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我誤解你了嗎? 第35章 附件 日本人的幾件事(1)
    日本人的幾件事

    日本人加籐嘉一寫了一本《中國,我誤解你了嗎》,從生活中的各處小細節出發,闡述他對中國的意見。說起來,在一些小事上,中國人確實不如日本人,例如你接下來會看到的方方面面。但是,中國人有一點和日本人明顯不同:我們更看重大事,比如大屠殺、靖國神社、慰安婦等等,這些大事解決了,小事上我們向鄰居虛心學習改正,都不是問題。你說呢?

    1.精緻

    日本人是一個特別講究的民族,生活過得精緻無比,很多中國人可能想當然地認為這是人家物質生活條件極大豐富了才會有的現象,其實不然,日本人的精緻並非完全是物質方面的精細和講究,更主要是日本人幹活辦事一絲不苟的態度和認真細緻的作風。

    老百姓生活無非是衣食住行,先說衣食住行中的衣。成年人的衣著普遍精緻到繁瑣,日本和服世界知名,好看是好看,但若想穿上一套正宗的日本和服,光「穿」所花費的時間,就大約需要一個半小時左右,而且穿上之後,行動還非常不便。雖然現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日本女性都不常穿和服了,不過日本女人對於日常生活中的著裝,依舊有許多繁瑣的講究。例如禮服。根據場合不同,禮服要求也完全不一樣。所以,若長期生活在日本,又有一定社交圈子的人,起碼得準備下面幾種場合的禮服以隨時備用:孩子進入幼兒園或學校時的入園式或入學式的禮服、婚宴禮服、喪事禮服、週末派對時穿的半禮服、參加日式茶會時的禮服還有聽音樂會需要的晚裝等,每套服裝當然要配備不同飾品與不同的手袋與鞋子,由此計算一下成本,這樣的精緻與繁瑣還挺花錢的。

    只是禮服也就罷了,畢竟禮服是用來在重要場合穿著的,講究一點也是應該的,但日常生活中的便服也要根據場合不同來分類。一般日本主婦光是圍裙就有十多條,燒飯、染布、給果樹噴藥、去菜田摘菜、種花插花,總之你能想到的家務活她們都要單獨準備一件衣服。

    更讓我們想不到的是,現在連小學生都開始特別講究。日本小學生去上學,每天必須準備三雙鞋子:一雙運動鞋,用來在大街上行走;一雙白色布鞋,用來進學校玄關的時候更換入室,因為日本的小學進教室前都得換上室內專用鞋;還得另外準備一雙體操鞋,這雙體操鞋是在室內體操場上體育課時專用的;配套的衣服也是各式各樣:正常上課適用的校服、體育課使用的體操服和體操帽、游泳課使用的游泳裝等等都是最常見的。小學生一般還不會自己處理自己的衣服,一般都是家長跟著整理,家長每週拎上一大堆去學校,到了週五又再拎回家來清洗,中國家長可真是聞所未聞了。

    再說衣食住行中的「食」。網絡上流行一個比較經典的說法:中國人的美食要用舌頭吃(意思是講究味道香),法國人的美食要用腸胃吃(意思是法國菜比較注重營養搭配),日本料理要用眼睛吃(意思是日本菜特別講究好看)。日本料理的餐具種類繁多,吃蛋羹得使用專用的小木勺,吃魚得使用魚盤,吃天婦羅得使用天婦羅專用的籃子,鹹菜也有專用小碟,醬油、鹽和胡椒等調味品還要配專用的淺口小杯,一個人吃一頓飯,可以佔用滿滿一桌子的空間,真難為了日本的主婦們是怎麼伺候這些大老爺們的。

    一位在日本留過學的中國記者,回國後寫了他在日本蛋糕廠打工的見聞。

    那家蛋糕廠是日本規模較大的,設在遠離市區環境良好的深山裡,廠區周圍空氣清新。廠區從內到外都是乾乾淨淨。進入生產車間,首先要換白色的工作服,戴上帽子、口罩和一種製作食品專用的手套,穿上雨靴似的鞋子,只露兩隻眼睛在外面。穿戴完畢,大家還要相互檢查一下,如頭髮是不是完全包在帽子裡了,工作服上有沒有頭髮等。

    開工前,要在手套上噴上少許消毒酒精。蛋糕是在流水線上製作的,在圓形的大蛋糕上加各種「佐料」,如奶油、水果,每個人放一兩樣,最後圓形的大蛋糕被切成若干三角形,再包裝起來。有一次,一位工作人員在包裝蛋糕時發現上面有一根頭髮,她大聲驚叫起來,生產線緊急停止,雖然搞不清到底是誰的頭髮,生產線的班長還是把大家狠狠地訓了一頓,重申了食品衛生問題。實際上,他幾乎每天都要說一些同樣的話,不外乎「我們製作的是消費者要入口的東西,所以要格外小心」等。當天訓話花了半小時才重新開工。我們的工資是按時間計的,延誤了半小時,廠家就要多花一些成本了。每天生產結束後,都要進行衛生大清掃,所有的機器要清洗,一些器具還要消毒,地板用水徹底沖洗。

    後來,記者又到一家麵包廠打工,麵包廠同樣有嚴格的衛生管理程序,麵包包裝時大批量通過傳輸帶傳來,有時候難免掉下一兩個,不管地上多乾淨,掉下的麵包絕對要廢棄。

    還有衣食住行中的「住」,也處處體現了這種「精緻到極致」的日本式生活觀。日本的建築工程,檔次縱有高低之分,品質則無優劣之別。中國人通常的觀念可能都認為低檔次的建築工程當然伴隨著的是低質量,一分錢一分貨嘛!但在日本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日本人認為檔次高低只是體現在建築材料的名貴程度、房屋建築設計的考究程度、內部裝飾的奢華程度、空間大小程度、住宅周邊環境等等,都是一些外在的可控的東西,而不是責任心和做工的細緻與否。

    一個社區附近路面上的交通標線畫得一絲不苟,好似美術學院專業的工筆畫,社區裡公共道路所用的方磚更是精雕細琢,房間內部的邊邊角角都嚴絲合縫,在這些由人控制的方面,日本人是絕對拒絕粗糙這個詞語的。房屋建築在規劃時就已經處處透著精緻,在大城市密度比較高的住宅區裡,有多少套房屋,就會有多少個停車位,最少要保證每家一個車位,當然高檔豪華小區車位要更寬裕一些,一家有兩個甚至三個停車位,那就另當別論了。即便是在地價昂貴、人口稠密的居民區,也都建有兒童遊樂場,人員密集的場所裡多少人必須擁有一部公用電話,這都是市政法律明確規定的,不像中國的很多小區連基本的健身設施都看不到,更有開發商擅自更改規劃圖,將設計圖上本來有的綠地完全改做其他用途,只為了能多幾套房屋賺取更多的利潤。

    衣食住行中,「行」是一大難點。到過北京的外地人對北京有個很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北京太大,想找個廁所十分不方便,即便北京本地人,只要出去辦點事也多次遭遇過這種內急的煎熬。不過日本的市政設施卻將日本式的精緻展現得一覽無餘。在城鐵站等場所,站在任意位置,只要環顧四周,一般能很容易地看到衛生間、指路牌等標誌,一些衛生間指示牌上甚至會註明從此地到公共廁所拐哪幾個彎,距離是多少米,這個數字有時還能精確到個位數。日本的地鐵運行十分高效,列車運行時間間隔精確到秒,極少發生晚點現象。在日本生活久了的中國人都已經完全依賴地鐵了,在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時,都會依據地鐵時刻表,每天早上幾點幾分出門,幾點幾分坐哪一班地鐵,幾點幾分準時到達什麼地方,走幾分鐘路到公司。由於長期依照這一規律辦事情,你會發現同一班車上的乘客都似曾相識,因為他們每天也都是固定乘坐這一班地鐵的。

    日本的服務業也處處展示著精緻。各地的主要報紙,規格完全一樣。超市裡蔬菜按份兒賣,水果按個賣,同樣價錢的商品,顧客基本挑不出來誰優誰劣。日本的所有食品都寫明消費期限,應在幾月幾日前食用。而不是只寫生產時間。消費期限讓顧客更加明瞭,更加放心地選擇自己需要的食品。日本的壽司店在旋轉帶上的壽司如果超過一定時間沒被顧客取走,就要被倒掉了,規定的時間一般是15分鐘。

    超市裡的食品都有保質期,一旦接近保質期,超市就會有相應的告示,同時開始打折減價處理,過了保質期的商品,統統銷毀,絕不會掛羊頭賣狗肉。各個大小餐廳一般會在大廳擺出本店提供的食品模型,讓人一目瞭然,為顧客點餐提供最大的方便。

    日本的精緻,還在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體現出來,因此有人曾經形容日本社會說:整個日本就是一台精密儀器。日本式的精緻提升著社會生活的效率、秩序、品質與和諧程度,更是高度文明的象徵。最近在中國的職場上流行一個詞語叫細節決定成敗,說得一點沒錯,日本人正是有了這種對於細節近乎苛刻的追求,才讓他們擁有了精緻的世界級產品和高品質的生活。

    2.嚴謹

    日本人的嚴謹,從垃圾分類這件事上就可見一斑。

    在日本,家庭裡的垃圾屬於生活垃圾,主要分為兩大類,可燃燒垃圾和不可燃燒垃圾。可燃燒垃圾,主要是做飯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在日本又叫做「生」垃圾。因為它有味道,所以一周中有兩天可以扔這個生垃圾。生活在日本扔這個生垃圾可是日常生活當中的一件大事,如果忘了就得忍受它放在房間裡時間長了的味道。你不可能把它放在屋外,因為貓呀狗的還有烏鴉會把垃圾袋咬破,垃圾會亂灑一地。

    紙張類等當然也是可燃燒的,但如果稍大就可以回收再利用,所以書籍報紙甚至裝糖果糕點的紙盒都另外留起來,在一個月兩次的這種紙類垃圾的回收日裡扔到垃圾站點。這些垃圾不會燒掉,而是經過處理再次利用。「再生紙」就是通過這種方法做成的紙。

    還要再說說用過的油的處理。做飯用過的油如果倒在水道裡,會污染環境。在日本超市裡賣一種凝固劑,把它放在不要的油裡,凝固後用報紙包好,作為可燃燒垃圾處理。

    不可燃燒垃圾包括玻璃類、陶器類、金屬類、塑料類、泡沫塑料類、皮革類、橡膠類、木頭樹枝、小型家用電器(大型家用電器是要收費的)和其他一些如玩具、枕頭、蓆子、蠟筆、水彩等。其他的一些不能燃燒的垃圾,如罐頭盒、玻璃瓶(不包括裝油的瓶子)和塑料瓶是另外回收的。因為這些東西可以再利用。

    為了減少垃圾,增強回收利用,日本各地紛紛採取新應對措施。橫濱市最近就重新訂製垃圾分類標準,將生活垃圾按等級分成十類。為此,市政府還特別發送給市民一本長達27頁的手冊,指導他們對垃圾進行正確分類。

    這本手冊共列了518項條款,其中規定:唇膏屬於可燃物,但是唇膏用完後的唇膏管則被歸類為「小型金屬物」或塑膠類。要把鍋壺丟掉前,還得先拿尺量一量,如果口徑超過十二寸,就不能算「小型垃圾」,而要歸為「大型垃圾」。

    襪子還有單雙之分。如果單只,是可燃物,成雙就在「穿破,左右腳搭配」的情況下,歸為舊衣料。領帶也可歸類為舊衣料,但是要先「洗過、晾乾」。

    在日本,無論是政府還是普通居民,扔垃圾已是一件必須嚴格遵守和認真執行並已形成規矩的事情,而且是一件已經做得非常細緻的事情。

    每年的12月份,居民們都會收到一張來年的特殊「年歷」:每月的日期都由黃、綠、藍等不同的顏色來標注。在「年歷」的下方注有說明:每一種顏色代表那一天可以扔何種垃圾。「年歷」上還配有各種垃圾的漫畫,告訴人們不可燃的垃圾都包括哪些,可回收的垃圾都包括哪些,使人一目瞭然。有了這張「年歷」,在這一年裡,人們都要按照「年歷」的規定日期來扔不同的垃圾。

    日本民族是一個做事非常認真的民族。雖然扔的是廢舊物品,但人們仍然是經過認真處理後,按規定放在固定的地點。

    舉例來說,扔報紙書本時,人們都會將報紙書本捆得整整齊齊並碼放好;廢舊電器的電線纏繞起來並固定在電器上;仍然可以騎的舊自行車貼上一個小紙條,說明是自己不要的;即便是生活中的普通垃圾,如果有水分的要控干水分,再放到垃圾袋裡;帶刺或鋒利的物品要用紙包好再放到垃圾袋裡;用過的帶有壓力的噴霧罐等,一定要扎一個孔,以防止出現爆炸事件……這樣做的結果,使垃圾的種類不易混淆,回收工人的操作也更加便利、安全。

    3.禮儀

    自古以來,中國就自稱「禮儀之邦」。中國台灣著名作家柏楊卻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是蠻荒之邦,要說中國是禮儀之邦,打死我也不信」。柏楊認為,日本才是禮儀之邦,日本人把禮儀落實在行動上,中國人則停留在書本上。

    在日本,每天你都會接受無數人給你的鞠躬。電梯口、樓道中,只要碰面了,無論認識不認識,人們都會互相淺淺地鞠一躬,並真誠地說一聲早上好或中午好,這就是日本。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