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寶貝計劃 第23章 3歲看大--理財觀念的啟蒙(0~3歲) (1)
    都說孩子就像一張白紙,越小越好教。孩子小的時候,自我意識還不是很強,處處需要仰賴父母,可塑性非常強,趁此時灌輸孩子一些觀念及行為模式,往往能夠收到最佳效果。到了十幾歲,孩子進入叛逆期,尋求自我獨立,這時候才去矯正他們的行為,往往事倍功半、成效不彰。

    俗語說:3歲看大,7歲看老,講的就是這樣的道理。在0~3歲階段,孩子還小,父母要和孩子談的不是錢,而是生活態度和消費觀。

    你是不是覺得,孩子不珍惜玩具,或是喜新厭舊呢?或者孩子變得越來越像小霸王,達不成心願就滿地打滾呢?先別急著罵孩子,也許問題出在你自己的身上。

    身教勝一切

    場景:很多媽媽不知道,"搖搖車"可能是孩子接觸金錢的第一個體驗。媽媽從兜裡拿出1元硬幣,投入投幣口,"搖搖車"就會搖個一兩分鐘,孩子經歷數次後,就會明白,媽媽錢包裡的那個"硬幣",可以讓木馬搖動。數十次下來,孩子就會催促媽媽掏錢,甚至發出類似"掏錢錢"的發音。

    父母,是孩子形成生活態度和消費觀的一面鏡子。

    仍以"搖搖車"為例,若父母和孩子講好,每天只能坐一次"搖搖車",多了就不行,長此以往,孩子就能養成自律的習慣。如果讓孩子覺得,父母沒有原則,只要哭鬧就有"搖搖車"坐,下次孩子想要再坐就會哭鬧;而父母若憑心情好壞,看給不給小孩再坐,孩子就會一次比一次鬧得凶,一直到父母妥協為止。

    所以,父母管教孩子的原則一定要清楚,且最好要一致。建議父母們,要對孩子堅決說不,"已經玩了一次搖搖車,不可以再玩"。

    研究發現,一個人的理財觀念,大約在12歲之前建立,即在小學階段。而孩子在這時期接觸最多的人就是父母。所以說,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啟蒙老師。父母的理財理念和習慣,會給子女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如果孩子看到父母珍惜物品,也會對自己的玩具珍惜。對小孩子來說,如今不是物質過少,而是物質過多。孩子對於玩具幾乎是見一個愛一個,一周後就會對新玩具漠然,因此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珍惜物品的習慣。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若媽媽滿身名牌,是個購物狂,又怎能教育子女要節儉;若父母常對孩子說,錢就代表著成功,有錢就會獲得快樂,那孩子的理財觀念肯定會出現誤差。所以,父母應盡早向子女灌輸正確的金錢觀,以免孩子成為未來的"月光族"或"葛朗台"。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可以通過玩遊戲、講寓言故事和生活實例,樹立孩子的正確財商。

    玩遊戲

    玩是孩子的天性,爸爸媽媽不僅要讓孩子吃飽穿暖,還要抽出時間和孩子玩。在玩中,開發孩子的智力,在玩中教孩子說話,認識世界,讓孩子快樂成長。和孩子玩耍,要捨得花時間,這是培養孩子"安全感"的最好方式。

    前面已經說過,孩子的安全感,是影響孩子一生理財及消費行為的關鍵。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愛好。和大人一樣,有的孩子喜歡刺激、冒險,那就和孩子玩有點刺激性的遊戲;有的孩子膽子小,那就玩相對比較安靜的遊戲。當父母發現孩子的不同性格後,應根據其性格開展不同的財商教育,畢竟財商教育並非公式般一成不變。

    教孩子戰勝挫折

    在還不會爬的孩子面前放一個玩具,孩子因為夠不到,可能會哭,這時你會怎麼辦?

    把玩具遞到孩子手裡?

    把玩具推到孩子能夠夠著的地方?

    還是幫助孩子向前爬,努力夠到玩具。

    我的選擇是第三種。此時,父母應該用手掌輕輕推孩子的足底,使孩子借助外力往前爬,夠到他想要的東西。這是讓孩子明白,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達到目的,這也是培養孩子自信的一種方式。

    孩子在玩耍時遇到困難,父母若不幫助孩子,任由他哭,這是不對的。孩子會在心理上受到挫折,產生孤獨無助的消極情緒,對這種遊戲失去興趣;但若是一切都給孩子準備好,會使孩子放棄努力的慾望,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毛病。

    孩子遇到挫折不見得是壞事。父母的責任是去幫他渡過這個難關,讓他在下次遇到挫折時,有足夠的信心靠自己去解決問題。

    不要過多干預孩子

    孩子喜歡冒險,只要沒有危險,父母就不要過多干預。玩是孩子的天性,不能扼殺。

    比如,孩子練習走路時,不要怕他摔倒;孩子摔跤了,不要立即去扶,如果沒有危險,就讓孩子自己從地上爬起來;即使孩子還不會自己站起來,父母也不要馬上就把孩子拉起來。

    孩子長大後,可試著讓他自己玩一會兒,這是培養獨立性的好機會。但父母也不要離開,孩子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千萬不能讓孩子出意外。

    父母一定要記住,要把第一次嘗試的機會留給孩子,這是鍛煉孩子獨立性的好時機。而當他第一次學會爬、第一次用調羹時,父母們也要用適當的笑容、擁抱來表示對孩子的嘉獎。

    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應是信任引導,而非積極干預。培養財商的關鍵就是,給孩子充分的自主權。例如在出門時,應留出足夠多時間,等待孩子自己慢慢繫鞋帶,而不是父母因趕著出門替小孩繫好鞋帶;孩子的零用錢,應由孩子自主支配,千萬別硬性規定,老是替孩子作決定。

    孩子的玩具

    如今的孩子,我們當年可沒法比。當年,我們有把木頭槍就樂得滿街打滾了。而現在的孩子,玩具得用箱子裝。以瓜瓜為例,剛剛滿一歲,玩具就不下二三十件了。

    家中若有過多的玩具,父母不妨讓孩子學習分類,將玩具分箱整理,每兩周或每月更替著玩,不但可以保持孩子對玩具的新鮮度,也能讓孩子更珍惜玩具,培養節儉、不浪費的生活態度。

    父母應明白,孩子小時候豐富多彩的生活經歷,有利於大腦發育。在一個充滿憂慮、壓抑的家庭長大的孩子,比較不容易處理問題,而且很容易被感情、壓力所壓垮。相反,在充滿愛心、歡樂的氛圍中長大的孩子,情感健康、處理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強。

    科學家們相信,孩子的早期經歷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父母一些很簡單的動作,如摟抱、輕拍、對視、對話、微笑等動作都對孩子未來的財商發育產生影響。

    財商小遊戲

    玩數學學理財

    0∼3歲的孩子還不懂"大道理"。以理財為例,若父母、老師總是把"不要亂花錢啊"、"爸媽賺錢很辛苦"等苦口婆心的言論掛在嘴上,孩子又豈能聽得進去?所以在培養寶寶財商的過程中,一定得寓教於樂:

    0∼3歲時,通過孩子喜歡的圖卡和貼紙,可以讓寶寶知道蜘蛛有8條腿、老虎有4條腿、公雞有兩條腿;知道蜘蛛的腿比老虎多,老虎的腿比公雞多,從而讓孩子瞭解"多"和"少"的概念。

    其實孩子對錢都感興趣,父母可抓住機會,引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買玩具時讓孩子去付錢,初步瞭解錢和交易的概念。

    從小教育孩子分享的觀點,例如拿5顆糖,家中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孩子5人,教孩子一顆一顆分給每個人,分到糖的大人都該收下並表揚孩子,從而讓孩子習慣分享和分配,培養孩子的公平和大方。

    不要讓孩子成為"天生購物狂"

    場景:我注意到,瓜瓜若是和外婆一起睡,就能睡得更安穩、更久些,但若是一個人睡,往往一會兒就會醒,醒後發現只有自己一個人,就號啕大哭。

    雖然說初生牛犢不怕虎,但再小的孩子,也有畏懼感,給孩子安全感相當重要。

    孩子最需要的是快樂,多和孩子玩才是對他最大的愛。

    20世紀最偉大的兒童教育家之一蒙台梭利就認為,每一個孩子天生都有股內在的力量,只要能給予適當的引導,就可以開啟他們的好奇心,令他們快樂、自信地成長,並專注於想要認識的東西。父母在孩子0∼3歲時,應接納他們的本性,根據他們的學習進度傳授知識,而不是把自己所想的,強加到孩子身上。

    不要以為0∼3歲的孩子沒有自己的思想。據我的觀察,哪怕孩子再小,也不是個"省油的燈"。瓜瓜剛出生時,就有自己的想法,他喜歡被人抱,對大人表現出的善意很欣喜;若對他"凶"他就會哇哇哭。我總覺得,很多人的本性都是遺傳的,父母能做的,就是多瞭解一下你孩子的性格,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替他鋪一條路。

    財商小貼士

    3歲以下的孩子雖還不能體驗金錢的價值,但父母教的觀念,孩子會照單全收,所以可用日常生活中的小遊戲,教導孩子認識金錢的價值,進而懂得珍惜金錢及努力的觀念。

    從性格上分析,瓜瓜喜歡刺激的遊戲,騎在爸爸脖子上是他最大的娛樂。或許今後他在投資上也會更"激進"吧。

    父母們應明白,0∼3歲嬰幼兒的認知主要是通過聽、看、吸吮、說話等方式向外界獲得的。這時期的兒童人格發展主要是安全感的建立,應該避免孩子產生和父母分離的焦慮。

    研究發現,成人很多的過度消費行為,其背後主因是極度缺乏安全感,很多購物狂即是這種早期人格發展偏差導致的後果,心裡明明知道這樣過度消費不對,但內心就是不安,只能不斷通過消費行為來建立人際關係,以尋求安全感。

    所以在寶寶0∼3歲時,父母最好多花點時間,在家帶孩子,並處理孩子哭聲所代表的問題。多告訴孩子,哪些可做、哪些不可做,哪些有,哪些真沒有,培養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因為這是孩子最需要關心的時候,安全感的建立是有延續性的,父母在這方面做得越早,孩子的安全感就會越強烈,自律性就會越強,未來在金錢使用上也會越理性。

    當然,過度強調金錢的重要性,也會貶抑孩子心靈的安全感。

    很多時候小孩子會用金錢來建立自我形象或安全感,例如以金錢來換取友誼。父母不應誇大錢財的力量,免得孩子以為金錢是唯一的安全感來源。

    謹防富裕病

    場景:一個孩子對著滿屋子的玩具卻提不起絲毫興趣,父母卻在旁邊感歎,當年我要是有輛小汽車就開心得合不攏嘴了。而另一個孩子看到父母新買的玩具,卻興高采烈,玩得不亦樂乎,你說哪個孩子長大後更幸福?

    "獨二代"不差錢,很多父母寧肯自己艱苦點,也要把最好的給予子女。但父母有否想過,這樣做已經為孩子種下了錯誤的理財觀念。

    "好好待你的小孩,但不要給他們太多財產。"美國《商業週刊》

    提出,父母應嚴防子女出現富裕病。

    "富裕病"的英文單詞(affluenza),由兩個單詞"富裕"(affluence)和"流感"(influenza)合成,指那些由於父母供給太多,造成孩子過度沉溺物質,生活缺乏目標等後遺症。

    財商小貼士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