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另一張臉 第47章 林則徐鮮為人知的三個不完美側面
    清宣宗道光帝,是嘉慶帝嫡出的皇次子。及道光上台時,政府早已積貧積弱,鴉片氾濫,很多官員也染上毒癮委靡不振,苟且偷安。因為鴉片毒害,導致武備不興,軍隊戰鬥力非常低下。而此時,英國等西方列強正變本加厲地進行殖民侵略,覬覦擴大中國市場。和歷朝帝王一樣,道光帝關心治河,蠲免錢糧,賑濟災民,疏浚河道,而其本人的生活也非常簡樸。暑期來臨時,幾乎之前所有的清朝帝王都會到熱河避暑,但道光帝卻沒有。然而道光帝才能平庸,不瞭解中國與西方殖民主義國家的差距,依然執行閉關自守的政策,對於王朝的嚴重問題沒有重藥醫治。

    可以說,道光帝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倒霉蛋。怎麼說呢,從1820年二十八歲的他在嘉慶帝死後繼承皇位開始,中國大地上遭受了史料上未曾記載過的大災大難,水災、旱災、饑荒、暴動、叛變像潮水一般向他湧來。應接不暇的道光帝還沒有處理好這些問題,更嚴重的危機又來了。1839年前後,新湧現的困厄則集中在一種鬼魅之花的果實上,那就是鴉片。

    當道光帝察覺到鴉片帶給國民的傷害以及給中國帶來積弱的時候,他可能沒想到,這一徵兆早在他的爺爺乾隆時代就有發生了。從乾隆後期開始,王朝的統治日趨衰落。但政府仍以「天朝上國」自居,虛驕自大,閉目塞聽。而同一時期的歐美帝國主義列強已有長足發展,並把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中國,作為他們擴大海外市場的目標。而不論是乾隆帝,還是嘉慶帝,或者是道光帝,一直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再加上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自給自足的農業國家,導致外國商人為攫取暴利,從華南將大量鴉片走私輸入中國。鴉片的輸入量由道光即位之初的四千餘箱,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即鴉片戰爭爆發之前,已猛增到四萬零二百箱。鴉片的氾濫,影響了民眾的身心健康,使吏治敗壞,中國白銀大量外流,政府財政收入短絀。

    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道光皇帝也下了禁煙的決心。當時,時任湖廣總督的林則徐作為禁煙的絕對倡導者和擁護者,其堅決的禁煙決心,很快進入道光帝的視野。作為一個為官廉潔、雷厲風行的文官形象,道光帝對其深信不疑。在深入瞭解了林則徐的禁煙措施之後,道光帝下達詔書,命令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親趕赴廣東負責禁煙,從此走上「英雄之路」。

    到達廣州之後,林則徐雷厲風行,從1839年3月10日到廣州禁煙開始,至5月21日,短短兩個月時間,共收繳兩萬零二百九十一箱鴉片,並於6月中旬全部銷毀。一兩百年來,林則徐一直都是以「民族英雄」的形象出現在史料和人們的傳頌中的。實際上,任何一個偉人,在其光輝形象的背後,都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灰暗面。無疑,因為「高大全」的形象,其灰暗面也有意無意地被人們忽略了。

    實際上,拿禁煙來說,林則徐並不算一個真正的成功者,因為他的禁煙行為在本質上並未能杜絕鴉片的氾濫,反而加重了外國人對中國的掠奪。雖然說,鴉片戰爭不會因為沒有林則徐的禁煙就不會發生,但是他的禁煙活動卻是鴉片戰爭的導火索。

    在這裡,筆者不談林則徐在鴉片戰爭中的功與過,只想談談林則徐在廣州禁煙及隨後的外交、軍事行動中的一些不為人熟知的事情,以勾勒出他的側面輪廓。

    第一,和一般大臣一樣,為了減輕「責任」,在道光帝面前,也會撒謊。

    1839年,清軍在和英軍的穿鼻戰役中傷亡慘重。當時,清軍指揮官關天培在戰後向林則徐匯報說中方大勝,擊沉幾艘英國船,並造成英軍五十多人死傷。而實際情況是,在這場戰爭中,英軍毫髮未傷,並無人員傷亡。相反,參戰的清軍卻狼狽不堪。參與此次戰役的一個英方軍官就在寫給家人的信中說:「中國炮台上似乎是在放煙花。」按常理,林則徐應該調查真實戰況,但為了推卸責任(當然也有可能為了不打擊道光帝抗英的信心),卻全盤按照軍方的報告,上奏匯報大捷。明明是一邊倒的大敗,卻要說成「我軍傷亡頗多,然敵方死傷更眾」,以騙取龍顏不怒。看來林則徐也不能免俗。

    果不其然,和林則徐預料的一樣,大捷的消息大大激發了道光皇帝的戰鬥熱情,他意氣風發地在奏章裡說道:「朕不慮卿等孟浪,但戒卿等不可畏葸。」意思是:只要信心百倍地幹下去,一定能獲得勝利的!林則徐似乎看穿了道光帝好大喜功的性格,因此不斷奏報大捷,如「接仗六次,俱系全勝」等。

    實際情況是,1839年9月,禁煙的整個過程中,清軍的軍事實力一直都是處於下風的。清朝無論是八旗兵還是綠營兵,將領腐化,裝備落後,完全無法抵擋任何一個西方強國的軍隊。如《劍橋世界近代史》中所說:「軍隊中貪污盛行,士氣不振,有的部隊花名冊上只有極少一部分實有其人;武器只有老式的火槍、梭鏢和弓箭等;而且中國人一貫尊崇讀書人出身的文官,輕視武夫。因此,中國軍隊毫無準備,在清帝國一旦不得不面對沉重壓力時,無法擔當起國防的重任。」但林則徐不為所動,上奏說:「英國商人苟知悔悟,盡許回頭。」蒙在鼓裡的道光帝很快批示道:「不應如此,恐失體制」,反而讓林則徐進退維谷,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無疑,林則徐自己也沒想到,這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第二,林則徐並不都是小心翼翼的,相反,他也有不為人知的莽撞的一面。

    鴉片戰爭之後,就有不少史學家批評,認為鴉片戰爭如此迅速的發生,與林則徐的莽撞脫不了干係。舉個例子,在實施禁煙的過程中,林則徐封鎖了廣州的所有外國商館,同時嚴密隔離一切外僑。這種做法顯然有些極端——因為一些人而懲罰所有人,著實有點株連的味道。實際上,被隔絕的人中,不少並未染指鴉片貿易。林則徐的這一措施在當時中英戰爭一觸即發的時刻,無疑是一件非常危險的外交事件。雖然說林則徐做出如此強勢的舉動出於禁毒心切,也可以理解,但無疑還是不明智的。

    林則徐的階段措施的後果是,當時的廣州外國商館到處瀰漫著「林氏恐怖」。不僅外國人,連部分中國人也小心翼翼。據說,當時有個中國船夫僅僅因為身邊帶著一封歐洲文字的信件,結果被抓處死。隔絕了商館的交通,同時也斷絕了食品、水的供應。封鎖中途,交涉到矛盾激化時,林則徐甚至命令工人將商館周圍砌牆,讓商館徹底變成了監獄。直到英方商業代表義律妥協,才解除封鎖。

    林則徐的莽撞體現在另一個方面是逐本求末——林則徐禁煙主要只針對英方商人,而忽略了中國人走私鴉片的可能性。而且他對吸食鴉片者只是懲戒,卻沒有一個長遠的引導之術,結果雖然繳獲了大量鴉片,但並未使鴉片走私絕跡。禁煙的結果是,沒有多久,鴉片貿易又再度活躍,且有上萬箱鴉片運到中國海面。應該說,禁煙是一個龐大、系統的工程,禁煙手法過於單調、粗暴的話,是很難成功的,林則徐的失敗就在這裡。

    林則徐另一個莽撞的做法就是在查繳鴉片後,要外商寫保證書,以後永不夾帶鴉片,違者處死。剛開始時,外商也不是不願意寫保證書,但是林則徐要求,保證書不但對簽署者有效,而且對其船上所有人都有效。換言之,船主若簽署這個保證書,等於是替將來所有在他船上的人都簽署了「生死狀」。自然,外商拒絕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林則徐這一措施的理由是,外人重信用,所以要求他們簽署「具結」,以達到一勞永逸的目的。但實際上,外交溝通畢竟不是兒戲,一邊是固執到如石頭的地步,一邊是倔強到如牛頭的地步,且各按自己國家的法律條規、風俗習慣等來思考和處理問題,結局自然只有一拍兩散。

    雖然說,林則徐的莽撞也是出於一腔愛國熱忱,以及對鴉片的痛恨。但不能否認的是,他的這一行為還是不明智的。

    第三,在林則徐的思想中,有不少偏見的成分。

    作為被譽為「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也確實擔得起這個稱呼。在廣州禁煙期間,為了瞭解外國內情,他專門組織人手翻譯外文新聞紙,節譯政治、軍事等書籍,甚至首次選譯了當時通行的《國際法》。

    而且,在治療疾病上,林則徐也看到了中醫的不足以及西醫的優點。1839年,他曾向廣州教會醫療協會求助,看有沒有根治鴉片癮的藥物。生病時,林則徐自己也使用西醫療法。1839年,他因小腸疝氣而拜訪了一位叫彼德·帕克的傳教士的診所。這位畢業於耶魯大學的醫師給林則徐安了疝帶,緩解了他的痛苦,而且送給他五條疝帶——這是彼德的全部存貨。

    林則徐雖然開明,但時代的局限性也讓其在新技術新觀念面前顯得比較愚昧。例如,當林則徐發現當時的外國兵都使用綁腿時,他就想當然地認為,有綁腿,洋人士兵在打仗時腿腳就會無法彎曲。只要抓住這個弱點,一定能擊敗西洋軍隊。對此,他信誓旦旦地在上奏道光帝時說:「夷兵除槍炮之外,擊刺步伐俱非所嫻,而腿足裹纏,結束嚴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無能為,是其強非不可制也。」實際上,這種偏見非常荒謬,洋人腿不能彎曲,故只長於海戰,一登岸就無可作為更是出自林則徐一個人的臆想。

    林則徐的這一狹隘思想導致清軍因估計不足,在和英軍的戰爭中慘敗。比如,1840年,定海淪陷後,林則徐鼓勵軍民奮勇殺敵,仍然認為英國人膝蓋不能彎,「一僕不能復起」,可任大家宰割。此外,對洋人的堅船利炮,林則徐也認為:「英國要攻中國,無非乘船而來,它要是敢入內河,一則潮退水淺,船膠膨裂,再則伙食不足,三則軍火不繼,猶如魚躺在干河上,白來送死。」

    因為過於偏見,導致林則徐過分輕敵,他在官湧主持修建的兩座炮台,也根本沒有防禦敵方從側後發起地面攻擊的措施。結果,戰事一起,英軍很快就在港口戰艦和登陸部隊的夾擊下,攻陷炮台。事後,英軍一位官員還很納悶地在一封信裡告訴友人:「真奇怪,這些炮台完全沒有防禦地面攻擊的設施,就像是歡迎我們回家的擺設」。

    更不可思議的是,林則徐發現西洋人特別喜歡吃牛肉、羊肉,於是想當然地認為,如果無法從中國進口大黃、茶葉加以輔食,他們就會因消化不良脹腹而死。於是,他急忙上奏道光帝:「況茶葉大黃,外夷若不得此,即無以為命。」而在一份擬交英女王的文書中,林則徐略帶威脅地說:「大黃、茶葉、湖絲等類,皆中國寶貴之產。外國若不得此,即無以為命。」在這裡林則徐犯了兩個致命的錯誤:其一,認為經常吃牛羊肉就會腹脹;其二,茶葉大黃只有中國出產。由此看來,應該說在這個方面林則徐還是比較愚昧的。

    這些偏見,難免會使林則徐自信心「爆棚」,加上對國際外交慣例的不熟悉,從而做出一些莽撞的事兒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