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8090不靠譜 第13章 如何調教獨生子女 (3)
    有的小孩可能會把1G手機當2G手機用,這表明今天的孩子對信息的敏感度,從獲得信息的水平以及總量上來說,他都有資格當我們的爸爸了。但是擁有決策權的還是父輩,所以結果只有兩個:不聽話的孩子,老覺得跟父母之間的隔閡這麼大;聽話的孩子,他的靈魂就被父母佔有了。一個孩子如果長期被決策替代,最後他的人格都會被你替代,外表是孩子的肉體,內部卻是你的靈魂,但其實父母沒有這樣的權力。最重要的是,等他長大以後,他所面臨的是人格分裂,理論上來說是他,實際上不是真實的他。關鍵在於你給他的這個靈魂還不是活的,不能隨時發揮作用。你沒有佔有他,因為你是縹緲的,為什麼?因為你自己都很茫然,你自己也覺得現在這個社會很亂,不知道到底該作什麼決定。一個孩子連自己的決定都作不了,他怎麼做工作呢?你說去當公務員,公務員也是高風險的。《中國婦女報》作過一次調查,女大學生很難當上公務員,即便當上了以後也很難有幸福感,但是她們也不跳槽。因為第一是媽媽不讓她跳槽,第二是這份工作挺安穩,所以社會上又有了一個新詞叫「臥槽族」。

    不僅僅是這樣,對一個孩子來說,知道得多意味著他對各種東西的需求更加具象、更加明確。但是這裡面有一個矛盾。80後好像在很多地方都影響、左右著長輩,在座的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受,家裡要買什麼東西的話,都要徵求一下孩子的意見,比如說你們家買了新房子要裝修,要去買冰箱,你帶著孩子去,他說買這個冰箱,你就會買,表面上看爸爸是家長,媽媽管錢,但是實際上作決策的是孩子,但是在職業方面孩子說了就不算。這就有一個問題了,80後的信息優勢和自身優勢發揮在什麼領域?物慾。物質領域對他是完全開放的,包括小時候考試考得好,就給孩子獎勵。大家知道,正常的狗汪汪叫,每次它一叫就有肉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條件反射。

    人也一樣,你從小訓練這個孩子,說考試成績好了餵你一點東西,那他最後就只會考試,但是將來在社會上沒有人讓你考試,怎麼辦?你不就傻了嗎?很多人都知道,今天大學生說自己蝸居,還有蟻族,房價太貴買不起只能住很小的地方。那些都是二十三四歲的人,剛畢業,他們怎麼能買得起房呢?為什麼二十多歲就非買房不可呢?其實因為他們今天沒有其他東西可以證明自己的存在,只能用物慾來證明。我們養出了一堆孩子,孩子在物慾的發展能力上超高,而在具有智慧的高知識的選擇上面,我們給的機會卻太少,這樣將來無論在公共政策上還是在家庭中都會遇到巨大的問題。比如買房子,就算國家把房價降到了每平方米1500元,又有幾個大學生買得起呢?在北京和上海,只要是大學生畢業以後就買房子的,90%是父母首付,這叫購買力兼併,後代在父母活著的時候就繼承了遺產。

    我的意思是說,本來具有很多優勢的一代,由於父母開放的重點是物慾,結果他在這上面的思維很發達。站在作消費市場研究的角度,我們輔導客戶說,中國市場抓住了80後、90後,你就抓住了所有人。要想啟動消費,別啟動爺爺奶奶的,你別看中國人口老齡化,老人的比重在增加,但是在社會影響力上老人是下降的,所以爺爺奶奶都知道,在家裡最好是保持沉默,一開口就露怯。現在網民是誰?30歲以下的年輕人。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整個社會的流行是以年輕人為標桿的,而年輕人最核心的東西是信息化,而信息中發育程度最高的是消費。離開了消費,從其他角度看,就會發現問題。《南方週末》曾發表過一篇報道,叫做「80後三十難立」,過去的人一到30歲都能「立」起來,但是現在的80後卻很難「立」起來。我們作過一次調查,分析80後遇到的困惑,發現我們在其他領域給予80後的發展機會太少了。

    講到管理,和其他任何管理一樣,我們必須知道管理對象的特點。我們在這裡展示一下80後、90後作為獨生子女最早的兩代人的共同點和不同點。80後是獨生子女的第一代,他們的父母一般是50後;90後是獨生子女的第二代,他們的父母大多是60後。同樣是獨生子女,父母的年齡不一樣,孩子的特點差異也非常大。50後差不多是新中國最「苦大仇深」的一代人,新中國發生的壞事基本上全趕上了,60後是中國最幸運的一代,新中國的好事基本上都趕上了。50後是「老三屆」,經歷了「文化大革命」、「上山下鄉」,好不容易進了城,恢復高考考進了大學,又遭遇了下崗,下崗之後孩子又生出來了,又有了教育改革,之後要增加消費,眼看著自己收入不高還要承擔高額的支出。所以基本上50後是相當鬱悶的一代人,50後的父母對著孩子,經常感覺內心很痛苦,老是覺得養這個孩子不容易,也花了很多心血。50後和80後兩代人之間最大的問題是溝通太少,而且是用傳統的方式在溝通,所以溝通的效能也很低。正因為這樣,80後的溝通中帶有父母這一代人鮮明的特色。

    90後的父母大多是60後,60後孩提時剛好是「文化大革命」,對孩子來說只是打打鬧鬧。等到上大學的年紀時有正兒八經的大學上,還碰上分配改革,60後的分配第一是有保底,第二是有選擇。總體來講,60後是舒服的一代。70後是很有意思的一代,色彩不是很鮮明,我們現在很少講70後的狀況,因為70後在某種程度上個性不太突出。事實上70後是最討巧的一代,最近我們作國人幸福感的研究,發現70後是最幸福的一代,因為60後進入中年危機了,80後進入成年危機了。80後作為第一代獨生子女有什麼特點呢?獨。

    所謂的獨不是指只利己的意思,80後的孩子是自己靠自己成長起來的,他沒有兄弟姐妹,跟其他同齡人的來往也不是很多,所以在他的成長中,他沒有小夥伴。孩子從小成長是不是健康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他遇到事情時是不是會跟同齡人商量。如果他70%的事都跟父母商量,就是90後了。80後的父母對孩子有一定的放任度,所以在成長過程中,80後被管制的程度降低了。舉個例子,以前的男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被提醒:你是男孩子你不能哭;你是男孩子你要讓人家一點。這樣就不斷地加強了男孩子的這個意識。但是在80後中間,這個強調是減弱的,這也是為什麼80後中性化男孩明顯增加的原因。

    另外,過去如果一個孩子到了8歲,但講話還像3歲孩子,父母就會教育他不能這樣說。但是現在80後的孩子長到20多歲了,還會給你發信息說:你吃飯飯沒?剛才提到的「獨」導致他的成長中缺少合理的干預,所以他的成長中帶有很多自我成長的樣式。這個「獨」帶來的一些好處是,父母強制干預的方面少了,孩子有發言權,相比以前孩子不能隨便講話的時代,80後孩子的想像力和他能想到的新鮮事物是比較多的。「獨」帶來的另外一個特點是他比較單純。在一個稍微貧困的家庭裡,得到一些好吃的或者好東西是很艱難的,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要吃到一塊肉都要非常花心思。由於家庭條件有限,如果一家12個兄弟姐妹在一起吃飯,但只有兩斤肉,怎麼確保在吃肉的時候,大家吃3塊,你能吃到4塊?我出過一本書叫《烹鮮者》,我從小就會做菜,幫我媽媽燒火,如果我要在飯桌上多夾肉,所有人都會看到,後來我就發現燒火的時候最適合多吃點肉,因為灶台離肉最近。我們家庭大,每次都是燒大鍋菜,他們一不注意我就吃一塊。

    這樣,第一愛勞動的形象就很好地樹立了起來,另外,我偷偷把肉吃了以後,到了桌上我就不用這樣了,反正我只吃3塊,大家就會覺得小弟表現很好。這是怎麼實現的呢?要動腦筋。今天一個80後還用想這些事嗎?家裡哪塊肉不是歸他吃的?爺爺牙口比較松,想要吃塊肉的時候,孫子盯著爺爺看,爺爺看到就放下筷子說你吃吧。所以你只要有一點表示就可以了,根本不用費腦子去想怎麼吃到。所以這個「獨」是相當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另外一個方面他也是比較單純的。他盯著爺爺看,也沒有想到不讓爺爺吃,他只是看一下,但是爺爺感覺不一樣,孫子看一眼,就像領導看著自己,孫子好長時間沒看自己了,今天為這塊肉看了一眼,那就趕緊讓他吃吧,說不定他會對自己好一點。中國人的文化從來是不單純的,桌子上和桌子下從來是不一樣的。中國人跟你講的所有事情,都只能相信一半,做生意的時候嘴巴上說得很好聽,要給錢的時候可能就不是這麼回事了。80後看到我會說:袁總,最近我覺得你長胖了。我可能就會說:誰說我胖,我很好。

    這樣你就不討巧了。80後看到一個女同志會說:大姐你有42歲了吧。大姐可能是42歲,但是她正裝嫩呢,你要說了這話,她就不高興了。你要是說,大姐你比較年輕,看起來跟我姐差不多,她就很高興。但是80後往往很直接,高興就高興,不高興就不高興。其實作為一個管理者,如果面對的是比較誠實的人,管理的時候就不那麼費勁。很多80前跳槽的時候還會對單位倒打一耙,80後跳槽都走得乾乾淨淨的,不會幹壞事。所以這個「獨」的好處在於他的單純,比較直接。但是他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顯得有點缺心眼,一根筋,不懂人情世故。除此之外,因為80後常上網,他不僅知道的信息多,上網的互動也很多,所以他慣於發表不同的意見。而信息掌握得多有一個好處,就是很少有他沒見過的事物,壞處是東西多了他沒法作決定。80後還有一個特點,喜歡東西的週期都比較短。所以現在有些詞,比如閃婚、閃離,就是結婚跟閃電一樣快,離婚也跟閃電一樣快。80後是娛樂化的第一代,他們作為父母,最高段位的爸爸不是爸爸,是哥,最高段位的媽媽不是媽,是姐。

    我前面已經說過了,沉迷電腦遊戲的孩子比只會考試的孩子要好。玩過電腦遊戲的人都知道,電腦遊戲是有想像力的,而考試沒有。電腦遊戲每升一級,就有很多新的東西出現,它是有挑戰性的,比考試強。如果作為80後的老爸你會玩電腦遊戲,首先你兒子會為你驕傲,因為沒有幾個家長人是會玩電腦遊戲的。這些就是80後的特點。

    90後其實是80後的2.0版,90後認為自己是完全不同的新版本,80後也懶得和90後扯上關係。90後在哪些地方升級了呢?90後看起來更加大人,80後更加孩子氣,儘管90後比較小。這裡有一個逆成人化的情況,90後有一個著名的代表叫蔣方舟,她是清華大學大二的學生。她以前說了一些雷人的話,比如80後一個青春期都整十幾年,我才兩個月;80後十幾年才長大,90後的孩子是比較早就跟大人對話,而且他們都有大人的思維模式,即有功利性,或者叫交易性。上海圖書館副館長的兒子是90後,他玩電腦遊戲的時候,每次都得先讓他爸高興,要讓他爸高興就要讓他爺爺高興,要讓他爺爺高興不難,他爺爺就是要看到他。所以他每到週末就跟他爸一起去看爺爺,爺爺高興了,爸爸中午也高興,喝了點酒,就讓兒子去玩一下遊戲,這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交易鏈和交易環節。80後卻是喜歡孩子式的方式。而90後的方式就是看起來完全不像孩子,像一個40歲的人要懷舊。我發明了一個詞叫雙圈主義,這是90後和80後的區別。

    60後、70後最大的利益來源於組織的配合,比如說領導在上面講話,就算講得很不好,60後、70後都會裝作很認真地聽領導講話。80後的人,如果領導講的是垃圾,他就請假,你再逼我就辭職,所以80後是不配合的。90後呢?領導講話,要給個面子,雖然看起來很認真地在那裡聽,但是其實他已經打開了MP3。一個典型的場景是,老爸要跟90後的兒子說話,兒子上著網,在QQ聊天,同時聽著MP3,另一隻耳朵聽老爸說話,幾個「頻道」同時用。90後到00後的基本模式是一心多用,同時做幾件事情。但是所有這些事,到這個地方為止都還好,上一代人還可以忍耐。只有一件事情讓人不太能接受,就是90後玩的東西比80後邪,但是又很有隱蔽性,容易讓大人對他放鬆警惕。80後的行動能力是比較弱的,他想像力很豐富,知道很多,但是他就是不動手,宅著。90後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動手了你都不知道,因為你對他放鬆警惕了,這是兩者之間的區別。但是80後和90後有一些東西是共同的—想像力,從80後、90後的環境來看,他們受歷史的負累比較少,「文化大革命」等一些事對他們來說比較遙遠。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