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話說到心坎裡把事做到點子上 第31章 這樣的話,請堅決不說 (2)
    從前有個浙江人,到北方去做官,他的妻子也是南方人。有一天,太太叫女僕(女僕是北方人)洗衣服,她說:「洗好後,出去晾晾。」晾晾的字音,南方人讀做浪浪,浪浪在北方是不好聽的詞。女僕聽了,當然覺得不高興。太太詢問原因後出口笑罵道:「堂客!」堂客在江蘇、浙江一帶,是罵人的名詞,女僕聽了,卻說:「太太。不敢當」!太太又問其所以然,才知道原來在當地,「堂客」是尊敬女人的意思。

    這是一個笑話,卻可證明方言意義的不同。比方你稱呼人家的小男孩,叫他小弟弟,總不算錯吧?但是在太倉人聽來,認為你是罵他;比方你對老年男子,叫他老先生,總不算錯吧?但是在江蘇嘉定人聽來,當你是侮辱他。你在安徽,稱朋友的母親,叫老太婆是尊敬她;但是你在江浙地方,稱朋友的母親為老太婆,那簡直是罵她了。各地的風俗不同,說話上的忌諱各異,你與人交際,必須留心對方的忌諱。一不留心,脫口而出,最易令人不快。

    雖然對方知道你不懂他的忌諱,情有可原,但在你總是近乎失禮,至少是你犯了對方的忌諱,在友誼上是不會增進的。比方你對江浙人罵一聲混賬,還不是十分嚴重,你如果罵北方女子一聲,那就會被認為是奇恥大辱,非與你大肆交涉不可。

    從前有一位小學教師,為了一些小爭執,罵學生的母親混賬,不料這位女家長是一個北方人,因此向學校當局大興問罪之師,要那位舉出她混賬事實來。原來「混賬」二字,在北方是女子偷漢的意思,這種解說使問題顯得嚴重了,學校當局雖一再道歉,聲明誤會,但這位女家長還是不肯罷休,只好請出他人勸解,才算了事。這個故事,更足以說明方言上的忌諱是必須特別留心的。

    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亂邦,所以老於世故的人,對人總是唯唯諾諾,可以不開口的,就情願三緘其口。比方他人的隱私唯恐人知,你說話時偏在無意中說著他的隱私,基於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的道理,他會認為你是有意揭破他的隱私,恨你入骨。這是說話的第一忌。

    他做的事,別有用心,他對自己的用心,極力掩飾不讓人知,如果被你知道了,必然對你非常不利。你如與他向來熟悉,對他的用心知之甚深,他雖不能斷定你一定明白,然而終究會對你感到十分疑惑與妒忌。你處於這種困難境地,絕不可對他表明絕不洩密,那你將如何自處呢?你唯一的辦法,只有假裝耳聾,若無其事,而這就是說話的第二忌。

    他有陰謀詭計,你卻參與其事,代為決策,幫他執行,從樂觀方面說,你是他的心腹,從悲觀方面說,你是他的心腹之患。你雖謹慎地保守秘密,從來不提及這件事,不料另外有高人猜中此事,對外宣告,那麼你無法逃脫洩露的嫌疑。這是說話的第三忌。

    萬一對方對你尚無深刻的認識,不十分信任,你卻極力討好他,對他說極深切的話,假使他採用你的話,然而試行的結果並不好,一定疑心你有意捉弄他,使他上當。即使試行結果很好,他對你也未必會增加好感,認為你只是偶然看到,實行又不是你的力量,怎可以算你的功勞,所以你這個時候還是不說話為好。這是說話的第四忌。

    他犯有錯誤被你知道,你便不惜一切而聲援正義,直言進諫。他本來就已覺得愧疚,唯恐旁人知情,你去揭破,他自然更覺慚愧,由慚愧而忿恨,由忿恨進而與你發生衝突,你不是憑空多了一個冤家?這是說話的第五忌。

    留心對方忌諱,在交際上原是小事,在彼此情誼上卻有極大影響,你在社會上做人,冤家越少越好,因為說話不識忌諱而多招冤家,那更是不值得了。

    當著矬子別說短話。有篇文章是這樣寫的:

    韓非子在《說難)中講,龍的脖子上有兩塊逆鱗,誰觸動了它,龍就會大發雷霆;人也有逆鱗,誰觸動了它,人就會動怒變臉。這裡說的是與人交談的道理,其實,誰身上都有「逆鱗」——不願別人觸及的缺憾、隱私、傷疤之類,如果在交談中不瞭解、不尊重對方,有意無意觸動了這些敏感的「逆鱗」,輕則使交談話不投機,不歡而散;重則令對方動怒變臉,甚至招致禍害,用一句俗語來說,那就是:當著矬子別說短話。

    在拿破侖稱霸歐洲大陸的時候,一位科學家建議他在戰船上安裝發動機,用機械動力代替人力和風力,高傲的拿破侖對這一「動力革命」的方案開始頗感興趣。為了使拿破侖速做決策,那位科學家恭維地說:「陛下,如果有發動機助一臂之力,您一定會更加高大起來……」一聽這話,拿破侖臉色陡變,冷冷地說:「我的戰船裝士兵還不夠,哪有地方去裝什麼發動機呢,收起你那一套吧!」科學家碰了一鼻子灰。

    原來拿破侖身材矮小,特別忌諱涉及他身高的詞語。他從科學家所說「您一定會更加高大起來」一語,推斷別人說他現在還「不高大——矮」,是在蔑視他、嘲笑他,斷然拒絕了科學家的方案,錯失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如果那位科學家「當著矬子別說短話」,讓拿破侖高高興興地採納這個方案,歐洲的歷史也許就要改寫了。

    三國時期,劉備第一次進西蜀時,為了討好益州牧劉璋和他手下的官員,態度謙恭、說話低調,劉璋的臣屬便飄飄然起來。長著一把大鬍子的張裕,更是忘乎所以地開起玩笑來:「長鬚美髯才夠得上男子漢大丈夫,那些嘴上少毛的人,哪有大丈夫的氣概啊?哈哈!」鬍子稀疏的劉備訕訕地笑著,但很快恢復了謙和的姿態。半年後,劉備領兵打下益州,當上了蜀國之主,他找了個借口,竟將那時「當著矬子說短話」的張裕殺了。

    在古代,男子以鬚眉濃密為美,鬍子眉毛稀少的男子被認為沒有男子漢氣概,而鬍子稀少是劉備相貌上的一大弱項。這本來無可厚非,可是張裕偏要同劉備比鬍子,「哪壺不開提哪壺」,劉備心裡能不反感嗎?當時在劉璋的地盤上,劉備忍辱負重,不便發作;一旦大權在握,還會有張裕的好果子吃嗎?誠然,劉備後來有失君子風度,但如果張裕說話不那樣尖酸刻薄,何至於招來殺身之禍呢?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說話要看對象,「當著矬子別說短話」,是交談必須遵循的規則。

    當著「矮子」,不僅不說「短話」,而且要專門找「長話」來說,毫不吝嗇地讚揚對方的長處和優點,巧解對方的心結。這樣,談話才會投機,溝通才會順暢,人際關係才會和諧溫馨。

    而要做到這點需要的則是文明交談。

    禮貌是文明交談的首要前提。在交談中要體現出敬意、友善、得體的氣度和風範。要做到文明交談首先就要使用禮貌用語,如「請」、「謝謝」等;其次要注意學習一些禮貌忌語,一語不慎造成的後果可能是不能夠彌補的。

    禮貌忌語是指不禮貌的語言,他人忌諱的語言,會使他人引起誤解、不快的語言。不禮貌的語言,如粗話髒話,是語言中的垃圾,必須堅決清除。他人忌諱的語言是指他人不願聽的語言,交談中要注意避免使用。

    如談到某人死了,可用「病故」、「走了」等委婉的語言來表達。港、澳、台同胞忌說不吉利的話,喜歡討口彩。特別是香港人有喜「8」厭「4」的習慣。因香港人大都講廣東話,而廣東話中「8」與「發」諧音,「4」與「死」同音。因此,在遇到非說「4」不可時,可用「兩雙」來代替。逢年過節,不宜說「新年快樂」或「節日快樂」,而用「新年愉快」、「節日愉快」或「恭喜發財」代之。這也是諧音的關係,因為「快樂」與「快落」聽起來很相似。

    容易引起誤解和不快的語言也要注意迴避。

    在議論他人長相時,可把「肥胖」改說成「豐滿」或「福相」,「瘦」則用「苗條」或「清秀」代之。參加婚禮時,應祝新婚夫婦白頭偕老。在探望病人時,應說些寬慰的話,如「你的精神不錯」,「你的氣色比前幾天好多了」等等。隨著語言本身的發展,一些詞彙的意義也發生了轉移,譬如「同志」、「小姐」等,在使用時要針對不同對像謹慎決定。還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矛盾衝突時,應冷靜處理,不用指責的語言,多用諒解的語言。

    此外,在交談中,我們還應當避免爭論的話題,即使你對這個話題有堅定不移的立場,最好也不要提起,因為爭論很容易造成敵對心理,爭執雙方很快會陷入「競爭狀態」,舌劍唇槍,互不相讓,很少有人能對敵對者的攻擊採取溫和的反應,所以最好不使善意的討論變成激辯。

    其實,兩個人之間的交談很簡單,只要找出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就行了。假如對方對你的話題不置可否,你須留意,切勿尖刻、偏執地討論這個題目,還是另擇題目為好。辯論對兩個頭腦冷靜、有談話技巧的對手來說是一種開心的遊戲,可對於容易衝動和脾氣不好的人卻是一件危險的事。

    人們在交談中常有一些失言:「哎,你兒子的腳跛得越來越厲害了。」「你怎麼還沒結婚?」「你真的要離婚嗎?」等等,一些別人內心秘而不宣的想法和隱私被你這些話無情地暴露了出來,實在是不夠理智的。如果你想讓人喜歡,就不要對跛子談跳舞的好處和樂趣,不要對一個自立奮發的人談祖蔭的好處,不要無端嘲笑和諷刺別人,尤其是別人無能為力的缺陷,否則就是一種刻薄。

    惹禍之話,請咬牙不說

    古人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經驗:在與人交往的時候,要謹防禍從口出。「講錯話」常常會給我們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如何掌握分寸,就成了人際溝通中不可忽視的環節。

    有許多性子直的人喜歡向周圍的人傾吐苦水,雖然這樣的交談富有人情昧,能使你們的關係變得友善,但是有研究調查指出,只有不到1%的人能夠嚴守秘密。所以,當你發生危機或別人發生危機時,最好不要到處訴苦或討論是非,不要把周圍人的「友善」和「友誼」混為一談,以免話傳話,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古時候,有個叫艾子的人發高燒,夢見陰曹地府的閻羅王正升堂問事,有幾個鬼抬上一個人,說:「這人在陽世,幹盡了缺德事。」閻王命令道:「用500億萬斤柴火燒煮。」牛頭鬼上來押解。那人私下裡探頭問牛頭鬼:「你既然主管牢獄,為何穿這麼破爛的豹皮褲子呀?」牛頭鬼說:「陰間沒有豹皮,只有陽間有人焚化才能得到。」那人立即說:「如果你肯憐憫我,減少些柴,我能夠活著回去,定為你焚化10張豹皮。」牛頭鬼大喜,答應減去「億萬」兩字,煮燒時也只是形式而已。待那人將歸時,牛頭鬼叮囑道:「可千萬不要忘了豹皮呀!」那人回頭對牛頭鬼說:「我有一詩要贈送給你:牛頭獄主要知聞,權在閻王不在君,減扣官柴猶自可,更求枉法豹子皮。」牛頭鬼大怒,把他投人滾沸的水鍋裡,並加添更多的柴煮了起來。艾子醒後,對他的徒弟們說:「必須相信口是禍之門啊!」

    相反,說得好就會福從口入。

    說話是一門藝術,不掌握技巧,沒有分寸,不僅傷害自己,也會傷害別人。相反,如果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就會福從口人。西方有位哲人說過:「有一種能力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偉業,並獲得世人的認可,那就是講話令人喜悅的能力。」

    通觀古今中外,凡是有作為的人,都把口德作為必備的修養之一,如古羅馬共和國末期的政治家西塞羅就是一個有口德的人,還有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美國總統林肯等等。毫不誇張地說,一個人只有有了口德,才可以在與人打交道的時候使人心服口服,達到自己的目的。

    有一位很優秀的食品推銷員,就是一個非常善於說話的人。一般的推銷員都是用「我們又生產出一些新產品」來開始自己的銷售談話,但他卻意識到這樣做效果並不好。於是,他對顧客說:「如果有一筆生意能為你帶來1200元,你有興趣嗎?」「我當然感興趣了,你說吧!」「今年秋天,香料和食品罐頭的價格最起碼上漲20%。我已經算好了,今年你能售出多少香料和食品罐頭,我告訴你……」然後他就把一些數據寫了下來。我們可以看到,這個食品推銷員掌握了一些與人交談的技巧,從對方感興趣的角度開始談話。這個小故事可以看出語言的技巧是何等重要,如果以「我們又生產出一些新產品」為立足點,可能就做不成這筆生意。

    語言的力量,能夠征服人心。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