,可以去操縱它、運營它,但赤手空拳,就會很難。

    辛勝通:這就涉及有沒有給一代青年人提供良好的環境。這個環境需要誰來提供?確實需要政府來提供,不是個人能營造的。

    一是制度上的保證。想引導孩子去農村發展,幹兩年讓人回來上研究生?那誰願意真正在那裡扎根?讓我們看看美國是怎麼開發西部的,開發100畝地,成功了,這地就歸你了。我們得研究怎樣在現在的情勢下政策如何才能真正地吸引人。

    二是觀念上的引導。現在的中國青年,就業的思路還是很窄,老想著給別人打工。要知道職業是分很多種的。比如說某個農村很適合養豬,那咱是不是也去養養日本那種很熱銷的小豬?要善於利用信息渠道。

    最重要的是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環境可以不好,甚至苛刻,但一定不能隨意改變。要讓年輕人看到20年、30年發展的希望。

    宋永亮:你說的我都知道。但農村孩子要出來,沒有別的途徑,只能是上學。可有時候上了學之後,命運更加悲慘,比如我四年大學加高中讀下來,花了家裡接近10萬塊錢。現在回回不去,待又待不下,你說這是個人能力的問題,還是社會的問題?

    作者:你們是在不同的站位看這個問題。一個意氣風發,一個陷入了「死循環」。誰都沒有錯,一個隱藏著巨大風險的地方也隱藏著莫大的機遇。我們別無選擇,只能一步步讓自己強大,真正強大的那一天,才能帶著資源和能量反哺來時的地方。

    第五幕理想啊理想

    作者:永亮的理想是要把事業做好,賺很多錢,讓家人過上好的生活。你呢?

    辛勝通:小時候,就是當科學家。後來我慢慢發現所謂理想,不是想幹什麼,而是能幹什麼。

    作者:會挑戰自己的極限嗎?

    宋永亮:我會拼,但不會跟社會對撞。來到北京之後,我學會了忍耐。

    辛勝通:不會。比如高考,有同學說,我就要考清華北大,拼啦。我呢,就考人大。這樣更穩妥一些。做事情,我最少得有八成的把握,才去做。

    作者:對你和他的「不同」,怎麼看?

    辛勝通:都說眾生平等,我們必須理智地認識到,人對資源的佔有天生是不同的。有些人,生來就擁有了別人奮鬥了一輩子才能得到的東西。我認識一哥們兒,你說他有多大本事吧?但家裡拆遷,分了2000多萬。

    沒辦法,這是時代造成的。

    宋永亮:那你說我們該怎麼辦?從農村來到大城市裡的這一撥人,怎麼辦?

    辛勝通:追求小環境。去選擇自己能夠勝任的工作。

    宋永亮:但有時候進不去,資源、人脈,全沒有。怎麼辦?

    辛勝通:選擇去一個自己能駕馭的地方。

    宋永亮:但方向感也沒有怎麼辦?需要一個人去引導。咱們對這類問題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很多人指責畢業的大學生,說他們找不到工作,是個人能力、個人心態的問題。但換句話講,同樣一個崗位,很多好大學的畢業生,沒進去;反而是一些普通大學、能力一般的學生,進去了。這是什麼原因?

    辛勝通:你說的問題,是行業發展不平均的問題。10個人,都要往一個行業裡鑽,肯定會這樣。

    中國人還有一種情結,都要來北京和上海,很多人都想來,城市又容納不了,那自然各項成本就會抬高,只能自然淘汰。

    最關鍵的是疏導,現在城鄉二元結構差距太大,你在這兒可以做你的教育,回去之後,沒法做教育,種地又種不了,很多人進退兩難,也是基於這種困惑。

    不要說你們,我們這一撥人也在付出代價。我的同事也在問,為什麼我比你晚兩年買房,就得承擔1平方米3萬塊錢的高價?現在有公租房,憑我們的收入還不能申請,兩限房不能申請,經濟適用房不能申請,但商品房又著實買不起。

    宋永亮:所以我與你是不同層面的苦。但我們這一批人,恰恰是想走向你那樣一個位置,你是我們嚮往的一個目標。如果你一開始開的是奔馳寶馬,現在得開捷達,你願意面對嗎?

    辛勝通:換一下位置,可以啊。如果我變成那樣,我就認了,我覺得人生中最重要的是認賬。人類社會就是這樣,不管你在哪個層面,都有痛苦的一面。

    作者:那通過內心的修煉,能讓自己少一些痛苦嗎?

    辛勝通:那當然。

    宋永亮:我就沒想過。我沒你們想得那麼遠。

    就我個人而言,對物質的追求還能做到平和,我怕的是有一天爸媽不在了,那時我有再多的物質,他們也花不了我的錢。

    辛勝通:是中國經濟這幾年高速的發展,讓兩代人看到不同的世界。若要跟歐洲似的,幾十年都緩慢地發展,也不存在這種割裂。現在是子女已經看到了繁華的一面,老有一種拯救感,想讓父母也過上這種日子……

    作者:父母的命運對永亮是一種「傳染」。或者說,永亮承擔了上一代人的命運。

    辛勝通:只能說他是有責任心的人。

    我覺得一定要想開,無論什麼背景、什麼出身的人,都是相似的,都要先實現小我,然後才能實現大我。

    無論城市「80後」、農村「80後」,奮鬥的過程其實是相似的,你不敢懈怠,我也不敢。只要你是想奮鬥的人,一樣要付出艱辛。只是奮鬥的起點不同。

    說白了,還是得努力地改變自己。不要對自己有悲憫之心。

    第六幕真正的幸福

    作者:什麼讓你有真正的幸福感?

    辛勝通:對未來永遠充滿信心。我不拿金錢來衡量幸福感,否則不管一個人掙多少錢,他都找不到幸福感。權力給你帶來的是慾望和滿足感,不是幸福感。

    宋永亮:我能獨立餬口,我就有幸福感。

    作者:你的理想是什麼?

    辛勝通:成為一個出色的投資人才,能夠在這個行業有一份小而獨到的聲音。

    宋永亮:在北京有自己的事業,最起碼能開心地生活。

    作者:個人財富達到多少,能讓你有自由感?

    辛勝通:自由?這麼說吧,我最喜歡的生活狀態,是不去搞所謂的世俗的東西,而是專心研究哲學。當人有一天不為物質所束縛的時候,就能自然地想一些「人從哪裡來,人到哪裡去」的問題。

    宋永亮:說不清具體多少錢,能把自己各種瑣事處理好就行。

    作者:金錢對我們這一代人有多重要?

    宋永亮:起碼對我來說很重要。

    作者:北京對你意味著什麼?

    辛勝通:就是一座城市。

    我真沒把北京當成故土。事實上,我覺得像北京這樣的超級大城市,並不能帶給人多大的歸屬感。能給人歸屬感的城市,一定是當地的文化深深地流淌於你的血脈中。

    宋永亮:以前對我來說,是一個夢,一個昂貴的驛站;現在對我來說,是一個工作的地方。

    作者:你對國家的未來,信心如何?

    辛勝通:有信心。我深愛著我的國家。國家的概念是一種文化,根深蒂固的文化。

    宋永亮:這種問題對我來說有點兒遠,我現在想的就是踏踏實實地奮鬥。

    二、「城二代」的職場進化史

    張冉

    27歲的辛勝通(化名)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畢業,畢業即進入某大型國企,三年來未更換過工作。2010年4月新婚,在北京西四環外擁有一套自己的房產。一臉白淨的他乍一看像剛畢業的職場新人,隨著談話的深入,才透出成熟和老練。

    未涉職場——「國企不會隨便開人,頂多讓你不進步」

    2006年剛開學,辛勝通就要為將來作進一步的打算了,工作還是考博?考博吧,辛勝通覺得,「導師名氣沒有特別大的,院長又不是很熟,不覺得自己在學術上能作出什麼成就」,於是選擇了找工作,十一過後,他開始留意招聘信息。

    對就業市場,辛勝通有一番自己的分析:「總共三類企業:國企民企外企,我一直都不想去外企。民企,在我們從事的領域很少有特別大的好企業,很難有做成功的金融投資民營公司,所以只能去國企。」進了國企之後,就不用再擔心工作的穩定性了,「國企不會隨便開人,頂多讓你不進步」。

    辛勝通對工作的要求和期待十分明確——能讓自己學東西,不是吃青春飯的活,薪水也不能太低,要對得起讀的書和自己的能力。「起薪一般一年10萬,20多歲拼的是體力,30歲之後拼的就是經驗。工作一定要能長本事,替代性不能太強。經濟學畢業的如果做辦公室文職工作,這個可替代性就太強,所以我不會去。每個人在人才市場過篩子的時候,是有價值的,你的薪水就是你的標價。」

    由於有朋友推薦,幾乎沒怎麼費工夫工作很快定下來,辛勝通如願進入了一家大型國企。很多人都認為,北京戶籍的畢業生找工作有優勢,他卻不覺得:「大多數人認為理想的工作都是能解決戶口的,從這點說,北京人沒什麼優勢。不能解決戶口的,收入水平、企業的知名度、未來發展空間都一般,所以也不算好工作。尤其是北大、清華、人大畢業的,最開始不會考慮這些的。」

    確定了工作,辛勝通卻很少和同學交流探討。「你說你是說真話還是不說真話呢?說真話傷人,不說真話沒意思,誰也不比你笨,那何必呢?如果工作找得失敗了,自己心裡是清楚原因的,不需要別人來分析,交流也只是紓解一下壓力而已。兩個人都沒找到工作的,一塊罵罵娘。」

    同屆的同學,有去人民日報社的,有進證券公司的,有入銀行的。女生有些回老家了,但也挺好,比如杭州人,就去杭州建行了。與本科同學相比,還是碩士同學找的工作好一些。因為現在的國企,碩士學歷是一個門檻,很多都不要本科生。

    競爭——「每個年輕人都是很努力的」

    剛入職,辛勝通就能感受到壓力。「每個人的基本素質都不錯,每個同年齡的同事都有優於你的地方,這可能恰恰就是工作需要的。在工作中不能有短板,所有人評價你,不會記住你擅長的地方,但一定會記住你最短的地方。」剛進公司的半年,辛勝通很明顯感到自己並不被認可,「老闆不喜歡用你,重要的任務不分配給你」,這樣的境況下,他開始對自己和工作進行「評估」。

    對這家對外投資的國企而言,語言能力好就意味著更多的機會。辛勝通有個北外畢業的同事,外語特別強,這方面的才華被完全釋放出來了,「明顯感覺到壓力,領導就會用他的語言能力作為標準來要求所有人」。辛勝通不想輸太多,於是努力學習英語。「回家看電視就想著看英語台,開車的時候就聽CIR(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必須這麼做,不然就被淘汰了,沒有機會了。不會被fire掉,會在有項目來的時候,不讓你做teamleader,讓別人做,你就很難受了。」

    這樣堅持了一段時間,辛勝通的英語水平進步多了,不說和北外的同事有一樣的水平,至少不會相差太大。在他看來,學英語花的都是傻工夫,多聽多看多背,「心裡真要做成什麼事,其實沒什麼計劃,因為無時無刻都在想做」。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