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另一張臉 第16章 讓曹操父子三人爭搶的女人是誰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在三國才子曹植的筆下,超塵脫俗的洛神呼之欲出。據說洛神其實就是曹植思慕的嫂嫂甄氏,也就是魏文帝曹丕的妃子甄洛甄夫人。

    相比於曹丕,作為「三曹」之一的曹植顯得放蕩不羈,孤傲、清高。從古到今,似乎文人都是如此。但細細想來,能得到曹植青睞的女人也必是超凡脫俗的,至少在做文章上有其過人之處。

    果然不假,史料記載,光和五年(182年),甄洛出生在一個官宦家庭。甄洛三歲死去父親,家中有三位哥哥和四位姐姐,她是甄家最小的女兒。傳說甄洛剛出生時,晚上睡覺之時,家人總是看見有人將玉衣蓋在她的身上。這件事被後來的一個相士劉良知道了,他看到甄洛時,大驚失色,指著尚是幼兒的甄洛道:「此女後貴不可言。」

    這似乎是個傳說,其實甄洛的過人之處在於,和家裡的幾個姐姐相比,她的目光似乎長遠很多。甄洛八歲時的一天,她和幾個姐姐在一起玩耍,忽然聽到外面有騎馬的嘈雜聲,幾個姐姐連忙上樓去看,唯獨甄洛不動。姐姐們奇怪地問她,甄洛回答:「這豈是女子看的東西麼?」

    受到幾個哥哥的影響,甄洛九歲的時候喜書好學,而且過目不忘,常用哥哥們的筆硯來寫字,哥哥笑她將來要當「女博士」。對此,甄洛做出了驚人的回答:「聞古之賢女,未有不學前世成敗,以為己誡。不知書,何由見之?」意即自己要做個女賢者。

    美貌的甄洛因為好學,博覽群書,通曉經史,成為遠近聞名的大才女。這一點從其留下的唯一的傳世作品《塘上行》中可見一斑:

    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

    眾口爍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

    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

    莫以麻枲賤,棄捐菅與蒯。出亦復何苦,入亦復何愁。

    邊地多悲風,樹木何修修。從君致獨樂,延年壽千秋。

    其時,甄洛已經成為曹丕的正妻。由於曹丕經常出征,甄氏苦於遠在異地,到不了丈夫面前,無可奈何,於是寄情絲於筆墨,寫下了這篇名作。此是後話。

    甄洛不僅美貌多才,而且心地善良。東漢末年戰亂頻仍,洛陽官員士族百姓都流離失所,衣食不繼,不得不變賣金銀珠寶換取食物。相反,甄家則富比尋常,非但未受流離饑寒之苦,反而還有大量糧食儲備,趁機高價賣出穀物,大量收斂珠寶金銀。

    當時甄洛年僅十歲,她對家人的做法很是不滿,認為在此亂世之際聚斂財富,不但容易引起亂兵盜匪的垂涎,更容易激起民憤,危及家人的安危。於是她說服家人把糧食拿出來賑濟親族鄰里,廣施恩惠。

    甄洛十四歲時,哥哥不幸死去,哥哥的妻子依然照顧家裡上上下下,日夜操勞。甄洛的母親生性嚴苛,待兒媳們很不好,甄洛時常建議母親對嫂嫂好一點。甄洛的母親被女兒的話所感動,自此對待兒媳也像對待親生女兒一樣。

    甄氏才色雙絕,美名遠揚,加上善良賢惠,引起了冀州牧袁紹的注意。於是袁紹替自己的二兒子袁熙娶了這個美貌的女子,從此甄洛便成了袁熙的夫人。

    其時的袁紹正是意氣風發之時,世人都認為他可以唾手而得天下。可以說,此時的甄洛似乎已經印證了當年劉良相士「貴不可言」的預言。但是誰也沒有想到,袁家很快就一敗塗地。

    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決戰於官渡。結果,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繼而擊潰袁軍主力。公元204年,袁家的大本營鄴城也被曹操父子攻佔了,原本富貴的甄洛此時似乎也九死一生。因為曹操曹丕父子對美色的垂涎,事情有了轉機。

    鄴城被攻下之後,鄴城副將蘇由投降。蘇由對鄴城的情況瞭若指掌,他告訴曹操,袁紹的夫人劉氏尚留在城中,極得劉氏喜愛的二媳婦甄洛也在她身邊。

    曹操早聽說甄氏在袁氏父子的眾多美艷妻妾中最秀美、最具風情,知道她還在鄴城,不禁怦然心動。作為統帥的曹操又放不下面子,漠然地問:「這個甄氏真的那麼美艷嗎?」

    蘇由也是善於察言觀色之人,立刻明白了曹操的心思,便奉承道:「袁紹的幾個兒媳確實個個貌若仙子,但在這幾個兒媳中,卻要數這二媳婦甄氏最美。甄氏不僅美艷絕倫,而且還知書達理、善解人意。劉夫人在袁府中是以脾氣古怪聞名的,誰也侍候不好,只有這個二媳婦甄氏合劉夫人的脾氣,劉夫人十分喜愛。甄氏在袁府中調和上下,內外親融,府中人人都喜愛她。」聽蘇由這樣一說,曹操再也顧不得面子,恨不得馬上把甄氏擁入懷中。

    但就在此時,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曹兵進入鄴城後,一支精兵神速地奔赴袁府,將袁府團團包圍——這支精兵是曹操之子曹丕的衛隊。他早就對甄洛的美貌垂涎三尺,心蕩神馳。於是他不顧父親的禁令,暗中策劃了這次「搶美行動」。

    圍住了袁府以後,曹丕便直奔後室,將甄洛接到了自己的住處。等到曹操遣派心腹領衛隊飛奔袁府時,才發現甄洛早被曹丕帶走了。得知甄洛被搶,曹操火冒三丈,雖然說此次攻打鄴城是為討伐袁紹,但甄氏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眼看著美事就要成了,半路卻殺出了個曹丕。千不該萬不該,這個人又是自己的兒子。曹操氣恨這樣的美人竟讓兒子搶了先!可是,兒子先佔了,做父親的總不能大打出手,跟兒子公然爭奪一個女人吧。曹丕拜見曹操,一見面便乖巧地請求父親把甄氏賜給他。曹操無奈,只好答應。

    不久,甄洛被明媒正娶,成了曹丕的正妻。曹丕這年19歲,而甄氏24歲,比曹丕大5歲。婚後,甄洛多次勸曹丕廣納姬妾,曹丕對這位大度賢良的妻子還是非常喜愛的,就連曹操的夫人卞夫人也經常誇獎她為孝順的媳婦。後來,甄洛還生下了長子曹叡和長女東鄉公主,曹操和卞夫人更加喜歡甄洛了。

    關於甄洛的孝順有這樣一個細節,公元211年,曹操讓曹丕與甄洛夫婦留守鄴城,自己帶著卞夫人出征。由於路途遙遠,很快卞夫人就染病不起,不得不留在孟津治療。消息傳到甄洛耳裡,她堅持要往孟津去照顧婆婆。拗不過甄洛,曹丕只好讓侍叢去往孟津,帶回了一封卞夫人的親筆信,說其身輕體健。甄洛這才放下心來。得知兒媳如此賢惠,卞夫人不禁感動得流淚,她見人就誇:「我那個大兒媳婦,可真是孝順的好孩子啊!」

    但是,這樣貌美多才、賢惠孝順的女人,卻並未大富大貴。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享年66歲。曹丕繼承父親得魏王王位和丞相職務。同年十一月,曹丕登基稱帝,建立魏朝。曹丕稱帝后,很長時間內都不立皇后。當時最有實力問鼎後位的有兩人,正妻甄洛和寵妃郭女王。和郭女王相比,甄洛的優勢在於她屬於正妻,且有子有女。但她的劣勢是,郭女王和曹丕一起住在洛陽,而自己卻遠在鄴城——古代社會交通閉塞艱難,消息傳播非常困難。分居兩地,意味著感情疏離,更代表如被誣陷卻無法在丈夫面前分辯。

    在甄洛寫了《塘上行》之後,身為詩人的曹丕照理應該看得出這首詩中所表現出來的甄洛對他的愛怨之情。「由愛生恨」,任何一個正常人看到這樣的詩句都應會回憶起夫妻間的美好時刻,從而喚起舊情。但是唯獨曹丕是個例外。曹丕讀完之後,勃然大怒,第二年六月,派使者前往甄洛獨居的鄴城舊宮,逼她服下了毒酒。甄洛死時年僅四十歲。

    甄洛死後不到一年,郭女王就被曹丕正式冊立為皇后。黃初七年(公元226年),四十歲的曹丕崩於洛陽嘉福殿,臨終時,他將曹叡立為繼承人,即為魏明帝。曹叡即位後,追封生母甄氏為「文昭皇后」,並立寢廟祭祀——甄洛最終得到了「皇后」的封號。四十五年前那位相士劉良先生關於她「貴不可言」的預言,終於在她屈死五年之後實現了。

    說到甄洛,不得不提另一個重要人物,他就是聞名古今的大詩人,曹丕的弟弟曹植。野史說,在曹丕兄弟爭奪魏王世子位的鬥爭中,甄洛是傾向曹植的,因為她已經愛上小叔子曹植了。而甄洛之死,也與此有關——曹植在愛情和事業上都與大哥曹丕作對,自然為曹丕所不容,後來更是被逼著寫出了《七步詩》。萬幸逃脫之後,曹植為自己心愛的嫂嫂寫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賦》,紀念逝去的愛情。

    實際上,這一傳說是不準確的。《洛神賦》原名叫《感甄賦》。這裡的「甄」並不是甄姓,而是「鄄」的代字。在寫這篇文章的前一年,曹植被曹丕封為鄄城侯,第二年又晉封為鄄城王。這裡感歎的是懷才不遇的鄄城王曹植,而不是甄洛。

    洛神,指的是洛水之神,與甄洛也無關係。關於這一點,曹植在《洛神賦序》裡寫道:「黃初三年,作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改名為《洛神賦》是魏明帝曹叡的手筆——他很喜歡叔叔的文章,但認為題目不好,便將《感甄賦》改為《洛神賦》。此時,不論是曹植,還是曹叡,都沒有想到,這一改名舉動竟被後人理解成「欲蓋彌彰」,於是文人附會,臆想百出,那個在洛水之畔贈送枕頭的女子便由宓妃變成了甄洛。

    另一個足以證明此種猜測不准的事實就是,作為卞夫人的第三個兒子,曹植比大哥曹丕小五歲,比甄洛小十歲。鄴城城破之時,曹植只有十三歲,可以想像,一個還不懂男女之情的未成年少男怎麼會喜歡上一個比自己大十歲的甄洛呢?就算他願意,父親曹操也不會甘心把甄洛讓給他。如果不是遇上了愛美心切的曹丕,甄洛只能成為曹操的姬妾群中的一分子,了此一生……

    由此看來,遇上曹丕,應該是甄洛當時最好的命運。話說回來,後世文人們硬要把甄洛和曹植扯到一起去,真不知道他們是同情曹植和甄洛,還是恰恰相反?有婦之叔和有夫之嫂私通,什麼年代都不是好名聲,假若真有這等風流事,豈不是變成曹丕殺妻有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