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有學問 第25章 夷齊的氣節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

    ——《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列傳》

    孤竹國是殷商的下屬小國。孤竹國君有三個兒子,他比較看重三子叔齊,欲傳位給他。孤竹國君死了以後,叔齊認為長幼有序,應該讓他大哥伯夷繼承君位。伯夷認為立叔齊是父命,於是離家出走。老三也不肯當國王,拍拍屁股跑了。國人只好立了孤竹國君的二兒子。這是伯夷、叔齊讓國的故事。

    伯夷、叔齊兄弟倆,聽說西伯昌善待老人,一起前往去投奔。湊巧的是,二人趕到時,文王剛死。武王載著父親的牌位,帶領人馬,正欲東伐商紂。兄弟倆趴在馬前進諫:「父死不葬,這是不孝;作為臣子,討伐國君,這是不仁。」左右衛士要殺掉他倆,幸虧姜太公阻止,說這是義人,才攙扶他們離開。這是伯夷叔齊叩馬強諫的故事。

    武王伐商順利得「像緞子一樣」,天下改朝換代。兄弟倆認為周朝以臣伐君,是不義之國,不能吃周朝的糧食,於是跑到首陽山,吃野菜去了,最終餓死。這是二人不食周粟的故事。

    魯迅在《故事新編·采薇》中把伯夷、叔齊描畫成了恪守舊禮、可笑又可憐的遺老,是「脾氣太大的傻瓜」。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中說伯夷是「一個對自己國家的人民不負責任、開小差逃跑、又反對武王領導的當時的人民解放戰爭、頗有些『民主個人主義思想』」的人。

    以今日世俗眼光看之,兄弟倆確實有點傻,推辭讓國,離家出走;兄弟倆確實也有點愣,武王伐商後來被認為是正義之舉,二人卻不惜身家性命,叩馬強諫;兄弟倆確實也有點愚,認為周以不義手段取國,所以不能吃這個國家的糧食,采薇充飢,最終餓死。

    在評價歷史人物與事件的時候,我們一方面要注重歷史事實,考索其真實性;另一方面,則要深究其中所包含的時代意義。清代的梁玉繩曾列舉十條證據說明伯夷叔齊事跡中有不可信之處,因此,今天的我們主要是看後者的意義。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要學會選擇與放棄。伯夷堅守孝,叔齊堅守悌;兄弟二人,堅守仁、義。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放棄國之大寶,放棄身家性命。二人是有點「傻」,也有點「愚」,但二人心中都在堅守著自己的信念,並切實踐行了自己的信念。

    夷齊的讓國精神和不食周粟的高尚氣節,成為歷代詩人反覆吟詠的題材。他們題詩作賦,詠頌伯夷、叔齊。著名者如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范仲淹、司馬光、文天祥、劉伯溫、顧炎武等都有相關作品傳世。夷齊的精神早已超越了時代,成為了一種高尚、骨氣氣節的文化符號。

    在《史記》中,《伯夷叔齊列傳》是非常獨特的一篇,司馬遷把更多的語言用在了自己的感慨上。他說到:都說老天爺不偏不私,經常幫助好人,可是像伯夷,叔齊這樣的人難道不是好人嗎?可為什麼他們餓死在首陽山?孔子的徒弟中,只有顏淵可謂好學,但是顏回卻是簞瓢屢空,食不果腹,早早去世。老天是怎麼報答善人的呢?像盜跖這樣的人,殺人如麻卻得以善終,這又是什麼樣的道德呢?現在像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如果說這是所謂的天道,那天道究竟是對呢?還是錯呢?

    司馬遷對此十分疑惑,他的內心深處一定經歷過了痛苦的掙扎,而這到底是什麼原因,也足夠讓他老人家想上一輩子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