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太昂貴 附錄 令人向往的長三角
    附錄

    令人向往的長三角

    1.江蘇省

    江蘇東瀕黃海,東南與浙江和上海毗鄰,西連安徽,北接山東,是中國古代吳越文化的發源地。城市化水平為53.2%,排在全國第八名。就綜合競爭力而言,江蘇省的13個城市中,有5個排在全國前50名,大部分城市的排名都集中在全國前100名。其中,綜合競爭力最強的三個城市分別是蘇州、無錫和南京。

    (1)蘇州

    蘇州位於太湖之濱,長江南岸的入海口處,京滬鐵路、京滬高鐵和多條高速公路貫穿全境。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為蘇州,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沿稱至今。蘇州是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重點風景旅游城市;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大城市,以及經國務院批准的較大的市。在江蘇省所有城市中,生活質量競爭力排在第一位(《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7》)。

    經濟:全國第九

    在“2009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中,蘇州位居全國第九,是唯一進入前10名的地級市。

    蘇州是中國經濟高度發達的地區,是江蘇省的經濟中心、工商業和物流中心城市,也是重要的文化、藝術、教育和交通中心,下轄的常熟市、昆山市、吳江市、太倉市和張家港市等經濟實力均列全國百強縣(市)前十位,其中昆山、張家港、常熟分別位居第一,第三位。

    2009年蘇州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740.2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1.0%,中國大陸排名第5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一。按戶籍人口計算的人均GDP則達到了11.72萬元,已經成為全國人均產出最高的城市之一。全市實現地方一般預算收入745.18億元,比上年增長11.4%。

    經國務院最新的長三角區域規劃,蘇州的定位是強化與上海對接,建設高技術產業基地、現代服務業基地和創新型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勝地。蘇州正在打造長三角次級商務中心,即蘇州的環金雞湖中央商務區,該區域目前已經吸引了多家國內外的企業、金融機構入駐。

    交通:首個獲批軌道交通的地級市

    蘇州自古有京杭運河貫穿而過。現有京滬鐵路以及312,204等多條國道經過蘇州。蘇州有光福機場,周邊有無錫蘇南國際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浦東國際機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等。其高速公路密度達到德國水平,是交通部授予的公路交通樞紐城市。

    蘇州為中國第一個獲批軌道交通的地級市城市,目前獲得國家批准正在建設的有地鐵1號線和2號線,地鐵1號線於2007年12月26日舉行開工典禮,預計2012年6月通車。蘇州地鐵2號線於2009年12月25日開工建設,預計2014年6月通車。

    旅游:園林甲天下

    13世紀的《馬可波羅游記》將蘇州贊譽為東方威尼斯。蘇州古城被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稱贊為“鬼斧神工”。

    蘇州以園林與水鄉古鎮名聞天下,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顧辟疆所建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

    全市現有園林60多個,蘇州現在各級文物保護單位538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4處。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現有保存完好的古典園林60余處,其中拙政園和留園列入中國四大名園,並同網師園、環秀山莊與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等9個古典園林,分別於1997年12月和2000年1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南京

    南京市,戰國時楚威王始置金陵邑、以為“王之地也”,簡稱“寧”,是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城市。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稱。南京位於長江下游沿岸,是長江下游地區重要的產業城市和經濟中心,中國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也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

    經濟:綜合競爭力第三

    南京的經濟規模競爭力排在江蘇省首位,綜合競爭力位居第三,排在前兩位的分別是蘇州和無錫(《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7》)。南京的工業中電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車機械、生物制藥、食品飲料、儀器儀表等產業占有重要地位。2008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472.23億元。

    南京本地的知名企業有熊貓電子、揚子石化、金陵石化、躍進汽車、江南光電、蘇寧環球、雨潤、太平洋建設、蘇寧電器、五星電器、宏圖三胞。

    交通:天然良港

    南京地處遼闊的長江下游平原,瀕江近海,“黃金水道”穿城而過,南京港作為天然良港已成為遠東內河第一大港,城市發展也定位於江濱港口城市,目前已成為中國東部地區以電子、汽車、化工為主導產業的綜合性工業基地,重要的交通樞紐和通訊中心。

    目前,京滬鐵路、寧蕪鐵路(南京-蕪湖)、寧啟鐵路、寧西鐵路(南京-西安)以及寧合鐵路(南京-合肥)交匯於南京,使南京成為連接華北、華東和華中的重要鐵路交通樞紐。建設中的南京南站將成為京滬高速鐵路的重要中轉站。

    南京第一條地鐵於2005年9月3日正式運營,目前通車地鐵裡程為85公裡。到2014年底,南京將擁有240公裡的地鐵線路,到2030年南京市的軌道交通線網將由17條地鐵、輕軌線構成共計655公裡的網絡。

    文化:四大古都及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南京也是中國著名的四大古都及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著名文學家朱自清先生游歷南京後,寫下的《南京》一文中就有這樣一段評價:“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痕跡。你可以揣摩,你可以憑吊,可以悠然遐想……”

    孫中山先生曾經這樣評價過南京:南京為中國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鍾毓一處,在世界之大都市誠難覓如此佳境也。

    京被視為漢族的復興之地,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較了長安、洛陽、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後,言“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族患難相共,休戚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

    (3)無錫

    無錫市位於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北臨長江,南瀕太湖,東與蘇州接壤,西與常州交界,京杭運河從中穿過。無錫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也是一座現代化工業城市,號稱“小上海”。

    經濟:江南經濟重鎮

    無錫是江南經濟重鎮,全國15個經濟中心城市和10個重點旅游城市。2009年,無錫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992億元,增長11.6%,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81151元,按現行匯率折算達11885美元。至2009年底全球財富500強企業中有75家在無錫市投資興辦了144家外資企業。全年新批外資項目503個,協議注冊外資41.02億美元,到位注冊外資連續兩年超過30億美元,達到32.03億美元。

    無錫經濟開發區成立於2002年8月,被無錫市批准為市重點開放園區,規劃面積為2.84平方公裡。2006年5月被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開發區位於無錫市東南部,南臨萬頃太湖,北靠無錫市區,東依京杭大運河,西鄰無錫大學城和旅游風景區,位居太湖新城建設核心區。

    交通:立體交通網絡

    無錫重要的地理位置促使其成為了華東地區主要的交通樞紐,現已形成由鐵路、公路、水路、航空配套組成的立體交通網絡。

    無錫現有無錫(蘇南)碩放國際機場(無錫機場)和江陰璜塘機場(璜塘機場)。無錫機場位於無錫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內,距無錫市區14公裡,距蘇州市區23公裡,滬寧高速公路和312國道近在旁側,密集的高速路網使機場與蘇南城市體,交通優勢十分突出。

    無錫依托長江、京杭大運河和太湖水系,具有7條主要航道,航道總裡程1656公裡,已開通營業航運線221條。無錫鐵路站現為華東地區僅有的2個客貨特等站之一(另一個為上海站),無錫南站為貨運特等站,經滬寧線和新長線可與全國鐵路連網直通。

    無錫是滬寧線上的公路中樞,滬寧、滬宜高速公路通達上海市和南京市,京滬高速公路直達北京,寧杭高速公路直通杭州,沿江高速連接南京溧水和蘇州太倉。312、104國道穿過無錫。

    文化: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又是一座享譽國內外的旅游城市。無錫地處太湖北端,是江南蒙蒙煙雨,孕育出的一顆璀璨的太湖明珠,以豐富而優越的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躋身於全國十大旅游觀光城市之列。

    無錫傳統四大特產為:醬排骨、油面筋、惠山泥人、陽山水蜜桃。無錫最著名的神話無疑就是“阿福阿喜”。在惠山泥人中,人們最熟悉,也最受歡迎的便是惠山大阿福。

    2008年12月25日,無錫獲選2008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4)連雲港

    連雲港古稱郁洲、海州,民國時稱連雲市,建國後稱新海連市,別稱“港城”,是我國於1984年首批提出沿海開放的14座城市之一。

    連雲港位於魯中南丘陵與淮北平原的結合部,隴海鐵路終點(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東瀕黃海,與朝鮮、韓國、日本隔海相望。連雲港市是新能源之都,正積極推進核能、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及新能源相關產業打造。同時也是中國的“水晶之都”和“藥港”。

    經濟:優勢港口經濟

    連雲港下轄新浦、海州、連雲三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東海、灌雲、贛榆、灌南4縣。港口作為一種資源是連雲港市最具有特色的一大優勢。

    連雲港開發區的新醫藥產業以其“強、大、新”的獨特優勢領跑同行業。以西藥、中成藥為主體,醫藥包裝材料和器械為輔翼的現代醫藥產業集聚而成的“中國藥港”。目前,連雲港開發區已形成了從風力發電機風輪葉片、風塔塔架到風力發電機組研發制造完整的風電裝備產業鏈。2006年7月,中國建材集團旗下的中國復合材料集團投資了10億元,在連雲港開發區內建設中復連眾風力發電機葉片工業園。

    田灣核電站是我國“九五”計劃開工的重點核電建設工程之一。廠址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田灣,廠區按4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規劃,並留有再建4台的余地,年發電量達140億千瓦時。

    2009年,連雲港市地區生產總值全年實現GDP941.13億元,按可比價格較上年增長13.6%,增長幅度較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較全省平均增長高出1.2個百分點;增幅在全省13個市中位居第7位,較上年前移1個位次。其中市區人均GDP達到37229元,即首次突破5000美元達到5452美元。

    交通: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

    新亞歐大陸橋東起中國連雲港、西至荷蘭鹿特丹,全長10900公裡(其中中國境內4131公裡),以中國、中亞、歐洲鐵路為陸上橋梁,橫貫亞洲、歐洲大陸,輻射30多個國家和地區。自1992年12月1日正式開通以來,連雲港港承擔了整個陸橋90%以上的國際過境箱量。

    “2008年全國港口排名”中,連雲港位居第八位,僅次於大連港。目前,連雲港已建設完成25萬噸級礦石碼頭,2008年吞吐量已經過億噸,30萬噸級航道建設獲國家批准,已經建成。根據規劃,連雲港港未來將形成由海灣內的連雲主體港區、南翼的徐圩和灌河港區、北翼的贛榆和前三島港區共同組成的“一體兩翼”總體格局。

    連雲港是中國五大交通樞紐之一,公路對外交通已全部實現高速化,國家重點建設的同三、連霍兩條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

    文化:東海第一勝境

    在中國的沿海港口城市中,連雲港市古跡較為豐富,歷史久遠。全市有風景區14個,風景點116處,素有“東海第一勝境”之稱,是全國49個重點旅游城市和江蘇3大旅游區之一。

    連雲港集名山(花果山)、名海(黃海)、名水(東海溫泉)、名竹(金鑲玉竹)、名石(水晶)、名書(《西游記》、《鏡花緣》等)、名“氣”(連雲港空氣質量全國最好)、名井(亞洲第一井)於一地,構成獨特的城市風貌和旅游景觀,造就了山、海、島、港相得益彰,水秀山明渾然一體的宜人風光。

    2.浙江省

    浙江位於我國東南沿海,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於江西、安徽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水陸交通便利,是中國著名的旅游勝地。浙江省的經濟規模排在全國第四位,城市化水平為57.2%,排在全國第六名。

    (1)杭州

    杭州是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城市,也是長三角第二大經濟城市,南翼經濟、金融、物流、文化中心,中國東南重要交通樞紐,有“東南第一州”的美譽。2008年,杭州在《瞭望東方周刊》“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評比中名列第一。這是杭州自2004起,連續五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經濟:濱江天堂硅谷

    近年來,杭州致力於打造“濱江天堂硅谷”,以信息和新型醫藥、環保、新材料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已成為杭州的一大特色和優勢。已有12家企業進入全國“百強軟件企業”行列,15家企業進入國家重點軟件企業行列,14家IT企業在境內外上市。中國國際動漫節在杭州安家落戶,並陸續出台了一系列重大舉措打造“動漫之都”。

    2009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GDP)5098.6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0%,連續19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全市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GDP為63471元,按戶籍人口計算的人均GDP為74924元,分別增長8.4%和9.1%。

    2009年,杭州是浙江省綜合競爭力最強的城市,也是經濟規模、經濟效率競爭力排名第一的城市。

    交通:東南交通樞紐

    2009年全市貨物運輸總量1.87億噸,比上年下降2.5%;旅客運輸量1.98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6%。至年末,蕭山國際機場已開通航線120條,其中國際航線20條,港、澳、台航線8條;全年民航旅客進出港達到1004.4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7.9%。道路建設快速發展。全年新增公路裡程412.91千米,至年末,全市境內公路總裡程達到15112.44千米,其中高速公路503.28千米。

    杭州有著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環境。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和以大湧潮聞名的錢塘江穿城而過。市內的水上公交系統,按站(碼頭)停靠,用於緩解陸上交通壓力和為游客提供旅游服務,目前有三條公交線路,連接大運河、西溪、錢塘江等水系。

    文化:世上最美麗華貴之城

    有著2200年的悠久歷史的杭州是我國八大古都之一。杭州有多項旅游景點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是中國最著名的風景旅游城市之一,“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表達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對於這座美麗城市的由衷贊美。元朝時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贊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杭州市申報的“蘇東坡傳說”入選,列入民間文學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2)寧波

    寧波,簡稱甬,是浙江省的副省級城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批准的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也是浙江的三大經濟中心之一。寧波港是中國貨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則列全國第四。在中央及浙江省的文件中,寧波市分別被定義為長三角南翼經濟中心和浙江省經濟中心。

    經濟:華東工業城市

    寧波是長江三角洲南翼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和重化工業基地,是中國華東地區重要工業城市,也是浙江省經濟中心。自從寧波開埠以來,工商業一直是寧波的一大名片。作為全國四大商幫之一的寧波幫享譽全球,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曾經提出“要把全世界的‘寧波幫’都動員起來建設寧波”的口號。改革開放以來,寧波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顯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潛力,成為國內經濟最活躍的區域之一。

    2008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GDP)3964.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1%。人均GDP為69997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0079美元)。

    港口生產持續發展。全年寧波舟山港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5.2億噸,居中國大陸港口第二位,全球第三位。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00萬標箱,達1092萬標箱,增長16.0%,繼續保持中國大陸沿海港口第四位,全球排名進入前十位。

    更可貴的是,在浙江省所有城市中,寧波是生活質量競爭力排名第一的城市,超過了杭州。

    交通:東方大港

    寧波是浙東交通樞紐,陸、海、空、水立體交通發展迅速,尤以“東方大港”之稱的北侖港稱譽國內外。櫟社機場與全國各地主要城市之間和海外許多城市架設有空中橋梁。鐵路、公路、水運以及市內交通四通八達。

    作為國家大型港口的寧波港設備先進,運力充足,不但擔負起寧波水路運輸的重任,更成為浙江省乃至華東區域海運的重要集散地。高速公路建設是寧波交通運輸中的另一亮點。隨著杭州灣跨海大橋的落成,寧波到上海的時間從原先的4個小時縮短為2個小時。同時,隨著甬台溫高速公路(沈海高速,G15)、甬金高速公路(G1512)、甬舟高速公路(舟山跨海大橋,G9211)、寧波繞城高速公路(G1501)等多條高速公路的相繼落成,寧波已成為浙東的公路交通樞紐。

    2008年12月,寧波軌道交通方案通過國家發改委評審。寧波市軌道交通網絡規劃以主城區為核心,以跨三江(姚江、甬江、奉化江)、連三片(三江片、鎮海片、北侖片)、沿三軸(商業軸、水軸、公建軸)為指導思想構成骨架,由6條線組成放射式線網,輻射范圍覆蓋全寧波市區和余慈地區,規劃線網全長247.5km(主城區內全長177.4km)。

    文化:書藏古今,港通天下

    寧波是歷史文化名城,以“書藏古今,港通天下”為口號。寧波歷史悠久,是具有7000多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發祥地。唐代,寧波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與揚州、廣州並稱為中國三大對外貿易港口。

    寧波的藏書文化深厚,湧現過一大批藏書數萬卷的藏書名樓。天一閣是國內現存最古老的藏書樓,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它是中國藏書文化的代表之作。

    寧波還是著名的僑鄉,有430多萬寧波籍人士旅居在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寧波幫”已成為聯結寧波與世界各地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3)紹興

    紹興地處浙江省中北部杭甬之間,下轄紹興縣、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縣和越城區,是世界文豪魯迅先生的故裡。素有“東方威尼斯”的美譽,並榮獲聯合國人居獎的城市和2008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經濟效率競爭力和生活質量競爭力,均位居全省第三位。

    經濟:“新溫州模式”

    紹興是全國十強市,十強縣雙十強城市,也是全國著名的全球紡織城與世界紡織品貿易中心。

    在20世紀80年代後,紹興既溫蘇錫常地區之後成為長三角第三經濟模式的發祥地。與溫州采取個人家庭作坊單打獨斗發展的方式和蘇錫常地區集體經濟發展方式相左,紹興以內資民營股份制和國企轉型股份制與外資私有制為主的新私有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低調發展,在2005年後國內生產總值在國內迅速上升,經濟總量逼近浙江省私營經濟發達的溫州。模式因與浙江東南及浙西義烏地區發展的溫州模式有較大區別,在美國專業經濟評論雜志福布斯中“紹興的奇跡”一文中,被稱為新溫州模式和紹興模式。

    2008年紹興市生產總值達到了2222.9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9.0%,經濟總量位居長江三角洲地區第8位,繼續保持全省第4位;全市人均生產總值超5萬元,達到50909元(按戶籍人口計算),按2008年平均匯率計算,人均生產總值超7000美元,達到7330美元。

    交通:著名水城

    紹興是一座地方色彩很濃的著名水城。其橋的數量是威尼斯的5.5倍,平均每1000平方米就有6.3座橋。

    杭甬高速貫穿紹興縣,越城區,上虞市與寧波方向,杭州、上海、南京方向連接。截至2005年底,全市公路總裡程為4397.5公裡。鐵路有杭甬鐵路、浙贛鐵路,擁有紹興,上虞、諸暨3個客運站,柯橋,紹興東,上虞等大中型貨運站場。目前在修建的滬杭甬客運專線也將有紹興客運站。

    文化: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紹興是一座擁有25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素有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的美譽。是“沒有圍牆的博物館”、群星璀璨的“名士之鄉”。紹興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之一。紹興出名人,是陸游、蔡元培、秋瑾、魯迅、周恩來、竺可楨、馬寅初、范文瀾等名人的故鄉,毛澤東主席稱紹興為“鑒湖越台名士鄉”。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紹興市申報的“王羲之傳說”入選,列入民間文學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4)溫州

    溫州位於甌江下游南岸,是浙江省下屬的地級市,為沿海港口城市,簡稱甌,別稱鹿城。

    溫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沿海城市。溫州古城建於東晉明帝太寧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溫嶠嶺南,“雖隆冬而恆燠”,四季溫和濕潤,故名溫州。也是一座充滿活力與激情的城市,溫州人以“智行天下”、“善行天下”、“商行天下”而遐邇聞名。

    經濟:商行天下

    浙江的三大經濟中心之一,位於中國黃金海岸線中段,浙江東南部,東瀕東海,南接福建寧德福鼎市,西與麗水市相連,北與台州市毗鄰,是我國第一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浙江省地級市,浙南經濟、文化中心。以率先進行市場取向改革,率先發展民營經濟而聞名,據測算,2008年溫州民營經濟比重達80.9%。

    “溫州模式”指的就是溫州地區以家庭工業和專業化市場的方式發展非農產業,從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場的發展格局。小商品是指生產規模、技術含量和運輸成本都較低的商品。大市場是指溫州人在全國建立的市場網絡,曾經在全國紅極一時,家喻戶曉。

    2009年溫州市GDP突破2527億元,浙江省內排第三(僅次於杭州,寧波),2009年溫州GDP比上年增長8.5%,增幅與上年持平,2009年全年實現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360.72億元。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21元,增長7.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100元,增長7.1%。

    交通:樞紐城市

    溫州是全國45個公路主樞紐城市之一,也是全國25個主樞紐港之一。溫州港是全國最大的沿海集裝箱碼頭之一。

    溫州高速公路有通往麗水、金華的金麗溫高速公路,通往寧波、台州方向的甬台溫高速公路(另有復線在建中),2010年2月3日完工的諸永高速公路,13日完工的溫州繞城高速公路(北線)也讓出行更加方便。甌海大道是橫貫城區東西走向最主要的快速交通之路,是串聯鹿城、龍灣、甌海三大城市中心區域及機場、鐵路的門戶之路,並成為溫州最重要的迎賓大道之一。

    溫州有永強機場可以通往全國許多城市,並開通了至香港的定期航班。金溫鐵路是全國第一條全民捐款,自主修建自主管理的鐵路。溫福鐵路、甬台溫鐵路也已於2009年9月底開通動車組,溫州成為鐵路樞紐城市。

    文化:東南鄒魯

    溫州文化燦爛,史稱“東南鄒魯”,是中國數學家的搖籃、中國山水詩的發祥地、中國南戲的故鄉。

    溫州歷史上以手工業發達著稱,是青瓷發源地之一,造紙、造船、絲綢、繡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國歷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時被辟為對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榮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之稱。溫州是南戲故鄉,14世紀中葉溫州著名劇作家高明的《琵琶記》被譯成多國文字,在世界上廣為流傳。

    溫州是使用多種語言的地區,各種語言之間差別甚大。以市區口音的吳語甌江片溫州話為主,其次有150萬居民使用閩南語,主要來自三、四百年前大量的閩南移民,以蒼南縣為中心分布,被稱為浙南閩語。另有甚少人使用吳語太湖片、贛語、閩北語、蠻話、金鄉話、畬族話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溫州人說溫州話”,溫州話充滿復雜性,一直被認為是全中國最難學習的方言。

    結語

    當一個個政策接連出台時,因為它與現實還有很長的距離,人們對政策的興奮點被降低了。但是,當長三角區域規劃政策出台後,很多人卻有不一樣的感覺——因為很多相通相融的事情在這個區域很早就在做了,就像戀愛已經談了很久,又給了一個訂婚的說法。

    到昆山買房,到杭州度周末,到蘇州上班,在上海這個城市的人群裡,早已不是什麼稀罕事。只不過,有了一個規劃的出台,讓人們的行動更加有了方向,有了政策的保障。早已行動的人不再憂慮;同時也需提醒沒有行動的人,當“長三角”的機遇來時,不要錯過它。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