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細看的歷史 第3章 歷史長河中的那些人 (3)
    政權穩固之後的689年,武則天開始使用周歷,改元為載初元年。也就在這一年,武則天開始使用了自己的新名字——曌。為了掩人耳目,她發佈的詔書也被稱為「制書」。對於武則天的「篡位」行為,起初有不少人反對,但隨後這些人紛紛遭遇殺戮和滅門之禍,沒多久再無反對的聲音。處於政治漩渦中心的睿宗,從反對大臣們的命運中感受到了自己的危機,在「大勢所趨」之下,唐睿宗不得不「強顏歡笑」,上表請求母后榮登大寶,並懇請賜自己姓武。雖然此舉屬萬不得已之舉,但卻使唐睿宗得保平安。

    有了正統皇帝的請求,武則天「考慮再三」於天授元年(690年)改唐建周,唐睿宗也被降為皇嗣,賜姓武,居東宮。雖然此時,李旦享有的待遇優於皇太子,但是不再有皇太子的名分了,此時李旦的名字也改為「輪」。

    表面上,此時的李旦應該是平安無事了,日子也過得逍遙自在,但風平浪靜的湖面下仍然波濤暗湧。此時,武則天寵溺的近侍韋團兒對李旦一見鍾情,但李旦生怕引火燒身,婉言拒絕了韋團兒。結果韋團兒為了報復李旦,暗中在李旦的妃子劉氏和竇氏宮室內埋了一個木頭人,然後告發她們行厭蠱妖法,以詛咒武則天。結果,劉氏、竇氏被武則天賜死於嘉豫殿,並被秘密地埋在宮中,無人知道她們的下落。對於妃子的不幸遭遇,李旦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直到後來再次即位,他才得以將二人招魂而葬。但事情到此還沒有結束。隨後,又有人告發李旦的另一名妃子龐氏有所不軌,龐氏被判處斬,差點喪命。出面替龐氏洗刷冤情的御史徐有功,被加上「阿黨惡逆」的罪名判了絞刑,雖然最後沒有被殺,也被革職除名。

    第二次,讓位給其兄唐中宗。公元698年3月,曾被廢黜為廬陵王的唐中宗被武則天召回,此時的李旦為了避免尷尬,「數稱病不朝,請讓位於中宗」——很明顯,武則天召回李顯,就是表明其還是有意把兄長選立為繼承人的。因此李旦稱病為假,只不過是不想陷入和皇兄鬥爭的漩渦而已。由此可見,李旦的明理和識趣,同時也使武則天可以名正言順地重立唐中宗。結果,李旦再次被封為相王。公元705年,在張柬之等大臣的宮廷政變下,武則天被迫讓位給唐中宗。此時的李旦也被唐中宗封為安國相王,同時以宰相身份參與國政。

    李旦很清楚,兄長所做的這一切不過是一種謝恩的行為,飽受政治鬥爭之苦的他堅決辭讓了太尉和知政事。不久,唐中宗又別出心裁地把李旦立為皇太弟,這顯然也與他推讓皇位繼承人的舉動有關。對這一稱呼,又因為李旦的堅決推辭而作罷。

    正是因為李旦的一再謙讓,才使得他在中宗復辟以後的政治漩渦中,即使屢屢遭受猜忌,卻始終能夠自保。

    第三次,將皇位讓給自己的兒子。公元710年6月,復位僅僅一年的唐中宗就被韋皇后和女兒安樂公主殺死。唐中宗死後,李重茂被立為帝。按照遺詔,韋後應以皇太后身份臨朝稱制,並以時為安國的相王李旦作為參謀輔政。然而,韋皇后擔心李旦輔政會妨礙自己把持朝政,因此,韋皇后和其黨羽對李旦疑心甚重。此時的李旦再次選擇了退讓,以避免遭到韋後的陷害。

    在這一政治紛爭中,李旦的退讓也使得他躲過了韋皇后的政治迫害。由於倒行逆施,韋皇后最終走上了不歸路。此時,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在太平公主以及部分禁軍將領的幫助下擁兵入宮,誅殺韋皇后,並廢黜了少帝李重茂,擁立唐睿宗重新登基。面對少帝下詔讓位,李旦無動於衷,並上表推讓。最後在文武百官的強烈要求下,他才勉強同意。

    唐睿宗李旦即位後不久,就把李隆基立為皇太子。兩年後的延和元年(712年)八月,唐睿宗再次選擇了讓位,把皇位傳給了太子李隆基,自稱「太上皇帝」。至此,睿宗的第三次讓位也宣告完成。

    從唐睿宗李旦的「三讓天下」可以看出,第一次之所以讓位於其母武則天,是因為如果不讓位於政治力量強大的武則天,性命可能難保,是屬於不得已而為之;第二次,讓位於皇兄李顯,是他不願意再次捲入政治漩渦的同時,也不願意傷害兄弟感情;而第三次,讓位於兒子,事實上是有被迫的成分的。但從其三讓天下的行為來看,都是有積極作用的,這使得他始終能在激烈的政治鬥爭中保全自己。正如司馬光所評價的那樣:「相王寬厚恭謹,安恬好讓,故經武、韋之世,竟免於難。」

    宋太祖趙匡胤神秘死亡的真相

    公元976年,50歲的宋代開國之君趙匡胤猝然離世。趙匡胤死後,正史中沒有其患病的記載,而野史又莫衷一是。所以,趙匡胤之死,成了歷史上一宗離奇的懸案。

    宮廷疑案,玄機重重,未能躬逢其盛的後人,只能在故紙堆裡摸「狐狸尾巴」。而老謀深算的趙光義在歷史的推敲下終於無法躲開這些窮追猛打的詰問,使後人一步步挖出了殺害趙匡胤的幕後真兇。說趙光義是「竊國大盜」,自然有幾分道理。以下是部分野史關於趙匡胤之死的敘述:

    《涑水紀聞》記載:趙匡胤駕崩時已是四更天,宋皇后立即命令內侍王繼恩傳趙匡胤的幼子趙德芳。王繼恩認為太祖在世時有傳位於其弟晉王趙光義的想法,於是找來了趙光義。當王繼恩返回時,宋皇后問:「德芳何在?」王繼恩答曰:「晉王即來!」宋皇后驚詫莫名,後來突然醒悟,哭著對趙光義說:「吾母子之性命,皆托官家。」

    《燼餘錄》記載,趙光義對趙匡胤的一個妃子垂涎已久,然後趁趙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時調戲這個妃子,驚醒了趙匡胤。生怕事情敗露的趙光義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殺了趙匡胤。

    宋朝僧人文瑩的《湘山野錄》說,開寶九年十月二十日的一個夜晚,趙匡胤急召趙光義入宮,兄弟二人互相對飲,當夜趙光義留宿寢宮。沒想到第二天清晨,趙匡胤便死去,而遺詔則命趙光義即位。

    從這些野史的記錄來看,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第一,趙匡胤之死,其弟趙光義的嫌疑最大。

    顯德七年(960年)正月初四,掌握禁軍的歸德節度使、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和弟弟趙光義一起,乘「主少國疑」之機,發動「陳橋兵變」,奪取了後周政權,建立了宋王朝。可以說趙光義對宋王朝的建立功勞很大,而趙匡胤也深知自己正是因為其弟的鼎力相助,才登上皇帝的寶座,因而對趙光義非常照顧。《宋史·本紀》記載,趙光義生病後,趙匡胤親自到床頭去服侍——手足深情,令人感動,趙匡胤也常向近臣誇讚趙光義「福德吾所不及」。

    趙匡胤死後,官方的記錄模稜兩可:「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殯於殿西階……」只說其死,卻不提死因,難免讓人生疑。因此,當趙匡胤駕崩的消息傳至民間時,坊間的猜測五花八門。有人認為死於飲酒過度,也有人認為是因腹下腫瘡發作而暴亡……

    據說趙匡胤死的那天晚上,天降大雪,他命人召時任開封府尹的晉王趙光義入宮。趙光義入宮後,太祖屏退左右,與其酌酒對飲,商議國家大事。室外的宮女和宦官在燭影搖晃中,遠遠地看到趙光義時而離席,擺手後退,似在躲避和謝絕什麼,又見太祖手持玉斧戳地,「嚓嚓」斧聲清晰可聞。與此同時,這些宮女和宦官還聽到太祖大聲喊:「好為之,好為之。」兩人飲酒至深夜,趙光義便告辭出來,太祖解衣就寢。然而,到了凌晨,太祖就駕崩了。可見,趙匡胤之死,最大的嫌疑犯就是最大的受益人——趙光義。結合正、野史的記載,疑點重重,諸多不正常疑點暴露在太祖駕崩之時。

    這一點,可以從趙光義即位後,親自主持編修《太祖實錄》得到佐證。趙光義前後三次修改了《太祖實錄》裡的內容。即便這樣,他本人還是不太滿意。為了一位死去皇帝的「起居注」,至於費這麼大勁嗎?可謂欲蓋彌彰,越描越黑。

    第二,就是上面說的「金匱預盟」,這也成了趙光義篡位的政治基礎。

    關於「金匱預盟」,《宋史》記錄得頗為詳盡: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在病危前把趙匡胤和丞相趙普叫到床前,留下了匪夷所思的遺囑。杜太后對趙匡胤說,你之所以能獲取後周的江山,就是因為周世宗任用了一個小孩子當皇帝,如果是一位壯年英武的君主,絕不會出現陳橋兵變。為了不讓這種慘痛的歷史重演,為了維護趙宋億萬年社稷,希望你選擇一位「長君」做接班人。對於母親的命令,趙匡胤表示同意,然後命趙普白紙黑字記錄下來,並把這份政治遺囑當做「基本國策」珍藏在黃金寶盒裡。如此看來,趙匡胤死後,趙光義即位也是理所當然,但偏偏這個「金匱預盟」的來歷非常曖昧。《太祖實錄》第一次編修的時候,絲毫未提及此事,是趙光義親自主持編纂《宋史》時才加進去了「金匱預盟」。

    由此也可以看出趙光義謀害其兄的端倪。杜太后去世時,趙匡胤只有35歲,正是建功立業的強壯之年,而趙光義比趙匡胤小一輪,剛剛23歲。此時,趙匡胤的次子德昭11歲,四子德芳只有3歲。既然有「金匱預盟」這個尚方寶劍,趙光義即位是不成問題的。但問題是,趙匡胤此時身強力壯,也許還要當個幾十年的皇帝……如此一來,自己何時當皇帝還是個未知數,況且那時,趙匡胤的兒子已長大成人,立其子為太子也不是沒有可能。夜長夢多,趙光義於是先下手為強,也還是大有可能的。

    第三,趙光義即位後,迫不及待地更改年號,大有造成既成事實的嫌疑。

    按照慣例,新皇帝即位的當年,一般均沿用先帝年號,直到第二年,才啟用新紀元。但趙光義即位後,並沒這麼做,而是立即換上了自己的年號——「太平興國」。趙光義冒天下之大不韙,意在搶先為自己「正名」,唯恐皇帝大位被誰搶了去。而提前改元的做法,也遭到了史官的公開批評,《宋史·太宗本紀》拽住了趙光義的幾條「小尾巴」,提前更改年號這件事名列第一。

    第四,趙光義即位後,提攜親信的同時,積極剪除後患、打擊異己。

    趙光義一即位,除了立即更改年號,他還對此次皇位更替中涉及的關鍵人物,都做了一番安排。趙光義任命其弟趙廷美為開封尹兼中書令,封齊王,為了掩人耳目,又將太祖的幾個女兒封為國公主。此外,趙光義更注重培養和提拔自己的親信。其實,趙光義早在即位前就已經緊鑼密鼓地進行佈局了。趙光義任開封府尹長達15年之久,正是韜光養晦之時,在此期間他組織了一股舉足輕重的政治勢力,還有意結交了不少文官武將。即便是太祖的舊部,諸如楚昭輔和盧多遜等掌握實權的朝中要員,都著意加以結交。

    為了剪除後患,趙光義不惜對至親骨肉大開殺戒。「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於是趙光義親自導演,將親弟弟趙廷美、親侄子趙德昭、趙德芳一一逼上絕路。結果,趙廷美被貶房州,38歲抑鬱而終;趙德昭被逼自殺,年滿30歲;趙德芳像老爹一樣,不明不白地暴病而死,年僅23歲。

    趙匡胤之死和趙光義上台,兩者之間有太多的巧合和離奇,史學家只能根據已有記載進行推理,但是尚無確鑿史料可以推翻以前的觀點。所以,趙匡胤的死至今仍是個謎。在封建宮廷內,人與人之間即使親如兄弟,也多是可共患難不易共享富貴,一遇權位、金錢之爭往往會演出一幕幕宮廷政變或殘酷的流血衝突。

    真實的包青天並不神乎其神

    包拯可謂是明星級的歷史人物,時至今日仍然婦孺皆知。這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出生於北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年)。在30多年的宦海生涯裡,曾擔任過知州、知府和轉運使等地方行政長官,以及監察御史、兵部員外郎、龍圖閣直學士、刑部郎中、御史中丞、三司使、樞密副使等中央重要職位——他不僅掌管過京師的司法和全國的財政大權,率領過軍隊,當過外交使節,而且還做過宋仁宗身邊的諫官和顧問。儘管一生仕途,晚年位高權重,但海瑞為官清正廉潔、剛正不阿、勤政愛民,被萬民稱為「包青天」,甚至奉若神明。

    即使是時隔千載的今天,包拯廉名仍然長駐人間。這固然有文學、影視作品在傳播中所起的作用,但人們能夠熟記他的名字和事跡,恐怕還是與他的鐵面無私、執法如山、清正廉潔、一身正氣的舉動不無關係。那麼,這位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清官身世是怎樣的,他究竟是怎樣贏得後世敬仰的呢?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