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歷史:正說走西口 第11章 條條大路通羅馬——八條西去路,步伐好沉重
    電視劇《走西口》中,王南瓜問田青哪條路通往殺虎口,田青搖了搖頭說:「我也不知道。走吧,管它哪一條呢,反正都能到口外,我們又不是去投奔什麼人,走哪條路都一樣。」

    其實,王南瓜與田青的困惑是不無道理的,因為當年走西口確實不止一條路線。

    明清時期在山西、陝西、河北北部設置了關口,關口以北的地方就叫口外。走西口的人主要是山西人,還有一部分是陝西、河北人,越過關口去到包頭、呼和浩特等地謀生。由於走西口的老百姓涉及好幾十個縣,所以走西口的線路也各有不同。

    口裡的人走到西口外,有多種多樣的走法,其中所走的線路也是很多的。近代以來,有不少的學者沿著走西口者的足跡進行了追尋,歸納出了一些走西口的路線。從大的走向來說,走西口可分為三條:即西線,陝北線;中線,晉西北線;東線,雁北線。細分則有很多,據《中國二人台藝術通典》記載,走西口至少有八條路線。

    一是河保線:以山西省河曲縣與保德縣為出發點。這裡的人走西口,在河曲西門外的黃河古渡口上船,渡過黃河後,進入十里長灘,而後北上。或於鄂爾多斯地區沿途定居,或再渡黃河,繼續北上,到達包頭的南海碼頭以及河套等地。

    二是偏右線:山西省大部分縣包括太原的人走西口的路線。這一帶人北上經過殺虎口,北出蠻漢山到達內蒙古的清水河、和林格爾、涼城、托克托縣等,繼而北上過大青山,到達武川、固陽等地。

    三是雁門關線:山西省忻縣、定襄縣、寧武縣、崞縣、代縣一帶人走西口走這條線路。北上雁門關,有大道可通行。一般經商者多走此路。

    四是大同線:即以大同為起點,經過豐鎮縣,進入察哈爾草原,他們多在豐鎮、卓子山、商都、集寧等地討生活。

    走西口大同線

    五是馬市口線:河北省懷安縣、陽原縣,山西省天鎮縣及桑干河南岸等地的人要走西口的話,均要北上馬市口,穿過長城抵達興和縣,繼而到達察哈爾右翼前旗、中旗、後旗等地。

    六是張家口線:這是走西口的最東線。但這條線其實是向關東去的路線。過大鏡門,繼而北出壩上,抵達察哈爾草原,在今河北省張北縣、尚義縣、康保縣以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和赤峰市等地討生活。

    晉南人可以選擇多處路線北行,當然他們的走西口路線也最長。他們一般先到太原,在太原這個繁華重鎮稍作整理之後,再踏上真正艱險的走西口之路。

    七是神府線:這是陝西人走西口的線路。陝西人走西口,大都是先到府谷、神木,然後過黃河到達包頭等地。經漠北,可到達烏蘭巴托。

    八是花馬池線:花馬池即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人們從這裡出走口外,向北越過萬里長城,順著黃河東岸到達陶樂,在黃河向北流經的沖積平原上墾荒,或向東進入鄂爾多斯諸旗。

    在從花馬池到張家口,長達兩千里的長城線上,當年走西口的路線不可能僅此八條,而是有很多的,正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據史載,僅山西省河曲縣一地就有二十多個口子,如石梯隘口、鎮河口、司河口、水門口等。可見人們當年走西口,儘管有長城阻礙,但口子還是很多的。

    歷史上最早走西口的人,追溯起來,應該是山西的大同人。大同地區的「走西口」早在明朝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就開始了,距今已經有四百五十多年的歷史。當時,大同、渾源和左雲發生了白蓮教事件,參與白蓮教的百姓受到明朝政府的鎮壓,白蓮教徒從左雲寧魯堡出山西,投奔了蒙古的俺答汗政權。其中的左雲人趙全,出走時攜帶家屬親戚共三十多人,與大同地區先後出去的百姓建立了大、小達阪城。這些因為政治因素而投奔蒙古的大同百姓,成為歷史上走西口的先驅。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