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故事365天 巳卷  酒功之二 (6)
    一天,一位王儲及隨從到使館做客,楊琪良大使熱情地挽留他們在使館就餐。依照慣例,外賓在中國使館就餐,茅台酒是必不可少的。不過,摩洛哥人的飲食習慣與中國人不同,他們喜歡清淡的食物。在摩洛哥人的餐桌上,很難見到煎、炸類的食品,他們烹製菜餚多以燜、煮為主,做菜時喜歡用天然的花草做香料,從不使用味精等化學調味品。摩洛哥人喜歡喝茶,卻很少飲酒。楊琪良大使當然知道摩洛哥人的習慣,但是,他要按照中國的禮節款待客人。餐前已經品了中國綠茶,就餐時還要讓「客人」嘗嘗中國的茅台酒。楊琪良知道,雖說摩洛哥人不善飲酒,但並不討厭酒,尤其是上等的好酒。服務人員打開一瓶茅台酒,頓時滿屋濃香。杯中斟滿酒後,楊琪良大使按照中國的習俗先飲為敬,「客人」卻只是象徵性地沾了沾了杯邊兒。這位王儲說,他不喜歡飲酒,尤其不喜歡飲白酒,因為白酒喝完了頭暈。楊琪良大使讓他放心,說茅台酒是中國最好的白酒,示意他「乾杯」。那位王儲盛情難卻,品了一口茅台酒,這一品,便與茅台酒結了緣。

    一杯茅台酒下肚後,這位王儲推托說「好了好了」,表示不再喝了。楊琪良大使看出他是在客套,就笑著說,中國有個習慣,喝酒要喝三杯才行。可是,第二杯喝完,客人就不讓再給他倒酒了。楊琪良知道他擔心「喝完了頭暈」,就告訴他說,茅台酒的釀造歷史有兩千一百多年了,早在1915年就榮獲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時,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喝的就是茅台酒。那位王儲非常崇拜毛澤東和周恩來,聽了楊大使的介紹,點了點頭。楊琪良端起酒瓶,又給「客人」斟上一杯,然後給自己的杯子斟滿。楊大使端起酒杯,請「客人」共飲,那位王儲端起酒杯,卻遲遲不肯喝。楊琪良說:「茅台酒越陳越香,這酒是1952年釀造的,放心喝吧,茅台酒喝了不上頭。」那位王儲這才放心地喝下了第三杯,喝完開心地笑了,說「謝謝楊先生!謝謝茅台酒!」

    後來,其他王儲或官員也多次光顧中國大使館,而且有幾位還學會了用漢語說「茅台」。當初那位怕「喝完了頭暈」的王儲還學會了說「茅台酒好」、「謝謝」。每逢喝茅台酒時,他都大聲說:「茅台酒好!謝謝!」還邊說邊伸出右手,豎起大拇指。

    一次,一位外賓用餐後,對楊琪良大使說要「打包」,弄得楊大使如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要知道,20世紀60年代,我們國家還很貧窮,上飯店就餐是相當奢侈的事,偶爾到飯店吃飯,飯菜也很少有剩餘;即使有剩餘,也沒有「吃不了兜著走」的習慣。原來,這位王儲是想把那半瓶茅台酒帶回去,說是讓家裡人也嘗嘗中國的茅台酒。

    按規定,外國代表團來訪,一般隨行人員在賓館餐廳用餐時不上茅台酒,但也有例外的時候。有一回,某國代表團的隨行人員就餐時,見餐桌上沒有茅台酒,就用漢語說:「茅台!中國……茅台!」客人提出了要求,哪有不滿足之理。遇到這種情況,工作人員只能破例提供一瓶茅台酒。

    上世紀80年代,國家主席李先念在人民大會堂宴請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夫婦時,賓主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西哈努克親王邊講話,邊舉杯,講話完畢,喝了好幾杯茅台酒。

    到了90年代,江康出任我國駐布隆迪和多哥的大使,茅台酒便成了大使館向駐在國元首賀歲時饋贈的首選佳品。好多不會講漢語的外國友人都學會了用漢語說「茅台」,他們還稱讚茅台酒是中國的珍寶。

    「茅台酒是中國的國寶」,這話就在世界各地慢慢地傳開了。

    非洲友人的茅台情結

    伍中正

    非洲津巴布韋津國民議會議長穆南加格瓦先生和津國防軍司令奇溫加中將與茅台酒有著特殊的情結。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穆南加格瓦先生和奇溫加中將來到中國南京某高級軍事學院學習軍事。他們是在一個雨天來到這所學校的。那天的雨沒有淋濕他們求知的夢。求知的日子,他們連做夢都想成為一個勇敢而又受人尊敬的人,同時希望在這個全新的環境裡使自己脫胎換骨。

    在這裡,他們不斷地接受中國的軍事知識,不斷地關注津巴布韋人民聯盟和民族聯盟領導人民反對白人種族主義統治的武裝鬥爭。同時,他們記住了一個名字,這個名字就是茅台酒。從看到茅台酒的第一眼,他們就對這個名字有了好感。從喝下第一口茅台酒,他們就想到一些與酒聯繫在一起的溫暖詞彙。

    也是在這裡,他們瞭解到了茅台酒風格獨特的重要原因。學院的服務員告訴他們:在中國,在雲貴高原,在遵義,在仁懷鎮,茅台酒沿襲傳統工藝,以優質高粱為原料,還用小麥製成高溫曲,而且用曲量多於原料。由於用曲多,發酵期長。因此,茅台酒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

    「好酒!」他們飲下第一杯茅台酒,便脫口而出。

    茅台酒的香醇味美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對茅台酒有了更多的瞭解。他們知道茅台酒是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他們還知道,1915年,茅台酒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享譽全球,暢銷世界各地。有一次,倆人一高興,在沒有打開茅台酒瓶蓋前,奇溫加還給茅台酒取了一個有趣的名字,叫「火水」。意思是像火一樣的水,喝了讓人精神振奮。「好!叫『火水』不為過」。穆南加格瓦覺得這名很貼切,很贊同。取好名字,奇溫加打開瓶蓋,茅台香溢。他們飲下的是一杯杯茅台的芬芳,飲下的是雲貴高原的精華。

    在另外的一個雨天,他們喝著茅台酒。穆南加格瓦看了看南京不停下著的雨,知道離自己回國的日子越來越近。一旦學習結束,他和奇溫加就有可能喝不上茅台酒喝不上「火水」。奇溫加也看出了穆南加格瓦的心事,便舉起杯來,說,「穆南加格瓦,來,喝了它。以後,把『火水』留在記憶中」。在這樣的雨天,他們慢慢地飲著茅台酒。他們沒有失望,依然珍藏茅台、珍藏「火水」的記憶在自己的內心深處。

    很快,在中國的軍事學習結束。穆南加格瓦和奇溫加回到了自己的祖國,他們為爭取津巴布韋的解放和自由英勇戰鬥。在戰鬥中,他們依然想起「火水」。他們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等津獨立了,再好好喝喝中國的「火水」。

    1980年津獲得獨立後,穆南加格瓦和奇溫加分別在政府和軍隊中出任要職,穆南加格瓦當選為津國民議會議長,奇溫加出任國防司令。他們把再次喝「火水」的願望變為現實。中國駐津巴布韋的大使們沒有忘記他們,知道他們對茅台酒對「火水」有著極為特殊的感情,所以常邀請他們來大使館共飲茅台酒。大使館一次次見證了他們的友誼,見證了茅台酒的過去,見證了他們的茅台情結。

    往往,大使館準備了豐富的飯菜。餐桌上擺放的就是茅台酒。穆南加格瓦議長、奇溫加中將和大使們坐在餐桌周圍。明亮的玻璃杯中,是酒色晶瑩的茅台,是茅台醇厚的醬香。聞到這種香味,穆南加格瓦和奇溫加都會情不自禁地回憶在中國的美好歲月,回憶那所軍事學院,回憶那個名字,還不時風趣地說:喝了「火水」會給人以活力,讓人更勇敢,更有激情!

    是的,茅台酒就有這樣的魅力,就有這樣的神奇,它能超越時間,超越國界。

    穆南加格瓦和奇溫加也常邀請中國大使去家裡做客。只要大使們走進他們各自的家,在琳琅滿目的擺設中,顯要位置就是中國的茅台酒。每逢這樣的時候,他們總是用手指著茅台酒,然後聲音洪亮地說,「要喝,就喝它!」

    在大使們的眼裡,非洲友人的茅台情結是那樣深厚,那種情結風吹不散,雨淋不濕,彌久愈深。

    總理借酒斥挑釁

    胡炎

    周恩來是人們敬仰的好總理。

    每年海棠花開的時候,總會牽出人們對總理的追思之情。他的人格與操守,他的勤勉與睿智,給這個古老的民族留下了太多的記憶。有人這樣評價他:「周總理的英名同我們民族的命運緊緊相系,他的一生為著民族的興旺,鞠躬盡瘁,英勇鬥爭,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每一個勝利,都浸透著他的血和勞苦。在創建新中國、鞏固和發展戰無不勝的人民軍隊、創建社會主義戰線等方面,建立了不朽的功績;在國際事務中,總理以博大的胸懷加強我國人民同世界人民的團結,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團結起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他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

    是啊,這樣一位無私無畏的革命家,一位偉大的創業者,把他的一生都獻給了多災多難而又堅強不屈的祖國,怎不讓青史銘記、後世感懷呢?就連美國記者白修德也由衷地說:「在我心目中,他是一個完人。」

    周總理一生剋己奉公,舉世皆知,而他的善飲也是出了名的。總理於酒獨寵茅台,儘管量大卻很節制,很多時候,他是把飲酒作為另一種鬥爭和工作的方式,自然,他也留下了不少與酒有關的佳話:比如重慶談判時,總理替毛主席飲酒、敬酒,以一當十,堪稱海量,其實,總理如此一是考慮主席不勝酒力,更重要的是防止有人在酒裡放毒,以己之險避主席之危;再比如總理與暴烈將軍許世友鬥酒,結果令許世友站立不穩,心服口服,從此再不強人所難,酒風文明不少,對自己也有了節制……

    周總理主抓外交工作長達二十餘年,對我國的外交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在很多外交場合上,總理更是借酒作出了精彩的文章。

    1956年冬,周總理訪問巴基斯坦。在招待會上,周總理舉著酒杯和賓客一一乾杯,那酒杯裡斟滿了醇香馥郁的茅台酒。很多人都怕總理喝醉了,但總理一直意氣風發。突然,一名當地記者很不友好地問道:

    「請問總理閣下,在當前的形勢下,你們如何對待福摩薩問題?」

    周總理的神色嚴肅起來,他鄭重地說:

    「這位朋友,我首先糾正你一下,在中國人民的心中,台灣永遠是中國的台灣,不叫福摩薩。」

    「但是我們必須正視福摩薩的獨立性……」那名記者仍不肯罷休,語氣裡含著十足的挑釁。

    周總理直視著他,義正詞嚴地大聲說道:

    「連蔣介石也稱它台灣,你為什麼稱它福摩薩?你不是中國人民的朋友!」

    那名記者懾於總理的威嚴,沒趣地走開了。總理緩和了表情,繼續與客人們談笑風聲地交流起來。

    大家都有些吃驚,因為總理一向溫文爾雅,很少高聲說話。但是,在觸及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問題上,總理絕不含糊。在此之前的1954年12月1日,美台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規定美國幫助台灣當局協防台灣和澎湖列島,美國有「依共同協議之決定在台灣、澎湖及其附近為其防衛所需要而部署美國陸海空軍之權利。」48天後,1955年1月18日,解放軍發起江山島戰役,迅速攻佔該島。艾森豪威爾馬上於1月24日向美國國會提出特別咨文宣稱:「如果台灣和澎湖列島落入不友好者的手裡」,那就會「在西太平洋的島嶼鎖鏈中造成一個缺口」,「中共對大陳群島的炮擊是共產黨征服台灣的序幕,美國必須對此採取行動」。美國國會眾參兩院迅速於1月25日和1月28日分別通過「授權總統在台灣海峽使用武裝部隊的緊急決議」即《福摩薩決議案》。美軍隨即先後出動6個航空母艦群、400餘架飛機全面封鎖浙東海域,掌握了大陳島──台灣──沖繩三角地帶的制空權,控制了台灣對大陳島嶼的運輸線。此後,美國及西方反華勢力又借奧運會等多種渠道妄圖製造兩個中國,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

    面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反華勢力的狼子野心,周總理立場堅定,毫不妥協,他的聲音是一個國家領導人的正義的宣誓,是全中國人民共同的聲音。

    招待會結束後,有的中國代表團成員委婉地問道:

    「總理,今天你喝了那麼多茅台酒,身體能不能吃得消?」

    周總理面帶紅暈,淡然一笑,說:

    「沒問題。你們是不是以為我喝醉了?其實今天我是借題發揮,把中國人民的聲音傳出去。我喝了那麼多杯茅台,講話聲音大一點,人們不會計較的。」

    同志們這才恍然大悟,愉快地笑了起來。

    時隔半個世紀,總理與茅台的佳話依然為人們津津樂道。從中,我們領略了總理的果敢與智慧,更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偉岸與尊嚴。

    茅台搭建友誼橋

    曾茂輝

    一部中國酒的衍生史,可以成為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縮影。一部茅台酒的發展史,可以感受到這一文化所承載的生命力的強大,中國是世界公認的酒的故鄉。1995年10月,一個秋高氣爽的好天氣,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關登明設宴邀請菲律賓駐華大使翁先生。兩人相識多年,每次見面禮畢,菲律賓駐華大使翁先生總會很輕鬆地來一句:「何日一起喝兩杯茅台酒啊?」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關登明即心領神會,兩人接著對視哈哈一笑,一切談話在輕鬆愉快中進行。?這次關登明大使設宴邀請翁大使也不例外,專門用了國酒茅台,兩人見面落座後,首先從茅台酒談起。翁大使拿起桌上很精緻的酒杯,高興地說道:「這次可要好好和關大使喝幾杯,用中國話說就是不醉不歸,一醉方休啊。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