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蕩一百年(下) 第33章 第五部·1956年:「絕種」 (1)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

    微山湖上靜悄悄;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唱起那動人的歌謠。

    ——蘆芒:電影《鐵道游擊隊》插曲,1956年

    私人資本在中國的「絕種」,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

    私營企業家積極配合了政府的決策,其中,北方的代表人物是樂松生,他是國內最出名的百年藥號同仁堂的總經理,南方的領頭者則是最大私營企業集團上海申新公司的榮毅仁,他們先後都當上了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副市長,一時人稱「北樂南榮」。

    1956年1月1日,北京市私營工商業者提出了實行全行業公私合營的申請。到1月10日,只用了10天,全市的私營工商業宣告全部實現了全行業公私合營,已經跑步進入社會主義。

    同日,毛澤東南下到上海申新棉紡織印染廠視察。他風趣地對時年40歲的榮毅仁說:「你是大資本家,要帶頭。現在工人階級當家做主了,老闆換了。」隨後他問:「公私合營後生產怎麼樣?」榮毅仁回答說:「比以前要好。」

    在視察後,榮毅仁當即代表上海工商界集體給毛澤東寫信,表示要在6天內實現上海全行業公私合營。新華社記者問起榮毅仁今後的打算,他回答說:「我的企業已經實行公私合營,還準備實行定息的辦法,這樣每年利潤更有了保證。我已經在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上表示了決心:我一定把所得的利潤以投資企業和購買公債的方式,用來支援國家的建設。我個人願意在任何工作崗位上來盡我的責任,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主義有貢獻的人。」

    1月15日,北京市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慶祝社會主義改造勝利大會。在20萬民眾的歡呼聲中,樂松生登上天安門城樓,代表北京工商界向毛澤東主席獻上北京全行業實行公私合營的喜報。由新華社攝影記者侯波拍攝的《樂松生向毛澤東送喜報》,第二天登上了全國所有報紙的頭版,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說:「遠大的理想,已經開始變成現實,在我們的國家裡,已經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的城市。」

    1月20日,上海召開公私合營大會,工商界報喜隊的一名代表裝扮成「天官賜福」的樣子來到會場向人們報喜,宣佈全市205個行業、10萬多戶私營工商業全部實行公私合營。第二天,在早春的細雨中,上海舉行20萬人的盛大遊行,敲鑼打鼓慶祝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據當時的報紙描述:「大會在誦讀完寫給毛主席的報喜信後,人群立即歡騰起來。無數氣球在人們頭頂上方飛舞,宛如五彩繽紛的海濤。鞭炮的青煙在濛濛細雨中凝結成一片片雲霧,久久揮之不去。人群中最惹人注目的,是由西裝革履的工商界人士組成的隊伍,諸多年老的資本家一邊扭著秧歌,一邊向周圍的群眾歡呼招手。從這一刻起,他們及其家屬將放棄剝削,學會本領,爭取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在熱烈的人群中,榮毅仁大聲地朗誦道:「社會主義改造對於我失去的是屬於我個人的一些剝削所得,得到的卻是一個人人富裕繁榮強盛的社會主義國家。對於我,失去的是剝削階級人與人的爾虞我詐互不信任,得到的是作為勞動人民的人與人之間友愛和信任,這是金錢所不能買到的。」

    隨後,全國各大中城市一個接一個地完成了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在天津,盛大的遊行隊伍第一排是由一群資本家的太太們組成的,一年後的《人民畫報》對其中的7個人進行了追蹤採訪,龔錦成了天津市第四醫院X光部的護士,沈恩秀進入天津人民造紙廠當了文化教員,張玉英成了社區托兒所的一名老師,岳東平進入夜校學習,蔣恩鈿大部分時間在做翻譯工作,另兩位也在「努力學習,爭取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薄一波在《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中說:「應於1967年完成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現在基本完成的時間,比原計劃提前12年。這個速度不僅超出我們大家的預料,而且也超出毛主席本人的預料。」1月25日,毛澤東在第六次最高國務會議上說:「公私合營走得很快,這是沒有預料到的。誰料得到?現在又沒有孔明,意料不到那麼快。」

    變化比計劃快,這是中國常有的事。不過,事情快起來之後,也會發生預料之外的狀況。正是在這次重要的最高國務會議上,毛澤東突然向陳雲提出了一個「小問題」:為什麼東來順的羊肉變得不好吃了?

    東來順是北京城裡一家有150年歷史的老字號飯館,它以涮羊肉出名,其羊肉「薄如紙、勻如晶、齊如線、美如花」,投入湯中一涮即熟,吃起來又香又嫩,不膻不膩。1955年,東來順搞了公私合營,改名為民族飯莊,從此它的羊肉再也涮不出原來的鮮美味道了。民間因此有人調侃說:「資本主義的羊肉經社會主義改造後,就不好吃了。」這些言論傳到了毛澤東的耳朵裡。

    陳雲對這一現象也早已觀察到了,自從公私合營之後,很多老字號的質量明顯下滑,除了東來順的羊肉,常常被群眾議論的還有全聚德的烤鴨,這家烤鴨店的烤鴨變得「烤不脆,咬不動,不好吃了」。陳雲專門針對東來順羊肉和全聚德烤鴨去作了調研。所以,當毛澤東向他提問時,他當即給出了回答。

    東來順的問題是「我們輕易地改變了它的規矩。東來順原先只用35~42斤的小尾巴羊,這種羊,肉相當嫩。我們現在山羊也給它,老綿羊也給它,凍羊肉也給它,涮羊肉怎麼能好吃?羊肉價錢原來一斤是一塊兩毛八,合營以後要它和一般鋪子一樣,統統減到一塊零八,說是為人民服務,為消費者服務。這樣它就把那些本來不該拿來做涮羊肉的也拿來用了,於是羊肉就老了。本來一個人一天切30斤羊肉,切得很薄,合營後要求提高勞動效率,規定每天切50斤,結果只好切得厚一些。羊肉老了厚了,當然就不如原來的好吃了」。

    全聚德的烤鴨也是同樣的問題,原來的烤鴨用的是專門餵養100天左右的鴨子,有嚴格的餵養規矩,飼料主要是綠豆和小米,糧食統購統銷和公私合營後,烤鴨店的原料由國家統一調配,給他們的是農場餵養的老鴨子,結果自然是不好吃了。

    毛主席問陳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陳雲坦言了他的看法,他談道:從北京開始發起全行業合營後,全國各地的私營工商業很快都公私合營了,天天敲鑼打鼓,放鞭炮。但是應該看到,現在全行業公私合營的工作僅僅是開始,並不是已經結束了……商店中的大店、小店,連夫妻老婆店,統統合營了。以北京為例,私營商業共20萬戶,雇店員的不到1萬戶,50%以上是不用店員的。政府對於不雇店員的商店本來是要採取經銷、代銷的方式,但是高潮一來,他們天天敲鑼打鼓,放鞭炮,遞申請書,要求公私合營。沒有辦法,只好批准。他們人數很多,鋪子很多,如果一律採取對待資本主義商業那種方式,對營業是不利的。

    陳雲還以自己家門口的一個小鋪子為例,詳細闡述了他對個體小商業的看法。他說:「那是一個只能站兩個顧客的小店,但是它賣的東西適合那個地方群眾的需要,有文房四寶、牙刷牙膏、針頭線腦,直至郵票,樣樣都有。這種小鋪子看居民需要什麼就賣什麼,對群眾很方便。他們賣的方法也跟百貨公司不同。百貨公司的信封,是成扎賣的,他們一個也賣。百貨公司的信紙是成本賣的,他們一張也賣。售貨時間也不一樣,百貨公司是8小時工作制,到點關門,他們是晚上12點敲門也賣東西。這樣的鋪子居民很需要,所以能夠存在下去。如果他們也跟我們一樣,幹不幹二斤半,做不做二尺五,一律30塊、35塊發工資,我相信品種就不會那麼齊了,半夜12點鐘門也敲不開了。全部改變以後,他們的經營積極性就會大為降低,對消費者造成很大的不便。所以,對這些人要繼續採取經銷、代銷的方式。

    這種小鋪子可以向兩方面發展,一部分吸收到國營公司裡來,或者變成公私合營的商店;還有一部分,在很長時間裡要保留單獨經營方式。手工業者、攤販等,更要長期讓他們單獨經營。比如雕刻,如果這種人也組成合作社,進貨是統一的,銷路是統一的,那他的手工藝品就做不好。北京的餛飩擔怎麼辦?上海弄堂裡的白糖蓮心粥怎麼辦?對他們應該很寬很寬。他要求加入合作社,也只能是掛個牌子,報個名,登記一下就算了。把他們組織起來,每個人要在一個小組,統一進貨,統一經營,統一核算,那就有一種危險,即餛飩皮子就不是那麼薄,而是厚了;肉不是鮮的,而是臭的了。所以要長期保留這種單獨經營的方式。把他們搞掉了,對人民對國家都是不利的。我們是要改組工商業的,但並不是每個小廠統統需要改組,也不是所有的商店都要調整。如果輕率地並廠並店,就會給經濟生活帶來很多不便。」

    陳雲因此得出的結論是:「我看社會主義社會,長時期內還需要夫妻店。」此外,他還對私營工廠的效率和質量下降提出了建議,認為,私營工商業公私合營以後,原有的生產方法、經營方法應該在一個時期以內照舊維持不變,以免把以前好的東西也改掉了。「不能保持好的品種、好的質量的情況,在統購統銷以後就發生了,因為我們沒有什麼競爭,統統是國家收購的,結果大家願意生產大路貨,不願意生產數量比較少和質量比較高的東西。」

    在熱火朝天的1956年,東來順的羊肉變得不好吃了,看上去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問題。但是,敏感的人還是從中讀出了巨大的體制性隱患,它將困擾人們長達22年之久。就當陳雲提出了他的解決方案時,中國兩位學者卻從制度層面上開始了破冰式的反思。

    他們是顧准和孫冶方(原名薛萼果,1908~1983)。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