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8090不靠譜 第43章 大學時期的職業準備 (1)
    我們都生活在計劃生育的時代。如果家裡只有一個小孩的話,那你就是一級保護動物。如果有兩個小孩的話,那你就是二級保護動物。如果有12個小孩的話,那你就是十二級保護動物。十二級保護動物相當於什麼呢?家裡的家禽。只有一個小孩的家庭,你所享受的待遇是熊貓級的,像我小時候,兄弟姐妹多,享受的待遇就是牛羊級的。但是我告訴你,從小當牛當馬當羊的人,到了這個社會上,他的命比較賤,適應能力會比較強。就你這頭熊貓,在四川臥龍山區能活著,為啥啊?有箭竹。你跑廈門這個地方就活不下去,雖然這裡也有竹子,但不是你喜好的竹子,不是你能消化的竹子,所以你的死亡概率較高。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現在找工作那麼難。很正常,因為你是熊貓,你生存的方式跟這個社會允許你生存的方式差距比較大。江湖接不接受有它的一套規則,所以今天我們講的是職業準備。這個「職業」是什麼東西?職業不是你在學校裡學的專業,也不是你們在學校裡學到的最強的技能。你們在學校裡最強的技能是什麼?考試!但是只有這個技能在江湖上是沒有用的。考試技能是格式化的技能,跟社會職業技能的要求正好相反。同樣一個工作在不同的單位要求是不一樣的,一百個老闆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它不是格式化的。格式化的程度越高,通常代表你的情景化反應能力越低。情景化反應能力代表你的職業能力。一個老闆對於北京大學的學生的期望會很高,對於廈門大學的學生期望就會相對低,對於福建師範大學的學生期望就相對更低。用人單位的滿意度是期望減去表現能力,中間的差距越小,說明滿意度越高。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的院長從來不跟我們說哈佛大學是世界一流大學,他講過兩句話,第一句是「Harvardhaswhateverreasontomakeyourmoney(哈佛有任何理由來賺你的錢)」,第二句是「Wedon』thavescholarshipforyou,whatwehaveisjustskill(我們這兒沒有什麼學問,我們有的是技能)」。什麼是技能呢?就是getdirtythingsdone(把髒活搞定)。這就叫技能。

    隨著你的家庭的兄弟姐妹數量增加,父母對你的愛惜度會逐漸降低。站在吃飯人口的角度上說,你是家庭的負擔;站在幹活人口的角度上說,家庭會要求你幹點活。而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的小孩,與以往相比,封閉程度很高,跟陌生人接觸的機會大大減少,你所得到的多是家庭中間的社會關係支持。

    等到上了學,我們立即進入到另外一個圈子—以考試為基本規則的校園圈子。在這個圈子裡,考分成為衡量你是不是好孩子的唯一標準,而且非常強有力。家長在這個標準上,跟學校高度配合,最後大家都成了一種人—考試機器。家長在很大程度上,除了跟校園協同把大家都按照統一的考試規則往一條路上趕之外,還有一件事就是替代我們扮演各種社會角色。著名的風險投資公司IDG(美國國際數據集團)的資深合夥人章蘇陽先生說,任何好東西,如果連驢都知道是好東西的話,人是不應該去選擇的。他的意思是說,其實我們中很少有人的選擇是真正基於自己愛好的,不基於愛好,就會缺乏熱情。一個人熱情地做事和不熱情地做事,差別很大。熱情做事的人一看就知道癡迷其中,所以傑克·韋爾奇先生說,企業家成功的基本原因是什麼—偏執和癡迷。如果你不想僅限於當個小市民,希望比一般的市民階層地位高那麼一點,那你至少要幹一件事,幹完之後有人表揚你:Youareprofessional(你很專業)。而「很專業」對你的第一個要求就是你要有professionalpreference(職業愛好)。這是我今天要講的職業準備的第一點,我們怎樣才能夠發現自己的職業愛好呢?

    我們將來的幸福就這兩個東西,一個叫做professionalachievement(職業成就感),一個叫familyhappiness(家庭幸福感)。女孩子家庭幸福感的比重高一點,男孩子職業成就感佔得多一點。如果你得到了職業成就感,你會發現干同樣的事時,你很少感覺到累。有職業熱情的人,還往往具有leadership(領導力),能感召他人。有一個江門市的初中生給我寫信說,袁叔叔,我準備去哈佛大學,那就是我的愛好。為此她不僅要成績好,還得去做socialwork(社會工作),因為經她研究,本科就能上哈佛大學的同學不僅成績要好,而且要在中學期間就開始做socialwork。這個小女孩能弄明白這件事,說明為了這件事她做了很多準備工作,有相應的投入,她清楚目標,知道自己該努力的方向,就比其他人有競爭力。

    現在的大學生很少有職業規劃,他們不是根本沒想過職業究竟是怎麼回事,就是在那兒胡思亂想。現在我要講職業準備的六個指標。六個指標做到兩個,找工作就不成問題。找到較好的工作也是完全有可能的,還可能找到你自己喜歡的工作。

    第一個指標,讀240本書。一周讀一本教科書以外的書,在你畢業前讀完。你們要通過博覽群書發現自己的興趣點,進而發現自己的職業要求。首先要明白兩點,第一,現在的知識不妨礙你的重新定位,比如說你學的是化學,並不一定說你一定要到化工廠工作,學了化學並不是說只用化學的知識,而是應用化學的技能;另一方面,是要找到自己認同的東西。人要有認同,找到認同的行業,心裡才踏實。那麼怎麼找到你的愛好呢?「大學(college)」的英語詞根就是廣博的意思,工作後,不管你的工作地點是哪裡,都找不到比大學的資料還廣博的地方了。如果在大學四年裡,你能夠找到自己的興趣點,那麼你是幸運的,找到了該學的東西。所以我說要讀240本書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要通過大量掃瞄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點。

    大部分的書,用最笨最笨的一個讀書法就是快讀。你到圖書館去,看一本書,只需要看三個地方:第一,它的前言,第二,它的目錄,目錄相當於它的小標題。如果你們有誰考過托福的話就知道托福有個閱讀的輔導,新東方的閱讀輔導告訴你,閱讀要考高分,不是讀整篇文章,只需要讀第一句和最後一句。所以第三就是,如果一本書,你光讀每一段的頭一句和最後一句,那麼只要讀很少很少就可以,大概相當於讀一本書的3%∼4%就可以明白那本書大致是講什麼的,這樣就可以大大地節省時間。

    這就是索引性讀書,通過掃瞄,形成一個整體印象,如果發現自己對某類書比較感興趣,就可以精讀,精讀是建立在快讀和粗讀的基礎上的。我們通過掃瞄,慢慢發現,某一方面的書是我們特別感興趣的,願意多讀的。我自己通過掃瞄,就發現兩方面的書是我的最愛:第一是流行社會學,第二是生理解剖學。流行社會學告訴你我們看到的這個世界上花花綠綠的東西的分佈模式。學完解剖學,我發現我的人生觀發生了改變,以前我看美女的時候,總覺得美女比我神聖,會禁不住仰望她們。學完解剖學之後我發現我的目光是平視的,不管對方有多美。在從事研究工作的時候,一個人所處的研究狀態,用的工具的客觀性、理性程度、可操作程度,跟他的研究水平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後來我做研究咨詢的時候,不管哪個老闆跟我很激動地說什麼,我都只問他兩個問題,然後提出我的見解,他就很佩服我,為什麼?學過解剖學後,不管什麼東西,一解剖,就會發現其實並沒有那麼激動人心,不過解剖本身卻是很激動人心的。

    當你有較多的知識和較廣的角度時,如果碰到一個問題,你會蹦出一個其他人不太會想到的解決方法,這就是傳說中的創新。

    第二個指標,認識150個陌生人。你們每個人應該人手一份名片。你的目標,以本科生來說,四年中每年要發出100張名片。名片是用來換的。當我給你一張名片的時候,你就有足夠的責任給我一張名片。今天這個時代的社交具有規模化和快速化的特點,在規模社交的情況下,一個比較好的連接點,就是名片。

    很多人為什麼到大四畢業時找不到工作?你又在社會上認識幾個人?你說我臨時認識一個人,那你只能做臨時工。如果你有一個老朋友,那就不一樣了,老朋友給你提供支持的機會就會比較多。所以,社會資源是依循社會網絡分佈的。社會網絡彷彿一根籐,社會資源就是那些瓜,你要想吃這個瓜,就得順著這個籐去摸。問題是你有籐嗎?在我們的大學時代,建籐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收到了名片後,一定要記得隔一天主動給人家寫一封郵件,再給人家找一點表揚。通常你發出100張,能收到多少張呢?40%。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