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沉默:此時無聲勝有聲 第21章 保持沉默,是一種厚積薄發的做事風格 (5)
    人們在交往中,常常喜歡與單純的人交往。與單純的人交往放鬆、自然,不用費盡心機,提高警惕;這倒不是說單純的人是傻子,是可以隨意欺騙與作弄的,而是說他心地純淨、寧和、淡泊,他也懂得很多,想得很深,看得很透,他把他的心智放在更有價值和更有意義的事情上。這就是荀子所說的那種人:溫和如玉,完美純正。

    然而,與精明的人交往,就得時時小心,處處提防,稍有不慎就會落入泥淖和陷阱中。交往得越久,相處得越深,就越是感到被欺騙、被愚弄,當然也就越是不自在。如果沒有辦法還得與他交往,那麼你就會以精明手腕去對付他。這正應了鄭板橋的一句話:「試看世間會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別人一點,真是算盡自家耳!」

    曾國藩是一個精明的人,他弟弟曾國荃也是一個精明的人,他們就因為精明吃過不少虧。

    對於讀書人,曾國藩還能以誠相待,他說:「人以偽來,我以誠往,久之則偽者亦共趨於誠矣。」但是對於官場的交接,他們兄弟卻不堪應付。他們懂得人情世故,但又懷著一肚子的不合時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軟,所以到處碰壁。這是很自然的,你對人誠懇,人也對你誠懇;你對人詭秘,人也對你詭秘;你對人一肚子不合時宜,人也對你會一肚子不合時宜。

    而曾國藩的朋友迪安有一個優點,就是全然不懂人情世故,雖然他也有一肚子的不合時宜,但他卻一味渾含,永不發露,所以他能悠然自得,安然無恙。而曾國藩兄弟卻時時發露,總喜歡議論和表現,處處顯露精明,其實處處不精明。曾國藩提醒曾國荃:這終究不是載福之道,很可能會給我們帶來災難。

    到了後來,曾國藩似乎有所領悟,他在給湖北巡撫胡林翼的信中寫道:「惟忘機可以消眾機,惟懵懂可以拔(消除)不祥。」但很遺憾,他未能身體力行。

    所以,為學不可不精,為人不可大精,還是糊塗一點的好。

    人家批評你的錯誤,那是對你的友愛和幫助,你應當自我檢討一番。果真有錯誤,就要切實改正;如無錯誤,可以解釋清楚,但不要和人家爭辯,以顯示你的精明。

    藏頭掖尾收起鋒芒

    無論是聽來的,還是書上看來的,古時越是身懷絕技之人,晚年越是崇尚隱巖谷、樂林泉,這是一種境界。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鬱失措。

    我們看武林小說,從未有什麼破不了的絕招,其結局往往弄刀的刀下死,弄槍的槍下亡,溺死的多是會水的。古來大凡隱士高手,之所以蟄伏龜居、深藏不露,無不飽經風霜、深諳樹大招風帶來的禍患。所謂「水淺多小蝦,潭深藏蛟龍。」名人並非都是高人,高人往往不名。因為他們深諳「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至於顯山露水之舉,還是多屬不知天高地厚所致。現實中越是窮人,往往硬充富有,為的是怕人瞧不起。而身價百萬千萬甚至上億的富翁出門,卻往往好花小錢,怕的就是露富招惹事端。武林間的庸人與高人之間的「顯」、「隱」,或許與此理相關。

    其實,無論官大小、錢多少、水平高低,只要踏踏實實做人,規規矩矩處事,路再窄也會任君通行。反之,世界雖大,卻難免處處碰壁,輕則栽跟頭丟人現眼,重則毀了一生。

    人在社會中,無時無刻不與社會發生著各種聯繫,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順應社會。所謂順應社會,實際上就是如何調整自身在社會環境中的關係,再進一層講,本質上還是指調節與周圍人群間的關係。順應社會便是要把握尺度,在周圍的人群中為自己爭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利益而又不至於使別人對自己產生壞的印象。周圍人群的關係處理不好難免會成為眾矢之的,終會慘遭淘。

    處理與周圍人群的關係,說來容易,真正做起來,卻是極難的。這不像做一道練習題,也不像去市場買菜。所謂百人百性,與不同的人交往須得用不同的方法來應對。這就自然給人際關係的處理帶來許多想不到的意外之事。尤其是當代社會,商品經濟大潮洶湧澎湃,雖然捲起潔白的浪花,卻也帶起了渾濁的泥沙。很難說,別人的想法是怎樣的,現代人想法則更加封閉與隱秘。稍有不慎便很有可能陷入泥沼,失足難拔。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總是希望領導或周圍的同事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就知道自己是個不平凡的、很有才能的人,因而鋒芒太露,其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有這樣一個人,應聘到某公司任職不久,部門經理就對他說:「老弟,我隨時準備交班。」說心裡話,當時他也是這麼想的,因為經理是自學成才的,知識和修養存在先天不足,而他則是大學畢業,並在外資企業已有五年的工作經驗,獨立有主見,工作能力強。由於個性率直,在討論一些工作問題時,他向來直來直去,為此他常與上司發生爭執。雖然經理有時對他也有一定的暗示,但他卻不以為然。久而久之,經理便漸漸疏遠了他,讓他漸漸失去了施展才能的舞台。

    這個人犯了一個不小的錯誤,那就是鋒芒太露,雖然他的能力確實超過他的上司,但他不知道領導畢竟是領導。在領導眼裡,下屬永遠比他差一截,他才會有成就感。你的能力比上司強,他本就坐立不安了,如果明目張膽地與他對著幹,哪怕你是無心的,上司也忍不住會對你施加壓力。

    其實,如果仔細看看周圍那些有人緣的人你就會發現,他們毫無稜角,言語如此,行動也一樣。他們各自深藏不露,表面上看好像他們都是一些碌碌無為的庸才,其實他們的才能,往往不在你之下;他們好像個個都很訥言,其實是其中頗有善辯者;他們好像個個都胸無大志,其實是頗有雄才大略而不願久居人下者。但是他們卻不肯在言談舉止上露鋒芒,不肯做出眾人物,其道理何在呢?

    年輕氣盛之人往往在語言表達上、行為舉止上鋒芒太露,樹敵太多,與朋友之間不能水乳交融地相處,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狂妄白大,不知天高地厚。

    有一個人在年輕時代以有「三頭」自負,即筆頭寫得過人,舌頭說得過人,拳頭打得過人。在學校讀書時,他是一員猛將,他不怕同學,不怕師長,以為他們都不及他。初入社會還和在校時一樣的鋒芒畢露,結果得罪了許多人。但是還好總算覺悟得快,一經好友提醒便連忙負荊請罪,倒也消除了不少的嫌怨,但是無心之過仍然難免,結果終究還是遭受了不少挫折。俗話說,久病成醫,他在嘗夠了痛苦的教訓後,才知道自己鋒芒太盛就是自己為自己前途設下的荊棘,有時為了避免再犯無心之過,就傚法古人之三緘其口,即使不得不開口,也是多方審慎。

    當然,你也許會說,採用這種方法不是永遠沒有人知道了嗎?其實只要一有表現自己才能的機會,就將其把握住,並做出斐然的成績來,大家自然就會知道你,讚賞你。這種表現本領的機會不怕沒有,只怕你把握不住,只怕你做出的成績不能令人滿意。如果你一旦有了真實的本領,就要留意表現的機會;如果你還沒有真實的本領,就趕緊努力學習吧。

    俗話說:槍打出頭鳥。因為他們有所顧忌,鋒芒太露,很容易得罪其他人,為自己前進的路上製造障礙物。鋒芒太露,便要招惹旁人的妒忌,旁人妒忌也將成為你的阻力,成為你前進路上的破壞者。

    好漢要吃眼前虧

    吃虧是福,可有不少人碰到眼前虧,還是會為了所謂的面子和尊嚴而去爭鬥,有些人因此而一敗塗地不能再起,有些人則獲得慘勝,但是元氣大傷!

    漢朝開國名將韓信是「肯吃眼前虧」的最佳典型,鄉里惡少要他爬過他們的胯下,不爬就要揍他,韓信二話不說,爬了。如果不爬呢?有兩種可能,一是韓信不死也丟了半條命,二是韓信慘勝,元氣大傷。就因為他選擇了吃「眼前虧」,保住有用之軀,才有日後的統領雄兵、叱詫風雲。這正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

    所以,當你在人性的叢林中碰到對你不利的環境時,千萬別逞血氣之勇,也千萬別認為士可殺不可辱,寧可吃吃眼前虧。

    假如你碰到這樣一個狀況:你開車和別的車擦撞,對方的車只是小傷,甚至可以說根本不算傷,你不想吃虧,準備和對方理論一番,可是對方車上下來四個彪形大漢,個個橫眉豎目,圍住你索賠,眼看四周荒僻,也無公用電話更不可能有人對你伸出援助之手。請問,你要不要吃「賠錢了事」這個虧呢?你當然可以不吃,如果你能「說」退他們,或是能「打」退他們,而且自己不受傷。如果你不能說又不能打,那麼看來也只有「賠錢了事」了。因此,以這假設的故事為例,「賠錢」就是「眼前虧」。你若不吃,換來的可能是一頓拳頭或是車子被破壞,可能要吃更大的虧。

    有一則寓言講得好。一天,獅子建議9只野狗同它合作獵食。它們打了一整天的獵,一共逮了10只羚羊。獅子說:「我們得去找個英明的人來給我們分配這頓美餐。」一隻野狗說:「一對一就很公平。」獅子很生氣,立即把它打昏在地。其他野狗都嚇壞了,其中一隻野狗鼓足勇氣對獅子說:「不!不!我的兄弟說錯了,如果我們給您9只羚羊,那您和羚羊加起來就是10只,而我們加上一隻羚羊也是10只,這樣我們就都是10只了。」

    獅子滿意了,說道:「你是怎麼想出這個分配妙法的?」野狗答道:「當您衝向我的兄弟,把它打昏時,我就立刻增長了這個智慧。」

    野狗能夠分到一隻羚羊就是吃「眼前虧」,它若不吃,換來的可能是獅子的利爪。你認為哪個划算?吃眼前虧的目的是以小虧來換取更大的利益,是為了生存和更高遠的目標,如果因為不吃「眼前虧」而蒙受巨大的損失或災難,甚至把命都賠上了,哪有什麼未來和理想可言?所以說,好漢要吃眼前虧。眼前虧不吃,可能要吃更大的虧!

    東漢時期,有個在朝官吏叫甄宇,對此道也有頗深的研究,甄宇當時任太學博士。有一年臨近除夕,皇上賜給群臣每人一隻外番進貢的活羊。具體分配時,負責人犯了愁,因為這批羊有大有小,胖瘦不勻,難以分發。大臣們紛紛出謀劃策,有人主張把羊統統殺掉,肥瘦搭配,人均一份;有人主張抓鬮分羊,好歹全憑運氣……朝堂上像開了鍋,七嘴八舌爭論不休。這時,甄宇說話了:「分隻羊有那麼費勁嗎?我看大伙隨便牽走一隻羊算了。」說完,他率先牽走了最瘦的一隻羊,瀟瀟灑灑地回家過年去了。

    見甄宇如此,眾大臣停止了爭論,紛紛效仿,羊只很快就分發完畢,眾人皆大歡喜。此事傳到光武帝耳中,甄宇就得了「瘦羊博士」之美譽。不久,在群臣的推舉下,他又被朝廷提拔為太學博士院院長。

    甄宇吃了眼前的小虧牽走了小羊,卻得到了被皇上器重的大福,前後的得與失可謂相差千里。所以說故意吃虧不是虧,而是有著深謀遠率的精明之舉。

    在無商不奸的商道中,大概沒有人能信服「好漢要吃眼前虧」這個道理。商道的核心是利潤,吃虧與之格格不入。然而,許多大商人卻因吃「眼前虧」而發跡。

    二戰時期,聯合國還在醞釀籌劃之中。當時,這個全球至高無上、最有權威的世界性的組織,竟沒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剛剛成立的聯合國機構還身無分文,讓世界各國籌資吧,負面影響太大。聯合國為此一籌莫展。

    聽到這個消息後,美國著名財團洛克菲勒家族經過商議,便馬上果斷出資870萬美元,在紐約買下一塊地皮,無條件地贈與了當時的聯合國。同時,洛克菲勒家族將毗連這塊地皮的大面積地皮也全部買下。

    對於洛克菲勒家族的這一出人意料之舉,當時許多美國大財團都吃驚不已。許多財團和地產商甚至嘲笑說:「這簡直是愚蠢之極!這樣經營不到10年,著名的洛克菲勒財團便會淪為貧民集團!」但出人意料的是,聯合國剛剛建成完工,毗鄰的地價便立刻飆升起來,相當於捐獻款的數十倍、上百倍的巨額財富源源不斷地湧進了洛克菲勒家族財團,這種結果令嘲笑和譏諷的人們目瞪口呆。

    洛克菲勒家族當初的虧吃得也確實有點大,但誰知道這卻是一種大風度、大智慧、大膽識。捐獻的結果讓自己大獲其利,真可謂名利雙豐收。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