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論:捨得寬容幸福 第22章 有一種智慧叫寬心 (2)
    樂於忘懷是一種心理平衡。有一句話說的是: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別人的壞處,實際上深受傷害的是自己的心靈,搞得自己狼狽不堪,不值得。

    樂於與忘懷是成功人士的一大特徵,既往不咎的人,才可以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的前進。

    要把慘疼的往事忘懷,是一件不容易辦到的事情。比如某人算計你,使你無法加薪,失去升職的機會,此刻,你會恨不得剝其皮,食其肉,叫你如何忘懷呢?托爾斯泰說:「我們能夠愛恨我們的人,但是無法愛我們恨的人。」愛是生命的動力,恨也可以成為生命的動力。向所很之人報復,而不是忘懷,也可以激發人圖強。文王姬藏,越王勾踐就是成功的典型。

    我們生活在現在,面向未來。過去的一切,都被時間之水沖的一去不復返。

    做人,不但要忘懷不愉快的往事,也要放下沾沾自喜自鳴得意的情緒,那些情緒,往往陷於虛妄之中。從心理學角度看,無論你惦記的是快樂的往事或悲愁憎恨,長期生活在過去的記憶裡,就要與現實生活脫節。會嚴重影響健康和心智的發展。

    忘懷是忙碌的樹蔭,它讓我們在燥熱疲勞時,有機會休息,是體力回復過來。

    學習忘懷之道,將許多憤恨的往事放下,日子久了,激動的情緒少了,心靈和精神的活力得以再生,恢復原來的喜悅和自在。

    有時候,我們的悲傷和內疚是因為自己做錯事而引起的,這時就可以用補償的辦法,來幫助忘懷。例於用誠懇的道歉,或者用其他的辦法補救,使自己身心保持平和。

    一個人如果學習了忘懷之道,不愉快的心情自然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朝氣蓬勃的新生,成功將再度向你發出耀眼的光輝.有首禪詩吟詠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忘懷之道,可以使我們真正放下心中的煩惱和不平衡的情緒。讓我們在失意之餘,有機會喘一口氣,恢復體力。做人,一定要豁達大度,學會忘懷。

    4、能屈能伸是一種成功的處事之道

    三國時期的魏國官吏王昶在家訓中告誡子孫:「屈以為伸,讓以為得,弱以為強」。那意思就是說:若能以暫時的委屈作為伸展,以暫時的退讓作為獲得,以暫時的懦弱作為強大,那麼就沒有辦不到的事。「屈」是「伸」的準備和積蓄的階段,就像運動員跳遠一樣,屈

    腿是為了積蓄力量,把全身的力量凝聚到發力點上,然後將身躍起,在空中舒展身體以達到最遠的目標。

    在生活事業處於困難、低潮或逆境、失敗時,若去運用「屈」的智慧,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該屈時不屈,卻一味去伸,必然遭到沉重打擊,甚至連性命都保不住,那樣,還有什麼資格談人生、談事業、談未來、談理想呢?

    可見能屈能伸是生存發展的大智慧,而絕不是懦弱無能的逃生之法。

    談到屈的問題時,還要牽扯到我們傳統的「面子」問題。

    中國人「面子」觀念由來已久。從孔子開始就很講面子。有些人甚至為了面子,可以捨棄自己一生的幸福。尤其是封建社會,對於廣大婦女的要求更是如此。所謂「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好像人必須一輩子為了臉面而活。

    中國還有句古語:「人要臉,樹要皮。」可你想想如果連事業都不能保障,連生命都受到威脅,那還要面子有何用?

    人的一生就如一條大河,不可能一直向前,直通大海,必然要根據地勢、地貌,彎彎曲曲,七拐八扭。一般來說,當人處於逆境的時候,或者說,在倒霉的時候就應該委曲求全,收起鋒芒,然後等待時機,再創輝煌。這便是以屈求伸之道。

    俄國十月革命時,蘇維埃剛剛奪取政權,德國對其侵犯意圖明顯。很多入主張與德國宣戰,而列寧卻不同意這樣做,專門派人去德國進行和談,簽訂了對蘇維埃不利的條約。

    這是一種妥協,這種行動並不表明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革命立場不堅定,而是在強大的敵人面前,不得不這樣做。否則,新生的革命政權會面臨巨大危險。

    一個國家是如此,一個人也是如此。在形勢不利於自己發展的時候,必須要採取以委屈求全的策略,耐心等待時機,千萬不要急躁。

    古人說:「小不忍,則亂大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理想,為了達到這些目標和理想,甘受寂寞、甘受白眼,甚至甘願被社會、被親人誤解,都應該在所不惜。

    中國古代文化的經典著作《易經》提出「潛龍勿用」的思想。即在一定條件下,尋找時機,捲土重來。在《易經.系辭下》中,則以尺蠖爬行與龍蛇冬眠作比喻,進一步解釋什麼叫「潛龍勿用」,他說:「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宋朝的朱熹則進一步發揮這一思想,認為「屈伸消長」是「萬古不易之理」。他提出,在時機未到之際,要「退自循養,與時皆晦」,要學會「遵養時晦」,即隱居待時。

    明代馮夢龍在其著作《智囊》中,認為人與動物一樣,當其形勢不利時,應當暫時退卻,以屈為伸,否則,必將傾覆以至滅亡。他說:智是術的源泉;術是智的轉化。如果一個人不智而言術,那他就會像傀儡一樣,百變無常,只知道嬉笑,卻無益於事,終究不能成就事業。

    反過來,如果一個人無術而言智,那他就像御人舟子,自我吹噓運楫如風,無論什麼港灣險道,他都能通行,但實際上真的遇有危灘駭浪,他便束手無策,呼天求地,如此行舟,不翻船喪命才怪呢!蠖會縮身體,鷙會伏在地上,都是術的表現。動物都有這樣的智慧,以此來保全自身,難道我們人類還不如動物嗎?

    當然不是。人更應該學會保護自己,以期發展自己。

    古時候,「李耳化胡,禹人裸國而解衣,孔尼獵較,散宜生行賄,仲雍斷髮文身,裸以為飾」不知其中道理的人說:「聖賢之智,也有其用盡的時候。」知其緣由的人卻說:「聖賢之術,從來也沒貧乏的時候。」

    溫和但不順從,叫做委蛇;隱藏而不顯露,叫做繆數;心有詭計但不冒失,叫做權奇。不會溫和,幹事總會遇到阻礙,不可能順當;不會隱蔽,便會將自己暴露無遺,四面受敵,什麼事也幹不成;不會用詭計,就難免碰上厄運。所以說,術,使人神靈;智,則使人理智和克制。

    馮夢龍的屈伸分寸之說,通俗易懂,古今結合,事理結合,具有一定的說服力。縱觀歷史,該有多少像勾踐一樣的人物,為成就自己的事業,實現自己的理想,在必要的時候,使用了屈伸之術,從而保存自己,待時機一到,便東山再起。歷史同時也說明,善於使用屈伸之術,該屈則屈,該伸則伸,較好地掌握其分寸,是許多歷史人物成功的重要途徑。不要與別人爭一日之短長,也是「屈」的技巧。

    深圳街頭矗立著許多雕塑,在這些雕塑中有一頭牛,它的顯著特徵就是低著頭。創作這座雕塑的藝術家其用意大概是:面對喧囂的塵世、紛擾的人群,我們沒必要表現出傲慢、怪異和過分張揚的樣子,而應把自己的言行舉止融入人人群當中,並始終把自己看做是社會上普普通通、實實在在的一員。

    面對社會,我們沒必要昂首挺胸、牛氣沖天。擺正自己的位置,低調一點,謙虛一點,友善和氣,甘於讓人,才是做人真實的一面。

    我們之所以為難、猶豫、沮喪,是因為當我們面臨很多選擇的時候,沒有一個明確的導向,在人生的舞台上做了主角,我們欣喜若狂,一旦做了配角,我們往往又抑鬱失望。所以做一個能屈能伸、富有彈性的人對保持良好心境意義重大。

    有人說:人生如戲。在人生的舞台上,上台或下台都是平常的。潮起潮落,自有規律,你不必因為自己過去的輝煌而為今日的風光不再而長吁短歎。做了配角也同樣有自己的天地。

    但真正演戲的人可以不同意當配角,甚至可以從此而退出那個圈子,可在人生的舞台上,你不能退出,因為你需要生存!

    因此,當由主角變成了配角的時候,不要悲歎時運不濟,也不用懷疑有人在暗中搞鬼。你需要做到的也是「平心靜氣」,好好地扮演你「配角」的角色,向別人證明你的配角可以演得和主角一樣好!奧斯卡都有「最佳男女配角」獎,可見配角的重要。若是你連配角都無法演好,那怎麼能讓人相信你還能夠演主角呢?

    人生的機遇是變化多端、難以預料的,波折起伏必然是難免的,既然不是你去逃避它便不再存在,那麼就應該培養「上台下台都自在,主角配角都能演」的胸懷。這就是面對人生各種困惑的一種方式,而且也會為你尋得再度發光的機會!

    5、淡泊明志,榮辱不驚

    明禍福之道,離是非之地,自古以來就是為人臣子所應懂得的道理。在這方面,戰國時期的范蠡可謂是最有心得的人。

    滅吳之後,越王勾踐與齊、晉等諸侯會盟於徐州(今山東滕縣南)。當此之時,越軍橫行於江、淮,諸侯畢賀,號稱霸王,成為春秋戰國之交爭雄於天下的佼佼者。范蠡也因謀劃,官封上將軍。

    滅吳之後,越國君臣設宴慶功。群臣皆樂,勾踐卻面無喜色。范蠡察此微末,立識大端。他想:越王勾踐為爭國土,不惜群臣之死;而今如願以償,便不想歸功臣下。常言道:大名之下,難以久安。現已與越王深謀二十餘年,既然功成事遂,不如趁此急流勇退。想到這

    裡,他毅然向勾踐告辭,請求隱退。

    勾踐面對此請,不由得浮想聯翩,遲遲說道:「先生若留在我身邊,我將與您共分越國,倘若不遵我言,則將身死名裂,妻子為戮!」政治頭腦十分清醒的范蠡,對於世態炎涼品味得格外透徹,明知「共分越國」純係虛語,不敢對此心存奢望。他一語雙關地說:「君行其法,我行其意。」

    事後,范蠡不辭而別,帶領家屬與家奴,駕扁舟,泛東海,來到齊國。范蠡一身跳出了是非之地,又想到風雨同舟的同僚文種曾有知遇之恩,遂投書一封,勸說道:「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享樂,先生何不速速出走?」

    文種見書,如夢方醒,便假托有病,不復上朝理政。不料,樊籠業已備下,再不容他展翅起飛。不久,有人乘機誣告文種圖謀作亂。勾踐不問青紅皂白,賜予文種一劍,說道:「先生教我伐吳七術,我僅用其三就已滅吳,其四深藏先生胸中。先生請去追隨先王,試行余法吧!」要他去向埋人荒塚的先王試法,分明就是賜死。再看越王所賜之劍,就是當年吳王命伍子胥自殺的「屬鏤「劍。文種至此,一腔孤憤難以言表,無可奈何,只得引劍自刎。

    《越絕書》卷六評日:「(文)種善圖始,(范)蠡能慮終」;又云:「始有災變,蠡專其明,可謂賢焉,能屈能伸。」觀文種、范蠡二人不同結局,可知此言不誣。

    范蠡的智慧不僅在從政方面,也表現在對時局大勢的判斷方面。在他看來,從政和務農、經商,事雖殊途,其理卻有相通之處。范蠡的聰明才智在於他把握其中的奧秘,使其同歸於一,從而能左右逢源,立於經久不敗之地。

    范蠡早年曾師事計然(一作計倪),研習理財之道。他認為:由於供求上的有餘和不足,促使物價有貴、賤變化,因此應隨時掌握社會余缺及需求。譬如:旱則備車乘,澇則備舟楫。農、工、商三業,均有各自重要的地位,又相互聯繫。比如米谷價格,谷賤則挫傷農夫的生產興趣,谷貴則損害工商的切身利益。損害工商則財源不出,挫傷農夫則田野得不到墾闢。米谷價平,則農工商俱利。平糶齊物,則關市不乏。這就是治國理財的大道。

    遠在春秋時期,一范蠡具具有如此完備的經濟思想和商業理論,無疑是十分難得的。正是由於此,他到齊國之後,便隱姓埋名,自稱鴟夷子皮,改業務農。他想:越國用計然之策既能稱霸強國,我用此術也必能齊家致富。於是,他舉家同心協力,躬耕於海畔。不久,家產累計數十萬。

    齊人見范蠡賢明,欲委以大任。范蠡卻喟然長歎說:「居官至於卿相,治家能致千金,久受尊名,終為不祥。」於是,他散其家財,分與親友鄉鄰,然後懷帶重寶,悄然出走。范蠡輾轉來到陶(今山東定陶西北),再次變易姓名,自稱為朱公。他認為陶居天下中心,四通八達,便於交易,遂以經商為業,每日買賤賣貴,與時逐利,十九年間,三致千金。時人凡論天下豪富,無不首推陶朱公。

    綜觀范蠡一生,真可謂大智大慧之人,雖有超人之才,卻從不以此爭名奪利。他深知政治鬥爭的險惡,更知曉事君左右的危險,於是善於審時度勢的他總是將自己隱匿起來,低調行事,經營於民間。即便財滿物豐之時也從不炫耀,而是散財於民,重新投入市井,平淡經營,以求平安。范蠡如此低調做人,淡泊明志,如此不為名利所累,寬心做人,可謂生存的大智慧。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