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的地產 第9章 廢止GDP考核後的期待 (3)
    位於安徽省蕪湖市九華中路和北京中路交口的晶鵬賓館成了養殖場,乍一聽,這句話非常不可思議。該賓館與小九華商業街、奧頓酒店、偉星城金融大廈等重要商業標誌只有咫尺之遙,從地圖上看,其正處於該市核心區黃金地段。然而就是這樣寸土寸金的商業旺地,怎麼就成了養殖場呢?

    晶鵬賓館原為中江商場部分裙樓,面積為871平方米,為倪坤成一家人貸款200多萬買下的,但昔日中江商場主樓「已乘黃鶴去」,才空餘此裙樓。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一地塊將被「匯景國際商城」取代,晶鵬賓館也會不復存在,只是流行全國的強制拆遷並沒有讓這件事按有關方面的計劃進行。

    2009年6月15日,一個叫做「虹宇」的拆遷公司告知包括倪坤成在內的拆遷戶,他們的家已經被規劃了,必須拆遷。

    2009年12月16日,在「按相關法律規定,在對拆遷許可證存疑期間,不能進行強拆」的情況下,政府下達了強拆令。

    2009年12月23日,200多人的龐大拆遷隊伍浩浩蕩蕩地衝擊了晶鵬賓館,倪坤成及其家人迅速爬到各個重要「關口」,他們以自己的生命為武器,一次又一次地挫敗了對方的「進攻」。面對強權,倪坤成一家人抱著以死抗爭的決心,他對強拆勢力說:「如果你們要強拆我們家的房子,我們全家就死在這裡,唐福珍就是我們的榜樣。」

    2009年11月13日,在成都市金牛區天回鎮金華村發生一起惡性強拆事件,47歲的唐福珍以死相爭未能阻止破拆隊伍,三次自澆汽油,最後自焚於樓頂天台。強拆人員衝入她家,毆打她的妹妹和丈夫。在自焚前,她曾叫著讓他們住手。在承受了兩星期的難以忍受的痛苦後,她在醫院去世。

    俗話說,民不與官鬥。可是面對生死存亡,老百姓除了豁出性命,又有什麼辦法呢?眼看這塊骨頭確實太硬,一時半會兒拿不下來,一名鏡湖區的官員遂率領眾人散去。

    倪坤成說,要拆遷可以,但必須對他們「拆一還一」,而且要求虹宇拆遷公司出示相關拆遷手續,否則免談。顯然,拆遷方並沒有同意他的要求。

    拆遷公司說不可能進行門面置換,只有貨幣補償。由於對方過於強勢,倪家人也只好認可了這種方式,但補償價格不能低於20000元/平方米。而拆遷公司只給到8000元/平方米,價格相差實在過於懸殊,因為該地段商業的市場價已達40000元/平方米,8000元/平方米的補償價明擺著是欺負他們,當然不讓拆遷公司「動土」。

    但是,經過了業主和拆遷方的多場「拉鋸戰」,原先絡繹不絕的人氣早已被折騰殆盡,賓館正常的經營活動根本無法維持。倪坤成和家人不想讓客房空著,不願意看到財富白白流失,不得已,將賓館改成了養殖場。

    和許多不想面對被強拆命運的業主一樣,倪坤成也玩起了嚴防死守「遊戲」。由於擔心風雲突變,作為弱勢群體的倪家人只得以命相搏,賓館是他們唯一的生存渠道,他們為了守衛自己的財產,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與強權勢力做抗爭,對外設置了多重關卡,幾乎將賓館改裝成了炮樓,對內就是將賓館客房變成了一個個養殖場地。本來旅客住的房間,這當兒成了豬、雞的主場。

    同時,倪坤成發現拆遷申請人是蕪湖國有土地收購儲備中心,向鏡湖區建委領取拆遷證的是鏡湖建投公司,真正實施拆遷的又是虹宇拆遷公司,而他們一直認為的這塊地的新主人即「匯景國際商城」的開發商匯錦置業並未直接參與其中。

    為什麼此次拆遷的始作俑者是蕪湖國有土地收購儲備中心?我國建立土地收購儲備制度的目的,是「為了規範土地市場,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和投資環境」、「為政府控制土地一級市場的供應總量,主導土地市場,管好城市建設用地」。而城市建設用地是指「已經從村裡或集體征為國有,性質待定的未建用地」。

    事實是早在2008年年底,這塊16.5畝的土地就已經被蕪湖市國土局賣給了開發商匯錦置業。有關資料也顯示,這塊地將建成一個8萬平方米、投資5億的匯錦國際商城。

    明顯,蕪湖國有土地收購儲備中心越權了,它在蕪湖市發改委、國土局和建設局三家默許下,以儲備土地的名義進行商業化的操作。

    身先士卒的蕪湖國有土地收購儲備中心領取了中江商場地塊規劃許可證、規劃選址意見書、國有土地使用批復等要件,其間又向蕪湖發改委提交了「關於辦理原中江商場及周邊地塊立項手續的報告」,後來蕪湖發改委作出批復,同意蕪湖國有土地收購儲備中心「據此展開規劃、拆遷等前期工作」。

    倪家人很清楚地意識到,若不是蕪湖市各級主管部門的支持,土地收購儲備中心也不會那麼囂張,更不會代開發商行「便宜事」。於是他們決定向上級反映此事,倪家先後上書安徽省國土廳、建設廳、發改委,請求它們撤銷原中江商場地塊的三大拆遷要件:《建設用地批准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以及《關於同意原中江商場及周邊地塊開展前期工作的批復》。

    2010年2月10日,安徽省發改委撤銷了蕪湖市的立項批准文件,認為蕪湖發改委「同意原中江商場及周邊地塊開展前期工作」的批文,屬行政越權,不得作為規劃與拆遷依據。接著,國土廳撤銷了蕪湖市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批准文件。

    2010年4月12日,安徽省國土廳下達「撤銷令」:撤銷蕪湖國土局發給蕪湖土地收儲中心的《建設用地批准書》。

    2010年5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緊急通知,要求「程序不合法、補償不到位,一律不得實施強制拆遷」。

    然而,蕪湖土地收儲中心於心不甘、死心不改,於2010年6月22日又將安徽省發改委告上了蕪湖市鏡湖區法院,要求法院責令省發改委撤銷決定書。

    庭審時,蕪湖國有土地收購儲備中心表示,決定何種文件可以作為拆遷、規劃的依據屬於拆遷、規劃等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範圍,被告作為「配合土地收儲」的職能部門,只應當對蕪湖發改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合理性依法進行審查,並依法作出行政復議的決定,而無權決定蕪湖市發改委核發給原告的批復是否能作為規劃、拆遷的依據。因此,被告省發改委的具體行為屬於行政越權,應予以撤銷。

    省發改委代理人認為,省發改委撤銷蕪湖市發改委土地收儲立項許可認定事實清楚,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正確。蕪湖市發改委並無批准土地收儲立項的法定職權,其批准蕪湖市國有土地收儲中心土地收儲立項的行為屬於越權行政,應予以糾正。

    蕪湖市發改委批覆文件中明確指出「同意你中心對該地塊進行收儲」。而土地儲備中心認為,蕪湖市發改委申請的不是收儲,而是收儲的前期工作批復——規劃、拆遷。

    非常明顯,土地儲備中心在自相矛盾是強詞奪理,一者,它曲解了蕪湖市發改委批覆文件的原意,二者,即使蕪湖市發改委批覆文件中同意其進行規劃、拆遷,但也缺少法律依據,即「法律從來沒有賦予土地儲備中心有任何土地拆遷的職責」。

    在拿不出更多的法律依據後,土地儲備中心拿出兩份由時任蕪湖市長陳樹隆主持、市檢察院院長、法院院長與會的市政府會議紀要,用來證明這個項目是在蕪湖市政府指示下進行的。在第66號紀要中,2008年5月,鏡湖區召開的一次會議,要求中江商場項目由市規劃局在6月15日前確定規劃,鏡湖區政府負責拆遷。

    倪家人請的律師對此回應說:「這兩份會議紀要中沒有一句話提到蕪湖土地收儲中心,非但不能證明原告的合法性,恰恰證明原告在越權。哪個會議紀要都沒有用。」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次庭審沒有任何政府官員到場,庭審成了代理人之間的獨角戲。倪家人很疑惑,配角競相登場,而「匯景國際商城」的老闆怎麼不出面?他才是真正的主角。

    既然匯錦置業拿下了這塊地,為什麼在種種行為中卻不見他們的影子?究竟是什麼原因令蕪湖國有土地收購儲備中心敢冒著巨大的政治風險幹這檔子差事?讓人不禁懷疑政府和開發商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貓膩兒」。

    來自蕪湖市工商局的註冊資料顯示,匯錦置業成立於2008年8月7日,註冊資本1000萬元,其中蕪湖錦城置業公司持股20%,上海興現房地產公司持有80%股權。

    根據蕪湖《大江晚報》的報道,蕪湖市國土局在2008年12月10日拍賣出讓公告指出:由於該地塊實行的是「毛地」拍賣,部分「淨地」交付,意味著地塊內原中江商場主樓13372平方米「毛地」由競得人拆遷,拆遷費用由競得人自行與產權人商談並承擔。而一份政府公告資料顯示,這塊毛地的產權人一欄寫的是錦城置業。

    匯錦置業最終以底價4000萬元拿下該地塊。由於需要「淨地」交付,政府需要承擔部分「淨地」約10000平方米的拆遷費用,即按照政府壓低後的價格3008元/平方米來算,也需要3008萬元。實際上,這塊約16.5畝的地匯錦置業只需要支付1000萬元即可,75%的費用由蕪湖市政府埋單。如此黃金地段,蕪湖市政府好像要做慈善事業,只是慈善的對象不是老殘細弱,而是財大氣粗的房地產開發商。

    不過,2009年11月30日,上海興現將80%股權全部轉讓給了錦城置業。緊接著,不到一個月,2009年12月,南京百盛投資有限公司在上海股權交易市場收購匯錦公司股權,接手了該項目。

    難怪人們看不到匯錦置業的身影,原來人家早就暗渡陳倉了,上海興現轉讓股權,百盛投資收購股權,彷彿早已計劃好的。

    一位業內知情人士說:「如果當初錦城置業全額參股,就不算招商引資,也就沒有了稅收等方面的減免優惠。而最後以股權的方式轉讓,而不是直接出讓土地,就能免掉許多土地交易稅。」

    蕪湖市工商局註冊資料顯示,錦城置業註冊資金2250萬元,法定代表人陳品文,安徽人。而上海東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兼總經理也是安徽人陳品文。據說這個陳品文是個玩弄資本的高手,在上海東證投資管理的旗下,一邊玩股票,一邊玩房地產,但殊途同歸,都是玩錢的。

    鏡湖區政府網的一篇報道上說,2008年11月8日,時任鏡湖區委書記的韓衛民等人赴上海招商,其間與錦城置業公司就中江商場改造進行過溝通,並表示「鏡湖區將在拆遷、規劃方面加大協調和服務力度」。於是,一個月之後,陳品文的錦城置業就以底價「拍」到了這塊地。

    最後,值得慶幸的是,在晶鵬賓館這幢小樓裡沒有發生大的「杯具」。但是不管怎樣,這畢竟是一場雞蛋和石頭的較量。

    血房地圖

    2010年,中國網民以一種平和方式表達了對穩妥推進城鎮化進程的強烈期盼——製作一張標注暴力拆遷事件發生地的電子地圖。這張「血房地圖」上線不到兩周,就擁有了近4萬人次的訪問量。點擊地圖上的電子標識,人們就能追蹤每起事件的簡要情況和最新進展。

    「血房地圖」的作者告訴《南都週刊》的記者:「對我來說,每個個案都很震撼,放在一起,就是想提醒人們不能忘掉。」

    該記者就此評論說:「一些正在發生的強拆案件,需要引起更多的媒體關注,血房地圖並不是一個適合的平台。不能指望這樣的方式能夠引起關注,阻止當下的強拆。這個平台的目的,是為消費者提供選擇依據。如果有一天,這份小小的地圖能讓某拆遷利益鏈上的人對他們的行為方式有所顧忌,目的就達到了。」

    2007年3月,重慶九龍坡區正升—百老匯廣場項目工地,被挖出10米的地基深坑。楊武夫婦的危棚,高高聳立在深坑之上的一個小小孤島上,轟動一時,被稱為「最牛釘子戶」。

    根據九龍坡區法院的裁定,楊武必須在限定日期以前自行搬遷,否則法院將予強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