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決定健康 第10章 敬老人:從噓寒問暖開始 (1)
    1、老年人服用「敗火藥」須謹慎

    前段時間,醫院接連收治了幾名因過量服用清熱類藥物而導致腹瀉,甚至誘發原有疾病的老年人。

    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由於較深的生活閱歷,使很多中老年人都掌握了一些藥劑師的經驗與技巧,一旦受涼感冒、頭昏腦脹或者「上火」,就自作主張地服用一些清熱解毒、疏風敗火的良藥。豈不知,那些所謂的「敗火藥」並不是誰都能吃的,所以,中醫專家們一再告誡老年人,應當慎用清熱類中藥。

    在我拜訪過眾多老年人的家裡,我發現人人家中都有一個藥匣子,裡面裝滿了各類藥品,其中治療「上火」傷風、發燒感冒的藥物最多。例如具有清熱敗火功效的牛黃上清丸、黃連上清丸之類的中成藥;「抗感冒類」的連翹解毒片、板藍根。可謂是應有盡有啊,但是一些老年人仍然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同樣的藥,別人吃了就治病,我吃了反倒添病呢?」

    其實回答很簡單,那就是體質不同,服藥後果不同。

    體質不同,服藥後果不同

    人進入老年後,大多氣血虛弱,各種生理機能呈進行性衰退,中醫認為,老年人陽氣虛弱者最為常見,而人體陽氣的盛衰與健康長壽關係密切。所以,歷代醫家多提出老年人應固氣護陽,頤養天年。

    老年人因體質較弱常易患感冒、氣管炎、肝膽病、高血壓以及前列腺炎、便秘等病,這些疾病往往呈現出一種「上火」的表現。不用說,在確有實熱的情況下,適當服用一些清熱藥,對治病會有很好的療效。但很多人不懂「寒涼傷陽」這一道理,一旦服藥見效,就自行長期給予清熱藥物治療,或在下次患相同相似疾病時,不論寒熱虛實,也沿用原清熱方藥。這是造成老年人過度服用清熱藥的另一個誘因。

    過度服用清熱藥傷陽耗氣之後,老年人會出現畏寒發冷,頭昏身重,面色青黃,動則出汗,氣短不續,嗜睡,精力不集中,食慾不振,腹痛腹瀉等陽氣虛乏症狀,嚴重者還會出現四肢浮腫。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症狀不一定會突然出現。所以,很容易被老人忽視而繼續服用清熱藥,導致不適症狀愈發嚴重。

    老年人一旦出現過度服用清熱藥的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在醫生指導下,對症矯治。一般說來,可選用健脾益氣類藥。但是針對虛寒體質的老年人來說,他們經常有肢體畏寒、小便清長、面色發白等特徵。他們一旦因服偏涼性的中藥就會造成身體不適,應多吃大米粥,並多加些糯米。日常飲食要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喝牛奶。

    虛熱性體質的老人,常常口鼻乾燥、面色赤紅、手足發熱、小便黃赤、大便乾燥。這類老人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服用清熱類中藥。服藥同時可多吃乾薑與大棗。

    板藍根防感冒別亂用

    前面提到過,不同的體質,即使服用同一種藥,其結果也會出現不同。中醫講究辯證,即同一個處方,對部分人有效,對另一部分人可能有害。從藥性上來說,清熱敗火類藥物偏涼,所以脾胃功能較差、體質虛弱的老人如果隨意服用,可能導致胃痛、嘔吐或腹瀉。

    冬天,在乾燥的室內環境中,老人即使表現出火氣大的症狀,也多是虛火;感冒大多是受風寒而不是受風熱,這時如果服用牛黃上清丸、連翹解毒片等涼性藥物,輕則敗胃,重則內傷中陽。

    而對於大部分老年人十分鍾愛的板藍根,也不適用於所有人。很多老年人一遇到頭疼腦熱,感覺自己要感冒,便衝上一袋板藍根「預防預防」。實際上,因風寒而感冒的老年人不能服用板藍根沖劑,否則會雪上加霜。近年來臨床上已有多起因服用板藍根引起消化道黏膜出血,造血系統出現障礙,甚至過敏致死等不良反應的報道。

    可見,板藍根不是誰都能享用的。

    老年人服藥之禁忌

    忌任意濫用。患慢性病的老人應盡量少用藥物,尤其切忌不明病因就隨意濫用藥物,以免發生不良反應或延誤治療。

    忌種類過多。老年病人服用的藥物越多,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機會也就越多。此外,老年人記憶欠佳,大堆藥物易造成多服、誤服或志服,所以,老年人服用藥物最好一次不超過3∼4種。

    忌用藥過量。臨床用藥量並非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一直增加,因此老年人用藥量一般可用成人劑量的1/2∼3/4即可。

    忌時間過長。老年人腎功能減退,對藥物和代謝產物的濾過減慢。故老人用藥時間過長,會招致不良反應。老年人用藥時間應根據病情以及醫囑及時停藥或減量,尤其是對於毒性大的藥物,更應按「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則,掌握好用藥時間。

    忌生搬硬套。有的老年人看別人用某種藥治好某種病便急於倣傚,忽視了自己的體質及病症差異。

    忌亂用秘方、偏方、驗方。老年病多為長期、慢性特徵,易出現「亂投醫」現象。那些未經驗證的秘單方,無法科學地判定療效,憑偏方治病,常會延誤治療甚至釀成中毒,添病加害。

    忌濫用補藥。體弱老年人可適當辨證地用些補虛益氣之品,但若為補而補,盲目濫用,可變利為害。民間就有「藥不對症,參茸亦毒」的說法。

    忌長期用一種藥。一種藥物長期應用,不僅容易產生抗藥性,使藥效降低,而且會產生對藥物的依賴性甚至形成藥癮。

    忌濫用三大素。抗生素、激素、維生素是臨床常用的有效藥物,但不能當萬能藥、太平藥濫用,否則會導致嚴重不良後果。

    忌依賴安眠藥。長期服用安眠藥易發生頭昏、頭脹、步態不穩和跌躍,久用也可成癮和損害肝腎功能。治療失眠最好以非藥物療法為主,安眠藥為輔。安眠藥只宜幫助病人度過最困難的時刻,治療時應交替輪換用毒性較低的藥物。

    忌濫用瀉藥。老年人常易患便秘,如為此而常服瀉藥,可使脂溶性維生素溶於其中而排出,造成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缺乏。老人便秘,最好調節生活飲食節奏,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必要時可選用甘油栓或開塞露通便。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老年人因為年老眼花、判斷力下降,所以在吃藥方面,就像小孩子一樣,常常因為誤食藥物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所以,老人吃藥時最好按照醫囑,在兒女的看護下進行,以確保老年人的健康。

    2、冬季嚴防「低體溫綜合征」

    趙大伯是我常去看望的一位孤寡老人,已經進入古稀之年的老人家身體一向很好。每天我都會帶他到醫院做體檢,沒有發現明顯的疾病。但是,近兩年,每逢冬天來臨,趙大伯的健康情況就出現明顯下降。去年冬天我去看望他,他說:「這天一冷起來啊,我就感覺頭暈眼花,也不想吃啥東西,就是感覺冷,手腳好涼。老街坊們說我臉色也不好,有些蒼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於是我先給趙大伯量了量體溫,36.2℃,有些低。又給他把了把脈,脈象倒還正常。我心裡起了疑,決定回去研究一下。便告訴趙大伯,讓他別多想,好好歇歇就沒事了。

    等到冬天一過,趙大伯就打電話給我,說他沒事了,之前的一些症狀都好了。我突然感覺有必要再帶他去做個體檢,最終,我與幾個專家會診,得出結論,趙大伯患有「老年低體溫綜合征」。

    事實上,寒冷的冬天是許多老年性疾病的好發季節,諸如慢性支氣管炎、冠心病等,然而,還有一種冬季特有的、不易引起人們重視的疾病,就是老年性低體溫綜合征,這也是老年人冬季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老年人由於機體功能衰退、血管硬化,使他們對冷熱和氣溫的感覺減退,當體溫低於35℃時,且持續時間超過24小時,即可診斷患有老年低體溫症。此時,老年人反而感覺不到是冷是熱,甚至思維能力下降,動作不協調,呼吸心跳減慢,此時如不及時採取保暖措施,可致心跳驟停而猝死。

    根據我國統計資料表明:該病北方多於南方,男性多於女性,年齡越大其發病率越高。主要症狀有自覺畏寒怕冷;皮膚和面色蒼白,有時浮腫;脈搏細弱、呼吸緩慢、血壓偏低;四肢冰涼,不願起床,當體溫降到35℃時,患者就會出現精神萎靡、昏昏欲睡、反應遲鈍、不吃不喝、不解大小便時不動、頸項強直。

    老年人發生低體溫綜合征的原因:

    老年人患低體溫症比較多見。中醫認為低體溫症是陽虛、腎虛或腎陽不足,臟腑功能減弱,尤以脾腎陽虛,不能運化精微吸收營養以溫養臟腑,因而熱能不足,衛氣不固,影響末稍循環所致。具體說來有三點:

    一是體內產熱少。人進入老年,身體的各個系統和組織都發生了退行性變化:進食量減少,新陳代謝緩慢,攝取的營養物質在新陳代謝過程中,通過肝臟和肌肉的氧化作用而釋放出的熱量大大減少,所以容易出現低體溫;

    二是對溫度的敏感性降低。老年人體溫調節中樞功能減退,對溫度變化的敏感性降低,即使室溫相當低也可能感覺不出來;

    三是服用某些能夠降低體溫的藥物也會產生低體溫綜合征。有些老年人因患疾病口服冬眠寧、安定、安眠酮、甲基多巴、阿米替林等藥物。這些藥物會不同程度地抑制大腦體溫調節中樞,抑制周圍血管收縮,干擾能量代謝過程,還會降低老年人對寒冷的反應性和對環境的適應性,從而使體溫更加降低。

    如何預防老年低體溫綜合征:

    老年性低體溫綜合征目前尚無特殊藥物治療,預防尤為重要:

    家庭準備一支體溫表,一到冬季就要注意觀察和測量老人的體溫。根據氣溫的變化,適時增添適合老年人穿著的質量高、輕便、保暖性能好的棉織品、羽絨、毛料等衣服以及帽子、手套、棉鞋等御寒保暖物品。

    加強營養,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清淡可口、易消化的飲食,以保證老年人有足夠的熱量供應以滿足新陳代謝的需要。一日三餐飯要吃飽吃好,可經常吃一些羊肉、牛肉、海魚、狗肉等熱性食物。兩餐中間可增加適當的熱飲料,如熱牛奶等。身體許可時還可加飲薑糖水、淡胡椒湯等食物。必要時也可以從冬至起給予冬令進補,如服人參、鹿茸、黃芪、阿膠以及蜂王漿等。

    選擇陽光充足的房間做老人的臥室,最好保持室內溫度在18℃∼22℃,在這種室溫條件下,人體的熱平衡處於穩定狀態。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使體溫調節中樞處於緊張狀態。床上用品和鋪蓋要鬆軟、厚實,有電熱毯取暖則更為理想。為了減少頭和足部熱量的散失,必要時睡覺也可以不脫襪、不摘帽。

    冬天外出時,要穿暖、軟、輕的衣服,戴好帽子、圍巾、口罩和手套。老年人腿腳不靈,行動不便,加上冬季衣服厚重,一般都好靜怕動。因此,要鼓勵和協助老年人多活動,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增強防寒能力,但要注意不可過度疲勞。

    合理用藥對預防低體溫綜合征很重要。冬季,老年人要盡可能少用或不用冬眠靈、酚塞秦等安眠鎮痛藥或抑制大腦體溫調節中樞的藥物,以保持正常的體溫調節功能。

    應進行一些戶外活動,如步行、打太極拳等,天氣晴好時每天應保持有效運動40分鐘左右。如果風和日麗,可在上午10點多鐘或下午兩三點鐘走出家門曬曬太陽。

    3、春風吹過留下的尷尬

    俗話說,「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春天為四季之首,萬物復甦之始。但春天又是個冷空氣活動頻繁的季節,這種特點的表現之一就是天氣的忽冷忽熱,另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多風。《黃帝內經》中提到:「風者,百病之長也。」即風邪是所有外部致病因素中的首惡。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