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吾的人生智慧 第22章 空:見勢不妙就及時抽身 (1)
    「空(發一聲音)」是做人六字真言之一,即空洞的意思。一是文字上,凡是批呈詞、出文告,都是空空洞洞的;二是辦事上,隨便辦什麼事情,都是活搖活動,東倒也可,西倒也可,有時辦得雷厲風行,其實暗中藏有退路,如果見勢不佳,就從那條路抽身走了,絕不會把自己牽掛著。「空」所強調的是「厚黑相濟」

    「空」是做人六字真言之一,即空洞的意思。在辦事上,強調的是靈活,要「厚黑相濟」。

    人生在世,待人接物,應當說更多的時候是要「厚」的,所謂有話好說,遇事好商量,遇事讓人三分……等等,都是人們待人接物中常有的態度和常用方法。但不是所有的時候軟的手段都靈驗,有的人就是欺軟怕硬,敬酒不吃吃罰酒,好話聽不進,惡話倒可讓他清醒。這樣,「黑」(強硬的態度與手段)就成為必要。

    軟與硬,作為一種處世謀略,或者作為一種交際手段,無論何種場合,不可偏廢。從理論上講,「厚」,體現友善、修養、通情理;「黑」則顯示尊嚴、原則和力量。就客觀情況而言,在人們的交際活動中,「厚」與「黑」的兩手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如果有所偏倚,自己便要吃虧。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太「厚」,則易給人弱者的印象,覺得你好欺負,於是經常受到別人行為、言語、態度的戲弄與不恭。這種現象是普遍的,因為不可能指望人們修養都那麼好,公正無欺地待人,而恰恰相反的是,更多的人總多少有點欺軟怕硬的毛病。因此,不可一味地「厚」。當然,與人交際,也不可一味不轉彎地「黑」。一個人太強,必然使人覺得他頭上長角,渾身長刺,別人對他的態度是:「人狠了不逢,酒釅了不喝。」換句話說就是,人太黑我不惹你,惹你不起還不躲起?這是一般時候的態度。到節骨眼上,別人忍無可忍,牆倒眾人推。所以,為了生活平安,辦事順利,初入社會的人,或者過分軟弱,過分單純的人,務必要瞭解厚黑兩手的效用,心理上有點厚黑兩手交替著用的謀略與隨機應變。

    心胸寬廣是一種「空」的處世原則

    厚黑學中「空」字訣所強調的行事準則之一是為自己「留退路」。這主要要通過「厚」的手段來實現。在生活中事事如意是不可能的。人在受到外來的羞辱時,需要一點兒心胸寬的「厚」功夫,心胸寬廣的「厚」功夫是成大事的基礎。

    褚衰是東晉時有名的大將。有一次,他乘船送客往浙江,夜晚投宿在錢塘縣的驛亭中。當時錢塘縣令也正送客過江,來到驛亭。亭吏因為不知道褚衰的身份,為了接待縣令,就把褚衰趕了出來。出門在外就得受委屈,褚衰聰明地對世態生相,一望就心裡有數,涇渭分明,犯不著跟亭吏過不去,於是褚衰採取了「厚」的策略——悄悄捲起行李到江邊的牛屋住下。

    不久,錢塘潮水漲起,縣令沈充觀潮來到此處,遠遠望見牛屋下竟住著人,感到非常驚奇,忙問下屬是誰。亭吏不敢隱瞞,回答說:「昨天有一個北方人來投宿,因為你們這些貴賓駕到,所以把他暫時安置在那兒住。」

    沈充當時微微有些醉意,所以想開個玩笑,他叫道:「嘿,北方佬,過來吧!快快報上你的姓名,我可以給你一些餅子吃呢!」當官的對平民百姓無禮是常事,但如果是宦官侮辱外戚,文官蔑視武將,一般是會生出風波來的,甚至互不相讓,一直到皇帝那兒,讓朝廷好不熱鬧。

    褚衰地位雖不高,大小也算個人物,受到別人的輕視嘲弄,心裡老不大高興。他心裡想:上樑不正下樑歪,有什麼樣的上司,就有什麼樣的下屬,瞧他沈縣令那個粗魯樣子,也難怪會有亭吏這樣惡吏了。他心裡罵著,嘴上還是彬彬有禮地回答:「我是河南的褚衰。」根本不提起被驅趕的事情。即使介紹自己,也只是冰冷的幾個字。話的效果往往跟它的長短成反比,褚衰一下子把沈充鎮住了。

    沈充早就知道褚衰的大名,現在把褚衰得罪了,很希望對方能責備那個該死的亭吏和自己一頓,自己才好趁機下那難堪的台階。但褚衰站在一旁不開口,沈充要鞭撻亭吏也被他制止了。於是沈充只好吩咐手下殺雞宰羊,備妥豐盛的酒宴款待褚衰,請褚衰賞臉。褚衰毫不遲疑地答應下來。沈充知道他對自己一定有看法,但不好直接問他,所以只有更加小心地賠不是、勸酒。

    有人把褚衰的做法叫做「皮裡春秋」。意思是:儘管心裡對別人有自己的看法和評價,卻從不肯輕易談出,心存涇渭,卻從不隨意褒貶別人。褚衰深深懂得,跟別人過不去,就是跟自己過不去。何況古人還教訓過:大人不計小人過。或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看穿了看透了之後,何須把褒貶溢於言辭,喜怒形於聲色呢?褚衰如果忍不住,至少可以譴責他們一番,得一些快慰。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甚至還可以和縣官、亭吏到民事法庭上一見高低,只是那臨江把酒,觥籌交錯的酒宴恐怕就得泡湯了。

    人在受到外來的羞辱時,需要一點兒心胸寬廣的「厚」功夫。否則,羞恥心過重,受到一點刺激就受不了,承擔不了委屈,喜怒樂都掛在臉上,這樣的人成就不了什麼大事。

    「難得糊塗」也是對「空」字訣的運用

    厚黑學強調,做人要把智巧隱藏在笨拙中,不可顯得太聰明,收斂鋒芒,才是明智之舉,寧可隨和一點也不可太自命清高,要學以退縮求前進的方法。這才是立身處世最有用的救命法寶,也是「空」字訣的基本原則之一。

    歷史上許多睿智的人都發現,生活中處處精明就會很累,因此,「難得糊塗」的處世哲學才具有了廣闊的市場。

    難得糊塗,是鄭板橋的傳世名言,也許不亞於孔子那一大堆的《論語》。後人將「難得糊塗」製成條幅,懸於文人雅士的書齋、鄉野村夫的居室;掛到珠光寶氣的酒樓飯店、窮鄉僻壤的快餐小店;書於權貴政客的辦公室、明星大腕的會客廳……這是一種時尚潮流。這種時尚潮流,我們在今天的街市上是可以隨處遇到的,可見孔聖人的不及鄭板橋。

    「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這是鄭板橋書寫「難得糊塗」四個大字後加寫的小字說明,當時他任濰縣知縣。鄭板橋在雍正十年寫給其弟的信中說:「愚兄為秀才時,檢家中舊書簏,得前代家奴契券,即於燈下焚去。」「自我用人,從不書券,合則留,不合則去,何苦存此一紙,使吾後世子孫借為口實,以便苛求抑勤乎!」「試看世間會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別人一點,直是算盡自家耳。可哀可歎,吾弟識之。」這就是鄭板橋的糊塗觀。

    後人可以對「難得糊塗」做任何註釋,但看鄭板橋的一生,他自己對「難得糊塗」卻有著十分正面的解釋。

    鄭板橋幼年家貧,靠教書賣畫為生,康熙年間考為秀才,雍正年間中舉人,乾隆年間中進士,算是從貧民階層走出來的知識分子。也正因為如此,他在當上知縣後,為官清廉,深得老百姓的擁戴。後來因為幫助老百姓打官司,又在辦理賑濟公務中開倉放糧,拯救老百姓,因此得罪了豪紳官宦,因而被罷官,回揚州賣畫。鄭板橋擅畫竹籃,工書法,能詩文。看他的書畫,便知他的人品,讀他的詩文,便知他的道德。

    難得糊塗的鄭板橋,的確大有過孔子之處。鄭板橋首先就明白天下第一等的大道理:人要活著,就必須吃飯穿衣,自然也就離不開農民,離不開農民的春耕、夏鋤、秋收、冬藏。他在《范縣署中寄舍弟墨第四書》中,諄諄教導、反覆叮囑堂弟鄭墨:「我想天地間第一等人,只有農夫,而士為四民之末。農夫上者種地百畝,其次七八十畝,其次五六十畝,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種收穫,以養天下之人。使天下無農夫,舉世皆餓死矣。」「工人製器利用,賈人搬有運無,皆有便民之處。而士獨於民大不便,無怪乎居四民之末也!」今天讀來也頗有些馬克思主義的味道。也是我們今天官場上的權貴所不能比及的。

    對「學而優則仕」的一族,鄭板橋所不齒。他在信中對此等人痛斥道:「今則不然,一捧書本,便想中舉人中進士做人,如何攫取金錢,造大房屋,置多田產。起手便錯走了路頭,後來越做越壞,總沒有個好結果。其不能發達者,鄉里作惡,小頭銳面,更不可當。」

    鄭板橋還舉牛郎織女的起名來源為例,告誡堂弟務必尊重勞動人民。他說:「織女,衣之源也,牽牛,食之本也,在天星為最貴。天顧重之,而人反不重乎?其務本勤民,呈象昭昭可鑒矣。」

    鄭板橋的愛子、教子之道也是很有獨到之處的。他在《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二書》中,就專談了自己的愛子、教子之道。他說:「余五十二歲始得一子,豈有不愛之理!然愛之必以其道,雖嬉戲玩耍,多令忠厚悱惻,毋為刻急也。」「要須長其忠厚之情,驅其殘忍之性,不得以為猶子而使縱惜也。」鄭板橋愛子不縱容,教子先樹德。教育孩子做堂堂正正之人,忠誠老實之人,心地善良之人。僅此一點,足見鄭板橋的喜忠厚、重品德。這也是鄭板橋親眼目睹達官貴人的紈褲子弟輕薄殘忍、奢侈腐化成風引出的反思。

    鄭板橋還告誡弟弟說:「家人(僕人)兒女,總是天地間一般人,當一般愛惜,不可使吾兒凌虐他。凡魚饗果餅,宜均分散給,大家歡喜雀躍。」他把僕人的兒女看成同自己的子弟一樣,同富家子弟一樣,不許自己的兒女欺侮小視他們,這是何等的難能可貴!不僅如此,他還警醒道:「讀書中舉中進士為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個好人。」他教育兒女讀書不要只為了做人,首先要做人,作個明理的好人——也就是有益於人民和社會的人。這是鄭板橋置官場十餘載,目睹官場腐敗,貪官橫行,清官難當,老百姓視官吏如虎狼所得出的結論。

    封建社會皇權的專制,必然導致政治腐敗,政局動盪,官貪吏虐,民不聊生。因而,做人難,為官亦難。鄭板橋寫「難得糊塗」,正因為此。

    這「難得」的糊塗,「學為」的糊塗,不是癡呆兒天生的糊塗,而是性存忠厚者大智若愚式的糊塗,或是自作聰明者假癡假呆式的糊塗。大智若愚,當然「難得」;聰明人要裝出糊塗樣,而且要裝得「像煞有介事」,也很「難得」,所以要「學為」。

    「難得」如何得,「學為」怎樣為呢?鄭板橋是「放一著,退一步」。當然,他的「放」、「退」,目的是避禍,是智者的遠慮。這種做法正是厚黑學所推崇的。

    在紛擾的世間採取超然態度

    厚黑學中的「空」字訣,要我們在紛擾的世間盡量採取超然態度,不要庸人自擾,沒事找事。而不懂厚黑學的人,在生活中常常會遭受不必要的煩惱。

    明朝時流傳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個姓沈的人同朋友一起去市上聽說書。說書的正講到《楊家將》裡楊宗保被敵人射傷,其子楊文廣將其救入柳州城內,又被敵人重重圍困、缺彈少糧時,說書人不講了,「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這位姓沈的愁眉苦臉,哀歎不已,朋友拉他走,他也不走。回到家中,他又夜不成寐,苦苦思索:「文廣被圍,該怎樣解圍呢?」久思久想,竟想出了病。

    家人勸他到外面去轉轉,散散心。沈某人在街上見到一個賣竹子的。他又焦急地唸唸叼叼:「路上一定會有行人被他的竹子戳傷。」回到家中,病又加重了。

    家人無奈,請來一巫醫。巫醫用迷信的法語告訴他:「你來世要變成一個女人。嫁給一個長相醜陋的丈夫……」這一講更麻煩了,病癒轉劇。

    他的一個親友來探望他,對他講,不需什麼藥,「善自寬,病乃愈!」這位沈某人竟說:「若讓我寬,須為楊文廣解圍,讓賣竹子的回家,讓那醜陋的男人寫一份休書!」

    這當然是一則笑話,它為成語「庸人多自擾」作了漫畫式的註解,它還告訴人們,「多擾以自苦」的無益、愚蠢和可笑。在生活中,確實有些年輕人經常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憂愁困擾,不知為什麼老是對前景抱著一種擔憂。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