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有學問 第33章 李斯的哲學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捨廁中鼠食不潔,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於是李斯乃歎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學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無可為建功者,欲西入秦。辭於荀卿曰:『斯聞得時無怠,今萬乘方爭時,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稱帝而治,此布衣馳騖之時而遊說者之秋也。處卑賤之位而計不為者,此禽鹿視肉,人面而能強行者耳。故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惡利,自托於無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將西說秦王矣。』

    ……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

    李斯是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年輕時曾經在郡裡做個小吏。

    有一次,李斯上廁所,看見廁所裡的老鼠吃得很差,而且一看見人和狗就嚇得狼狽逃竄。後來,李斯到官府的糧倉裡去,看見倉裡的老鼠,住大房子,沒有驚擾,吃得好,隨便吃。於是,李斯大生感慨:一個人一生能不能成就一番事業,就像老鼠一樣,關鍵看他在什麼平台上。

    這就是李斯非常有名的「老鼠哲學」。倉中鼠的理想,顯露了李斯不甘貧賤,一心向上爬的願望。不少學者指出:李斯的「老鼠哲學」是自私哲學,確實非常正確。但是,李斯的「老鼠哲學」並非全無道理。平台對於實現一個人的人生價值確實非常重要。這是李斯對人生的有效領悟。

    「倉中鼠」的理想使李斯不再甘當一個小吏,想幹出一番事業來。因此,他辭去小吏,到齊國求學,拜荀卿為師。荀卿是當時著名的儒學大師,宣講孔子的學說,但是,他從當時的政治形勢出發,對孔子的儒學進行了改造。荀子的思想中有比較接近法家的主張,主要研究如何治理國家,即所謂的「帝王之術」。李斯學習的就是這些東西。

    人生在世,卑賤是最大的恥辱,窮困是莫大的悲哀。一個人總處於卑賤窮困的地位,令人譏笑。這是李斯對人生意義及榮辱問題的總的看法,是他日後一切活動的出發點與歸宿,是他積極進取、乘時建功的動力,也是他日後陷入罪惡淵藪的基因。不愛名利,無所作為,不是讀書人的想法。所以,李斯告別了老師,到秦國實現自己的願望去了。

    平心而論,李斯的哲學有其粗俗的一面,亦有其積極的一面。一個人生活在世,必須樹立自己的目標,尋找合適的發展平台,並且要抓住機會,把這種目標轉換成為實際的行動,從而有效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樹立正確的目標是人生追求與發展的動力與源泉,但同時要善於滿足,對慾望的無止境的追求往往適得其反。李斯死前對他兒子說:「我多想和你再牽著黃狗,從上蔡東門出發,去野外追趕兔子,但這是不可能的了。」

    西晉時期的陸機,臨終之時也發出了類似的感歎。

    陸機本是東吳人,吳國被滅之後,與弟弟陸雲前往洛陽發展,一時聲名鵲起。成都王司馬穎愛才,重用陸機。討伐長沙王司馬義時,用陸機為主帥,陸機雖為將帥之後,但行軍打仗,沒有經驗,請辭,成都王不允。陸機書生氣十足,部下不服指揮,陸機又缺乏作戰經驗,結果自然可知,損兵折將,大敗而歸。

    有人乘機誣陷陸機與長沙王有勾結,成都王於是派人抓捕陸機,處以死刑。臨刑之前,陸機歎道:「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華亭在今上海市松江區,二陸入洛之前,經常流連於此。想再聽聽華亭野鶴的叫聲,恐怕是不可能了。

    唐朝的宰相相房玄齡編纂《晉書》時,把這句後悔的話同李斯的那句臨終感歎相提並論,「上蔡之犬,不誡於前,華亭之鶴,方悔於後。卒令覆宗絕祀,良可悲夫」!

    世上沒有後悔藥。李斯的臨終之言、陸機的臨刑之歎,對當下社會的任何人都會有所啟發。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