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快樂去上班 心理資本篇·在職場中實現自我 (1)
    她,不到50歲便身家上千萬;她,曾流產10次,但鍥而不捨,終於在第11次懷孕後產下一女。但是,她52歲時因經濟問題被判死刑,後轉為無期徒刑。服刑期間,丈夫離去,女兒因絕望而自殺,但是她卻為了實現女兒的遺願而頑強地堅持了下來,直到減刑為18年並出獄。出獄後,70多歲的她以掃公廁為生。她意欲白手起家,重操舊業,中途卻又被騙走借來的30多萬元。但是最終她還是成功地完成了創業,如今她所擁有的資產再次超過千萬元。

    這是一個發生在中國的真實故事。人們不禁要問:主人公出獄後,身無分文,斷絕了原有的一切社會關係,並且被中國近20年來的飛速發展遠遠地甩在了身後,她是憑借什麼實現了這看似不可能的華麗轉身呢?

    很明顯,她憑借的不是經濟資本,不是人力資本,不是社會資本,而是我們將要探討的心理資本!她的自信、樂觀和堅韌不拔就是她心中源源不斷湧出的能量與資本,是她邁向成功的制勝法寶!

    關注可持續開發的資源:心理資本

    心理資本(PsyCap)是由美國管理學會前任主席弗雷德·盧桑斯教授等人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它是指「個體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心理狀態」,它是在經濟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之上的第四種資本。

    心理資本是積極心理學與積極組織行為學框架下的一個概念,強調個體所擁有的積極元素及其可能給工作與生活帶來的積極影響。目前在職業場所內廣泛使用和流行一些消極的概念,比如工作壓力、職業倦怠、控制感缺失、不公平感,等等。改善這些負面因素確實能夠幫助企業控制不良結果、減少負面影響,但是負性結果的減少就意味著正性結果的增加嗎?事情往往不是這樣的。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心理學有三個使命:治療精神疾病,幫助健康的人變得更幸福、更有效率,發揮人的潛能。其中第一個使命在於減少負性結果,第二和第三個使命致力於增加正性結果。而心理學家通過多年的實踐發現,第一個使命的實現並不能導致第二個使命和第三個使命的實現,也就是說減少精神與心理問題,並不意味著人們就更加幸福,也不意味人類就能更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能。要想達到積極的結果,我們需要從積極的角度挖掘人類內在的積極因素並將其充分開發。

    心理資本正是這種個體內在的積極因素。與人格特質不同,心理資本是一種狀態類的因素,因此它具有延展性並且可以通過適當的手段得到可持續的開發。我們所謂的傳統資本是有限的,因此對其進行的開發是不可持續的(比如對石油的開採)。然而人類的潛能與積極力量是無限的,因此對心理資本的開發無論對企業還是對個人而言都將是可持續的。

    另外,對個體與企業而言,心理資本優勢是獨特的,因此也是難以複製的。請記住:你所擁有的專業技能可以被別人在短時間內模仿甚至超越,你悉心維繫的人際關係網也並非專屬於你的;但是你通過自身努力與成長而實現的心理資本的提升卻是他人無從模仿、無從獲取的獨特優勢,而這獨特的優勢最終將成為你獲得成功的核心競爭力。

    心理資本的四大法寶

    廣義上講,心理資本可以包含個體內在的一切積極力量,比如智慧、幽默、創造力、愛、勇氣……從理論出發並結合實踐操作與實證研究,專家建議將心理資本的核心要素限定在以下四個方面:自信、樂觀、希望、韌性。

    自信—成功的信心

    請先回答下列問題:你相信自己嗎?你知道自己擁有哪些能夠使自己成功的東西嗎?你相信自己能夠成功嗎?

    這些問題所表達的就是自信的核心特徵。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就是你的自信程度。自信就是對成功的信心,它能夠激勵你去選擇和迎接挑戰,能夠教你利用自己的優勢和資源去應對挑戰,能夠鼓勵你並且讓你充滿活力地去追求目標,能夠讓你投入必要的時間與努力以實現目標。

    讓我們回到本章開始時提到的例子,看看她是如何利用心理資本的自信法寶的。在她出獄後準備重新做生意賺錢時,周圍的人都發出了質疑,認為她「一無所有」,怎麼可能把生意做成?!她卻自信地說:「20多年前政策剛開放時我都賺過上千萬元,現在一樣能。」可以說,她的自信與她曾經在商界所獲得的成功經驗密不可分,但是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她能夠把曾經的成功經驗遷移到現在這個物是人非的新情境中,並且仍然堅定地認為「我能做到」!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自信。

    樂觀—歸因和展望

    樂觀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個概念。很多人將樂觀理解為對未來保持積極的心態。但是樂觀實際上包含更多的含義。想要深入瞭解樂觀,請先回答下列問題:你對未來有積極的憧憬嗎?你相信好的結果會降臨到自己身上嗎?對於已經取得的成就,你認為是自己的功勞,還是一些其他外界因素(比如運氣或政策)的功勞?你認為這些促使你成功的因素在你的控制範圍內嗎?你認為這些促使你成功的因素會一直伴隨著你嗎?

    美國心理協會前任主席、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Seligman)教授將樂觀定義為一種解釋(歸因)風格。樂觀的歸因表現為:把積極的事件歸因於自身的、持久的和普遍的原因,把消極事件歸因於外部的、暫時的、情境性的原因。

    讓我們一起回到開頭的例子。她對自己過去的成功十分樂觀,她認為是自己的商業頭腦、勤勤懇懇造就了自己昔日的輝煌。而這些因素是一直伴隨著她自己的,總能幫她走向成功。因此即使在出獄後,她也依然對未來能否取得商業成功持積極態度,認為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在她出獄後的第一次創業嘗試遭到詐騙的打擊而一敗塗地時,她並沒有消極地歸因於自己商業頭腦的喪失,也沒有認為是將近20年的牢獄生活讓自己變得與現今的商業社會格格不入,她認為自己仍然具備成功的必備要素。她認為這一次的失敗是源於自己急於求成的心態和壞運氣,這些因素是暫時的,不會在下一次的努力中成為自己的絆腳石。因此她對未來的成功仍然抱以積極而樂觀的態度。這就是樂觀的力量,它是一種對過去發生事情的積極歸因,對當下感覺良好,對當下有一種確定感與控制感,面對未來時,願意承擔必要的責任並抱有好事將會遠多於壞事的積極信念。

    希望—意志和途徑

    積極心理學運動的倡導者、臨床心理學教授裡克·斯奈德(RickSnyder)博士將希望定義為:在成功的動因(指向目標的能量水平)與途徑(實現目標的方案)交叉所產生的體驗基礎上形成的一種積極動機狀態。簡單地說,希望包含指向目標的動因(即意志力)和實現目標的方案(即途徑)兩部分。

    先來看看什麼是意志力:你決定去實現你的目標嗎?你覺得自己是命運的主宰者嗎?你能夠一直堅持不懈直到實現自己的期望和目標嗎?在你努力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你的注意力是否很難分散?當沒有既定目標時,你是否會自己設定目標?你為自己設定的目標非常有挑戰性嗎?你享受實現目標的過程嗎?

    如果對上述問題的回答多數是肯定的,那麼恭喜你,你已經獲得了希望的第一要素—意志力!然而意志力僅僅是希望的一個要素,另一個要素是有能力打通通向目標的途徑。那麼試試回答下列問題,來看看你是否具備樂觀的另一要素:你主動為自己確立了實現目標的途徑嗎?你是否會提前考慮其他實現目標的途徑並對其進行評估?當遇到困難時,你是否有準備好的替代方案可以繞過障礙?你是否具有可以控制自身缺點的優勢?

    讓我們再次回到本章開頭所提到的例子,看看她的希望體現在哪些方面並如何幫她實現成功的。首先,她出獄後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是實現女兒的遺願,建立一家孤兒院或者養老院。其次,她下定決心要實現這個目標,這個目標是她以及她死去女兒的生命的全部意義,這為她帶來了極強的實現目標的動力,指引她將餘生的全部精力都投注在這條實現目標的道路上。同時,她相信自己能夠掌控命運,只要努力終能實現願望。最後,她知道如何實現這個目標,並為目標的實現設計好了途徑。她計劃利用自己的商業頭腦拉投資,開辦企業,並用企業的贏利建立養老院。即使在出獄後第一次創辦企業遭遇重大打擊後,她仍然能夠靈活地使用替代途徑,最終以其他方式實現贏利目標,並趨近於實現建立養老院的目標。由此可見,希望對生活有著積極的影響,在實現個人目標和價值時有著重大的作用。

    韌性—剛性+彈性+延展性

    如果說自信、樂觀、希望是你自身所具有的資本與資產,那麼韌性則更像是這些資產所衍生出的應對力,表現在個體對打擊、挫折、壓力等強力負性事件的忍受力和恢復正常狀態的能力。正如其物理屬性一樣,當韌性被用來描述一種個人屬性時,它包含剛性、彈性、延展性三個層面的含義,缺一不可。

    請思考下列問題:在面對困難與挫折時,我足夠堅強和頑強嗎?我能夠承受身體與心靈的疲憊和傷痛嗎(剛性)?我能夠靈活應對嗎?我能夠在挫折過後恢復到原先的狀態嗎(彈性)?我是否能夠在挫折中實現自我完善與成長?我是否能夠在挑戰中看到自己另外的可能性,拓寬自己的界限?我是否能夠以挫折為一種資源,由此激發出更多的心理資本(延展性)?

    本章的事例對韌性作了最佳闡釋。首先,她具有堅強的剛性。她起初被判死刑,後被判為無期徒刑。她在牢獄之外的女兒聽聞此事絕望地放棄了生命,而她卻沒有。她經受住了失去自由的打擊,經受住了失去親人的痛苦,最終通過努力將刑期減至18年,並堅持到出獄之日。其次,她具有彈性的復原力。她出獄後被安排了月收入僅400元的廁所清潔員工作,住在僅十幾平方米的房間裡。但是她每天衣著整潔、粉黛必施,這是她對美麗的不朽追求。每天品啜咖啡的下午茶時間是她享受生活的固定時段。她養花養魚,屋子整潔明亮,這是她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