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寶貝計劃 第19章 別讓孩子一輩子啃老 (2)
    戴爾計算機的創辦人邁克爾·戴爾,12歲時看到同學間興起一股集郵熱潮,就已動念要如何利用這股熱潮謀利,於是當起了同學間的郵票中介商;16歲時,為某報社拉訂戶,因為推銷得法,一年賺到近2萬美元的佣金。

    歷史上最富有的美國人——洛克菲勒在寫給兒子的信中,明白點出讓其富過三代的傳家名言——"每一分錢都要讓它物有所值"。

    儘管洛克菲勒貴為億萬富豪,平日卻十分節儉。某天下班時,他想搭公交車回家,缺1美元,他向秘書借,並說:"你一定要提醒我還,免得我忘了。"但秘書說:"請別介意,1美元算不了什麼。"他當場嚴肅地說:"你怎能說算不了什麼?把1美元存在銀行裡,要整整10年才有1美元的利息啊!"而在教育子女如何傳承財富上,洛克菲勒更有一套嚴格的步驟:

    定期發放零用錢:一開始,父母可以每週發放零用錢,待孩子習慣後,慢慢拖長到每月發放。

    培養儲蓄觀念:財富是靠累積得來的,儲蓄是理財基本,父母們不妨從給孩子買儲錢罐開始,鼓勵他們存錢。

    開設銀行賬戶:父母帶子女去銀行開立單獨賬戶,讓孩子存錢入銀行收息,鼓勵孩子多儲蓄。

    培養孩子記賬的習慣:當兒童有一定的數學基礎後,家長便應該慢慢培養起子女記賬的習慣,有助於他們控制開支,父母也可借此觀察孩子的消費傾向,發現有偏差時,可及時糾正。

    建立理財目標:對孩子的理財目標,父母無非是希望子女能理性消費,盡早學會儲蓄,以錢賺錢。

    在我看來,中國財商教育面對的最大問題是:父母一直認為孩子花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父母愛護子女是天經地義的事。不過,如果父母無止境地滿足子女的願望,那就容易使子女變成"敗家子",到頭來不但苦了自己,也會害了子女。

    在中國,"富不過三代"的另一面是"一人養三代",父母除養育子女長大、提供教育經費外,還得協助他們支付結婚費用及買房首付,甚至還得提供孫子、孫女的成長費用,倘若父母能及早為孩子妥善安排投資計劃、授以理財方法,則可望改善這種情況。

    如今大多數孩子只懂得花錢,卻從來不知錢從何而來。從這個角度出發,我贊同讓孩子做家務,讓孩子從小體驗賺錢的艱辛,同時可參與例如大富翁、兒童CEO等課程或遊戲,讓孩子有機會運用金錢,經歷進貨、定價、銷售的過程。孩子也就可從消費者轉化為"生產者"。如今不少早教均有創業課程,讓小孩構思出一門生意,集資、採購、銷售等,也都要由孩子們想辦法解決,然後要他們在課堂上做推廣。

    在訓練子女的理財能力之前,需教導子女學會珍惜及節儉,與孩子分享父母工作賺錢的辛勞,令他明白金錢是要有所付出才能得到的,從而懂得好好珍惜金錢及自己擁有的東西,不隨便要求買一些自己不需要的用品。

    如今,父母的責任越來越重。過去孩子在進大學讀書後,父母就能好好鬆口氣,已算盡到了做父母的責任。但現在,很多父母在孩子結婚時還得幫助買房子,孩子的孩子出生後,還得負責幫忙帶小孩,用退休金貼補子女們的家用。這樣一來,不僅自己的晚年生活沒有保障,還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未來。

    父母這種"默默奉獻者"的角色扭曲了孩子心中的金錢觀念,也在無形中導致孩子成人之後繼續向父母伸手要錢。

    更有不少年輕人無視經濟能力,過度消費,只因為朋友有了iPhone,就去跟風,他也要買,這是相當錯誤的觀念。面對孩子的負債,父母頂多只能幫一次。愛孩子要用心,而不是用錢,否則會害他一生。用錢愛孩子的結果,只會讓孩子難以經濟獨立,並且越陷越深。

    如果你一直讓孩子在家裡的游泳池戲水,保護得很好,等到他一步入社會,面對汪洋大海時,就會手足無措。父母有時也要狠下心來,讓孩子經受挫折,學會寶貴的人生經驗,這才是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的真正法寶。

    留給孩子一筆真正的"遺產"

    全球首富比爾·蓋茨曾公開表示:"再富,也不能富孩子。我不會將自己的所有財產留給自己的繼承人,因為這樣對他們沒有一點好處。"蓋茨表示,他將給自己的孩子一人只留1000萬美元,除此以外的大部分遺產全部捐獻給慈善事業。

    財商小貼士

    對那些只知道"花",不知道"賺"的孩子而言,更應該讓他們從"勞動者"的角度換位思考。如此一來,他們就能成為擁有企業家眼光、注重收支平衡的社會人。

    對富裕人口快速增加的華人社會而言,如何恰當地給孩子金錢、資源,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傳統上,中國人避諱談錢,而我們的傳統又都是留遺產給孩子,而不是留給社會。大多數父母都願意竭盡所能地幫助孩子,為孩子做事。只要孩子一伸手,父母立刻為他們解決。在這種情況下,想讓孩子們知道錢的價值和珍貴,無疑是難上加難。

    在我看來,很多父母是"直升機型"的,他們像極了直升機,在孩子上空24小時盤旋,守望孩子的一舉一動。這種溺愛孩子、處處護著孩子的父母,未必是好父母。總有一天,孩子得獨立處理一切問題,父母難道能陪伴孩子一輩子嗎?

    小說《鹿鼎記》中,歸辛樹、歸二娘固然神勇無敵,但其最大的軟肋卻是被他們溺愛得不成樣子的傻兒子歸鐘。每次歸辛樹、歸二娘刺殺康熙失敗的段落,總能讓人感到一陣心酸。

    侍衛齊聲答應,正要抬出二人屍首,突然殿門口人影一晃,竄進一個人來,身法奇快,撲在歸氏夫婦的屍身上,大叫:"媽,爹!"正是歸鐘。數名侍衛兵刃斫將下去,歸鍾竟不知閃避,兵刃盡數中在他身上,只聽他喘息道:"媽,你……你不陪著我怎麼辦?我不認得路……"咳嗽兩聲,垂首而死。他一生和母親寸步不離,事事由母親安排照料,此刻離開了父母,竟是手足無措,雖然逃出了養心殿,終究還是回來依附父母身畔。

    在我看來,很多父母正在培養事事都離不開父母的"歸鍾"。

    有一雙全能且強勢的父母,是件可怕的事情。作為他們的孩子,甚至都不需要開口,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他們馬上就知道孩子想要什麼、想什麼。

    父母不能事事都為孩子安排得妥妥當當。能幹的父母背後,很有可能是一個缺乏自信的孩子。父母若太過強勢,會使孩子養成懦弱的性子,平日裡唯唯諾諾毫無主見,又怎能擔起事業的重擔呢?

    在孩子面前,不妨"遲鈍"一些。平時,孩子一有什麼要求,要讓孩子用語言表達清楚,但不要馬上滿足。若孩子想要的東西價格較高,父母應趁機鼓勵他們存錢,存夠了就可以買到,藉以養成孩子儲蓄的觀念。

    這在心理學上稱為"延遲滿足",具有壓抑消費衝動的作用,對兒童各方面發展均有益。

    除了假裝"遲鈍",父母還可以假裝"強硬"。面對孩子們的要求,做個喜歡多問"為什麼"的父母。當父母經常問孩子"為什麼這麼想"、"為什麼要買"時,不僅能知道孩子的真實想法,還能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孩子的財商。

    很多父母覺得,愛孩子就是把他們當成小王子或小公主來對待。但父母若太溺愛孩子,只會讓孩子逐漸喪失必要的自理能力和生活的真實感。

    我工作時曾帶過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他曾向我感歎,"還不如不畢業呢?"大學時,他的每月開支將近3000元,而且純粹是娛樂、消費支出。工作後,各種開支大為增加,而他的工資則無法負擔他的生活。很多情況下,他不得不尋求父母的資助。

    作為父母,我們要切記:我們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孩子總得靠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走他們自己的道路。

    越愛孩子,越得靠後一步,默默地關心他,不要把自己的愛過於外露。父母要盡量避免孩子將來成為依賴父母的弱者。

    在父母關心呵護備至下長大的孩子,看上去似乎很幸福,可以得到父母源源不斷的資助,但每個人最終都要靠自己在社會上打拼。愛孩子的父母要明白這一點。

    歐美國家的父母,讓孩子從小學開始就做事、打工,甚至大學學費都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反觀國內的父母,孩子要什麼,父母就給什麼,孩子也認為父母的遺產給自己,是天經地義的。兩相比較,難道你能指責歐美父母無情,歐美父母的愛不如中國父母嗎?

    孩子必須通過親身體驗才能真正瞭解社會,他們需要更多的直接經驗和親身感受。如果想讓孩子未來不"啃老",成為一個自信、負責的社會人,從今天起就讓他做家務事、接觸社會吧!這才是讓孩子正確認識金錢,理解賺錢辛苦的機會。

    父母須明白,一個成功者的先決條件是認真、踏實的生活態度。

    在競爭激烈的21世紀,希望孩子擁有美麗人生,父母給予的愛與尊重就是受用不盡的禮物。而唯有當孩子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樂觀的態度時,才有實現夢想的可能。

    在我看來,財商教育旨在幫助孩子建立一套對應物質生活的價值觀,其深度與廣度遠高於只是教孩子如何存錢、賺錢。

    新形勢下,節儉不是苦行僧般的生活習慣,而是意味著節省不必要的開支,力求錢花在必要之處。節儉的目的是獲得經濟和人格的獨立,要求金錢被妙用而不是被濫用。它必須通過誠實手段獲得,並精打細算消費。

    孩子真正繼承的不應該是"金錢"。讓孩子通過辛勤勞動換取報酬,長大後成為樂觀、自信、負責的人,這才是留給孩子終身受益的"最好遺產"。

    9個問題,測出孩子是否是"啃老族"

    你真正瞭解自己的孩子嗎?孩子長大後,是否會賺少花多,甚至負債消費呢?其實每個月花光光的"月光族",在成長過程中就有一些跡象。以下9個問題能幫助你提早測出孩子的"啃老"指數。

    孩子曾經吵過要買別人有的東西嗎?

    A.只要同學有,他(她)也會吵著要

    C.很少發生這種情況

    孩子會希望擁有壓歲錢的掌控權嗎?

    A.會,孩子總覺得那是屬於自己的錢,應該自己決定用途

    B.即使無法擁有全額,也會爭取越多越好

    C.不會,總是交由父母處理

    孩子零用錢的使用情形如何?

    A.通常一分不剩,偶爾還會透支

    B.有時夠用,有時不夠用

    C.每次都會剩下部分,再存下來

    當孩子很想要一件昂貴的禮物,你卻指出太貴時,孩子的反應是

    A.吵鬧一番,非買不可

    B.跟父母商量,繼續存錢,等存夠再買

    C.向預算妥協,尋找預算內的禮物

    你的孩子有記賬習慣嗎?

    A.沒有

    B.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沒有確實執行

    C.有

    你的孩子會為了一件很想要的東西而努力儲蓄嗎?

    A.很少,基本上都是要求父母代為支付

    B.通常自己存一部分後,就會要求父母補足不足額的部分

    C.會,自己會慢慢儲蓄累積資金

    孩子跟你出去逛街時,會主動要求買什麼東西嗎?

    A.會,只要看到喜歡的,就會央求父母買

    B.不一定,如果父母拒絕就會放棄

    C.很少

    你的孩子很慷慨、經常樂於請客,討同學朋友的歡心嗎?

    A.很慷慨,孩子認為由他請客較有成就感,可以博取很多人開心

    B.手頭零用錢足夠時,就會樂於請客

    C.孩子認為同學一起分攤比較好,不認為請客可以換到友情

    孩子曾經跟你提過很羨慕班上家境富裕的同學嗎?

    A.是,常常提起

    B.說過幾次,但不常提起

    C.從來沒有

    註:選A得1分,B得2分,C得3分,各項加總後即為你獲得的總分。

    分析:

    總分21分以上,啃老指數★★★

    唉,你的孩子頗具"啃老"傾向,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孩子總得靠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走他們自己的道路。

    總分15~21分,啃老指數★★

    建議你多加強孩子的財商教育,也不要認為孩子還小,等大一點再教還來得及,理財教育應該從小開始慢慢加強,等長大就來不及了!

    總分低於15分,啃老指數★

    嗯!讓孩子通過辛勤勞動換取報酬,長大後成為樂觀、自信、負責的人,你的孩子長大後會是個經濟獨立自主的人。

    財商小貼士

    財商教育應以道德教育為基礎。理財是兒童成長的一部分,青少年過度消費、大學生拖欠信用卡卡債款及債台高築等社會問題,就是因個人缺乏責任感而引起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