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論:捨得寬容幸福 第40章 擁有愛心的人才會幸福 (2)
    從生產者、銷售者與消費者的關係來看,任何一個生產者或銷售者,他們只能對於一種或幾種產品來說是生產者或銷售者,對於他所消費的大量商品來說,他還是一個消費者,所以他們也應該懂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自己不願意買到偽劣產品,就不應該生產或銷售偽劣產品;自己怕火災,就不應該生產或銷售劣質電器或燃器具;自己怕吃劣質藥品危及生命,就不應該生產或銷售劣質藥品;自己怕吃到劣質的、有毒的食品而影響身體健康或者危及生命,自己就不應該生產或銷售劣質的、有毒的食品等。現在市場上出現的偽劣產品,是一些人為利所驅使而喪失了「良知」,喪失了人性。如果他們能重新發現自己的「良知」,找回喪失了的人性,用孔子的仁愛之心來洗去自己心中的邪惡,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來指導自己的行為,將可能是有價值的。

    從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領導與被領導之間的關係來說,也應該本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來處理。管理者的任務主要是處理各種人際關係中的矛盾,使其內部的人際之間以及內部與外部的人際之間達到和諧,從而實現組織的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就要重視人,尊重人。管理者首先要尊重你的部屬和職工,這樣也就達到了下屬和職工尊重你的目的。作為下屬和職工欲使自己受到尊敬,你也必須尊重你的上司。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就能達到組織內部的和諧。管理者對自己部屬和職工的尊重,不但要尊重他們的人格,還應該關心他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精神生活。人本主義是現代企業管理發展的主流,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行於企業管理,用於處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的關係,正是人本主義原則的表現。

    從日常的人與人相處的關係來看,實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也是十分必要的。不強人所為,不奪人所愛,推己及人,將心比心,自利利他,自覺覺他,成己成物,就能相處得和諧。能不能用忠恕道去理解人,幫助人,去解決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矛盾,是一個人是否文明,是否有教養的標誌。一些缺乏教養的人,與別人發生一點點小的摩擦就出語傷人,有時把矛盾弄到十分尖銳的程度,甚至犯罪。個人教養的提高,人際關係的和諧是離不開孔子的忠恕之道的。

    4、愛的相互作用

    一個人價值的實現,不能只顧及個人生命和利益的存在,並且,它也不由自己對自己的生存意義給予評判。個人不能離開他賴以生存的群體,不能離開由這麼多群體所構成的社會;個人的生命價值是由他人、社會給予評判的。只有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個人的人生價值才能得以體現。因此,一個人在自己的人生征途中時刻不能脫離集體、社會;個人必須為大眾、為社會承擔責任,作出貢獻,奉獻自我。一個人只有超越自己生命狹小的圈子,而熱心投入到社會之中,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孟子告訴齊宣王說:「君主把臣子看做是自己的手腳,臣子就會把君主看做是自己的腹心;君主把臣子看做是犬馬,臣子就會把君主看做是普通人;君主把臣子看做是草芥,臣子就會把君主看做是仇敵。」所以要想人們為我付出,我必須先付出;我不想人們施加給我的,我也就不能施加給別人。

    孔子極力強調「先施」,他說到君子之道時說:「君子之道有四個方面,我一個方面都沒有達到:要求做兒子服侍父母,我不能做到;要求大臣服侍君主』我不能做到;要求弟弟善待兄長,我不能做到;交朋友時,先好好對待朋友,我也不能做到。」這個「先施」實在是事業成功之寶典。所以老子說:「要想奪取他,必須先紿予它,先培養它。」

    做人也是這樣,只有愛人的人,人們才永遠愛他;敬重人的人,別人才敬重他;施德於人的人,人們才以德來回報他;幫助人的人,人們才幫助他。付出的越多,回報就越豐厚;施予的越廣博,成就就越宏大。因此說,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楚漢相爭時,蒯通勸說韓信離開劉邦,與項羽結盟,從而雙利俱存,三分天下,鼎立而居,分封諸侯,做天下盟主。韓信不聽勸告,他說,他不忍心背叛劉邦。他回想自己當年在項羽手下只是一個小小的郎中,位不過執戟之士,自己向項羽進獻計謀時,項羽從不採納。而劉邦不同,劉邦不但授他上將軍之職,讓他統率大軍,而且極力改善他的衣食住行,對他家庭的關照也是無微不至。所以韓信回答蒯通說:「漢王待我十分厚恩,把他的車給我乘,把他的衣給我穿,把他的食物給我吃。我聽古人說:乘過人家車子的人,要給人家分擔患難;穿人家衣服的人,也該給人家分擔憂慮;吃人家飯的人,就得為人家賣命。我怎麼可以圖謀私利而違背道義呢!」

    商湯王三到有莘,終於使伊尹答應做他的相國;周文王因為敬老尊賢,所以呂尚、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這些有才能的人都聽從他的指揮;劉備三顧茅廬,所以諸葛亮出山三分天下。這就是禮一所以獲十,罪一所以去百,獲人所以尊己,助人所以成己的明證。

    宋朝的法演禪師曾給世人留下四誡說:

    勢不可使盡,使盡則禍必至;

    福不可受盡,受盡則緣必孤:

    話不可說盡,說盡則人必易:

    規矩不可行盡,行盡則人必繁。

    福樂是每個人都想享有的,如果你處處只想到自己的利益,就會眾叛親離;若過於孤立,則成功的緣分就漸漸疏離;不該得的財富你處心積慮想擁有它,到頭來你會失去更多的福報和機會。善待別人,需要的只是一點點的理解與大度,卻能贏來意想不到的收穫。善待別人,是一種最有力量的方式,也是一條最好的路。這樣做的結果,會比僅僅追求財富上的成功,或是個人的成就感,要來得更有意義。

    5、仁愛待人,以和為貴

    中國古人對「和」十分重視,在他們看來,「和」是處理一切事物所追求的目標。

    明憲宗朱見深曾經畫過一幅畫,題目是《一團和氣圖》。畫面上的人物由於開懷大笑,渾身縮成了一個滾圓滾圓的大球。但仔細分辨則會看出,這幅人物畫雖只有一副面孔,實際上卻是三個人的身體合在一起的。一個封建皇帝畫這樣一幅畫是什麼意思呢?原來,它取材於一則著名的典故:

    陶淵明、陸修靜和惠遠法師分別是儒、道、佛三家的門徒,三人私交甚好,經常在一起切磋學問。惠遠法師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送客絕不超過山下的虎溪。但有一天,三人邊走邊談,不知不覺竟越過了這個界線,於是相顧開懷大笑。這就是著名的「虎溪三笑」。有一天,

    明憲宗朱見深借這個典故畫了《一團和氣圖》,並召群臣上殿,明確要求大家「忘彼此之是非,藹一團之和氣」,即大家不要互相鉤心鬥角,而是要和睦相處、團結友善。

    孔子曾說:「禮之用,以和為貴。」「和」,意味著自然、完美、平衡和秩序。因而,對「和」的追求,既是一種得之於生活的感性經驗,也是一種同信仰糾結在一起的對大干千世界運動規律的理性昇華。

    早在兩千多年前,西周就設有「調入」一職,專事「排患釋難解紛爭」,協調入人際關係,以至歷代朝廷都延續了這種制度。今天,我國建立了一整套比較完善的人民調解制度。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出門旅遊、乘車坐船等習以為常,難免你佔了我的座,我擋了你的道。若遇上修養欠缺、火星亂爆的年輕人,矛盾就會一觸即發。這時,如果你能及時好言相勸,甚至主動出讓自己的方便,仇怨也就隨之煙消雲散了。

    另外,做人信奉以和為貴之道,可以算得上是一種自我保護哲學。這種哲學教導人們知足常樂,知常守恆,沒有過多的非分之想,也不越出自己的利益範圍之外去多管閒事。比如,漢語中的「福」字,其理與「幅」相通,相當於車輪的條幅,幾十根車條圍繞一個軸心,構成一個有秩序的協調整體,這就叫幸福在於「人心之通」。大家都恪守本分,互不干涉而又互相依賴,這樣一種和平寧靜的生活就是幸福。即使上下級、同事、鄰居之間發生矛盾或分歧,人們也總要盡量保持和諧一致。處事以和為貴的人,必有廣闊的胸懷。俗話說:

    「量小失眾友,度大集群朋。」為人有寬闊的胸襟、恢弘的度量,才能贏得友誼,增進團結。也只有胸懷寬廣的人,才能解人之難,使人樂於親近。而胸襟狹窄者則會嫉人之才,妒人之能,諷人之缺,譏人之誤,因而在他周圍便會產生一種無形的排斥力,使人對其避而遠之。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處事以和為貴?怎樣才能造就博大的胸懷呢?古人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萬仞無慾則剛。」我們應該做到「有容」、「無慾」,像大海那樣笑納百川;像高山那樣巍巍矗立、剛正不阿。當然,度量的鍛煉,並非一日之功,還要靠長期的修養。需要說明的是,以和為貴並不是意味著不分是非曲直,遇事視若無睹,麻木不仁,不講原則。我們堅持以和為貴,對民族國家,利於和平;對社會,利於和諧;對個人、家庭、朋友,利於和氣。

    北風吹襲路人,只會使人更緊緊地裹住衣服;而溫暖的陽光,卻使人樂意解開厚重的大衣。當我們要打開人們的心門時,一顆寬闊而真摯的心,是最有效的工具。

    以和為貴,這個世界就會少一些紛爭,多一些安寧;以和為貴,給別人留個面子,給別人留個台階,其實也是給自己留條後路。

    要做到和氣,其實就是贏得好人緣,好人緣是事業成功和生活幸福的基石之一。「人和為寶」、「和氣生財」,講的都是人緣的重要。與身邊的每一個人保持和氣,就很容易被人認可和稱譽,從而捷足先登,踏上更有利於發展自己的康莊大道。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