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其實很容易 第45章 與難纏人物溝通 (4)
    大凡高傲自負的人,一般都有一顆纖細的心。因此,他們需要補償。對待這類人,絕不能簡單粗暴,要給他表現自己真實才華的機會,要讚頌他、鼓勵他、肯定他。

    此外,還有一種自負的人,那就是傲慢驕縱。他無論到什麼地方,總是以為「人不如我」。這種人自以為其他人都不如自己。這種人將他的驕氣潛藏在虛偽的謙和之巾。那麼,怎樣對付這樣的人呢?有位名家說得好:「有許多人,讚美他不免是件危險的事,因他自命不凡,一經抬高,他就要跌得粉碎。狠狠地揍他一頓,也許是良策益方。

    如何應對城府深者

    所謂城府較深的人,指的是那種不願讓別人輕易瞭解其心思,或知道其在想什麼,有什麼要求,而總是通過各種方式保護自己,深藏不露的人。這種人往往說話不著邊際,對任何問題都不作明確的表示,經常是含糊其辭,至顧左右而言他。和這種人打交道,常常是很難溝通的。由於很難得到他們真正的想法,所以人們往往也不願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向他們敞開,而是有所保留,甚至對他們有所防備。

    城府較深的人,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首先,他可能是一位工於心計的人,這種人為了在與別人打交道時獲得主動,或者出於某種目的不願讓別人瞭解自己,而把自己保護起來。而且,這種人還總希望更多地瞭解對方,從而在各種矛盾關係中周旋,使自己處於不敗之地。其次,他也可能是一位曾經有過挫折和打擊,並受到過傷害的人。過去的經歷使這種人對社會,對別人有一種十分強烈的敵視態度,從而對自己採取更多的保護。還有一種情況是,他可能對某些事情缺乏瞭解,拿不出有價值的意見。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掩飾自己的無知,從而以一種未置可否的方式,含糊其辭的語氣與人交往,並裝出一種城府很深的樣子。

    顯然,對第一種人,你應該有所防範,警惕不要為之所利用,並成為某人的工具,不要讓他完全得知你的底細。對第二種人,則應該坦誠相見,以誠感人。這種人的城府並不是為了害人,而是為了防人。所以,你對他不應有什麼防範,為了真正達到溝通的目的,甚至可以不保留地對他敞開你的心扉。對第三種人則不要有什麼太高的期望,也不必要求他提供某種看法或判斷。

    總之,對某些城府較深的人,如果你不得不與之打交道,則應該真正對他們加以區分,看其屬於哪一類人。然後確定自己的行為方式。

    如何應對反對你的人

    在博洛莫正準備就任西方電話公司經理的時候,忽然被一家旅店的老闆——一個瘦老頭兒大罵一頓,博洛莫卻在大罵之下發現了一個將有可能使他成功的策略。

    原來,這個怒氣衝天的老闆並沒有當面罵他,而是將一封措辭極嚴厲的對電話公司的服務不滿意的信寄給該公司。於是,公司便派博洛莫去調查調解此事。後來,博洛莫回憶說:「當那老頭兒一聽說我是電話公司裡來的人,面色立刻鐵青起來。我想,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讓這老頭兒火一樣的怒氣平息下去。」他接著說:「當時我決定—言不發,只是靜靜地聽,讓他盡情地發洩個夠。在他終於把那些埋怨電話公司的話說完後,我也知道了問題的結症所在,我有針對性的稍稍地說了幾句。我說完之後,旅店老闆拍著我的肩膀說:「小伙子,你這話倒還中聽,不過我埋怨的是那混蛋的電話公司。」

    博洛莫接著說:「我很感謝您中肯的意見,但是如果你不說您的問題已得到了滿意的解決,我是不能回去的。」

    「好的,」他說:「就看在你的份上,我答應,以後再也不寫信到你電話公司裡去了。這樣行不?」

    那老頭兒果然很守信,以後再沒有寫信到我們公司去。在這次經驗中我得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啟發,那就是當一個人發洩他的憤怒和不滿情緒的時候,你千萬不要中途插嘴,這樣會把事情弄得更糟,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去發洩好了,發洩完了,他也變得舒坦了,而你呢,卻從他的言語中找到了制勝他的辦法。

    要知道,凡是憤懣,十有八九是有誇大的,往往被一種虛榮心或者幻想所促成。當他們向你發洩時,不是認為自己的自尊心受損,就是在向你顯示他的所謂威嚴。所以,不管他的怒氣多麼凶狠或者多麼無知,唯一能使他平靜的辦法是:靜靜地聽他訴說,要表示你在認真地傾聽,表示我們理解他的心情,即使我們不能同意他的觀點,但也要表示極大的理解與同情。

    對於一般人來講,即使錯了,也不肯輕易向當事人立即承認錯誤,要他們心服口服地認錯,得費一番心思。他如果是較有地位的人,就更難使他們引退了,這完全是「自尊心」在作怪。如果我們一開頭就急於證明他的觀點正確或者說是愚蠢的,那麼我們自己也做了件傻事,其結果只能是使他們堅持己見。如果我們對他們表示出應有的尊敬和同情,瞭解他們的真實企圖,然後循序漸進地指出他有可能步入的誤區,我們就比較容易使他們來遷就和尊重我們的意見。

    一般來說,有才幹的人,常常在無形之中消除種種反對意見,然而,一旦這些事情不可避免地發生了,他們首先是傾聽對方訴說,並且向對方表示自己完全理解及尊重他們的意見。

    然後再陳述解決的辦法及自己的看法。

    哈蒙曾被譽為全世界最偉大的礦產工程師。他一生有不少令人感動的故事。他從著名的耶魯大學畢業後,又在德國佛來堡攻讀了3年。畢業回國後尋找職業的軼事,便是「讓對方小獲勝利」的典型例子。

    他找美國西部礦業主哈司托。哈司托是個脾氣執拗,注意實驗的人,他不太信任那些文質彬彬的專講理論的礦務工程技術人員。

    當哈蒙向哈司托求職時,哈司托說:「我不喜歡你的理由就因為你在佛來堡作過研究,你的大腦裡我想一定裝滿了一大堆傻子一樣的理論。因此,我不打算聘用你。」

    於是,哈蒙假裝膽怯,對哈司托說:「如果你不告訴我的父親,我將告訴你一句實話。」哈司托立刻表示他可以守約。哈蒙便說到:「其實在佛來堡時,我一點學問都沒有學回來,我光顧著實地工作,多掙點錢,多積累點實際經驗罷了。」

    哈司托立刻哈哈大笑,連忙說:「好!這很好!我就需要你這樣的人,那麼,你明天就來上班吧!」

    敏銳的人在對付反對意見的時候常常盡量地使自己作些「小讓步」。每當一個爭執發生的時候,他們總是在心裡盤算著:「關於這一點能否作一些讓步而不損害大局呢?」在有些情況下,別人所爭論不休的論點對自己來講反而不那麼重要。比如,哈蒙從哈司托口中得來的偏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所需要的不是去斤斤計較,而是尊重他的意見,維護他的「自尊心」而已。

    美國著名的顧問尼一韋是賀華勃及羅克法芮等許多大名鼎鼎的人物所常常向他咨詢或作決策的人,他曾經很妥善地幫助他們解決了一個個非常難處理的事件。

    當時,尼一韋在英國想請著名的阿絲狄夫人給剛在紐約動工的阿斯托尼亞大飯店舉行奠基典禮。

    「不行,」阿絲狄夫人說:「此事恕我不能遵命,你們之所以需要我,只是讓我為你們旅館做做廣告而已」。

    而尼一韋的話的確使她大吃一驚。「夫人,的確如此,」尼一韋接著說,「然而,你也不會一無所獲的,你也可以借此接近廣大群眾。因為,這個典禮將由廣播電視向全國轉播。」後來他又向她聲明,他們並不希望她發表什麼演說,只是要她到場露一下面就行了,並且反覆強調了此舉的意義。最後阿絲狄夫人便應允下來,答應出席他們的奠基典禮。

    從這我們可以看出,尼一韋能使阿絲狄夫人答應的真正原因,是在於一開始他就使夫人感到了自己出奇不意的讓步。

    阿絲狄夫人說「他們需要我做廣告,這是我不願意的。然而,他卻坦白地承認這一點。在這一點上他表示出了讓步。」接下來尼一韋迎合了阿絲狄夫人的心理去勸說,結果他終於取勝了。

    英國曾有位著名的首相,名字叫勞可·喬治,他在這方面的自己有獨特見解,稱之為:「圓融的勸誘術」。一個喬治的研究者對此作了如下解釋:「喬治常常是在別人以為他已經失敗了的時候獲得勝利的。他懂得什麼時候應當犧牲一點而最終取得全局的勝利。」

    有的時候的確要造成使人有反對餘地的局面,以讓對方小獲勝利。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不妨故意預備好一些無傷大局的枝節,讓對方表示反對,我們作有目的的讓步。

    曾經有位廣告家,為了作一點小的讓步,在一幅畫著一隻貓的油畫上,故意在那貓脖子上畫了一個多餘的紅圈。這幅畫是給一個有怪癖脾氣的管理人來鑒定的。他一見此畫便咆哮起來:「幹嗎畫上個紅圈!趕緊將它取消!」於是,這位廣告家一聲不吭地用顏料把那紅圈塗掉了,這位鑒定者也無話可說了,便願意拿出較高的價錢將畫買下。這個小小的「紅圈」枝節便使廣告家取勝了這位十分難打交道的管理人。

    因此,無論在什麼時候,應付別人反對的唯一的好方法,就是在小的地方讓步,以保證大方面的取勝。另外,在有些特殊場合,應該將你的意見暫時完全收回一下。

    如何應對犯過錯誤者

    社會上、朋友中,有些是後進者,有些是犯過錯誤者。我們在工作中要善於團結他們幫助他們,使他們改正缺點和錯誤,放下包袱,變後進為先進,和他們共同實現我們的目標,這就是我們與之交往的宗旨。

    《千家文》說:「交友投分,切磨箴規」。這八個字的意思是;交朋友的意義有三:一是情要相投,互相關心;二是切磋琢磨,互相幫助;三是箴言規勸,互相勉勵。這個話,既適用於一般的朋友,也適用於同後進者和犯過錯誤者的相處。

    我們知道,後進者和犯過錯誤者,由於他們後進或犯過錯誤,在家裡常挨責罵,在領導那裡常受批評,在人前常被譏諷,特別是犯過錯誤者更要經受就業的被歧視和行為的被誤解。因此,他們的心理與常人相比,有其特殊的一面,比較普遍的是存在著自卑和悲觀。他們最為強烈的需要,是人們的理解和信任。如果得到了理解與信任,並獲得正確的社會指導,他們可能一反從前,浪子回頭金不換;反之,如果得不到理解和信任,仍處於被歧視的艱難處境,他們就有可能破罐破摔。因此,我們與後進者和犯過錯誤者相處,第一個原則,就是主動去關懷他們,幫助他們認識之所以後進或犯過錯誤的原因以及給自己和社會帶來的危害,痛定思痛,痛下決心,棄舊圖新。與之同時,主動地幫助他們克服一些生活上、學習上和工作上的困難。

    「悟往者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末遠,覺今是而昨非。」(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實踐說明,要後進者或犯過錯誤者達到這一點,棄舊圖新,並不容易。對社會的冷漠心理,驅使他們對任何刺激都做出「不信任」的反映,持否定態度。因此,我們與之相處的第二個原則,是以朋友的真誠取得他們的信任的基礎上,設法點燃他們的自尊心火種。即通過一些活動,讓他們表現能力去取得成績,一則取得人們的讚揚,二則讓他們體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領會「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領會人們(社會)反對的是「害群之馬」,對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人民的事則是歡迎的。這種潛藏於後進者或犯過錯誤者心靈深處的自尊心火種可以重新燃起,燃出向心於社會變革洪流的火苗。

    然而,茅坑拆了蓋房子,根基仍是臭的。後進者過去的後進,犯過錯誤者過去的錯誤,不僅給自己留下痛苦的印記,而且還給人們留下深深的,甚至是難以泯滅的厭惡;所以,儘管決心痛改前非,拚命幹活,任勞任怨,處處做好事,周圍的人們還是投以異樣的目光,並不把他們視作同路人。這個時刻,正是後進者和犯過錯誤者處於人生十字路口掙扎,最難熬的時刻,或悶著頭往前闖,或回頭走老路,何去何從就在舉手投足之間。在這個節骨眼時刻,也就是我們與之相處發揮第三個原則的時刻。

    與後進者或犯過錯誤者相處的第三個原則,是幫助他們錘煉意志,做好經受長期考驗的思想準備,下定決心,用幾倍於他人的汗水去洗刷曾經蒙在自己身上的灰塵,把一個新「我」的形象展示在人們眼前。從這一點上說,人們的一時不信任,對後進者和犯過錯誤者來說,並非是壞事。

    犯了錯誤,貴在敢於正視,善於總結。一個犯過錯誤痛改前非的人,最容易發現別人的缺點,也最懂得如何防止和改正錯誤。然而,後進者和犯過錯誤者在前進於棄舊圖新的道路上,總是顧慮重重,不敢提出批評,明哲保身,這就大大妨礙前進的步伐。因此,同後進者和犯過錯誤者相處,第四個原則是鼓勵他們放下包袱,挺直腰桿當主人,勇於與不良現象作鬥爭,若遭報復,堅決當他們的後盾,伸張正義。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