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吾的人生智慧 第16章 恐:利用對方的心理弱點達到自己的目的 (1)
    「恐」是厚黑學中的求人六字真言之一,是恐嚇的意思。有些當官的把捧字做到十二萬分,還不生效,這就是少了恐字的工夫。凡是影響你陞遷發財的關鍵人物,都有軟處,只要尋著他的要害,輕輕點他一下,他就會惶然大嚇,立刻把你想要的送來。非到無可奈何的時候,恐字不能輕用。用「恐」的手段達到既定的目的

    在生活中,對別人進行適當的「捧」是必要的,但這只是厚黑學的一個方面;在某些特殊的情況,還必須採取厚黑學中的「恐」的技巧,通過嚇唬別人,或給對方施加壓力,達到自己的目的。

    一位電腦公司的總經理,長期以來一直懷疑採購部門的經理和國外的一些原料廠商互相勾結,因為事後發現採購回來的原料比別家貴不說,品質也不如別家的好。

    可是這個總經理雖然直覺地發現不對,卻又無確實的證據可以糾舉,如果直接地去問採購經理,他一定不會承認的。

    有一天早上,採購經理一上班,打開電腦開始工作,沒多久即夾起皮包匆匆外出,接著幾天都沒來上班。

    自然地,按照公司規定,如果員工多日曠工,公司可以曠工未到為由,予以解聘。

    嘴角帶著一絲詭異笑容的總經理,很快地大筆一揮,在人事部呈上來的公文上批了幾個斗大的字:曠工解聘。

    到底是怎麼回事?

    原來這一天,採購經理一上班,即接到一封國外來的不具名的限時郵件,信是這麼寫的:

    「事情已經敗露,請小心。」

    接著他發現自己的抽屜有被搜過的痕跡,抬起頭來又心虛地覺得總經理不時地投過來頗為奇怪的眼神,並且一直地在他的桌子前面走來走去。

    他的心一慌,就急忙忙地趁著大家不注意,什麼也來不及帶走,夾起了公事包就往外衝。自然地,事後冷靜下來,想要和國外廠商求證是誰發的信,也因為什麼也沒帶而無法聯絡了。

    那封郵件是誰發的?自然是頭腦轉得快的總經理托人發的嘍!總經理用「恐」的手段圓滿地達到了既定的目的。

    先抓住對方的把柄

    為了使「恐」的方法奏效,最好先抓住對方的「把柄」,使對方乖乖地就範。

    漢代的朱博本是一介武將生,後來調任左馮翌地方文官,利用一些巧妙的手段,制服了地方上的惡勢力,被人們傳為美談。

    在長陵一帶,有個大戶人家出身的名叫尚方禁的人,年輕時曾強姦別人家的妻子,被人用刀砍傷了面頰。如此惡棍,本應重重懲治,只因他大大地賄賂了官府的功曹,而沒有被革職查辦,最後還被調升為守尉。

    朱博上任後,有人向他告發了此事。朱博覺得太豈有此理了!就見尚方禁。尚方禁心中七上八下,硬著頭皮來見朱博。朱博仔細看尚方禁的臉,果然發現有疤痕。就將左右退開,假裝十分關心地詢問究竟。

    尚方禁做賊心虛,知道朱博已經瞭解了他的情況,就像小雞啄米似的接連給朱博叩頭,如實地講了事情的經過。頭也不敢抬,只是一個勁地哀求道:「請大人恕罪,小人今後再也不幹那種傷天害理的事了。」

    「哈哈哈……」朱博突然大笑道,「男子漢大丈夫,本是難免會發生這種事情的。本官想為你雪恥,給你個立功的機會,你能自己效力嗎?」

    於是,朱博命令尚方禁,不得向任何人洩露今天的談話情況,要他有機會就記錄一些其他官員言論,及時向朱博報告。尚方禁已經儼然成了朱博的親信、耳目了。

    自從被朱博寬釋重用之後,尚方禁對朱博的大恩大德時刻銘記在心,所以,幹起事來特別賣命,不久,就破獲了許多起盜竊、強姦等犯罪活動,工作十分見成效,使地方治安情況大為改觀。朱博遂提升他為連守縣縣令。

    又過了相當一段時期,朱博突然召見那個當年受了尚方禁賄賂的功曹,對他進行了獨自的嚴厲訓斥,並拿出紙和筆,要那位功曹把自己受賄的一個錢以上的事通通全部寫下來,不能有絲毫隱瞞。

    那位功曹早已嚇得篩糠一般,只好提起了筆,寫下自己的斑斑劣跡。

    由於朱博早已從尚方禁那裡知道了這位功曹貪污受賄的事,所以,看了功曹寫的交代材料,覺得大致不差,就對他說:「你先回去好好反省反省,聽候裁決。從今後,一定要改過自新,不許再胡作非為!」說完就拔出刀來。

    那功曹一見朱博要拔刀,嚇得兩腿一軟,又是打躬又是作揖,嘴裡不住地喊:「大人饒命!大人饒命!」只見朱博將刀晃了一下,一把抓起那位功曹寫下的罪狀材料,三兩下,將其削成紙屑,扔到紙簍裡去了。

    自此後,那位功曹終日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工作起來盡心盡責,不敢有絲毫懈怠。

    許多老謀深算的官員都知道,抓刀要抓刀柄,制人要拿把柄。在對手身上發現了弱點,然後「趁火打劫」讓他為我所用,這種方法十分奏效。

    適度採用「恐嚇」的管理手段

    為了進行更有效的管理,被稱為台灣「經營之神」的王永慶常常採取「恐」的技巧,有意給部下施加壓力。

    為了追蹤、考核台塑各有關單位,以瞭解命令貫徹的實際情況,並考核各單位主管與幕僚人員的能力,王永慶定期安排「午餐匯報」,每一單位主管都有輪到的機會。

    通常只要王永慶在國內,幾乎每天中午都舉行這種吃便飯式的「午餐匯報」,這除了追蹤、考核以及能力的考驗之外,也是行政主管與幕僚人員重要的溝通場所。

    匯報通常以各事業單位經營狀況或是遭遇的管理難題為主。輪到報告的單位,在一個月以前,總管理處就會通知他們準備,隨後擬定報告的主題和議程。其他制度的建立、投資或經營改善提案,也常在午餐匯報中討論。

    一般「午餐匯報」都由王永慶親自主持,氣氛嚴肅,會中王永慶一聽到有疑問的地方,立刻將報表折角,待報告告一段落之時,以慣有的「追根究底」方式不斷發問,若準備不充分,被問者隨時會被問倒。因此,在匯報中報告的單位無不戰戰兢兢,唯恐準備不周,當場出醜。

    每個事業單位的主管都深切感到這股強大的壓力,絲毫不敢懈怠。由於採取激烈的競爭與淘汰制,有些人覺得,台塑沒有一般中國公司的人情味。

    對於這個問題,王永慶的看法是:「什麼叫人情?人情用在努力、有貢獻的人身上是一種愛和鼓勵。假如這個人不用功、不努力,沒有貢獻,你還怎麼照顧他呢?淘汰就淘汰了,淘汰了他,讓他有機會反省,這樣才有救,中國式的人情在過去家族式的企業上表現得最明顯,不管旁人能力如何,自己的親戚總是最要緊。他們不講理,只顧情,事實上,沒有理怎麼有情?」

    有人批評說,台塑的中層以上幹部覺得沒有安全感,而且回報不夠,甚至因為工作緊張、壓力大使很多人得了胃病。

    王永慶認為,所謂沒有安全感,不是他一個人的問題,也不是他的公司管理不好,是社會風氣造成的。一個公司管理得好的話,有貢獻的人,會有根據評判他好,他的業績自然就好。怕的是公司對有貢獻、有力量的人也無所謂,讓沒有能力的人坐享權力。

    王永慶關心的是:「沒有安全感」的聲音的來源在哪裡?是不是有貢獻的人說:「我沒有希望,我這樣子努力,公司都不曉得。」假如是這樣,管理上就出問題了。

    「一個企業家,最要緊的就是判斷。評判錯誤就完蛋。對人要公平、合理。假如一個企業家還不曉得內部的人沒有安全感,自己也就完了。衡量人事管理強不強、公道不公道,要由管理上求得鼓勵、評判,不能把好的抹殺掉。」

    王永慶給部下施加壓力,不是妄加,而是用一種公正的標準來要求,台塑集團正是靠這一點才興旺發達,而成為台灣首屈一指的大企業。

    希望生活、工作有保障、有安全感,這恐怕是人之共性。但人是有惰性的動物。安全感固然符合人性,但也會使人變得懶惰,鐵飯碗造成的弊端是有目共睹的。

    適度採用「恐嚇」的管理手段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為人只有在不安全和壓力之下,才會變得聰明和勤奮起來。

    想方設法讓下屬處在競爭之中

    對下屬採用「恐」的手段可以採用多種技巧,想方設法時刻讓他們處在競爭之中就是一種重要的技巧。

    有時,競爭對象是不容易找到的,這時,就要發揮「有孔沒孔都要鑽」的精神,「設立」一個「競爭對像」。

    對於沒幹勁的部下,只要告訴他:「你和A先生兩個人,成功是指日可待的。」就等於暗示了他競爭對手的存在。

    美國某家鑄造廠的經營者經營了許多工廠,但其中有一個廠的效益始終徘徊不前,從業人員也很沒幹勁,不是缺席,就是遲到早退,交貨總是延誤。該廠產品質量低劣,使消費者抱怨不迭。雖然這個經營者指責過現場管理人員,也想盡辦法,想激發從業人員的工作士氣,但始終不見效果。

    有一天,這個經營者發現,他交代給現場管理員辦的事,一直沒有解決,於是他就親自出馬了。這個工廠採用晝夜兩班輪流制,他在夜班要下班的時候,在工廠門口攔住一個作業員,他問:「你們的鑄造流程一天可做幾次?」作業員答道:「六次」。這個經營者聽完一句話也不說,就用粉筆在地上寫下「六」。緊接著早班作業員進入工廠上班,他們看了這個數字後,不明就裡,竟改變了「六」的標準,做了七次鑄造流程,並在地面上重新寫上「七」,到了晚上,夜班的作業員為了刷新紀錄,就做了十次鑄造流程,而且也在地面上寫上「十」。過了一個月,這個工廠變成了他所經營的廠中成績最高的。

    這個經營者僅用一支粉筆,就提高了工廠的士氣,而員工們突然產生的士氣是從哪裡來的呢?這是因為有了競爭的對手所致。作業員做事一向都是拖拖拉拉,毫不起勁,可在突然有了競爭的對象後,就激發起了他們的士氣。

    每一個人都有自尊心和自信心,其潛在心理都希望「站在比別人更優越的地位上」,或「自己被當成重要的人物」,從心理學上來說,這種潛在心理就是自我優越的慾望。有了這種慾望之後,人類才會努力成長,也就是說這種慾望是構成了人類幹勁的基本元素。

    這種自我優越的慾望,在有特定的競爭對像存在時,其意識會特別鮮明。以學生來說,當他們自己的成績變好時,就會有打垮競爭對象的意識,所以就會更加用功。

    只要能利用這種心理,並設立一個競爭的對象,讓對方知道競爭對象的存在,就一定能成功的激發起一個人的幹勁,但是如果以直接的方式揭示對方,說:「他就是你競爭的敵人,」效果則較差,因為這樣好像給了對方一個強制性的壓力,使對方有了警戒的心理,他反而在心理上會產生反抗。某個有名的中學教師,他經常以學生的意願編排座位,使同一志願的人坐在一起。如此一來,學生之間很自然地就會產生競爭心理,因而會用功讀書,這也是運用潛在心理的例子。

    一個經營者成功並巧妙地運用了這個技巧。這個經營者有一個長年為他開車的司機,最近這個司機的工作態度惡劣,不但經常遲到,而且開車時心不在焉,讓這個經營者毫無安全感。然而,這個經營者並不直接責罵他,只是若無其事地說:「你也認識A先生吧?他是你的晚輩,工作態度非常認真,給人的印象很好,從來都不遲到早退。」

    這個經營者只說了這些,就不再多說了。那個司機當時並沒有任何反應,但從此以後,他的工作態度就有了360°的大轉變。因為自己當上領導者的司機,畢竟是一件榮耀的事情。這個資深的司機,心裡一定想不能輸給A先生,所以他才努力工作。以這種「恐」的方式去督促下屬,讓他注意到有競爭的對象存在,那麼你的目的就可以達到80%了。

    用「恐」挫傷對方的傲氣

    1988年夏天,我國某公司同美國某公司進行了一場談判,中方談判的目的是從美國這家公司引進一種生物產品生產技術,而美方的談判目的則是向我國銷售這種生物產品,並打算把生產技術轉讓給中國。談判的矛盾焦點是一個要求技術轉讓,另一個要求推銷產品。

    為了在談判中取勝,中方代表事先作了多方面的市場調查,瞭解到這種產品在國際市場基本上被兩家大公司壟斷著,一家是法國公司,另一家就是美國這家公司了。近幾年來,這兩家公司一直在進行明爭暗鬥,並且都打算佔領中國這個大市場。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