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8090不靠譜 第53章 需要快樂工作的年代 (2)
    其實技能和愛好是略有區別的。愛好是一個方向,就比如每個人都可以演講,這中間又有一些人特別愛好演講。把北京的小孩子和上海的小孩子放一起,會發現北京的小孩子比較能講,為什麼?因為北京的老一輩有演講的傳統。把我們中國的小孩和美國的小孩放在一起你就能看出來,美國的孩子相對會講。美國的小孩從小就會講,因為美國85%的人不同程度都信仰基督教,週末的時候都要去教堂,在教堂要做testimony(分享見證)。小孩被組織起來學習,要報告本星期上帝愛我了,有件事情幫我做了,然後把這件事說出來。每人都講故事,講著講著他就會演講了。專長或者技能是中立的,普遍適用在不同的方面,技能有個非常核心的東西,就是動手。

    說到動手我們就要檢討我們現在對待80後和90後的方式。現在父母愛小孩,愛小孩的方式就是不捨得小孩動手,這其實是在傷害小孩的技能培養,動手本身會形成習慣,從這個角度來說,小孩子應該從小培養動手習慣。比如你能堅持寫博客,把這寫成專長,在一個單位裡就很不錯了。現在在單位裡,讓普通員工寫個會議紀要,能寫得像樣的,100個人裡不到兩個。還有寫申請報告,每次讓員工寫一個活動的申請,還得領導給口述,口述完了他再寫,寫出來的還跟假的一樣。為什麼?大家沒有動手的習慣。當你有動手習慣的時候你就不會覺得這是一個負擔,也不會覺得不快樂,還能因為你幹得了這事兒,得到別人的認同,增加了成就感,從而感到快樂。

    也就是說一個單位的普通員工,如果會寫文字申請報告,說實話,就很容易得到領導表揚,要求真的不高。我經常跟我的同事說,你就寫博客,天天寫自己的事,等你寫東西寫慣了你就發現寫東西就是描述。我現在講的這個技能都不是專業技能,而是universal,即普通的一般性的技能,但是這些正是工作中間職業成就感的來源,而且因為有習慣,很輕鬆地就能做了。我們公司搞廚藝大獎賽,後來發現我不該參賽,因為我參賽老拿第一名,老闆老拿第一名,人家就會覺得不公平。我發現有的同事拿冠軍很輕鬆,都不用準備的,有的同事進前十名都很困難,因為他平時從來沒練過,專門為了參賽才練的,這就是技藝技能和非技藝技能的區別。其實愛好通常會比較單一,但你可以擁有比較多的技能,較多的通用技能可以減輕你在日常生活中的負擔。

    我們要讓一個小孩在青少年時期就有動手的能力,這樣以後不管他是做老闆還是員工,都能減輕他的負擔。站在公司的角度來說,很重要的一個工作在於怎麼賦予員工能力。企業在做培訓的時候只想著培訓員工,比如說只讓他在某個崗位上幹一件事情,光有幹一件事情的能力是不能創造快樂的,因為長時間干同一件事一定會無聊,不管它多麼偉大。所以在進行員工培訓時一定要注意多元化。像我們現在的員工培訓內容中包括跳舞,專門邀請不同的舞蹈家來教不同類型的舞蹈。舞蹈首先是很重要的行動協調性訓練,另外員工們在剛開始學的時候跳不好老覺得不好意思,所以這裡面還有臉皮的訓練、心理的訓練。其實學舞是一個典型的技能獲得過程,在開始的時候可能完全不會,後面通過分解動作,把每個動作練熟,再把熟練了的動作連接起來。這實際上反映出人們怎樣習得一個新的行為,對這個行為反覆多次鞏固,再進入到下一個行為反覆多次鞏固,然後把前一個行為和後一個行為連接起來就成為一套動作,高級工就是連著好幾個工作行為都熟練的人。

    其實我們生活裡面很多技能是可轉移的。我注意到幹我們這行的需要非常細心地作研究。會吃螃蟹的人通常能幹得不錯,因為做咨詢和吃螃蟹一樣,都是從殼裡一點一點找肉吃。所以說一個人在某個地方的習慣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轉移到另外的地方來使用。一個單位想要賦予員工能力,不能說因為你天生就那麼笨,所以拿你沒辦法,英文中專門有個詞叫enable(啟用),僅僅是簡單提出要求只能讓員工感到壓力,只有賦予其能力他才能找到出路。

    第三個是見識。什麼叫見識呢?世界上其實本來沒有一個單一的學問或者規則。你們印象中覺得我們中國人乾淨還是印度人乾淨?中國人應該沒什麼人會覺得印度人更乾淨的吧!實際上,印度人也沒幾個人覺得中國人是乾淨的。為什麼呢?標準不一樣。中國人的乾淨是從外表來看,皮膚白點、衣服穿體面點就是乾淨。印度人是從內裡來看,他們看我們的裡面覺得不乾淨的,屬於spiritual(精神)範疇,是從精神或者心理層面說的。印度人看我們什麼都吃,他們覺得你吃什麼,就沾染什麼。印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奈保爾在他的《印度三部曲》裡面提到中印兩國開戰,中國青年參戰,覺得自己是保家衛國、自衛反擊,印度人就不這麼說,他們的領袖跟青年們說,中國人吃豬—印度有12%是穆斯林—吃豬他們覺得髒;中國人還吃蛇—蛇是他們最高神濕婆頭上的聖物。這種人要打過來了,再不參軍就被他們統治了,青年們一想,慌了,還是趕緊參軍吧。

    見識就是知道世界上的事物不是只有一個角度來認定和判斷的,見識可以有很多角度。為什麼我們不高興的時候,總有人勸你說想開點,如果你就一根筋還能往哪兒想,要是你有八根筋不用勸自然就想開了,就看你從哪個角度看。

    比如說同樣在單位裡差不多位置的兩個人,你漲了工資我卻沒漲,那我不就吃虧了嗎?我光想著憑什麼我就吃虧,就想不開了。這時候你必須換個角度來想。中國的老闆不喜歡你主動提錢的事,而是喜歡先把你當豬肉一樣掂量掂量,看是肥肉瘦肉,完了以後覺得你像五花肉搞不清含量,那就先燉你一段時間,燉完之後看瘦肉含量比較高就給你工資高點,他通常把這部分工資叫效益工資。效益工資有主觀衡量在裡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衡量標準就是你的態度是怎樣的。比如說這次三個人中間只能有一個人漲工資,其他兩個沒漲,從老闆這個角度來說當然希望你們雖然沒有漲工資也好好地幹活。但是有的人沒漲工資,肯定就不好好幹活,還要跳出來,老闆就會覺得沒跳出來的那個比較順眼一點,至少態度是端正的。老闆問你的時候你得說,其實我對錢這種事看得很淡,我在想為什麼我沒漲工資,可能是在學習方面不如別的同事,那以後有學習機會、培訓項目的時候我願意多去學習一點。

    這時候老闆會覺得你還挺有進取心,一高興讓你培訓兩次,培訓完了之後老闆就會主動開始考慮要不要給你漲工資了。為什麼呢?社會學裡有個理論叫做「專屬管理資產」,參與培訓之後,跟過去相比你的人力資本的含金量就提高了,你學完了還沒跑,老闆就會覺得你靠得住,不僅考慮給你漲工資,以後有學習機會還讓你去,學習完了又漲工資。關鍵在於你要知道有這個專屬管理資產的竅門,明白你所擁有的資產越多你的要價能力越高。如果是三資企業,你可以直接跟老闆談,只要他們認為正常,而且你有依據。國內老闆不喜歡這樣,他們喜歡主動給你,不喜歡你主動提出來。你要知道在跟不同對像打交道時,所應用的策略是不一樣的。這個不一樣來源於哪裡?來源於見識。你用這個辦法去做,會發現3年中你漲了8次,而另一個人按照規矩,只漲了3次,跟你差一半。因為管理資產會產生倍增效應,漲你的工資不僅是因為你活幹得不錯、態度不錯,而且本身有資源投放在你身上,還有一點就是老闆認為你人品不錯,這些因素統統加在一起以後你所獲得的比直接向老闆要錢得到的要多得多。

    見識使得我們在考慮同一個問題的時候有不同的選擇,會有上策、中策、下策,上策裡面還有上上策、上中策、上下策,你的選擇就多很多。所以在我們自己年紀比較小的時候,就要有意識地增加點見識,亂七八糟的東西都要去聽聽,亂七八糟的書都要去看看,這就叫見識。很多時候不是在我們已知範圍內的東西謂之見識,我們的見識很大程度上受到自己喜好的限制,而見識其實應該是超越喜好的。我讀書的時候,速度很快,一年差不多能夠讀100多本書,但是這些書中間大概有20本左右是我本來不想看的,在這20本不想看的書裡面有一兩本,到後來我發現是自己特別愛看的。我以前學法律,發現同樣一個案件中,被告和原告說的完全不一樣,而且很有意思的是有的時候被告有證據,原告也有證據,所以基辛格就說過,世界上即使同一套證據還可以用來做不同的說明。這就是見識。在見識角度上看世界是圓的,原因就是看你從哪個角度說,或者從某種角度來說這個世界沒有走不出去的地方,沒有抓不住的機會,這個世界也沒有不可以管理的東西。在我們做經營的時候,核心就是所謂的管理。

    管理就是控制、可控性,管理就是當你有足夠見識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人們都曾經有過解決方案,只是針對具體,我可以從不同的地方把解決方法挪過來,產生一個新的組合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見識包括三個核心的東西,即多讀書,多交朋友,多聽亂七八糟的講座。

    首先,我想讓大家樹立一個學習的概念,就是一定要讀快書。中國有5%的人常讀書,讀書週期從三天到三個月不等,但往往讀完之後三個月再問他這本書寫了什麼,他都答不上來。三個月和三天讀完的效果一樣,那你幹嗎不讀三天呢?用三天讀書法一輩子可以讀7000本書,用三個月讀書法只能讀300本書,這個數量就決定了你的見識層面。所以快讀書,你才能多讀書,視野才會更廣。

    拓展視野的意義在於從任何一個認識的角度都能確切地解決一個問題。有學問的人跟沒有學問的人的差別就在於,別人說個什麼事兒,有學問的人能知道這大概是怎麼回事。有學問的人懂得去學去問,而且知道去哪兒問、問誰。世上老師那麼多,書那麼多,這就夠了。

    第二個要多認識人,尤其要認識陌生人。每個陌生人都是一本不同的書,陌生人對我們來說最有價值。做生意沒幾個是跟熟人做的,賣東西都是賣給陌生人。還是拿演講來做例子,如果你在陌生人面前會緊張得講不出話來,給熟人講就沒問題,即使天天講給你媽聽也沒用,那叫嘮家常,不叫演講,演講必須對著陌生人。其實陌生人之間的信息溝通最為敏感。你別以為熟人之間就肯定知道很多東西,熟人之間知道的東西其實很有限,而陌生的兩個人坐在一起真要說上話以後,就會挖空心思找話題,我說的話你要不感興趣咱再找一個。

    另外陌生人往往來自不同的領域,能跟你分享的東西也不一樣。我大部分的環保知識都是從飛機上學的,我發現搞環保的人喜歡坐飛機,很有意思。我在飛機上新認識的十來個老外,有三四個跟環保有關。飛機上無聊,所以要聊天。聊天跟看書不一樣,看書的時候你可能滿眼看到的都是無聊的東西,聊天的時候都是選有聊的東西聊,所以聊天從自我選擇來說是優化的,會盡量選擇自己覺得最出彩的東西。在適當的情況下,如果你找到合適的聊天對象,就會得到很多有用信息。我們為什麼要去聽講座,同一個道理,每次講座就是主講人窮盡學問給大家講有意思的事,所以聽講座是個比較好的長見識的方式。

    人們在社會關係中可以找到一些良師益友,就是在普通人中間也總有一些人比其他人更敏感,搜集的信息更多,更具有反思能力和舉一反三的能力,從而更能啟發和幫助大家。你可以受益於這樣的良師益友,我們的見識很大一部分正是來自於良師益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