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歲時的愛情 第7章 語言有用?無用?
    多年前,我在一本詩集裡看了這麼一首詩《孤獨》。

    我本是不喜歡詩的,理由就是一個,看不懂,不知道作者在說啥。但看了這首詩我哭了,它打動了我。我哭後,還愛上了這寫詩的人,經多方打聽,終於找到他,便開始追隨,最終嫁了他。

    詩是這樣寫的:

    蹣跚去走

    就一個人不要月不要星

    不要螢蟲似憐憫又似嘲諷的燈

    不要光亮照出我的影

    陌路上相逢一笑足夠了

    別進屋

    別擺下兩隻杯盞

    別上床枕一個枕頭

    我與這首詩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我說這事,不是想公佈我的戀愛史,雖然客觀上起到了這作用,但它決不是我的目的。我的目的是想證明,語言是有用的,有用到,它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一生。

    今天午休時,我翻看《老子快讀》一書,台灣人寫的,書寫得不是怎麼好,有些粗糙,但作者在這本書裡講了這樣一件事讓我有了興趣,並有了今天的話題。

    書中說,蘇軾在《日喻》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天生的瞎子沒有見過太陽,就問人家太陽是什麼樣子。有人告訴他,說太陽的形狀就跟銅盤一樣。他敲敲銅盤而曉得了它的聲音。後來有一天,他聽到銅鐘之聲,就認為那是太陽的聲音。又有人告訴他,太陽的光就跟蠟燭的光一樣,他摸摸蠟燭瞭解了它的形狀。後來,有一天,他摸到一根短笛,就認為那是太陽。」蘇軾這個故事,說的是這樣的一個道理,太陽是圓形的,人人可以看得到,但經過用語言解說給沒有見過的人聽,結果卻由銅盤錯成鐘,又由蠟燭錯成笛子。可見,語言又是多麼的無用,它竟把圓的說成是長的了。

    昨天,我看羅西的博客,他寫了一篇文章《久不見牡丹,於丹就成了牡丹》,用準確而生動的語言,對於丹倍加讚賞。我讀後感覺很好,羅西的字裡行間根本沒有什麼對於丹獻媚、討好的語言啊。但卻有網友評論說,羅西在拍於丹的「屁屁」。

    於丹出名後,對於丹的聲音一直有兩種:欣賞與指責!我也想寫一篇小文,《於丹該死還是該活?》

    這又是語言的用處。

    還有一個小故事,說是一個丈夫與妻子不在一地工作,兩人平時溝通就用短信,既省錢又有情趣,一次,丈夫睡著了,沒有給妻子及時回信,妻子生氣,短信怒斥。丈夫趕緊解釋,讓妻子消氣,他回信道:「剛才睡了一小姐,沒有聽到短信聲音,千萬不要生氣!」由於丈夫著急回信,竟把睡一小時的「時」字,錯按成「姐」字,這可是捅了馬蜂窩,妻子立即打過來電話咒罵,害得丈夫足足解釋了兩個多小時。

    這又是語言的無奈之處。

    語言,終究是有用還是無用?

    我說語言是魔鬼!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