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另一張臉 第22章 王昭君真相:班固和范曄誰更可信? (2)
    有句老話叫「一入宮門深似海」,試想那時候後宮裡的佳麗背井離鄉被納入皇宮,遠離自己的親人,多麼悲慘。不過,匈奴的皇宮和大漢的也是大同小異,何況匈奴距離漢朝那麼遠,王昭君作為一個離家入宮的女子恐怕連漢宮都不想再待下去,哪裡想去匈奴的皇宮待著呢!《後漢書》裡還記載她在呼韓邪單于死後曾「上書求歸」,也可以說明王昭君當時未必是自願嫁到匈奴的,她還是不能適應匈奴的生活。因此,昭君出塞恐怕不是她主動請行的。

    三、到底有幾個和親女?

    漢元帝到底賜給呼韓邪單于幾個和親女,在兩部著作中的說法大相逕庭。按照《漢書》中的說法,元帝只賜了昭君一人給匈奴,但《後漢書》說漢元帝賜了五個美女給呼韓邪單于和親,到底哪種說法是正確的就有待分析了。

    各朝慣例,歷來去和親的女子都只有一個人,跟隨而去的女人大多只是奴僕。從當時的社會狀況來看,出塞遠嫁是不幸的,這從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的長公主出嫁的事情可見一斑。在《史記·劉敬列傳》中有記載,漢匈聯姻,王昭君不是先例,漢高祖劉邦為了爭取漢匈和平,曾打算將女兒長公主魯元嫁給冒頓單于以和親。劉邦的皇后呂雉捨不得,哭著說:「我就一個兒子一個女兒,怎麼能捨得把她嫁到匈奴呢?」漢武帝還曾為了和烏孫一起抗擊匈奴,把江都王劉建的女兒細君嫁給烏孫王,細君過不慣異族生活就寫了一首歌表達自己的悲傷和思鄉之情。歷來漢室「和親」的女子沒有皇帝的親生女兒,都是一些皇家宗室或大臣的女兒。與這些皇帝相比,漢元帝比較大方,一下子就賜了五個美人給呼韓邪單于。

    從《後漢書》一些內容分析看來,王昭君顯然不在這五人之列。據這部著作記載,漢元帝當時是賜了五個宮女給匈奴,王昭君那時已經入宮幾年,一直等待皇帝的寵幸,說明她是後宮裡的人,不是宮女。另一方面,若是昭君已經在五人之列了,她就不用請纓了。但書中後來又說皇帝把五個美女叫出來見呼韓邪,看見昭君很漂亮,說明這五個人中又包含著王昭君。這前後記載是很矛盾的。這五個宮女到底和昭君什麼關係實在難說。

    可能因為昭君的美麗太突出了,以致把其他的和親女子都比下去了,歷史上對這次和親,除昭君外並沒有記錄別人的姓名。她們到匈奴後又有怎樣的封號和境遇也無從知曉,她們若有昭君的美貌也許就不至於這麼默默無聞,四大美女的歷史恐怕也要改寫。也有可能和親的幾人中除了昭君,其他的幾位都是帶到匈奴的奴僕,所以沒有被載入史冊。

    中國自古有「綠葉配紅花」的習慣,但綠葉多了也會分散觀看者的注意力。從這一點分析,漢元帝不可能同時賜給呼韓邪那麼多女人。況且,當時的呼韓邪年紀已經大了,他只是願意和親做漢朝的女婿,要那麼多和親女幹什麼,一個王昭君就已足夠。這麼說來,漢元帝賜五女和親的說法顯然沒什麼可信度,《後漢書》所說的也許是不真實的。

    四、漢元帝見過昭君後有沒有後悔

    《漢書》並沒有寫漢元帝將王昭君賜單于後他對這件事情有何看法。只說呼韓邪單于很高興,給漢元帝上書說了一些感謝和祝願的話。這樣看來,廣為流傳的漢元帝很後悔的事情是來自於《後漢書》的記載。根據《後漢書》所言,漢元帝在昭君出塞的那天看到如此漂亮的昭君驚為天人,心裡懊悔不迭。想把昭君留下來,卻礙於已經把她賜給別人了,不好反悔。這種說法更像民間傳言,而不大符合歷史學家的嚴謹態度。

    歷史上的漢宣帝、漢元帝都不是好色之輩。漢宣帝治理漢宮比較開明,只發生過一件傾軋傷命事,漢宣帝當時就查明審理了此案,為冤枉的人平了反。而漢元帝則喜歡建祖廟、音律和虎圈鬥獸,因此,沒有發生后妃因爭寵被打入冷宮再也不得召見的悲劇。昭君出塞時,漢元帝已經43歲,並且病痛纏身,生命垂危。就在王昭君出塞後不久的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五月,漢元帝在未央宮駕崩了。按理說,當時的漢元帝命都快保不住了,哪裡還有心思搞那麼隆重的「賜女」活動,何況還想不顧及國家的外交給留下來。即使漢元帝真的「意欲留之」,這「意」也只是在心裡想一想,除了他本人,別人怎麼知道他的心理活動的呢。這麼寫漢元帝的痛心懊悔,很像一個小說家的寫作風格,可能當時范曄受了一些傳聞性小說書籍的影響。

    五、史料為什麼記載失誤

    研究王昭君,班固的《漢書》中所得到的資料,總的來說是值得信任和肯定的,《漢書》和《史記》一樣,用筆十分嚴謹。「王牆字昭君」與「檣」、「牆」的前後不一,看起來是班固不嚴謹的隨手而寫,但從另一個方面看正反映出它們都不是王昭君真實的名或號。班固這樣寫,或許正是要提示後人,昭君本就無名無號,只能把可能的名號給記載下來。

    至於范曄《後漢書》對王昭君事跡描寫中的許多矛盾和誤記,則是另有原因的,這需要從范曄個人生平和當時的時代背景分析。

    范曄,字尉宗,生於南宋。那個時代,社會背景比較複雜,北方各民族大量移入中原,中國歷史上較為突出的一次民族大融合的時代到來了。這個時期,中原先後建立了十六個政權(通稱「五胡十六國」)。這些對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人們的思想影響極大。范曄的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

    南朝宋與北魏等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對峙時期,范曄已經是博學多才、好學向上,能寫一手好文章的成年人了。他的文章和詩都寫得很好,文學理論水平很高,他曾經當過參軍、尚書外兵郎、荊州別駕從事史、尚書吏部郎等職,因生活細節屢屢觸犯封建禮法而不被皇帝重用,總是遭到貶斥。《後漢書》正是在他不得志時借鑒了當時描寫漢史的史書寫出來的,是集「百家之作」。後來,范曄因為參與了他的外甥謝綜等人策謀清君側事件,事情失敗後就被殺了,年僅48歲。從這裡可以看出,范曄在撰《後漢書》時,政治上的不如意使他的思想情緒波瀾起伏。《南史》說他:「於屈伸榮辱之際,未嘗不致意焉。」范曄的《後漢書》是他在生活仕途都不得意之下的寄情之作。

    范曄著《後漢書》始於宋文帝元嘉九年(公元432年),他對班固及其所著的《漢書》十分推崇,這在他的《獄中與諸甥侄書》中多處提到過。班固在《漢書》裡記載的王昭君事跡,本已比較完整客觀。南朝史學家研究西漢的人和事,大多以《漢書》來做史料依據,如果史料上有錯誤發現後就改過來。范曄論證其他史實,也都是這麼辦的,但單單在論證昭君出塞時,卻反其道而為之,從當時的文學作品中尋找啟示,導致《後漢書》關於昭君的記載很多經不起推敲。

    南宋的時候,像《西京雜記》、《琴操》、《明君辭》等描寫王昭君的詩文很流行。范曄撰《後漢書》時,難免會去參考這些,然後當做史料記載下來。昭君的命運和形象,恰好和范曄跌宕起伏的個人遭遇不謀而合。像《西京雜記》作者葛洪等人都已經借昭君這個酒杯,澆個人塊壘,范曄對此也是躍躍欲試。

    王昭君雖然從民間被選入了後宮,但漢宮封建等級森嚴,到漢元帝時,皇后以下計為十四品等,王昭君沒有資格入選十四品等,只是一般宮女,根本不具備爭寵條件,也就不會產生「見御」的奢望吧!明顯地,「見不到皇上,心中哀怨」是范曄對自己懷才不遇的借題發揮。當時,民族大融合的形勢方興未艾,北方各民族政權也會吸納有才能的南朝宋人。范曄這時候已經不被南朝宋帝器重,既然這樣不如到北方另覓天地施展自己的才能。而「乃請掖庭令求行」正是范曄對北方向往的假托。

    《漢書》作者班固是東漢初人,他的父親叫班彪。班彪的外祖父金敝就是匈奴人金日的孫子。這種關係下,班氏父子能更好地瞭解匈奴的事情。其實在范曄寫《後漢書》的時候,《漢書》已問世多年。范曄如果認真查閱《漢書》,像對待其他史實一樣核對虛實,就不會出現如「自請出塞」、「臨辭盛會」、「意欲留之」等等不符合史實的事情,也就不會給後人帶來那麼多疑惑。他的描述讓王昭君幾乎失了真。

    對於記載同一段歷史事件的史料相互矛盾,世人則應堅持「最先最近者最為可信」的原則加以鑒別。所以,除經過考證正確無誤的史料外,其他的資料如民間傳說,僅能為寫歷史的人提供參考而已。

    無論昭君出塞時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思,她對大漢的貢獻是有目共睹、不可磨滅的。還是董必武的詩寫得好啊:「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詞客各攄胸臆懣,舞文弄墨總徒勞。」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