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那些事兒 第7章 商人爺爺 (2)
    請注意,金錢的第一定律是把你收入的一部分儲蓄起來,這是所有財富積累的種子。至少把你賺到的錢存下1/10,絕不亂花、多花,天長日久,積少成多,就會讓你慢慢積累起一定的資本,如果你用心保護它,善於運用它,謹慎合理地投資,就會越來越有錢,日子會越過越好。非常簡單,但一定要長期堅持,就會讓一生擺脫貧困和債務,過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摳門兒」車牌

    摳門兒已經融化在巴菲特的血液裡,他的汽車車牌是「THRIFTY」,翻成中文是:摳門兒。

    1954年,巴菲特終於得到在導師格雷厄姆的投資公司工作的機會。剛到紐約,巴菲特沒有租到合適的房子,暫時和別人合住,只有一個小房間。巴菲特用抽屜給一歲大的兒子做嬰兒床,既省地方又省錢,但太摳了。

    很快,巴菲特在公司也以摳門兒出名。

    他從不讓妻子把襯衫送到洗衣店去洗,而是讓妻子自己熨,而且只熨領子、口袋和袖口。真能省啊!

    他和書報攤主談價錢,以最低的折扣買過期的雜誌看。

    一開始,他沒有汽車,就借鄰居家的車用。

    後來他買了汽車,從不洗車,只是下雨天把車停在外面讓老天爺免費洗車。

    巴菲特在25歲時就攢了一大筆錢,其中一個原因是他特別能省,從小就死死地攥住每一分錢;另一個原因是他特別能賺。省下的每一分錢,後來在他手裡都增長了千萬倍。

    巴菲特成了億萬富翁後,還是很摳門兒。

    1973年巴菲特買了《華盛頓郵報》很多股票。他和《華盛頓郵報》的女老闆凱瑟琳非常談得來,成了好朋友。

    有一次在機場,凱瑟琳急著要打電話。當時沒手機,附近只有投幣電話,打一次要投一枚10美分的硬幣。凱瑟琳一摸錢包,沒硬幣。

    巴菲特,有10美分的硬幣嗎?

    我看看,哎呀,沒有,只有一枚25美分的硬幣,我去找個商店兌換一下。

    說著,巴菲特就衝出去找商店了。

    你給我回來!25美分的也能投!你也太摳門兒了,不就是多花你15美分嗎?

    巴菲特的臉刷的一下紅了。

    巴菲特不僅對自己、對朋友摳門兒,對自己唯一的女兒蘇茜也很摳門兒。

    蘇茜和丈夫住在華盛頓,房子很小,廚房只有一平方米多。蘇茜想把廚房擴建一下,以便放得下一張能讓自己和老公坐下吃飯的雙人餐桌。可是,她和老公都沒有什麼積蓄,借了一圈也沒借到錢,最後只能找她的億萬富翁老爸借錢。

    巴菲特馬上拒絕:你怎麼不去找銀行借錢?你是億萬富翁的女兒,但你不能只靠老爸的財產過好日子。喬丹是籃球明星,他的兒子就能繼承老爸的主力位置嗎?不行!得靠自己的真本事。想花錢,有本事自己掙。

    當時,蘇茜已經懷孕了,醫生讓她在家臥床6個月待產,她只好天天躺在狹小的臥室裡,看著一台14英吋的黑白電視,無聊地等著分娩的日子。

    有一天,《華盛頓郵報》女老闆凱瑟琳來探望蘇茜,一看蘇茜過著這樣寒酸的日子,大吃一驚,馬上給她買了一台大彩電。回去後打電話給巴菲特:你對女兒也太摳了吧!

    巴菲特的太太蘇珊一聽,馬上飛到女兒家,一待下來就不走了,照顧了女兒好幾個月。她看到女兒的房子又小又破,趕緊找人徹底翻修,並且抱怨巴菲特:你這個當爸爸的,自己是億萬富翁,居然讓唯一的女兒住這樣小、這樣破的房子,簡直太摳了。

    大吵幾架後,巴菲特只好掏錢。一次又一次的爭吵,媽媽顯得很慷慨,而爸爸顯得更摳門兒。但不要忘了,媽媽慷慨的錢都是從爸爸的錢包裡掏出來的。

    巴菲特在生活中摳門兒,在投資上更加摳門兒,股票不便宜堅決不買。便宜不是指價錢高低,而是價格相對於價值是否值得買入。在投資上無論如何摳門兒,都不過分,越摳門兒越賺錢,而且越安全。

    1999年10月9日,在奧馬哈的雙樹賓館,巴菲特、耶西·傑克遜、鮑勃·科瑞組織了一次論壇,主題是幫助青少年獲得更多經濟方面的基本知識。巴菲特給這些十幾歲的青少年的建議是:培養正確誠實的品德,保持節儉,不要透支你的信用卡。總結成兩個字:摳門。

    教育:爺爺奶奶唯一不摳門兒的事

    巴菲特家族祖傳都非常摳門,但有一件事一點兒也不摳門,所以我稱之為巴菲特家族唯一不摳門兒的事。

    巴菲特家族是從法國移民到美國的,最早幾代都是農民。當時美國農民和新中國成立前的農民一樣,干的全部都是體力活。

    巴菲特說,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我從小也幹農活,莊稼種得好的一個最大秘訣是,人勤地不懶。

    巴菲特的曾祖父西德尼本來也在家種地,後來他跑到奧馬哈幫外公趕馬車,有些積蓄後開了一家小雜貨店。

    為什麼轉行開雜貨店呢?

    因為他想明白了,當農民,就那麼多地,再勤快,一個人能幹的活有限,掙的錢有限,再怎麼省也攢不了大錢。當商人,生意越做越大,可以雇夥計,掙的錢沒有上限。從農民變成小商人,改變了他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巴菲特家族以後幾代人的命運。

    巴菲特的爺爺歐內斯特創立的雜貨店,規模更大。他後來娶了亨利埃塔,生了5個孩子。

    亨利埃塔是個明白人,在她多次的啟發下,歐內斯特終於想明白了,祖祖輩輩都是農民,自己和老爸只是開個小雜貨店,成不了大事,發不了大財,唯一能指望改變家族命運的辦法,就是讓小孩受教育,上大學,成為家族第一批大學生。

    為了給孩子攢夠學費,歐內斯特、亨利埃塔能幹的活盡量多幹,能賺的錢盡量多賺,能省的錢盡量多省,對別人摳門兒,對自己更摳門兒,再辛苦也要供5個孩子全部去讀書。

    5個孩子也特別懂事,學習認真刻苦,一有空就到店裡給爸媽幫忙。

    結果,5個孩子都考上了當地最好的大學內布拉斯大學。

    老大克萊倫斯拿到地質學碩士學位,進入石油鑽探行業工作。

    老二拿到化學博士學位,後來到美國東海岸工作。

    老三霍華德、老四弗雷德和老五(唯一的女兒)愛麗絲也都是本科畢業。老三畢業後進入保險和銀行業工作,後來創辦了股票經紀公司,老四後來回家繼承雜貨店的家族事業當上了店老闆,老五愛麗絲在奧馬哈中心高中和本森高中做中學家政學老師。

    要知道,在80多年前的20世紀20年代,在美國中部一個農業大州,開雜貨店的老頭、老太太培養出5個大學生,實在是不容易,辛苦得值,摳門得值。

    從此,巴菲特家族立下第二個族規:什麼都可以摳門兒,小孩子上學讀書不能摳門兒。

    巴菲特的老爸霍華德大學畢業後,先是在銀行當股票經紀人。1929年美國股市大崩盤後,銀行倒閉,失業在家,獨立創辦了一家股票經紀公司。不過公司成立前4個月,一單生意也沒做成,巴菲特的媽媽也非常摳門兒,為了省公交車錢,步行十幾里路去商店買東西。

    儘管後來巴菲特老爸的生意好了,越做越大,買了大房子,買了輛好車,生活條件好多了,但他的媽媽還是很摳門兒。給孩子們買東西,只買大減價後再折上折,而且不退不換的特價商品,並且只買生活必需品。三個孩子想要新潮時髦的衣服和玩具,沒門兒。

    媽媽什麼錢都省,但三個孩子讀書的錢堅決不省。三個孩子都是大學畢業,讀的也是父母原來讀的內布拉斯加州最好的大學。

    巴菲特的爺爺奶奶省吃儉用培養了5個大學生,他們的第三個孩子,也就是巴菲特的爸爸,後來成為美國國會議員。

    巴菲特的父母省吃儉用培養了3個大學生,老二就是巴菲特。巴菲特從他爺爺那裡受到經商的啟蒙,從他爸爸那裡受到了股票投資的啟蒙,後來讀研究生得到了投資大師格雷厄姆的教誨,最終收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一邊投資,一邊收購,77歲成為身家達620億美元的富翁。

    知識改變命運,改變了巴菲特家族的命運,改變了巴菲特自身的命運。如果不讀書,他和他老爸最多不過是繼承祖上的雜貨店,當個小老闆罷了。

    巴菲特每年在致股東的信的結尾,都感激老爸、老媽把自己養大,讓自己受到良好的教育。

    巴菲特的爺爺和爸爸這兩代人都是省吃儉用供養孩子上大學,這在美國並不十分常見,但在中國卻非常常見。包括我在內,都是老爸、老媽勤奮幹活賺錢,省吃儉用才供我上了大學,沒有他們的摳門兒,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

    這一點,美國人、中國人都一樣。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