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的地產 第34章 附錄1  中日韓房價比較
    2011年初,據美國研究公司Demographia發佈的報告,在其調查的325個大城市中,香港的房價相當於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的11.4倍,屬於極難負擔水平,居榜單之首。

    Demographia由與美國幾個保守智庫合作的公共政策咨詢師考克斯負責,該報告供世界銀行和聯合國參考。此次報告比較了澳大利亞的32個城市、加拿大35個城市、美國211個城市以及中國香港等主要大都市的房價水平。這也是香港首次被列入Demographia的調查範圍。

    此次調查是用房價中值除以家庭收入中值計算得出住房負擔能力。報告指出,房價在家庭收入中位數的3倍之內,才能說是「負擔得起」。當房價相當於家庭年收入中位數5倍或以上則屬於「難以負擔」。其中,中國香港11.4倍、澳大利亞悉尼9.6倍、加拿大溫哥華9.5倍、澳大利亞墨爾本9.0倍、英國普利茅斯和德文7.5倍、美國舊金山和奧克蘭7.2倍、英國大倫敦區7.2倍、澳大利亞阿德萊德7.1倍、美國加州聖何塞6.7倍、澳大利亞布裡斯班6.6倍。

    而據中國統計局的數據,2010年北京、上海、深圳分別為17.4、15.4、15.6,遠高於香港。

    中、日、韓三國人口資源稟賦比較接近。中國的人均耕地面積還明顯高過日、韓。日、韓兩國均在二戰後用30年左右的時間完成了城市化和現代化轉型,而且沒有留下城市貧民窟等後遺症,收入分配相當平等、基尼係數均低於0.3,成功地避免了中等收入陷阱,邁入發達國家行列。他們的經驗對正在進入城市化加速期的中國(現名義城市化47.5%,實際城鎮非流動安居人口34%),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

    中、日、韓三國均屬於人口土地資源條件相對不寬裕的國家。日、韓兩國的土地資源相比中國更為稀缺。從人口密度看,日本為337人/平方公里,韓國為487人/平方公里,中國則是139人/平方公里,即人口密度日本是中國的2.4倍,韓國是中國的3.5倍。如果說中國人口密度高人均耕地面積少,那麼日、韓兩國的自然稟賦顯然比中國要更差一些。

    日、韓兩國在二戰結束後,均經歷了中國現在面臨的城市化過程,而且速度都遠超中國。日本從1950年的城市人口佔全國總人口比重37.4%,至1975年達到了78.6%,25年間轉移了全國總人口的41.2%。韓國從1960年至1990年30年間,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從27.7%增長到74.4%,增加了46.7%。日本2010年人均GDP為4萬多美元,成為高度發達國家,韓國2010年人均GDP已達2萬多美元,成為新興發達國家的領軍角色。

    從日本、韓國情況看,中國已進入城市化發展的加速期。在今後20—30年內,面臨基本完成城市化即城市化率達到75%—80%的前景,這意味著到2030—2040年中國屆時15億人口中城市定居的人口要達到11億—12億,即增加6億—7億人。新增人口的城市佈局和安居問題將是首要挑戰。因此,無論人們如何應對,城市化都是中國人在這個時代不得不面對的最主要的社會和經濟結構轉型。

    從人口分佈看,日本與韓國都是以大都市為中心的人口分佈格局。其中日本佔全國面積12%的三大都市圈集中了全國50%以上人口;韓國以首爾為中心的首都圈面積為國土的0.6%,人口接近全國人口的20%,而全國8個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聚集了全國一半以上的人口。雖然城市化過程中的大規模人口移動和人口向中心城市地區的高度集中,給日、韓兩國帶來了巨大的城市住房安置壓力,但這兩個國家均較好地消化了大量集中進城的外來人口,並使房價一直處在工薪階層能夠負擔的範圍內。如2008年,日本東京市內23區(相當於北京的三環內。

    整個東京圈由都內23區、都轄27市和周邊4縣構成)的平均房價為78.6萬日元/平方米(相當於中國包括公攤面積的每建築平方米5萬多元人民幣,不區分新房、二手房),約為全日本城市家庭平均月收入50萬日元的1.6倍,東京都的平均房價(基本相當北京五環以內)為57.4萬日元/平方米,約為城市家庭月收入的1.14倍。以日本東京都商品住宅平均每套價格約5260萬日元折合近420萬元人民幣為例,約為日本城市家庭平均年收入的8.77倍。房子絕對價格高,但相對家庭收入比來看,可以承受;韓國雖然人口過於向首爾集中,中等收入家庭也能負擔購房費用。韓國國民銀行2010年報告顯示,首爾普通住宅平均價4億4646萬韓元(約230萬人民幣),為韓國城市家庭平均年收入3830萬韓元的11.3倍。

    與日、韓兩國相比,中國目前的城市化率遠沒有達到他們的水平。中國實行的還是被稱為是大中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政策。人口向核心城市的集中率遠低於兩國,但中國北京、上海的絕對房價已經比日本東京都低不了多少,與韓國首爾不分上下,但中國的人均GDP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韓國的五分之一。中國的房價收入比是別人的好幾倍。因此毫不奇怪,住房已成為中國城市就業的普通工薪階層最大的負擔和壓力,也是中國城市化發展的最大障礙。

    同時,與房價高昂、2億移居人口不能安居形成鮮明對照,中國新建住宅的單套面積則迅速擴大,據中國統計年鑒的資料,中國新售商品房戶均建築面積在2005年已超過117平方米,近幾年來也還一直在110平方米左右(實際單套面積要更大些,因為近年來為了規避政府對戶型的限制,許多住房是一套多證)。甚至連經濟適用房戶均面積也在90—100平方米之間。而日本全國住宅平均面積是94.13平方米(東京都略低為90.76平方米,無公攤面積,相當於中國110多平方米的建築面積),韓國平均為86.5平方米,相當於中國100平方米出頭建築面積的戶型。可見,中國雖然有約2億城市就業人口無住房,但在房價和新建房屋戶型大小上倒確實是在人均2000—4000美元的城市化起步期就已經趕超日、韓,可以與他們在高度發達的後城市化時代的水平攀比。

    那麼,日、韓這樣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國家,在城市化過程中是怎樣成功地控制了房價和戶型,在短短二三十年內解決了國家大多數人口移居城市特別是大都市圈的安居問題,從而避免了中國今天這樣城市化還在前期,但房價和戶型大幅攀升,居民財產差距急劇擴大,2億已移動人口無法安居、後續幾億移居人口望房興歎?這顯然值得中國認真考察借鑒。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