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君如偽裝 第3章 「丑」到登峰造極 (3)
    非但如此,吳君如還經常在媒體面前替朋友解圍,說好話。對於「天王」劉德華隱瞞婚訊而引發的軒然大波,吳君如連忙幫忙說:「劉德華從來沒有隱瞞過我們這些朋友,我覺得他也從來不是刻意隱瞞,只是要尋找一個機會來說,畢竟他有那麼多歌迷和影迷,要照顧到所有人的情緒。」

    在戲中,吳君如挖鼻孔,減肥,增肥,誇張的動作,恣意的笑,露醜,裝丑,床戲,花癡,被玩弄,裝癡賣傻……別人敢做的,她做了,別人不敢的,她也做了。

    3.半邊難,半邊佳

    2010年3月,一部《歲月神偷》,又一次讓吳君如站在了人生事業的制高點,她已不只是一名喜劇演員,喜劇、悲劇和文藝已全不在話下,百煉成精的她已然成為了影壇「一姐」。

    《歲月神偷》的故事發生上世紀60年代的香港。平民百姓一面要忍受港英政府的壓制,一面又受到內地運動的波及,更要面對不時登陸的颱風暴雨。鞋匠羅家一家四口,在街尾以做鞋為生。羅先生(任達華飾)做得一手好鞋,日夜勞苦,但在那個混亂的年代也僅能養家餬口,一家人的時常生活捉襟見肘;羅太太(吳君如飾)為人辛辣直率,嘴巴能說會道,凡事只要她一出現就「合適」了,人稱「俠盜羅太太」。大兒子羅進一16歲,品學兼優,是運動會的冠軍,是全家人的希望,也是永利街的驕傲;小兒子羅進二8歲,在父母溺愛之下,天性頑劣,是出了名的頑皮整蠱,但也聰明伶俐,招人喜愛。一家人艱難度日,卻也算其樂融融,平淡幸福。然而大兒子與富家小姐芳菲之間一段純美的初戀、一場掃蕩整個香港的颶風暴雨、更有一場潛伏已久的噩夢,讓這個普通家庭的平安幸福在一夜之間陡生變故……面對歲月這個最大的「神偷」,頑強不屈的一家四口沒有氣餒,沒有怨天尤人,而是緊緊團結,頑強拚搏。

    吳君如的投入表演,更是讓人忘了其演技,只覺這是活生生的現實。「在國外放演時,我看到的是他們的反應比香港觀眾的反應更大,笑的時候笑得更大聲,哭得也更厲害。其實,真正的情感是超越國界的。電影完場時,西方父母親都緊緊摟著兒女,相信大家都從羅家的故事中,感受到親情的可貴。」吳君如認為,「情感是溝通世界的語言」。

    為配合至純至真的劇情,有著「女周星馳」之稱的吳君如此次也放棄了搞笑路線,而選擇了溫情路線,扮演一名為生活而辛勤奔波的草根母親。從劇照中可以看出,吳君如身著素色旗袍,光腳穿著拖鞋,扮相十分樸素,自始而終都是素顏出鏡,質樸打扮,洗淨了鉛華,或談笑自若,或痛哭流涕,與任達華攜手演繹了一段上世紀60年代香港底層小市民的真實生活,如實還原了香港風情,可謂是一部「港味靚片」。

    片中,吳君如沒有了以往的肆意大笑和輕鬆愜意。因為通貨膨脹、吏治腐敗嚴重、社會財富分配失衡,香港的1960年代並不太平,屢有罷工潮興起。對於處在社會底層的羅家來說,保住溫飽還非常困難。羅太太辛勤持家,做生意能說會道,雖有時不免有點「滑嘴」,但那是生活所迫。我們從她身上看到最多的,是那種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當大兒子羅進一身患癌症,去北京看病無望後歸來,一家人陷入巨大的悲痛之時,吳君如努力而認真地笑著,彷彿自言自語,彷彿是告訴家人,她重複著那句「做人,總要信」,拚命地笑著,笑著叫家人吃飯,笑著對兒子說:「我相信你,你會好起來的,你是運動會的冠軍呢」,她一直微笑著,那麼認真,那麼執著地笑著。

    她那認真而執著的笑容裡,已有了太多厚重的內容。片中的她,打理生意,照顧老公孩子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她還是全家的精神支柱。老公一天的勞累在她的溫柔體貼下消融,孩子們也喜愛她,鄰里從她的笑語裡得到了愉悅。她看似一個柔弱普通的底層婦女,卻承受了生活全部的重壓,她不但挑起了重壓,還要以樂觀的笑容撫慰家人……

    比起日子的困頓和艱辛,更可怕的是不時而至的颱風,新移民的房子大多簡陋,「羅記皮鞋」就是前鋪後居、商住一體的簡陋房。一場強烈的暴風雨來襲時,飛沙走石,差不多整個屋子都吹掉了,皮鞋、傢俱、床鋪,一切都沒了,只剩下一個框架。「最重要的是保住這個頂」,吳君如與丈夫為了保住破敗的房屋,站在高處奮力地支撐著房頂,用盡生命的力氣撐起了屋頂,兩人全身都被雨水打濕,還忍受著狂風的襲擊,表情痛苦,卻異常堅定。

    那種生活的淒慘和無奈表現都淋漓盡致,讓人不禁潸然淚下。風雨過後,房屋中所有東西都沒了,地面上一片狼藉,一家人默默地拾起地上殘缺的物品,就連小兒子羅進二也懂事地挑揀東西。而此時,大兒子羅進一倒在了地上,一場更為殘酷的悲劇就此埋下了伏筆。

    得知大兒子羅進一患癌後,吳君如沒有流淚,拿出所有的錢去北京爭取最後一絲希望,無望後,她甚至都深深掩藏起了傷痛,努力擠出所有的笑容,寬慰丈夫,鼓勵兒子,依然笑著叫孩子們下來吃飯。她笑給家人看,也笑給自己看。這次,觀眾依然看到「大笑姑婆」那最熟悉的笑臉,但沒人笑得起來,很多人都流淚了。

    吳君如在片中的一句台詞說得好:「鞋字半邊難,但也半邊佳呀。」日子雖然辛苦,但也有不少樂事。比如,影片開始不久,一位男士帶著三個孩子來到羅家買鞋,吳君如熱情招呼。其中一個孩子選的鞋大了好幾碼,她直說合適,「寬鞋厚襪,他以後幾年都不用買鞋了」,一個孩子選的鞋有點小,她卻說:「這是上好的皮,穿穿就大了」,另一個孩子的鞋剛合適,她便說都合適,都買了吧,沒等男士反應過來,她已經算好了價格,還給送些小禮物,一筆生意就這樣被君如「霸道」地談成了。有些潑辣,有點市儈,卻也真切、可愛,明明強詞奪理,卻讓人討厭不起來。這便是吳君如的演技。

    片中常常出現的吃飯戲,很多街坊坐在露天一起吃飯,孩子們還會跑到別家桌上夾菜。就像導演張婉婷回憶所說:「晚上就在街外面吃飯,我媽煮兩個菜,但是我們到處跑可以吃很多菜,每個家庭基本上就弄兩三個菜就可以了,小朋友就可以吃很多。」當時就是一副和樂融融的街景。

    比如,小兒子看完電影後,說喜歡馮寶寶,長大後要娶馮寶寶做妻子,後來卻因為想吃月餅,賣掉了馮寶寶的照片換錢,吳君如便打趣道:「馮寶寶你也賣?你不是要娶她做老婆的嗎?沒出息,沒長進。」罵完羅進二就號啕大哭了,而鄰近們小朋友們都笑了。我想,觀眾看到此處也是會心一笑的。再比如,吳君如等家長帶著一大群孩子去看電影,因為當時電影院裡檢票的人也都是街坊,小孩子們被大人領著很容易就混進去。吳君如就創下了買五張成人票,帶著十三個人入場的「壯舉」,還振振有詞:「我是看著你長大的,你是看著進一長大的,那你還好意思收他的票?」說得檢票員無話可說……在讓我們看到生活沉重的同時,也不忘帶給我們生活的樂趣。

    此番表演,是吳君如以香港本土演員身份演繹本地故事,自然更帶著一份熟悉感,對風土人情倍感親切,表演得心應手,展現出了50年前街巷生活的點點滴滴,可謂是點中了香港人的「淚穴」。

    但如果盡限於此,吳君如的演出也許還不足以感動那麼多的人。因為至少對於香港以外的電影觀眾來說,那是一個對他們過於遙遠的年代和故事。更重要的是,「羅太太」吳君如通過真摯的感情流露,表現了對生活的樂觀,對命運的不屈,透過懷舊的表象展現出了普遍的人文的情懷,這才是平凡背後的內核。「這個故事有他們一家人悲歡離合,這個悲歡離合其實發生在60年代也好,其目的都是一樣的,他們一家人怎麼克服不同的困難。」吳君如演繹的其實是情,包含著親情、愛情和鄰里情。

    影片上映後,吳君如大爆自己拍片過程中的感受。她說,出現在片場的自己穿一身格子套裝,很有鄉土味,母親來探班的時候也嚇了一跳,沒想到在劇中的造型是這樣的。但吳君如說片中的角色其實很像自己,雖然是一個很悲情的角色,但她很希望電影中的這種上世紀60年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能讓大家溫故知新。

    雖然一向演喜劇多一些,但吳君如說自己拿獎的都不是喜劇角色。這部電影的角色則有些悲情,問到導演為何會找她,吳君如逗趣地說:「可能因為我是香港人吧。」在片中,她經常有情緒大起伏的時候,不是大哭就是大笑,而當時除了這部電影,她還有其他戲在趕拍,此外,還有電台和幾個頒獎禮的主持工作,所以在兩種極端的情緒中切換對她來說也是一種痛苦。

    吳君如笑說,那兩個月自己都有精神分裂的感覺,精神很緊張,手有時會抖,醫生建議她減少工作。「《歲月神偷》拍了兩個月,因為角色很難,我壓力很大,出現了一些健康的問題,我甚至覺得以後可能會減少一點兒工作量了。醫生說我精神緊張,壓力太大,需要多休息。為了這個角色我特意去增了體重,胖了大概2公斤吧!」

    由於吳君如等演員的傾力演出,《歲月神偷》自2010年3月11日在香港上映以後,成功擊敗同時期的《拆彈部隊》、《割喉島》等好萊塢大片,榮登香港周票房冠軍的寶座。短短一周裡,票房已突破千萬,創當時香港本土電影最好成績。很多熱切的粉絲更是為了一睹吳君如的新造型,爭相奔向影院,出現了當時「香港熱映一票難求」的熱況。

    吳君如更因此片而獲得了2010年第十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獎最佳女配角、第五屆星光大典度港台電影女演員的提名,以及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該片更獲第6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生代K+單元」最佳電影水晶熊獎。吳君如沒有讓觀眾失望,她用實力和成績證明了「我不只會演喜劇」,「我會做很多事」。

    獲得巨大成功的吳君如,在祝捷會上大談個人感受。她說希望這次獲獎後會多些投資者,這樣她也可以收回正價的片酬。導演羅啟銳也感謝吳君如和任達華僅收取「非常友情價」,特別是吳君如,實時更是以「親戚價」演出。電影監製張婉婷也笑說:「希望新戲票房好,可以補回正價片酬給華哥(任達華)和吳君如。」

    吳君如表示,願意降價拍戲,全因羅啟銳來遊說她演出時,看出她有母親的特質,她也見對方甚具誠意,才會收「親戚價」。吳君如笑說:「劇本很感人,戲中我穿的膠拖鞋都是我的私伙,不過拍這部戲感覺像一家人,拍完之後真的是依依不捨,所以沒去計較片酬,即使開工時只吃豆豉鯪魚和菠蘿包的便宜食物,但很有六十年代色彩,真的拍得好開心。」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