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先養心 第2章 觀念養心必讀篇
    被遺忘的「真心」

    對心臟問題的關注,緣於一次看電視節目。一位記者就心臟健康的話題上街隨機採訪,在問到「心臟日」是哪一天時,很多人搖頭不知。一個小伙子聽到這一問題,撓撓頭皮,幽默地說:「心臟日?情人節那天吧……」

    心臟,唯一一個片刻不得休息的器官,在人類生命孕育之初,就夜以繼日地工作著,相信每個人都知道它的重要性。心臟像個發動機,通過動靜脈血管的連接與循環,每時每刻給人體供應所需的血液,維持人的生命。在醫生們看來,「心跳」是最基本的生理現象與生命指征,沒有心跳,誰都知道意味著什麼。當然,對普通人來說,在情緒波動的時刻,最能感知它的存在——那強烈的節奏,那急速的跳動,用咱老百姓的話來說,簡直要從嗓子眼兒裡蹦出來!

    然而,擁有一顆跳動的心的你,是否真的關注過它的存在,關心過它的工作狀況呢?

    可能你也曾聽聞,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因這顆「躁動不安」的心所引起的疾病患者數量,正在年年攀升。在全世界範圍內,心血管疾病已逐漸升至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它的危害無年齡、身份、地域之分。

    這絕不是聳人聽聞。

    如果你承認自己對它的疏忽,同樣也不知道在自己年復一年的生命歷程中還有「心臟日」這麼一天,那麼,或許你需要關注一下,胸膛中那顆奔騰的心。

    「心」問題不容小覷

    據世界心臟聯盟的統計,全球每年因心臟病和中風死亡的人數達到1750萬,其中80%來自中低收入國家和地區。而中國的心臟病高發已成趨勢,每隔15秒鐘就有一名中國人被心臟病奪走生命。

    高血壓是引發心臟病和中風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心臟聯盟預計,到2025年,全球將有超過15億人患有高血壓。這意味著人們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將大大增加。

    心血管疾病雖然死亡率高,但正像所有疾病都需要防患於未然一樣,積極的預防就可令你遠離疾病隱患。

    專家指出,高血壓、肥胖、吸煙和缺乏運動等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而通過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實施低脂飲食、適度健身及戒煙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概率。

    為喚起公眾對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險因素(高血壓、肥胖、缺乏運動、營養失衡、吸煙等)的關注,世界心臟聯盟於1999年將每年9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定為世界心臟日,呼籲人們摒棄不良的飲食習慣和不良嗜好,使人人都可以擁有一顆健康的心臟,人人都可以享受愉悅的生活。因此,世界心臟日的永恆主題是:「健康的心,快樂人生。」

    ★關於世界心臟聯盟

    世界心臟聯盟(WorldHeartFederation)位於瑞士日內瓦,是一個主要針對中低收入國家以防治心臟疾病及中風為目的,由來自亞太、歐洲、東地中海、美洲和非洲的100多個國家的195個心臟病社會團體及心臟基金組織組成的非政府組織。

    為便於宣傳和推廣,從2002年的世界心臟日起,每年的世界心臟日都設有一個宣傳主題。

    2008年——瞭解您的危險:由於心血管病具有一定潛在性,發病前往往沒有明顯症狀,許多人對其危害缺乏足夠的重視,或者產生低估心理。因此,世界心臟聯盟將今年世界心臟日的宣傳主題確定為「瞭解您的危險」,希望通過加強相關宣傳,使人們對心血管疾病及自身所面臨的風險有清楚的認識,從而實現有效預防。

    2007年——健康家庭,和諧社會: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以及心臟健康有著十分關鍵的影響。父母和祖父母能夠給予孩子形成平衡生活習慣的好的起點,這對他們未來對抗健康問題起著非比尋常的作用。

    2006年——你的心臟有多年輕:只聽說過一個人的外表比實際年齡大或小,其實人的心臟和年齡也可能「步調不一致」。如果預防措施得當,心臟完全可以比年齡「年輕」許多,反之,心臟則會過早地衰老。中國40歲以上的人群中,62%的人不同程度地存在心血管病或危險因素,80%的人還未充分瞭解如何保持心臟健康。

    2005年——肥胖與心臟病:肥胖問題已經成為當前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肥胖與多種疾病的發生相關,是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壓及某些癌症的危險因素。由此帶來的醫療費用、社會負擔是不言而喻的。在我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發生率也日益增加。

    2004年——兒童、青少年與心臟病:兒童肥胖的發病率在世界範圍內都正在攀升至「警戒水平」。我國學校兒童肥胖發生率也在迅速增長。父母引導孩子多活動,學校適當增加體育課程及生產健康食品,特別是通過健康教育限制兒童食用不健康的食品,遠離煙草的誘惑,使兒童脫離導致肥胖的環境。

    2003年——婦女、冠心病與中風:生活中,大多數女性並沒有意識到不良的生活方式會誘發心臟病和中風等疾病,而女性對她們周圍的人的生活習慣也有著較大的影響,包括丈夫、同伴、孩子,甚至整個家族和朋友們。

    2002年——營養、肥胖與鍛煉:營養失衡、缺乏鍛煉,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專家們呼籲人們摒棄不良飲食習慣和不良嗜好,共同「構築心血管疾病的立體防線」。

    揭開「真心」面紗

    小孩子第一次學騎單車的時候,他就應該知道坐上坐墊後,雙手握住車閘,右手控制前輪,左手控制後輪,雙腳踩在腳蹬子上才能帶動兩個輪子使車行進,而不是只用兩隻手來操控。同樣的道理,當我們討論心臟健康的時候,首先應該先瞭解心臟是什麼樣子的,它的內部結構及其主要的功能。

    ★心的「長相」

    心臟大體上像個茄子,位於胸腔中部,胸骨之後,尖端朝下並向左偏60°,大概有兩隻手重疊握成的拳頭那麼大,重量因人而異,身材矮小的女性,心臟可能只有200克,還沒盒裝的酸酸乳重;身材高大的男性,心臟可重達350克。即使是雙胞胎,心臟的大小和形狀也可能略有不同。一般而言,心臟平均約11厘米長,9厘米寬,7厘米厚。可能有人認為心臟越大越好,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醫學上有種說法叫「心臟肥大」,這大多是高血壓、心功能減退的重要特徵。

    ★心的內部結構

    正常人的心臟,是一個中空的肌性器官,簡單地說,心臟就是一個空心的肌肉塊,一個強健的、不知疲倦的、努力工作的超級「血泵」,維持全身的血液循環。心臟對於身體來說,就好像發動機對於汽車一樣。

    心臟內部,被分成「四居室」,上面兩個是心房,下面兩個是心室。心房把血液運回心臟,然後再把血液運入心室。心室比心房大,左心房比右心房要厚實且強勁,心室收縮時,把血液輸送給全身。

    在右心房室和左心房室之間,各有一組房室瓣,分別叫三尖瓣和二尖瓣。它們是單向瓣,允許血液從心房向心室流動,並防止其向反方向(即心室向心房)的流動。

    在右心室與肺動脈、左心室與主動脈之間還各有一組半月形的瓣膜,分別為肺動脈瓣和主動脈瓣。同樣,它們也是單向瓣,允許血液從心室向動脈流動,並防止血液從動脈向心室流動。

    正是因為這些房室瓣和半月瓣的存在,才保證了心臟在執行其「泵」的功能時,血液沿著一定的方向流動,週而復始,而不會出現反流。

    人體吸收氧氣、水及食物中的營養和有益的脂肪以維持生命保持健康。這些營養和氧氣經由血液經過心臟輸送至全身的各個器官組織,二氧化碳及其他廢物又經由血液經過靜脈運回心臟的右心房,排出體外。

    ★心的功能

    推動血液的流動:通過對心臟內部結構的認識,我們知道,心臟在血液運行方面,起到了類似於水泵的作用,只不過泵的不是水而是血。在生命的每一天,人體通過心臟的跳動,使5000∼6000毫升的血液在總長約12萬公里的血管中周流不息地運行,滋養著全身300餘萬個細胞,同時帶走二氧化碳和代謝產生的其他廢物。心臟及與其密切相關的血管、血液片刻也不能「休息」,如果這一循環系統(醫學上又稱「心血管系統」或「心腦血管系統」)的工作稍有「不周」,人體就會出現問題。如果心臟停止跳動,使氧氣的供給停止片刻,則體內任何一個細胞都將無法忍受,特別是大腦,一旦頭部數分鐘內不能供應血液,人就會失去知覺。所以,如果說某人「心臟停止了跳動」,基本上就代表這人去見上帝了。

    參與精神活動:除了泵血功能外,心還和人的脾氣、性格、記憶、思考等有關。人們常說的要將某事「記在心上」、放在「心裡想想」,說的都是心的這一功能。中醫就將這些功能概括為「心主神明」。

    ★心的「鄰居」

    心臟和肺共居胸腔,在正常情況下,二者相互合作協調,使人體生命活動得以正常維持。在疾病狀態下,二者也相互影響。各種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結核等,病情嚴重時都會影響血液在肺泡毛細血管膜的氧氣交換過程,未經充分氧合的低氧血液可對肺循環產生不良影響,誘發肺動脈高壓和肺心病,此外還可通過左心流向全身,不僅會造成全身組織器官供氧不足,時間久了還會出現心肌增生、心肌肥大等症狀,導致心臟病、心力衰竭。因此,人們常把心肺功能作為評定人體體質好壞、推測人體疾病預後的重要指標。

    另外,心臟之下還有肝、膽、胃、胰等器官,它們之間隔著一層橫膈膜,也稱「膈肌」,其關係是名副其實的「一牆之隔」。

    君主之官——中醫的「心」理論

    「心為君主之官」是中醫對心臟功能的概括。因為時代背景的不同,中醫說的心臟與西醫的概念並不完全相同。西醫從解剖形態結構的角度來認識心臟,而中醫陰陽五行學說重視整體觀念,主張從整體出發探討心臟之功能及病因、病機,因而中醫將高級神經系統的一些功能也歸納到心功能中,形象化地將它比喻為一個國家的統帥。

    ★君主之官

    中醫認為,心在生命活動中起著主宰作用,所以稱為「君主之官」。心臟的行血,肺的呼吸,脾胃的消化吸收,大腸的傳導,膀胱的儲尿和排尿,膽的貯存和排泄膽汁,四肢的屈伸,眼睛的視物功能,耳朵的聽聲音功能,舌的感味功能等,總之,人體所有的生理活動,無一例外都是在心的主宰下進行的。正如中醫的經典名著《黃帝內經》中所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如果心主神明功能正常,人體的各部分的功能相互協調,彼此合作,互助互用,則全身泰然;若心神不明,人體各部分得不到應有的協調和控制,因而產生功能紊亂,則表現為疾病,甚至危及性命。由此可見,心神之英明與否,直接關係到全身臟腑之治與亂,決定著生命的延續與終結。

    ★心主神明

    中醫除了「心主血脈」之說,還有「心主神明」之說,也就是說,想成為「腦力達人」,是與心臟營運血液的作用是分不開的。如果心所營運的血脈充盈,則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神旺盛。《黃帝內經》認為,能擔任反映客觀事物各種功能活動的就是心臟。這一認識幾千年來也廣泛流傳於社會之中,所以有「心情」、「心思」、「心意」等詞語,而且成了人們的日常用語。心主宰人的心理活動,包括人類精神的方方面面。除了精神活動外,心還是人們情志發生之處和主宰者。人的憂、思、怒、恐、喜等情感,都和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心主血脈

    心主血脈,指的是心氣推動血液在脈中運行,流注全身,並發揮其營養和滋潤作用。血液在心和脈中流動,週而復始,循環往復。只有心氣推動心血運行,才能使血液流行,脈管搏動,全身的五臟六腑、形體官竅才能得到血液的濡養,以維持生命的活動。如果心氣衰竭,則血液運行將停止,心和脈的搏動也就消失了,生命隨之完結。

    ★對冠心病的認識

    對於現在較為多發的冠心病,在古代中醫學文獻中,歷代醫家多以病變的部位,結合疼痛程度和疼痛的性質來命名。比如胸痺、心痛、胸痛、心痺、厥心痛、真心痛等。中醫認為,這些症狀多受正氣內虛,外邪入侵,或是飲食不節,情志過激,勞逸失度等因素影響,導致心脈痺塞不暢,氣血失調。輕者僅有短暫輕微的胸部隱痛或沉悶感,氣短心悸;重者胸悶如窒、疼痛如絞,持續時間也較長。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