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太昂貴 第25章 衝出上海灘 (3)
    「中國前30年的發展卻似乎不足以印證這一理論:農村的剩餘勞動力不僅未能向工業部門轉移,而且通過戶籍制度、教育制度、醫療制度、養老保險制度、勞動保護制度、婚姻制度等等,強化了這種二元結構特徵。中國社會被分割為涇渭分明、難以流動的兩大板塊——城市和農村。城市人的後代天然享有城裡人的各種待遇,而農民及其後代則被固定在土地上和村落中。其顯見的效用是將農村的大量剩餘勞動力強制留在農村,從而避免了他們轉換為城市中公開的失業人群所造成的各種社會問題。這一政策的負面效應影響極為深遠。」(《城市季風》)

    其實,這個道理很淺顯:一潭死水和一渠活水,你說哪個好?而在上海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的重壓之下,「逃離」無疑是勇敢且明智的選擇。

    《新民晚報》曾與新民網合作,於2010年3月推出一項民調:申城房價和其他生活費用居高不下,新上海人能否承受?當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他們的幸福感有沒有降低?留,還是不留,這是一個問題。共有2481人次網友參與這項調查。

    「有沒有在未來1-3年內,放棄上海去其他城市或回家鄉發展的打算?」414人次新上海人參與調查,其中316人次承認,曾經動過離開上海的念頭,占總人數的76.3%。這意味著,每4個受訪者中,就有3個人考慮過離開上海。

    參與調查的新上海人當中,不乏白領、金領。406人次網友透露了自己的文化程度,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的,有304人次,高達74.9%。關於「月收入」的問題,688人次網友作答,371人次選擇最高檔「8000元以上」,超過了總人數的一半。由此可見,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在吸引全球精英紛至沓來的同時,也面臨著人才流失的危機。

    人才流失,原因多樣。調查中給出了4個主因:「買不起房或在上海做房奴太累」「生活成本高、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自己的發展空間有限」「獨在異鄉,照顧不到家人」。

    結果,499人次網友參與調查,224票投給了「買不起房,不願做房奴」,占總投票數的44.9%。

    湖南小伙洪宇的經歷,是這224票的一個縮影。名牌大學一畢業就到上海的他,從找工作到找女朋友,還算順風順水,只是在談婚論嫁的節骨眼上,被上海的房價卡死了。

    「在上海工作,每月收入穩定,徘徊在四五千元;房價卻總是那麼不穩定——節節攀升,越拉越高。」洪宇感慨道,「上海房子太貴了,我家的條件在老家還算不錯,也實在買不起。如果回去發展,今年就能買房。」

    洪宇回憶說,2003年剛來上海時,像浦東金橋一帶的房子,一平方米不過3000元,現在已經2萬多元。2007年洪宇開始看房準備結婚,看的都是浦東的二手房。他印象最深就是2007年4月之後,上海樓市一路高歌猛進。「當時股市太好了,房子狂漲。房齡近十年的房子,2008年年中時分的單價是1.5萬多元,現在漲到2.4萬元。現在上海傳統9個區市中心的新樓盤,內環中環的一手樓開價都是每平方米三四萬元。」

    洪宇坦言,自己在上一輪股市利好,是賺到了錢,但還是買不起。「存款是逐漸增長,相比於漲得更為迅速的房價,我存的錢似乎永遠不夠那筆首付。」沒有房子,洪宇與女友的婚事就被耽擱了下來。僵持之下,兩人終於在2009年秋正式分手。過年回老家郴州,洪宇鐵了心只買下單程票。

    2010年春節剛過,他就在當地的捲煙廠順利再就業,薪資和福利待遇不比上海的時候差。緊接著洪宇就開始找房源。「郴州市重點發展的區域,每平方米房價約5000元。即使最好的地段,每平方米在8000—9000元。父母幫忙解決首付,50萬元的新房,能承受。」

    洪宇的生活重新步入正軌,老家的親友一大堆,都幫忙給他介紹女朋友。對於洪宇來說,家鄉安定的生活比重壓之下讓人喘不過氣的上海更有幸福感。

    上海的昂貴,對個人而言,是高昂的生活成本;而對上海自身來說,就是巨大的「社保窟窿」、需要投入大量財力的交通等城市建設,以及收支嚴重不平衡的財政情況。所以,上海急需有錢人,和能夠迅速為這座城市創造財富的企業。

    所以,馬雲離開了上海。

    在2008年1月27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上,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要求反思「上海為何留不住馬雲」,並表示「為上海失去這樣一個由小企業發展而成的巨型企業感到相當遺憾」。

    其實,早在2006年8月18日在上海舉行的「中國企業領袖年會·2006上海論壇」上,受邀參加的馬雲就已經回答了這個疑問:上海為什麼留不住馬雲?

    馬雲說:「我是杭州人,杭州人跟上海人永遠是對在一起的,在上海人眼裡我們都是鄉下人。五六年以前我先把總部放在上海,當時在淮海路租了一個很大的辦公室,裝扮得漂漂亮亮的,結果一年以內特別累心,招人招不到。他們說阿里巴巴是哪兒的公司,幾乎沒有人理我們。」當初,「我們決定從北京撤到上海,先選定北京,最後覺得還是回杭州去。當時我自己安慰了一下,我說在北京和上海我們是500個孩子中的一個,在杭州我們是杭州的唯一的孩子,所以至少我們在杭州能夠受到更多的關注和重視,因為那時候還小。」

    也可能由於公司小的緣故,馬雲說,感覺當時上海「怕我們這樣的創新公司」,「因為上海比較喜歡跨國公司,上海喜歡世界500強,只要是世界500強就有發展,但是如果是民營企業剛剛開始創業,最好別來上海」。

    讓馬雲感受比較深刻的是,在上海人看來「我們都是鄉下人」。「作為一個大都市,不應該比哪裡的樓高、哪裡的路寬,而應該看一個城市的胸懷有多大,應該考慮怎麼包容外地人來創業。」

    1999年,離開上海之後,馬雲和另外17人的團隊在杭州創辦了阿里巴巴網站,為小型製造商提供了一個銷售產品的貿易平台。其後,阿里巴巴茁壯成長,成為了主要的網上交易市場,讓全球的小企業透過互聯網尋求潛在貿易夥伴,並且彼此溝通和達成交易。阿里巴巴於2007年11月6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集資額達17億美元,在當時僅次於2004年在美國納斯特克上市的互聯網股份谷歌所創下的首次公開發售紀錄。

    所以,馬雲總結經驗,說:「創辦一個企業,搞出一個企業,在全國各地,只要有商機,只要有人,只要有資源都能做出來,但是做大做好一定需要一個規範的城市,一定需要一個各種各樣資源、環境都配置的非常好的城市,上海是可以把你搞大,其它地方是可以把你搞出來。」

    言下之意,上海更願意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根據一份調查顯示,曾經被很多民營企業看好的上海,商業成本正變得越來越高,截至2007年6月,有7000多家的浙江民營企業撤離上海,而把總部或重要部門遷往杭州、寧波和香港等地。

    流動,說的就是人在城市與城市、城市與農村、農村與農村之間的自由流動,不限地域地流動。這種流動將讓你腳下的土地和周圍的鋼筋水泥真正活起來。解放初期,上海資本家攜帶資金和技術逃難到香港,但是香港並沒有因此而空前發展,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大量移民湧入,才帶動了香港輕工業的發展,才使得香港經濟開始起飛。也就是說,一座城市光有資本無法興盛,真正讓城市生機盎然的是人,永遠都是自由穿梭、來來往往的人。

    從20世紀末開始,美國的外來移民人數逐年攀升,2005年已經達到3520萬人,占美國總人口的12.1%。這些移民主要定居在大城市,他們對美國的城市人口、勞動力市場和城市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最直接的就是大量勞動力的進入,補充了勞動力的短缺,繁榮了城市的經濟。

    「1994年,美國本土出生者的年齡中位數是32歲,2004年是35歲,人口老齡化的結果是造成將來勞動力不足,尤其是有體力要求的行業更是形勢嚴峻。人口老化的同時,美國本土人的生育率走低,現在每個婦女平均生育2.0-2.1個孩子,據預計,在2015-2020年,將下降為1.9個。因此,靠人口的自然增長很難填補勞動力的不足。在這個背景下,移民的到來就補充了這個不足。目前,美國的外來勞動力約有2100萬人,佔全部勞動力的14.5%,而且這些人中有一半是1990年以後入境的。1994-2004年,美國的外來勞動力增加了66%,而本土的勞動力只增加了7%」(《美國當代移民潮對城市的影響》)。

    由於外來人口比本土人更喜歡選擇在大都市生活,43%的外來勞動力集中在城市,而本土勞動力只有25%,因此,外來人口對城市勞動力市場的影響更大。目前,邁阿密60%的勞動力是外來人口,而洛杉磯的外來勞動力有320萬人,佔了全國外來勞動力總數的約16%。移民進入城市勞動力市場,承擔了本土人不願承擔的工作。

    移民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城市化上,英國的曼徹斯特,從工業革命開始,大批勞動者從農村走進城市,才造就了曼徹斯特這個紡織城。美國的底特律,也是因為城市化,吸引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前往,成為汽車城。

    一個國家的戶籍制度不應該是以一個城市、某個區域為單位,即便像美國這樣各州享有充分自治的國家,各種法律各異甚至互相牴觸,但全國的戶籍制度也是基本統一的,因為戶籍制度牽扯到憲法賦予民眾的最基本的自由權。中國的《憲法》也有這個規定。

    所以,我們說戶籍改革,改的就是這個。根據國外特別是世界上幾乎所有先進國家的經驗,戶籍改革就是要消除這種戶籍特權,消除戶籍制度造成的不自由,就是要把戶籍制度改革得更加適應市場經濟,讓戶籍制度的運作符合「以人為本」的精神,讓《憲法》裡規定的「公民有遷徙的自由」不被戶籍制度弄得形同虛設。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如是表述: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放寬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落戶條件。有計劃有步驟地解決好農民工在城鎮的就業和生活問題,逐步實現農民工在勞動報酬、子女就學、公共衛生、住房租購以及社會保障方面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待遇。這被外界解讀為中國戶籍制度改革的啟動。

    不管遭遇多大阻礙,中國戶籍制度改革始終是大勢所趨,也是民心所向。在這一大趨勢下,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這個高處,當然不是像上海這樣生活成本高昂的地方,而是利潤高、幸福感強的所在。如果你不能得到正確的回報,為何還要強留下來繼續被盤剝?

    3.長三角的機遇

    2010年5月24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實施《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將長三角地區定位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上海社科院城市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鴻勝說,長三角規劃落地,意味著中國經濟的1/5終於定位了。「而且,這還不是單單數量上的意義,是國家總體戰略中的一個重要戰略步驟終於邁出去了」。

    顯然,長三角的時代已經到來。而且未來長三角城市格局的變化,不再僅僅意味著大城市的發展,同時也是一批很有特色的中小城市的崛起。走出上海這片灘涂,富饒的長三角地區有眾多的二三線城市,等著你「回心轉意」、安居樂業。

    最強的「金三角」

    第五章衝出上海灘(4)(1)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柳永《望海潮》

    北宋詞人柳永年少時,從家鄉福建崇安到開封應試。在杭州勾留些許時日,曾揮筆寫下這闕《望海潮》。宋代文人羅大經在《鶴林玉露》裡說,因為柳永在詞裡描寫了富裕繁華的江南,而引起金主完顏亮對宋朝的覬覦。「此詞流播,金主亮聞歌,欣然有慕於『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羅大經此說,尚難有史實佐證,只可聊備一說。但江南之繁華和肥沃,由此可見一斑。

    從戰國時期起算,此後大約經過1000年,到公元400年寧波築城,加上之前的蘇州、揚州、越城(南京),長三角城市群的最初格局大體形成。

    一些專家認為,長三角從一個純地域概念躍升為區域經濟體,濫觴於20世紀80年代初。1982年12月22日,國務院發出《關於成立上海經濟區和山西能源基地規劃辦公室的通知》,決定由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杭州、嘉興、湖州、寧波、紹興等10個城市組成上海經濟區,以上海為中心,地域範圍為長江三角洲,成為以地理空間為特徵的長三角經濟區概念的最早雛形。

    2010年5月24日,國家發改委在其網站上發佈消息,《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下稱區域規劃)已由國務院正式批准實施。這是我國首個跨省級行政區的區域發展規劃,也是繼《關於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後,國務院批准實施的第二份事關長三角發展藍圖的里程碑式文件。

    長江三角洲地區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和浙江省,區域面積21.07萬平方公里。區域規劃明確了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的戰略定位,即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中心、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到2015年,長三角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到2020年,力爭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上海社科院城市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鴻勝說,長三角的經濟在中國經濟總量中佔到20%左右,是國內其他任何區域都無法比擬的。長三角規劃落地,意味著中國經濟的1/5終於定位了。「而且,這還不是單單數量上的意義,是國家總體戰略中的一個重要戰略步驟終於邁出去了。」

    國際經驗表明,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到50%時,就會進入城市群為主導的發展階段。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已達到50%,世界經濟發展已跨過這個「轉折點」,城市群在全世界興起。

    隨著高速公路和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一些相鄰的城市群形成了更加緊密的經濟、技術和文化聯繫,產業分工合作逐步密切,城市之間形成「同城化」、一體化的發展格局,城市群的界限很難分清,逐步形成了由若干個城市群組成的大型或巨型城市群,其經濟發展已超過了國界,對世界經濟發展會產生重要影響,這些大型或巨型城市群,被稱之為世界級城市群。

    目前,被全世界公認的世界城市群有5個:一是美國波士華城市群,以紐約為核心,北至波士頓,南至華盛頓,分佈於美國大西洋沿岸平原;二是北美五大湖城市群,跨美國與加拿大,以芝加哥、多倫多為核心,分佈於北美五大湖沿岸;三是日本東海道城市群,以東京、大阪、名古屋為核心,橫貫日本最大的本州島;四是英國中南部城市群,以倫敦為核心,覆蓋南大不列顛島;五是歐洲西北部城市群,橫跨西北歐大陸。

    自2000年以來,許多人認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應該在中國,而且就是長三角城市群。

    長三角城市群,位於中國沿江沿海「T」字帶,是中國最大的城市群,它由沿江城市帶和杭州灣城市群構成,以上海市為中心,包含浙江的杭州、嘉興、湖州、紹興、寧波、舟山等六個城市,江蘇的南京、揚州、常州、泰州、鎮江、無錫、南通、蘇州等八個城市。其輻射區涵蓋了浙江金華和衢州兩市。

    長三角仍不失為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金三角」。江蘇省城市發展研究院的報告顯示,2009年長三角25個城市實現GDP達到71794.1億元,佔全國GDP的比重為21.4%。上海市GDP比上年增長8.2%。江蘇13市中,增速最快的宿遷市增長14.2%,最慢的南京、蘇州兩市,均增長11.5%。

    整個長三角,有6個城市財政收入超過300億元。2009年財政收入前五位城市分別是:上海(2540.3億元)、蘇州(745.18億元)、杭州(520.79億元)、南京(434.51億元)、寧波(432.77億元)。

    2008年全國城市化率為45.68%,已逼近50%的「轉折點」,而早在2000年,沿海局部地區的城市化率已超過50%。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形勢下,全國已形成10多個地區性的城市群。可以說,中國是全球城市群發展最快的國家。

    而自1997年以來,長三角地區16個城市的政府就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自覺地推動城市群的發展,地區經濟發展很快,國土面積只佔全國的1%,人口只佔全國的11%,但卻創造出佔全國21%的經濟總量、25%的地方財政收入、24%的技術市場成交額和30%以上的進出口總額,是全國經濟最發達、技術最先進的地區,具有成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條件和可能。

    同城化時代

    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華鮮明地提出,由於時空距離的縮短,長三角城市群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同城化時代。從世界城市發展的歷史看,目前已經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層面,即凸顯「城市區域」這一概念。同城化效應放大,勢必會對長三角這麼一個密集的城市群內部的聯繫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各個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繫會更加緊密。

    上海財經大學科研處處長干春暉借用《世界是平的》書名來描述同城化:「長三角更平」。由高鐵、動車、高速鐵路網,以及虹橋交通樞紐這些基礎設施為代表的一些交通設施的改善,使長三角變得更加平了,它給長三角的城市帶來了一種新的時空觀,同城化的時代,我們開始考慮可以在不同城市間生活、學習。同城化給長三角城市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帶來了新的機遇。

    干春暉說:「我們知道資本被貨幣化、電子化以後,在世界上可以很快地流動,但是有一些服務是不能完全依賴於電子化的,同城化和交通設施的改善,為發展這些服務業帶來了很好的機遇。事實上省與省之間、市與市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壁壘仍然很高,同城化也給政府之間的協調帶來了新的挑戰,你能夠順應這種潮流,就能夠給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金海設想了未來長三角城市格局的變化,我們現在重視的主要是大城市,同城化了以後,可能崛起一批很有特色的中小城市,像現在的嘉興、吳江。

    浙江大學教授陳建軍從另一個角度指出同城化的現實意義:「我個人認為中國特定背景下的城市化,大城市也走不通,小城市也走不通,要走城市集群的道路,就是那種網絡化的大城市,大中小城市形成比較合理的城市體系,這是我們今後應考慮的新城市化的內涵。」

    無論專家如何表態,普通人卻早已開始享受長三角「同城化」帶來的福利了。

    自由遊走在城市與山水間的王梅(化名),是工作在上海的媒體人。她說:「拋棄經濟發展層面,我很樂意從生活角度去憧憬未來的長三角。」

    上海作為金融中心,是財經媒體最好的舞台,王梅的工作為此越來越忙,所以偶爾也得給自己好好放個假。所以,她習慣找個週末,在上海的家裡吃完早餐,出門坐地鐵,直接在站內轉乘去杭州的高鐵或磁浮。「當然,不用複雜的買票程序了,車票費用直接在我的賬戶中扣除。坐在寬敞舒適的車廂裡,只要我願意,我的手機一路都可以暢通地收到長三角任何一個電台或電視台的節目。一小時後,我已身在杭州。」

    看過了西湖十景,王梅的幾個在杭州工作的上海朋友們也該下班了,相約一起在西湖邊品嚐正宗的龍井蝦仁、西湖醋魚。心滿意足後,她就該回「第二個家」了——「臨安有我的長輩們,上了年紀的人不喜歡太忙碌的上海,搬到了山裡的頤養山莊天天享受負離子。」從杭州到臨安就像去隔壁鄰居家串個門兒。「我不用擔心他們的身體,那兒有不少上海醫生每週來門診,告別了以往在醫院排長龍就診的辛苦,通用的醫保卡更免去了事後報銷的麻煩。」

    因而,王梅熱切地期望未來的生活半徑擴大到長三角的範圍,在城市與自然之間更自由地遊走。

    隨著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加深,必然對上海作為區域中心城市內在功能的提升提出了要求。上海哲學社科規劃辦主任榮躍明說,區域一體化和上海作為區域中心城市兩者的相互關係,是互為前提。上海的發展,到了今天的這個階段,已經不能僅僅從上海自身出發去討論了,必須結合區域一體化這個大方向來思考,而且必須要很好地把握長三角內部、外部的各種競爭和博弈的關係。實際上,上海經濟轉型能否成功關鍵是看上海作為長三角區域中心城市的功能能否實現。

    上海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所長趙曉雷則指出,同城化對上海更多的是挑戰。

    上海的商務成本肯定比周邊高,虹橋樞紐建成了以後,半個小時就可以到昆山了,周邊都成為「上海」,人流、物流、資金流都會流出去。但上海不應該這樣看問題,如果上海的產業和周邊城市同一個級別、結構相同,當然競爭不過昆山、吳江,但不應該從降低商務成本的角度去應對挑戰,反而應該做加法。

    商務成本要做相對比較,如果收益很高,商務成本相應也高,上海要想辦法提高收益,不怕商務成本比周邊高,形成一個高地,讓高成本成為一個門檻,進入上海的各種資源流要超過這個門檻,低了進不來。上海的核心應該是做金融,把金融做強了,門檻就高了,收益就高了,同時周邊的城市的產業結構也就錯開了,這種競爭就不是惡性競爭,而是互補競爭了。

    所以,即便是在長三角同城化的趨勢下,指望上海能因此降低各種成本,那是不可能的。作為這個區域的中心城市,上海只會越來越貴,以便保證一定的門檻和高度,用金錢的能量篩選入滬者。

    未達到「上海標準」的,可以在長三角的其他城市歷練並積累,但若達到了上海「昂貴」的標準,你也能輕易「消費」上海了,那去留與否,就又不是她上海說了算的。杭州只有一個馬雲,所以他是獨一無二的寶貝;而在上海,有500多個馬雲,阿里巴巴再厲害,也不過是這五百分之一。

    生活本就如此,退一步海闊天空,真不是一句廢話。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