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學史 第4章 開端:前蘇格拉底哲學家的斷簡殘編 (3)
    「邏各斯」這個詞不能被準確地翻譯。它可被理解為「話語」、「理性的言語」、「原則」、「規律」,後來也或多或少地被理解為一種抽像的「世界原則」。它的真正意義是不確定的,尤其因為赫拉克利特自己並沒有給它下一個清晰的定義或在語言上澄清他的這一概念,他只是為他所指的那個東西起了一個名字。如果我們把「邏各斯」理解為支配萬物的世界理性,而人也是它的一部分,我們死後,我們的靈魂也將復歸於它,就如同「一束火光在黑夜中消失一般」,那麼,赫拉克利特也許就因此背棄了古希臘的多神教信仰,而傾向於對一神教的信仰。如果赫拉克利特對此沒有自覺的意識,那麼,他的那句話——「對於神,一切都是美的、善的和公正的,人們則認為一些東西公正,另一些東西不公正」——或許就已經顯露了他的這一傾向。

    在希臘哲學家中,只有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在深度和廣度上能夠與赫拉克利特比肩。赫拉克利特和他的前輩及同時代人一樣,他不僅關注外部物質世界及其假設的形成原因,而且還關注人的靈魂深處——他不無自豪地說「我探究了我自己」——並且把人及其行為納入一個形而上學的語境之中。

    [2]恩培多克勒

    赫拉克利特關於世界的形成和毀滅呈階段性發展的思想,我們在恩培多克勒那裡也能見到。我們在恩培多克勒的哲理詩殘篇中可以發現,他用優美的詩的形式表達的靈魂轉世的思想其實與畢達哥拉斯和古代印度思想並無二致。對於哲學史來說,恩培多克勒的重要性並不在於他是個有獨創性思想的思想家,而在於他是一個能夠吸收前人的思想體系並對其進行重新整合的人,因而人們稱他為折中主義者。但是,有些思想是恩培多克勒首先提出的,或者至少是以他獨有的方式提出的,他在哲學史上的意義也主要是基於此而言的。

    約公元前490年,恩培多克勒出生在西西里的阿克拉加,他是政治家、詩人、宣教師、預言家、醫生、江湖術士和哲學家的混合體。在這裡,我們簡要地列舉一下他的幾個主要思想。

    1恩培多克勒首次將這四種基本元素平等地並列放在一起,並從而創立了我們都熟悉的「四根說」,即認為火、水、氣、土四種元素是萬物之根。米利都學派的自然哲學家們先後提出,水和氣是世界的原始材料,赫拉克利特認為是火,埃利亞哲學家則更傾向於土。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他使那種認為世界萬物是由一種原始材料構成的古代哲學走向了終結。

    2使四種元素結合和分裂的力量有兩種,他稱之為「愛和恨」,即吸引和排斥。在世界的發展過程中,這兩種力量相互交替佔上風。當「愛」佔上風時,所有的元素就會結合到一起,形成一個完美的神聖的統一體;當「恨」佔上風時,諸元素就會分散。處於兩者之間的是一種過渡狀態,個體在這種狀態下形成和毀滅。

    3恩培多克勒認為,生物的形成是遵循由低級到高級的原則的,首先形成低級生物,然後形成高級生物,首先出現植物和動物,然後出現人類;生物最初是雌雄同體的,後來才演化為兩個性別不同的獨立個體。這些觀點已經與近現代的生物進化論非常接近了。

    4恩培多克勒還提出了一個基本的認識原則,他認為,外部世界的每一種元素都能在我們人自身內部見得到。我們也能在歌德的詩句裡發現類似的思想:

    「如果眼睛不像太陽,

    它怎麼能看得到太陽呢……」

    [3]留基伯和德謨克里特的原子論

    留基伯來自米利都或來自愛琴海北岸的阿布德拉,他的鼎盛期約在公元前440年。德謨克里特來自阿布德拉,生於公元前450年,卒於公元前370年——相傳他活了109歲的高齡。

    關於原子論我們主要是從留基伯的弟子德謨克里特那裡瞭解到的——或許德謨克里特把留基伯的學說都納入自己的體系之中去了。而關於古希臘哲學史上最重要的自然哲學體系的創立者——留基伯,我們所知他留下的唯一一句話的原文是:「沒有什麼是可以無端發生的,萬物都是有理由的,而且都是必然的。」這或許是關於因果律的第一個明確的表述。

    德謨克里特繼承了留基伯的學說並發展出了一套完整的體系。

    充實與虛空。在留基伯和德謨克里特看來,世界是由充實於空間的實在即存在者和非存在的虛空即空間組成的。如果不設想存在非存在和空洞的空間,那麼多樣性、運動、變化、生成和毀滅就是不可想像的。因為這種假設在他們看來是不可能的,於是他們就繼而否認運動和變化的存在並認為現實世界是永恆不變的存在。德謨克里特一方面堅信,純粹從無中生成有是不可想像的——這與留基伯的那句話即認為萬物的發生是必然的也是相矛盾的;另一方面,他也看到,像埃利亞學派那樣徹底否定運動和變化的觀點也是站不住腳的。於是,他就決定,承認非存在和空洞的空間是存在的。

    留基伯和德謨克里特從而第一次把這個概念帶進了科學的論辯之中。那時他們預想不到,這個概念在理論上和實踐上有多麼重要的意義。在他們看來,原子是永恆不滅和永遠不變的,它們都由同樣的材料構成,但是它們卻大小不同,因而也重量不等。原子充實於空間中的實在並非一個東西,它是由無數細小的,小到令人難以覺察的微粒組成的。這些微粒本身之內沒有虛空,而是完全充實的。它們也是不可分的,因此,它們被稱為「原子」,意思就是不可分的東西相互分離的原子聚合到一起便形成了世間萬物,聚合到一起的原子分離之後就導致萬物的消散。原子本身不是被創造的並且也是不可毀滅的,它們的數量是無限的。

    「我們通常所說的顏色、甜、苦等事實上都只是原子和虛空。」只有重量、密度和強度這樣一些性質才是物質的根本性質,也就是我們後來所說的「第一性質」。萬物都是由原子組成的,其性質以原子的不同形狀、大小和次序為依據。物質的所有其他性質如顏色、溫度、氣味、口味、聲音並不是物質本身固有的,這些性質都是由我們的感官和感覺能力決定的,都是我們加在物質身上的配料,不是客觀現實,而只是主觀現實,因而是「第二性質」。

    自開天闢地以來,無數的原子就依據重力原則在無限的空間中處於永恆的運動狀態。原子相互碰撞並彈回,於是形成漩渦運動,在這種運動中,原子就相互勾連、糾纏而結合,並形成可見的物質世界。這個物質世界自古以來就永恆地誕生和毀滅,以至無窮,我們人類就是它的一部分。這種宇宙運動並不是有秩序的,它不受某種宇宙精神操縱,也不是如恩培多克勒所認為的那樣被愛與恨的力量支配,但也不是純粹偶然發生的——德謨克里特明確地指責這種觀點是人為了掩蓋自己的無知而作出的臆想——而是遵循存在本身固有的內在規律性。

    人的肉體和靈魂也都是由原子構成的。靈魂也是一種物質性的東西,雖然它非常細小。人死後,靈魂原子就消散了。

    倫理學認為人所能達到的幸福完全在於內心的滿足和愉悅,獲得幸福的途徑就是節制和輕視感官享受,並注重精神財富的培養。體格強壯對於馱獸是有益的,而堅強和高貴的靈魂對於人是有益的。「與獲取波斯王冠相比,我倒是更願意去發現一條幾何定理。」我們看到,德謨克里特有些出乎意料地把他的倫理學提高到了和他的自然哲學體系同等的地位。這樣做也是完全合乎邏輯的,也就是說,是唯物主義使然,因為在他的世界裡只有物質的原子存在。

    在德謨克里特留下的著作殘篇中,有許多關於人的快樂和幸福的內容:快樂和不適構成了那「應該做或不應該做的事」的標準。對一切沉溺於口腹之樂,並在吃喝、情愛方面過度享受的人,快樂的時間是短暫的,就只是當他們吃著、喝著的時候是快樂的,而隨之而來的壞處則更大。……除了瞬息即逝的快樂之外,這一切之中絲毫沒有什麼好東西,因為總是重新感覺到有的需要未滿足見《古希臘羅馬哲學》,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107~118頁——譯者注。給人幸福的不是身體上的好處,也不是財富,而是正直和謹慎。幸福和不幸居於靈魂之中。人們通過享樂上的節制和生活的寧靜淡泊,才能得到愉快。節制使快樂增加並使享受加強。大的快樂來自對美的作品的瞻仰。

    後來的所有唯物主義體系都是不可想像的,其影響一直持續到當代的科學研究領域,並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潮。然而,人們過去關於原子的概念如今已經發生了變化。人們發現,原子仍然是可分的,所以,如果我們把德謨克里特的原子理解為一種物質的最小組成成分或基本粒子,或許更為恰當一些。

    德謨克里特似乎並沒有嘗試將他的倫理學和原子理論科學地結合到一起,使之相互補充而成為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因此,他仍然被劃入自然哲學家的行列。

    [4]阿那克薩戈拉

    約公元前500年,阿那克薩戈拉生於小亞細亞的克拉左美尼。他是第一位把哲學引入雅典的人,之後,哲學在那裡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

    阿那克薩戈拉在雅典的遭遇以及後來蘇格拉底的不幸命運,都證明了他生活的那個時代並沒有為哲學準備有益的土壤。他專注於觀察天象並且試圖用一種自然的方式解釋一切,這樣他就引起觀念保守的雅典本地人的敵視,以致因為他不信神而被送上了法庭。他被判處死刑,通過設法逃跑他才得以倖免。後來,他在流亡中死去。事實證明,哲學思想當時只能在位於小亞細亞、下意大利和特拉克的希臘殖民地地區得以自由發展,這並不是偶然的。由於遠離希臘本土的那種根深蒂固的宗教傳統,殖民地地區的精神氛圍更有利於自由思想的產生——類似的情況後來也在歐洲和北美之間重複出現了。

    亞里士多德後來在評價阿那克薩戈拉時說,阿那克薩戈拉能夠認識到宇宙的秩序是受一種精神支配的,這使得他像是一個身處於一群醉漢中的清醒者。

    阿那克薩戈拉的哲學觀點和其他自然哲學家的觀點是一脈相承的。但是,在關於萬物的構成問題上他們還是存在著分歧。米利都哲學家們認為,構成萬物的原始材料是一種,恩培多克勒認為是四種,原子論者認為有許多,而阿那克薩戈拉則認為有無限個,在他看來,這些原始材料質量各異,他稱之為萬物的「種子」或「胚芽」。

    阿那克薩戈拉首次提出了一個抽像的哲學概念——心靈,這是一種理性的、萬能的、瀰漫於世界之中的精神。這也是他與其他哲學家的最大區別,同時也是他在哲學史上的真正意義所在。心靈是無限的,獨立自主的,它不與任何事物相混雜,是萬物中最稀薄最精純的。心靈具有支配一切的力量,它促使宇宙從原始的混沌演變為一個美麗的井然有序的整體。在阿那克薩戈拉那裡,心靈的作用也僅限於此。當研究事物的個別現象及其原因時,他也總是作出純粹自然的和機械的解釋他說太陽是一塊熾熱的石頭,這被認為是一種無神論——太陽在當地人那裡是被當做神看待的,他因而被推上了法庭。阿那克薩戈拉似乎只把那種神聖的精神看做是「第一推動者」,雖然它促使宇宙的變化發生了,但是,它卻任宇宙按照自己的規律發展。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