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歷史:正說走西口 第12章 讓人歡喜讓人愁——西口外的世界很精彩也很無奈
    西去路遙遙,西去水迢迢。走西口的路上,關山難越,長河阻隔,風沙漫天,荊棘叢叢,飢寒交迫,匪患橫行,有著說不盡、道不完的艱辛和酸楚,充滿著生離死別的痛苦,又有著對家人的刻骨思念和對遠方的無限憧憬。

    西去的步伐好沉重!走西口的漢子們在杳無人煙的荒漠中長途跋涉,一條扁擔挑著一捆簡單的行李,風餐露宿,歷盡艱險。有些人春去秋回,有些人一去不返!

    在當年的歷史背景下,在連遭荒年的晉西北、晉北、陝西、冀北、內蒙古南部沿長城一帶,形成了浩浩蕩蕩的「走西口」大軍。口外遼闊的土地,對口內的老百姓很有吸引力。等把自己家的莊稼料理完後,青壯年的男人們就到西口外去打長工,去收割初冬才收割的莜麥,或去自己開荒種地。「走西口」的流民在口外什麼活都做,而受雇重新實現與土地的結合,依然是他們願望。山西就有「走不完的西口,打不盡的連成(當長工)」之說。他們中的好多人,一直走到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的蒙古族土默特部、鄂爾多斯部、察哈爾部、汪古部、烏拉特部、四子部、喀拉喀部等駐牧的地方,定居墾殖,改變了這些塞外地區的經濟、政治結構。形成草原畜牧業與農區種植業結合,甚至一部分蒙古族改為從事定居農業。在政治方面,形成蒙、漢分治,旗、廳(縣)並設的格局。

    駝隊行在沙漠之中

    康熙年間,首先請准朝廷開放邊禁後,當時西口外的政治與政策環境也很吸引晉陝災民。比如在鄂爾多斯,負責安置晉陝災民的是一個叫松若布的盟長王爺,自此才開創了鄂爾多斯地區蒙漢民族和睦相處共同發展的歷史。其次,租賦較輕,謀生較為容易。有資料表明,禁留地開墾後,耕地的農民每一犋包括一人一犁兩頭牛,年耕約二百畝地,每頃(一百畝)地的地租不過數百文,當時每銀一兩折錢八百文,至清末也不易其數。有人研究說,這只是象徵性的一點租金。另據河曲縣舊志載:「仰食於口外者,但能經營力作,皆足餬口養家。」

    走西口大軍中,也有去做小買賣的,小本經營,做一個自食其力的小商戶。他們當中,也有去投奔當時已經在西口外的各地成了氣候的晉商字號,去店舖裡當學徒、當小夥計等。

    在三百年的走西口路上,還走著一支貿易大軍,當時叫做山西旅蒙商,現在叫做晉商。他們不僅在今天的呼和浩特與包頭等地壟斷了商業,在市場上呼風喚雨,而且走得更遠,其足跡遍及新疆等地以及今天的蒙古和俄羅斯地區。

    從晉陝冀走到口外的移民,多在內蒙古安了家。當時內蒙古接收移民最多的區域有:

    察哈爾。張家口和大同的北面、內蒙古南部黃河以北地區,在清初多為王公八旗的牧場和圍場,被移民一步一步地開發成農墾區域。

    河套地區。這一地區的開墾,首先得興修水利,而這麼大的工程,只有政府與商人相互配合才能完成,這種承包政府工程性質的開發,帶動了大量民眾的移入。

    額爾多斯。這個二十一世紀初期聲名響亮的城市,在清朝土地開荒的年代還是一個分隔漢人與蒙人的地方,有一塊「黑地帶」成為民族隔離的分界線。但是對於土地的開荒是禁不住的,大量牧場被王爺種了莊稼移作他用。蒙古人種地不用交租,漢人種地要向蒙古王爺交租,因為他們是王爺從晉陝一帶招來的。口內的農民把王爺的牧場變成了良田的同時,也使得窮苦的內蒙古牧民失去了生存空間,王爺與牧民間的階級矛盾急劇激化。被傳唱了兩百多年的嘎達梅林,就是在這個時候被時勢造就成了反抗王爺的英雄。

    另外,除了農業移民,礦業資源的開發也需要大量勞動力。有了人就有了市場,商人便在這市場中看到了盈利的空間。茶葉是蒙古人生活中不可少的日用品,蒙古人更喜歡山西所產的厚實耐用的潞絲,勝於杭州絲綢。這些口內物品換取了數量巨大的蒙古皮毛貨物,也促進了運輸業的發展,與商業相配套的手工業、服務性產業如客棧餐飲業隨之蓬勃發展起來,於是在包頭、歸化一帶聚集了從西口內走來的十萬民眾。

    通常意義上,把呼和浩特、包頭以西的內蒙河套地區稱為「西口外」。但更廣義的「西口外」,包括了長城以北晉商所能到達的所有地方。

    在讀晉商或走西口的有關資料時,經常會碰到一些西口外的地名,出現頻率較高的是歸化、綏遠、庫倫、多倫、烏里雅蘇臺、科布多、恰克圖、伊爾庫斯克等。這些地名現在有的是名稱變了,有的是歸屬變了。

    歸化城。始建於明神宗萬曆九年(1581年),由俺答汗(阿拉坦汗)之妻三娘子所建,明朝廷封三娘子為「忠順夫人」,將「三娘子城」賜名為「歸化城」。

    歸化城街景

    清乾隆初,又在歸化城五里外另築新城,因綏遠將軍駐節該城,稱為「綏遠城」。

    民國時將歸化、綏遠兩城合併為歸綏縣,新中國成立後改為呼和浩特市。

    庫倫,即今蒙古國烏蘭巴托。始建於1639年,當時稱「烏爾格」,蒙語為「宮殿」之意,為喀爾喀蒙古活佛哲布尊巴一世的駐地。烏爾格在此後的一百五十年中,游移於附近一帶。1778年起,逐漸定居於現址附近,並取名「庫倫」和「大庫倫」,蒙古語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庫倫為烏蘭巴托,並定為首都,意思是「紅色英雄城」。

    多倫。位於錫林郭勒盟的南端陰山北麓東端,西與正藍旗相接,北與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接壤,南與沽源縣、豐寧縣、圍場縣毗鄰。多倫縣名源於蒙古語「多倫諾爾」,意為「七個湖」,因曾有七水泊(現已乾涸)而得名。

    烏里雅蘇臺,即指駐烏里雅蘇臺城定邊左副將軍之轄區。轄境相當於現在的蒙古人民共和國全境和額爾齊斯河上游、齋桑泊以東至東薩彥嶺一帶以及新疆阿爾泰地區北部。以其轄區為蒙古族牧地,故與漠南蒙古地區相對而言,清末通稱為「外蒙古」。烏里雅蘇臺城是清代在漠北高原建的三大軍事重鎮之一,現屬蒙古人民共和國。

    科布多(清代西北邊疆政區名、城名),又稱和卜多。東接喀爾喀蒙古的扎薩克圖汗部,有驛道直達烏里雅蘇臺,西通塔爾巴哈台(今塔城)、伊犁,南通迪化、巴裡坤,北鄰唐努烏梁海,西北與俄羅斯接壤。雍正九年(1731年)在布彥圖河畔築科布多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擴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於此設參贊大臣,歸烏里雅蘇臺定邊左副將軍節制,統轄阿爾泰山南北、厄魯特蒙古諸部和阿爾泰烏梁海、阿爾泰諾爾烏梁海諸部。科布多城內駐有賽音諾顏、扎薩克圖汗和土謝圖汗三部派出的卡倫兵、台兵,負責巡邊。設有學校,招收官學生,由杜爾伯特、明阿特和札哈沁等旗選送。當地商民往來於蒙古各部和巴裡坤等地。科布多現屬蒙古人民共和國,是蒙古國西部的經濟、文化中心。

    恰克圖,蒙語詞,意思是「有茶的地方」。十八世紀初,一條通過歐亞草原的商路被俄羅斯方面重新勘測開闢,因此從莫斯科到北京縮短了一千多公里路程。這條路通過中俄邊境平坦地帶上有一個小村落,俄羅斯在此規劃設計並出資興建了一個貿易圈——恰克圖。時隔不久,邊境的中國一側,中國商人自己掏錢買地,自發蓋起了與其規模相當的貿易區——買賣城。兩國的市場毗鄰,設木柵欄為界。

    恰克圖老照片

    恰克圖是清代俄中邊境重鎮,南通買賣城和庫倫(今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北達上烏丁斯克(今蘇聯烏蘭烏德)。1727年10月,中俄《恰克圖條約》在此草簽,次年正式換文。根據條約規定,兩國以恰克圖為界,舊市街劃歸俄國,清朝於舊市街南別建恰克圖新市街。條約還規定,准許俄國商人貿易,其人數不得過二百人,每三年可進北京一次。1729年在恰克圖清朝立市集,並派理藩院司員駐其地,監理中俄互市,漢人稱互市地為買賣城。1737年,停京師貿易,對俄貿易統歸恰克圖辦理。1762年﹐置庫倫辦事大臣,專理俄羅斯貿易。其後,因俄國守邊官員屢次違約恣行,以致失和絕市。1792年中俄訂立《恰克圖市約》,重新通市。在俄國境內的恰克圖,現在俄羅斯仍叫恰克圖;在當時中國境內的恰克圖,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阿爾丹布拉克。當年俄羅斯對「熱情好客」有個比喻叫「恰克圖式的接待」。

    伊爾庫斯克。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是貝加爾湖畔的一顆璀璨的明珠。當年走西口的晉商越過北方大漠,進行跨國貿易時,有不少人到達了這裡,從這裡開始輻射俄羅斯各地,開展對俄貿易。其時,伊爾庫斯克和歸化是俄羅斯和中國兩國各自彙集商品、組織貨源的橋頭堡。

    伊爾庫斯克始建於1700年,已經擁有三百多年的城市發展史,該城市是西伯利亞最大的工業城市、交通和商貿樞紐,也是離貝加爾湖最近的城市,被俄羅斯人視為「西伯利亞的心臟」,被外國遊客譽為俄羅斯的「東方巴黎」。

    紅廟子。當年走西口的內地各省人,還經常說到西口外的紅廟子,指的就是烏魯木齊。老紅廟子是一座清代古建築,坐落於烏魯木齊西九家灣的一座南北方向的平頂枕頭山的南端,是當年駐防在九家灣古城的清軍修建的,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整個建築玲瓏別緻,雕刻華麗,彩繪鮮艷,四周紅牆環繞,遠遠望去,山頭上矗立著一座古香古色的紅色廟子,甚為壯觀。「紅廟子」在當時外鄉人的眼裡,成為烏魯木齊的代稱。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