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8090不靠譜 第35章 以實習入江湖
    我們在教科書裡所學到的世界是格式化的,黑是黑白是白;江湖則不一樣,是黑是白不太好分辨,就像有些官員,講科學發展觀、反腐倡廉非常起勁,其實他就是個貪官。明星總是努力維持形象,給大家做榜樣,但大家也看到了陳冠希。牛根生在三聚氰胺剛爆出來的時候說別人沒有良心,結果才過兩天就發現蒙牛的產品裡面也有三聚氰胺……這就是江湖。

    我所說的「以實習入江湖」,這個實習就是個嘗試性的行動,而這個江湖就是實際場景。80後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從小爸爸媽媽就非常寶貝,大家很少有機會去實習。過去家長忙不過來時,就讓小孩做點社會勞動,那時的小孩子很小就能以見習方式進入江湖。

    江湖上的人胃口是各不相同的,你要給對了對象才好。但是不實習怎麼知道呢?你要試。試完了之後你才知道,原來這個人好這口,那個人好那口。你們封閉在學校裡,學的是校園的要求,是黑白版的,非江湖版的,都是從社會中隔離出來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不真實的。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只要掌握一個角度,而且在這個角度上很精深,他就可以揚名立萬。但是真正精深的程度還是要看他在江湖中的運用。

    我覺得在今天大學生畢業找工作那麼困難的時候,學校的老師和管理者一定要明確,沒有必要一定要逼著學生考好成績。沒有一個單位的主要崗位是需要使用考試這個技能的。今天的學生需要的是實習,而且是從大一開始。我們要通過實習來瞭解自己到底愛好什麼,當然我們要真正找到這些愛好的話,試一次是不夠的,一般大學期間要試三次—至少實習三次,而且最好是三個不同的崗位和不同的職業。這跟大學裡學什麼專業沒什麼關係。這是我們第一要認識的。美國普通的大學本科生在大學畢業的時候,人均實習2.7次,我們中國的大學生在大學畢業的時候,10%左右的大學生有一次以上的實習,90%的大學生一次都沒有實習過。這就意味著找工作時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喜歡的東西是不是真的適合你。所以行動才是認識自己愛好的渠道。

    我建議,如果是一個普通的大一學生,你從現在開始就要進行規劃。在畢業之前一共有三個正式的暑假是可以用來實習的,平時也應該爭取一些機會實習。通過實習可以辨別自己的愛好,即使沒有絕對的愛好,你也可以找到相對的偏好。

    第二,只有通過在實習中被拍磚頭或表揚你才能找到自己的職業行為模式。在實習的過程中,你要找到一種行為模式。假如我是一個廣告人,在一個單位裡面,我是做什麼工作的,跟其他人是怎麼樣的一種協作關係,通常這個行業分哪些工作領域,我負責哪一塊,我跟上一級之間是什麼關係,跟人交往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規則等,都可以有所瞭解。觀察一個單位的時候,一個實習生可以看到這個單位的所有東西。我們很多實習生剛去公司實習的時候,坐沒坐相,站沒站相。在江湖中,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迎接客戶進門的時候,你應該站在哪?老闆要站在哪邊?老闆旁邊站的是誰?客戶進來的時候誰在介紹?往前走的時候是誰給客戶開道?這些都是有講究的。社會學家戈德曼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如同演戲。」公司裡面的每一個場景,都如同一場話劇裡的一幕,誰是主角誰是配角,每一個角色是怎麼樣的都是有規定的。當你還是實習生的時候要學習當一個觀察者:哦,原來有這麼一個講究。實習是個非常特殊的過程,通過實驗性的工作場景,你被其他人批評,被其他人矯正,這樣再到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的時候,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等你正式找工作的時候,人家看你看哪哪舒服。實習實際上是一個學習職業規則的機會。

    實習的第三個好處就是在正常情況下,人們在第二次實習的時候就開始有獲得工作的可能,也就是找到工作的可能是從實習開始的。現在大部分跨國公司都在裁員,如果大家去找跨國公司的工作,基本沒有機會。但是大部分跨國公司依然保留著他們的實習生機制。如果公司少量吸收新職員,通常是從實習生中選擇的。實習三次理論上來說通常有一到兩次就業機會,如果實習五次,正常情況下有兩到三次就業機會,所以就業本身就直接跟實習關聯在一起,實習是一個非常好的雙向選擇的就業機會。

    通過實習,我們對選擇真正要做的東西、應有的行為模式、如何形成這樣的行為模式以及相應要付出的代價都會有個大概的認識。比如,如果你大學裡學的是管理學,學到的大多都是管理知識,根本無法學到實際的管理技能。學校很少有專門訓練怎麼演講、辯論、談判、定價的,更不用說訓練怎麼做中高級管理。所以,實習是按照事物的本相提出要求,按照做一件事情需要的方向來整合知識,它是一個真實的社會行為。一個真實的職業特點是什麼呢?是以成效來評估,就是這件事情能不能辦好,在過程中要怎麼獲得資源,因為職業的目的是為了整合這些資源,完成這些事。經過實習,你的學習方式會更接近社會所需,而不是用老師安排好的方式,因為老師也不知道你應該在職場中怎麼做。

    實習中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發展社會關係,充實社會資本。現在能不能找到工作由什麼決定?由有多少關係、有多少人願意幫你的忙、有多少人願意給你提供信息決定。這就是你的社會資本。大部分人的社會資本太單一,只有同學或者老師。但實習不一樣。實習前你的所有社會關係都是在校園裡的,但校園不是一個真正的社會,基本上只算是一個小圈子,但是你在每個實習單位中認識的人,他們組成了你真實社會中的人際圈子。你還可以借這個圈子去擴展更大的圈子,如果你實習三次的話,意味著你在校園之外有三個社會小圈子,小圈子和小圈子還可以互相疊加,滾動產生更多的社會關係。所以,有過實習經歷的同學有雙軌的社會關係,獲得機會的可能性也遠遠大於只有單軌社會關係的人,實習通常會使得你的社會關係多元化。

    2001年我到哈佛大學留學,留學期間最重要的收穫是:哈佛大學告訴你世界上沒有對和錯的問題,只有可討論和不可討論的問題,而所有的事情都是可討論的,這就是問題的價值所在。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好成績是可以缺的,而實習是不可或缺的。找工作沒有什麼難的,從大一開始找起,最好的找法就是去實習。

    假定有一個機會讓你到某公司去實習,我建議大家遵循四個基本規則。

    第一個規則:到了一家公司以後,一定要主動找活,最重要的一點是留心觀察。其實你真正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給公司的同事倒水。這是主動的精神。倒不倒水這件事不一定會改變你在一家公司的地位,但是在公司裡,有勢力的基本都是60後和70後,他們會對你有印象,你之所以被留在這家公司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倒了那杯水。真正的主動表現是一定要自己給自己找出活來,然後主動地跟管理者說:「這個事可不可以讓我試試?」如果一個人具備找出活來的能力,人們對你的印象就不限於倒水了。主動是實習中非常重要的獲取你想要嘗試的事情的一個方法。

    第二個規則是到了一家公司之後,一定要留心找到你的良師益友,一個就夠了。因為公司裡是有公司政治的,你找的這個人往往不是公司真正的老大,而是業務骨幹。老闆事情太多了,顧不上你,如果你找的是項目經理級別的人則更好,這樣就很容易讓他培養你,他會盡可能把他的資源給你。所以,在一次實習中找到一個業務骨幹作為你的良師益友,肯傳授一點知識給你,就意味著你在很多方面一下子就提升了一步。

    第三個規則是,到任何一家公司實習,千萬不要傳八卦,尤其是女同學。任何一家公司都有小道消息。有一個心理學家說:「一個人,如果對其他人的隱私或八卦不感興趣的話,他離死亡就很近了。」所以人對其他人的八卦感興趣是生命力強的表現。但是大家又都很痛恨傳八卦。所以八卦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每個人都不喜歡,但是每個人都會傳。不過實習生只要一傳八卦,就一定會被辭退,實習期和試用期是八卦禁止期。

    到了公司之後,就要學習人際關係。實習生到了公司要發揮80後的優勢,要單純。但是光是單純不足以成事,單純能夠堅持並成功了,就是正直。所以你要成功就要瞭解人際關係的基本規則,就是能夠讓人感到舒服的那些規則。它無關厚黑,不需要你出賣人格或者肉體,它是行為模式中讓我們能夠接受的一些規則,所以我們要去經常學習規則。

    最後,在實習中要多使用書面化的東西。真正的知識分子重要的不是知和識,而是把所知所識記錄下來。所以你到一家公司後,做了三天工作,你要把這三天看到的東西變成文字,寫下來。假如你去一家小餐廳實習,幹著特別簡單的事,你可以每天抽四名顧客問:「今天您到我們餐廳吃飯有什麼感覺?哪裡不太滿意需要我們改進?」每天四個,一星期下來28個,這樣就有了將近30個樣本。從中你理出比較突出、具有共性的三四個問題,然後看哪個問題最重要,等到實習結束的時候,做一個小的PPT,選一個一定要解決的問題,提交給公司。這樣,老闆就會很滿意,你的工作機會說不定就有了。所以,其實做事情是不難的。所謂的科學管理,就要做到書面化這一條,因為規範化管理的第一步是理性化,理性化的第一步是書面化。其實我們大家平時很少真正用社會的方式去梳理自己的思維。

    在實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找到一個機會,一個切入社會的口子,在一個小的場景中去瞭解社會對我們的真實要求是什麼。如果在大學本科四年中有三五次這樣的機會,你會發現大學不是生產天之驕子的地方,大學也不是真正人才薈萃的地方,大學從本質上是個肥料堆,讓你在做事的時候,可以從裡面找一點點有用的養料。甚至你會發現這個肥料堆裡的肥力是不夠的,你會想是不是應該找其他地方去學習。所以大學生通過實習才能超脫大學。大學生真的只是大學裡的一個學生的話,就很難真正找到工作。實習生這個詞意味著你在社會裡嘗試性地體驗作為一個職業人所面臨的境遇、學習其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我們要在大學的四年中,把自己由一個普通的大學生變成一個實習生,而且要變成一個熟練的實習生。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