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快樂去上班 再版序
    十幾年前,我和大多數熱愛心理學的青年一樣,懷揣成為心理學家、用心理學造福大眾的夢想,踏入職業心理健康研究領域。

    歲月如梭,十幾年一晃而過,在過去這些年裡,給學生上課、進行職業心理健康(OHP)科學研究、為來訪者提供咨詢、給企業培訓員工、撰寫職業心理健康科普文章、策劃推動員工幫助計劃(EAP)項目……我嘗試用各種形式努力實現著用心理學助人的夢想,絲毫不敢鬆懈。看著自己的付出對一些人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心中的喜悅不言而喻。

    三年前,本書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後,一些業界前輩打電話與我探討書中的問題,同時也肯定了書中的案例、數據和方法。一些讀者也紛紛打電話或發郵件就書中方法與我進行探討,或是進行心理咨詢方面的求助。獲得業界前輩的認可、鼓勵和讀者的接納、共鳴,我心中既高興又彷徨。三年前撰寫這本書的初衷,只為將多年積累的實踐經驗積累集結成書,讓更多人看到,希望能觸動他們的心,能對他們有些積極的影響,進而讓他們的生命更加燦爛。儘管已經認真地做這件事情,但囿於時間關係,書中仍有自己不滿意的地方。

    三年來,中國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在整個社會範圍內產生了廣泛影響,同時也推動了心理健康事業的發展。2008年年初,我國南方發生前所未有的冰凍雨雪天氣,身處南方的企業員工和群眾感受到巨大的焦慮和壓力。2008年5月,汶川發生特大地震災害後,災區群眾的心靈家園亟須復建。2008年8月,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期間,奧運會的志願者亟須心理調適和心理應急支持。2009年,甲型H1N1流感席捲全球,造成很多人的心理恐慌,亟須安撫。2010年,系列校園襲擊案和某企業員工連續自殺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引發了大家對心理健康問題的思考。在這些事件中,我參與了其中大部分的心理援助和支持,從中感受到了這些年來國內職業心理健康的蓬勃發展和巨大變化。

    除了這些社會事件的推動,最近幾年來國家政府部門和相關組織也對心理健康發展給予了關注和促進。2006年,《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注重促進人的心理和諧,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人們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詢網絡,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2007年,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係。」2009年,國務院國資委《關於加強中央企業班組建設的指導意見》規定:班組長的任職條件是「關心愛護和團結員工,有較好的群眾基礎,身心健康。」2010年,國資委中央企業群眾工作會議講話指出,「保持員工隊伍穩定,幫助員工適應新環境,消除心理上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2010年,全國總工會《全國職工素質建設工程五年規劃》指出:「引導員工提高身心健康意識,實施身心健康教育,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

    國家的重視和社會事件的推動,為心理學工作者提供了絕佳的時機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對員工或個人而言更是福音。在這幾年中,我也在不斷思考「如何能幫助更多人」、「如何讓更多人生命更加燦爛」的問題,這些思考的直接結果便是促使我在原來研究員工幫助計劃、職業心理健康的基礎上,加強了對心理資本的研究和實踐工作。2010年,提出心理資本概念的心理資本鼻祖—美國前管理學會主席弗雷德·盧桑斯(FredLuthans)教授受邀親臨中國,深入企業考察員工心理資本的提升,並進行了相關合作。這些年的經驗證明,在最佳職業心理健康問題解決方案—員工幫助計劃的強大支撐下,員工心理資本的提升必將成為組織和員工個人重點關注的方向。這也是我在本書再版時加入心理資本一章的重要原因。

    本書再版,是讀者對我的認可與鞭策,也是我繼續助人事業的動力,真心希望對讀者有所裨益,希望業界專家多提寶貴建議。特別感謝段兆德先生和我的研究生韋思遙女士對本書再版的貢獻,兩位不僅與我一起探討、構思,也撰寫和整理了部分精彩的內容。

    張西超

    2010年7月15日於北京師範大學英東樓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