彳亍世界 第九站  傳統文化孕育現代文明 {北美洲} (2)
    在哈瓦那,平民食物最能體現古巴菜餚的原味。此外,古巴唐人街的菜餚也是外來遊客的必選。古巴人喜歡吃麵食,比薩餅是古巴人生活中最常吃的食物之一,不過街頭賣的多半好看不好吃,如果你對某種類型的奶酪不適應的話,最好先少買點,嘗嘗合不合口味。不要期望能吃到像必勝客那樣的比薩餅,古巴人的比薩除了麵餅,就只有表面上薄薄的一層番茄汁和奶酪屑,非常無味。

    米也是哈瓦那常見的食物之一,賣飯的師傅會在街頭放置一塊鐵板,下面點著火,把米和一些作料放在上面炒來炒去。從味道上講,古巴的炒飯更像西班牙人的海鮮炒飯,相信這和當年西班牙人愛吃海鮮飯有很大的關係。

    除了米食、麵食,古巴人還喜歡吃豬肉,不知道這個嗜好是否和華人有關。走在古巴街頭,你很容易便能找到穿著雪白大褂的廚師,他面前會放著一頭烤得直冒油的豬和一堆麵包。大師傅一隻手拿著刀,一隻手拿著一根錐子,三兩下就能片下好幾片豬肉,把豬肉塞進麵包裡再加上點菜,抹上一些古巴特有的辣醬,就成了古巴人最喜愛的豬肉漢堡。製作這種漢堡所用的麵包面顏色偏黃,很像20世紀80年代北京街頭賣的麵包。

    甜品也是古巴人的最愛,賣冰激凌的小店滿街都是,甜點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除了這些熱量很高的食物外,蔬菜和水果在古巴人的食物中也佔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市民們每天早晨都會去市場購買新鮮的蔬果。

    滿城都是切·格瓦拉

    在整個亞洲開始流行「尋找周傑倫」的時候,在大西洋彼岸的歐洲,許多青年卻背起行囊遠渡重洋去古巴尋找切·格瓦拉,將叛逆進行到底。切·格瓦拉周遊南美洲的壯舉的確讓人欽佩。如果說美國幾十年的經濟制裁和古巴共產主義國家的背景為古巴塗上了神秘的色彩,那麼格瓦拉和歐式建築則為古巴平添了一份浪漫。神秘、浪漫、叛逆,這麼多誘人的因素加在一起,又有誰能抗拒古巴的魅力呢?

    提到古巴就會想到革命,在那個風起雲湧的革命年代,誕生了一批又一批革命英雄人物。其中有一些人更是成為了青年們的偶像,阿根廷人切·格瓦拉也許是眾多革命偶像中最具人格魅力的一位,很少有人可以像他一樣如此持久地贏得這麼多人的喜愛,印有他頭像的衣服和明信片現在依舊是古巴最暢銷的紀念品。

    在哈瓦那,切·格瓦拉的巨幅畫像隨處可見,在車站內、車窗上、餐館裡或者街道拐角處,都常常出現格瓦拉的畫像和照片,他儼然成為了這座城市的偶像。在那些畫像上,格瓦拉擁有英俊的臉龐、迷人的笑容、憂鬱的眼神。如果你想要詳細地追尋他的革命往事,一定要去老城區靠近海邊的革命博物館。這座博物館坐落在哈瓦那最寬闊的街道上,這條街道從市政大廈一直通向海邊的一座城堡。大道在城堡前擴展成一片廣場,革命博物館就在廣場與大道的交會處。博物館後面有一座透明的玻璃建築,裡面放著卡斯特羅和切·格瓦拉登陸古巴時所用的那艘船,旁邊是一把二十四小時持續燃燒的火炬,象徵著革命的火種。

    在哈瓦那的新城區,還有一座革命紀念廣場,廣場上高聳入雲的是革命紀念碑,卡斯特羅曾無數次站在這個廣場上面對上百萬的集會民眾講話,而身邊就是他最忠誠的戰友——切·格瓦拉。

    值得一提的是,在哈瓦那,與切·格瓦拉同一個時代的古巴老人已經不常見了,不過,如果你在街頭偶然與他們相遇,單看穿著打扮,便可以發現他們身上那種屬於切·格瓦拉的精神氣息。

    短跑冠軍的誕生地{牙買加}

    2007年的牙買加之行使這個國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自然界優勝劣汰的角度來看,牙買加以及加勒比海地區的其他國家的黑人選手在短跑比賽中能夠包攬大部分獎牌,確實是有一定道理的。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後,牙買加及周邊其他國家的幾十萬土著便淪為了西班牙人的奴隸,隨著時間的推移,殖民者對此越來越不滿足,於是就從非洲販運來大量黑人以補充勞務需求。

    殖民者選擇奴隸的條件是很苛刻的,必須得是身體健壯、靈活能幹的才能登上開往新大陸的船。為了節約開支,在漫長的旅程中,這些黑人全部都要擠在貨倉裡面。那些意志脆弱、身體狀況不佳的黑人便死在了途中。到了新大陸之後,繁重的勞動又在無形中成為了新一輪的自然選擇,撐不下來的只能被淘汰。經過這幾輪篩選後,能夠生存在新大陸的黑人就是精華中的精華了。在加勒比海地區的諸多國家中,牙買加擁有數量最龐大的黑人社群,他們的祖先身體素質極好,否則是不可能活下來的。

    除了良好的身體素質,經濟基礎也是牙買加產生大批優秀短跑運動員的重要原因。加勒比海是美國的後花園,更是人人嚮往的旅遊勝地。當地的人均收入相對較高,這為培養運動員提供了經濟保證。

    除了身體素質和經濟基礎,精神力量也不可小看。牙買加曾經被英國人統治過,英國殖民者和其他殖民者略有不同,他們更喜歡通過普及教育的方法來改善殖民地的秩序。英國人是諸多殖民者中的「後起之秀」,他們懂得對待殖民地要合理地運用「懷柔政策」。於是,他們開辦了學校,讓少部分黑人接受教育,當黑人們接受了教育能夠讀懂《聖經》的時候,一件奇妙的事情就發生了。他們把幾百年來黑人的經歷投影到聖經故事中,例如他們從故鄉被販賣到異國的這段經歷和猶太人失去故土的經歷十分相似,黑人們在異鄉的苦難生活就像《聖經》中描寫的猶太人在埃及或巴比倫的生活。這種投影在接受了西方宗教的黑人社會中應該是廣泛存在的,這是人類的一種相當自然的反應。在牙買加,這種「反應」被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拉斯特法裡運動(RastafariMovement)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了,正所謂有了信念才有追求。

    曾經的海盜聚集地{巴哈馬}

    好萊塢系列影片《加勒比海盜》的熱播,讓那些幾百年前西方的梁山好漢們再次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同時也在年輕人中掀起了一股不小的「加勒比風潮」。

    巴哈馬是位於加勒比海北部、美國佛羅里達州東海岸對面的一個很小的島國,從地圖上看,這是一片相當分散的島嶼……

    巴哈馬的首都建在群島中一個很小的島上,在這個國家,面積比較大的島嶼反而是無人開墾的荒島。巴哈馬在歷史上曾因其相對不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較少的自然資源而成為殖民政府管理較鬆懈的地區,這無疑給海盜們提供了生存空間。巴哈馬群島可以說是加勒比海盜的老巢,許多大海盜都是巴哈馬群島「培養」出來的。

    巴哈馬曾一度聚集了一批當時世界上最傑出的海盜船長,但隨著英國對這一地區控制力度的加大,海盜也漸漸退出了歷史舞台。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海盜徹底消失了,直到今天,在世界上的不同海域仍有海盜出沒,加勒比海當然也不例外。其實,巴哈馬所面臨的掠奪並不僅僅來自海盜,從哥倫布第一次把西班牙大船的鐵錨拋進加勒比海的那一刻起,各國列強對該地區的瘋狂掠奪就拉開了序幕。

    大約在15世紀末,哥倫布帶著他的船隊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這位世界聞名的航海家以為自己到了印度,其實他腳下的那片土地就是今天的巴哈馬。哥倫布將西班牙人帶到了這座島上,他們擁有精銳的武器和當地人從未見過的戰馬,數以萬計的當地人淪為奴隸,再加上周邊其他國家的幾十萬土著,西班牙人於是擁有了一支龐大的奴隸隊伍。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殖民者對此並不滿足,他們還又從非洲販運來奴隸用以補充勞務需求。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當哥倫布帶著自己的弟兄們來到這片島嶼,雄心勃勃地想要幹出一番事業的時候,數萬土著卻被當做牲畜一樣地驅使,那會是怎樣的一幅畫面?人們只記住了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偉大,卻忘記了發現之後那一段段隱藏的血淚史。

    時過境遷,如今巴哈馬已經成為加勒比海地區最富有的國家,人均GDP超過1.5萬美元,因此這裡的社會治安也不像其他加勒比海島國那樣混亂,更不會使你在街頭經常遇到騙子或無賴。當地人根本不屑於浪費時間去騙取幾美元,他們有很多能賺錢的事情要做。巴哈馬財富的主要來源是旅遊業,特別是古巴革命後,全球賭博業和色情業的中心就轉移到這片島嶼上,這為巴哈馬帶來了大量財富。

    不過,當我下了飛機從海關出來的時候,卻沒有看出這裡有多富裕。機場的公共設施都很陳舊,比如推行李的手推車,看上去就像是推垃圾用的。從機場乘計程車到市區,一路上風景如畫,左手邊是一片片迷人的海灘,右手邊則是一排排美麗的別墅。最讓人吃驚的是,在這裡隨處都可以看到加長豪華轎車,看來,它在用另一種方式向人們展示著自己的富有。

    隨著各國遊客的不斷湧入,零售業逐漸成為當地的經濟支柱之一,銷售的貨物從海產品到珠寶,可謂無所不有。難怪美國人把這裡稱做購物天堂。當地零售業的廣告詞是:「如果你在巴哈馬買不到它,那麼它也許根本就不存在。」

    巴哈馬的清晨非常涼爽,若此時你恰好在海邊,便一定能看到很多海鳥。我趕到海邊時,看到的是這樣一幅景象:各種各樣的鳥兒披著顏色各異的羽毛,在碼頭的欄杆上排成整齊的一列,好似一隊士兵;不遠處,有老人坐在長椅上看報紙。這是我在加勒比海地區度過的最美的一個清晨。

    太陽出來後,氣溫漸漸升高,街上的行人也慢慢多了起來,一艘艘游輪開進港口,整座城市一下子熱鬧起來。和大多數海島國家一樣,巴哈馬的房屋外也都漆著鮮亮的顏色,在太陽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艷麗。尤其是老城區及港口附近帶有明顯歐式風格的建築,看上去有種獨特的美,構成了典型的加勒比建築風格。我在一個稻草編織品市場對面看到一家哈根達斯冰激凌店,這個現代時尚品牌居然棲身在一棟殖民地時期的老建築內,雖然看上去有些殘破,但因為外牆被漆成了亮麗的粉紅色,所以在清晨的陽光裡仍顯得特別好看。

    巴哈馬有很多迷你博物館,其中我認為最值得一看的是海盜博物館。雖然經營者把整個博物館弄得相當商業化,但也還算妙趣橫生。館內有巨幅海盜畫像和海盜船的仿真模型,而且這裡的工作人員也都是一副海盜打扮,讓人感覺彷彿來到了好萊塢的電影拍攝現場。

    太陽落山後,游輪紛紛離開碼頭駛出港口,整座城市迅速安靜了下來。餐館和酒吧是唯一還有人出沒的地方,但島上的人口數量本來就不多,所以這些地方也只有稀稀落落的幾位客人。此時的氣溫已經降至20攝氏度,海風吹來,如果不多加件外套還真會覺得有點冷。

    我到馬爾代夫旅行的時候,曾有位當地小伙子問我,為什麼要來馬爾代夫。原因太多了,以至於我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對他說,而且也覺得自己旅行的理由和馬爾代夫到處洋溢著的浪漫氣氛確實不太搭調。看見我支支吾吾的樣子,這位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脫口而出:「OhIsee.Youwanttogo,justgo.(我明白了,你想旅行,就去旅行。)」他說得太對了,旅行對我來說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或目的,它就是一種生活。比如這一刻,我或走在空蕩蕩的街道上,或坐在無人的碼頭邊,感受著巴哈馬夜晚死一般的沉寂,享受久違的孤獨。巴哈馬的夜,是人們尋找孤獨的好地方。

    驢友貼士

    穿著:巴哈馬一年四季都很炎熱,所以夏裝是最好的選擇,另外要記得帶夠防曬用品。

    飲食:巴哈馬可選擇的食物有很多,從西印度群島的傳統食品到正宗的西餐,從美式快餐到中餐,應有盡有。

    住宿:巴哈馬的人均月收入接近2萬美元,所以在這裡最便宜的旅店住一晚也要50美元以上,星級酒店則要100美元以上。

    美洲最小的國家{聖基茨和尼維斯}

    離開了多米尼加,我來到了另一個加勒比海小島國——聖基茨和尼維斯(TheFederationofSaintKittsandNevis),這是由兩個舊殖民島嶼聯合起來組成的國家,即便如此它們依舊是加勒比海地區最小的國家,也是人口最少的國家,同時還是舉辦過板球世界盃的最小的國家。從地圖上看兩個島嶼的形狀,就宛若一個巨大的驚歎號——大的島嶼聖基茨是驚歎號的上部,小的島嶼尼維斯是驚歎號下面的那個點。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