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劉墉講為人處世 第21章 情商讓你魅力十足 (2)
    有一位倉庫老闆,不小心把他珍愛的懷表丟在了倉庫裡,可是怎麼也找不到。於是他貼出海報說,要是誰能幫他找到那塊懷表,他就獎勵那個人一百美元作為酬謝。很多人都來嘗試,他們幾乎找遍了整個倉庫,但都一無所獲。

    一個小男孩白天和大家一起找,也沒有找到。但是他不甘心失敗。晚上,他又來到倉庫裡,把耳朵貼在地面上,專心聽了很久。終於,一陣微弱的「滴答滴答」聲傳入了他的耳朵。循聲找去,他終於幫助倉庫老闆找到了懷表,如願以償地得到了那筆酬金。

    當倉庫老闆問那男孩是如何找到懷表時,小男孩說:「靜下心來,專心做一件事,就會成功。」

    不錯,靜下心來,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就一定能獲得成功!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幾件事情上,是不切實際的考慮,也是不明智的選擇。專心地做好一件事的好處,是不至於因為一下想做太多的事,反而一件事都做不好,結果兩手空空。對於任何東西,你都可以渴望得到,而且,只要你的需求合乎理性,並且十分強烈,那麼,「專心」這種力量將會幫助你得到它。

    專注小事,成就大事

    無數事例都說明了一個道理:專心做好一件事,日積月累,可以幹成大事。想成大事者不能把精力同時集中於幾件事上,只能關注其中之一。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因為從事分外工作而分散了我們的精力。如果大多數人集中精力專注於一項工作,他們就能把這項工作做得很好。

    比爾·蓋茨有著可以投資房產、金融等其他行業的多種選擇,但他始終專注於操作系統和軟件開發,從而使微軟帝國的事業長盛不衰,不僅獲得了巨大的財富,更贏得了崇高的聲譽。物流運遞類第一名是UPS公司,UPS發展到今天,它只做了一件事——用最快的速度把包裹送到客戶手中。只做了一件事,UPS就把業務做到了全世界。看看《財富》雜誌造出的世界五百強,你就會發現一個規律:只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

    用友軟件集團公司的董事長王文京在談及自己的創業時,用最簡單的語言概述他的成功奧義:「一生只做一件事。專注,堅持。要想在任何一個行業出頭,必須有沉浸其中十年以上的決心,人一生其實只能做好一件事。」正是憑著這樸實而堅定的人生信條,王文京實現著用友軟件商業化的夢想。

    只做好一件事,意味著集中精力發展。很多人涉足很多領域,學習很多知識,其實內部很虛弱,每一項都沒有很強的競爭力。目標定了很多,什麼都想做,結果什麼都沒有做到最好。我們的時間有限、精力有限,因此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到最好,但是我們一定可以把其中的一件事做到最好。

    瞭解你在每次任務中所需擔負的責任,瞭解你的極限。如果你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那你就是在浪費你的效率、健康和快樂。選擇最重要的事先做,把其他的事放在一邊。做得少一點、做得好一點,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快樂。

    一次只專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並積極地希望它成功。把你需要做的事想像成是一大排抽屜中的一個小抽屜。你的工作只是一次拉開一個抽屜,令人滿意地完成抽屜內的工作,然後將抽屜推回去。不要總想著所有的抽屜,而要將精力集中於你已經打開的那個抽屜。一旦你把一個抽屜推回去了,就不要再去想它。這樣你的心裡就不會感到精疲力竭。不要讓你的思維轉到別的事情、別的需要或別的想法上去。專心於你已經決定去做的那個重要項目,放棄其他所有的事。

    專心做事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素質,體現著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態度和風格。一件事,只要是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有好處的,就要專心努力地去做,並盡力做好;一種愛好,只要是有益身心健康的,就要專心地去學、去練,持之以恆,就一定會有所收穫!

    踏實做事,老實做人

    誠實做人,踏實做事,是每個人為人處世必須恪守的人生原則。踏實不僅是一種嚴謹的態度,也是一種科學的方法。以這樣的態度和方法作保障,思想就可以找到現實的土壤,結出豐碩的果實;行為才能夠避免淺嘗輒止、忽冷忽熱,防止出現做而不深、做而不細、做而不實的問題。

    踏實做事,是老實做人在行為上的要求。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矛盾,以什麼樣的態度和方式處理問題、解決矛盾,反映著一個人的追求,也決定著事情的不同結果。有一個故事說的是兩個同事之間的對話:

    同事甲對同事乙說:「我要離開這個公司,我恨這個公司!」同事乙建議道:「我舉雙手贊成你報復!這樣的公司一定要給它點顏色看看。不過你現在離開,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同事甲問:「為什麼這樣說?」同事乙說:「如果你現在走,公司的損失並不大。你應該趁著在公司的機會,拚命去為自己拉一些客戶,成為公司獨當一面的人物,然後帶著這些客戶突然離開公司,這樣公司才會被動、受到重大損失。」同事甲覺得同事乙說的非常有道理。於是努力工作,通過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後,他有了許多的忠實客戶。

    再見面時同事乙問同事甲:「現在是時機了,要跳趕快行動哦!」同事甲淡然笑道:「老總找我談過話,準備升我做總經理助理,我暫時沒有離開的打算了。」其實這也正是同事乙的初衷。

    劉墉說:「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腳踏實地地邁一步。」踏實做事,就是要辦實事、求實效,腳踏實地,遠離浮躁。一個人的工作,只有踏踏實實、付出大於得到,讓老闆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於位置,才會給你更多的機會替他創造更多利潤,才能達到預期目的,實現你的人生價值,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在現實中,總有些人處於不上不下的尷尬地位,受人冷落、遭人排擠。於是,他們就對誠實做人、踏實做事產生了懷疑,進而改變初衷,熱衷於玩弄陰謀詭計、爾虞我詐的處世遊戲,這種為人處世的方式是非常危險的。孔子教人「做事篤厚恭敬」,但要把握好踏實的分寸,老實過頭就是傻實在。自己吃虧,又難受歡迎,實在是得不償失。

    於「無心」處要留心

    無論你是社會人或學生,學習處世的第一步,就是——怎樣避免別人多心!

    ——《驚人的艷遇》

    劉墉說,「無心」往往就是一種錯誤!所以我們在為人處世的時候往往要多個心眼。就像我們前面說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身為現代人,就好比開車,你除了自己守規矩,還得留意別人是否不守規……你必須保持高度的敏感,且常常設想別人的感覺,才可能過得愉快。」也就是說,要多個心眼防小人。

    為人處世多考慮別人的感受,說話、做事情小心謹慎是對的,但是過於小心謹慎,過分多心煩憂,就會對許多小事都過敏,把簡單的事情想得太複雜。如果把對方的每一個動作都要作比較分析、推理揣測的話,同樣會引起很多不必要的誤會,失去許多真心朋友,給人際交往帶來障礙。

    千萬別多心

    《紅樓夢》裡的林黛玉就是最好一例。她愛使小性子不說,還心眼兒小、好多心,總是敏感、多疑地注視著她周圍的人和事,非常在乎別人對她的態度。她曾經說過,「我是個多心的人」,說起來她自己倒也不避諱。

    現實的社會,比起那充滿傾軋、猜疑的大觀園來,有著本質的區別。然而有一些人,尤其是有些女人,在待人處世中,也像林黛玉,常常多心。領導一時臉色難看,就懷疑是對自己有意見;同事眼神有點異樣,就懷疑人家背後搞名堂;朋友說話不中聽了,就懷疑人家背叛了自己。別人的一句話,一個笑都要費心地猜度,這樣不僅影響了團結,也損害了彼此之間的友誼,徒生多少煩惱,自己也開心不了。

    所以,做人切不可多心。多心多疑雖不是什麼大的缺點,但從這點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胸襟和情操。別人多看你一眼,你就覺得他對你心存敵意;別人少看你一眼,你又認為他故意對你冷落。產生不必要的芥蒂和糾紛,因別人對自己的一時親疏冷熱而影響情緒,自己殫精竭慮,損傷身體不說,還傷害別人。我們在為人處世時,要做到「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起雲舒!」只有這樣,生活才會更快樂、充實、豐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更和諧。

    為此,我們為人處世還要做到避免別人多心。有什麼建議,用很現實的表情說出來,有什麼舉措,乾脆用最庸俗的態度表達出來,避免別人多心的猜測。自己也要做到不過分自信、剛愎自用、目中無人、妄自尊大。劉墉說過,避免別人多心的最好方法,就是自己多用點心。為人處世尚淺,經歷不多,閱歷有限,但這些都不是做事不周到的借口。

    錯了先道歉

    生活和工作中,還應當盡量避免為別人引起的錯誤買單。只要自己先瞭解一下,就能避免這件事情的發生;即使事情真的已經如此,也要想辦法補救。劉墉的經驗是:「錯了就是錯了,要麼別開口,如果開口,那最好就是道歉。」首先應該表示歉意,這是基本的禮貌問題。禮貌和誠懇的道歉有時候會取得別人的諒解,不會因為錯了而為難你。

    所以,請記住:有禮貌,多道歉和做自我批評;主動、用心地做事或直接表達,可減少誤會,避免別人多心疑心,也不會誤事。過於猶豫、徘徊、舉棋不定,常會把自己拖進泥潭,誤人誤己。倘若是不太靠近的人就更應注意分寸。說話要留有餘地,直言快語不能被人接受還算不了什麼,被誤解了就是比較麻煩的事。同樣,做事也應適當地「大事小做」、「重事輕做」,與人相處才能夠和諧一些。

    生命需要表白

    朋友責備是好事。朋友間有了意見分歧,最好及時交流。央視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松曾說:「每個生命都需要表白。」與表白如影隨形的便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只有溝通,才能不斷增進彼此的理解,自然不會多心,從而減少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和摩擦。越是不做溝通,越是有意設防,就會越難使人心達到交融。溝通需要主動,一味地等著別人與自己溝通,是等不來「好人緣」的。

    能溝通不等於會溝通,善於溝通者知道根據不同的對象、場合,採取不同的交際方式,懂得「到什麼山,唱什麼歌」。溝通總是與口才緊密相連,口才能為你的溝通鋪平順暢的道路,能幫你的交際書寫和諧的華章。

    習慣從自己的主觀判斷出發為人處世,這樣必然會導致一些誤解的發生。所以,要達到彼此的認同和理解、避免誤會和偏見,我們還要學會「換位思考」。要善於從對方的立場和處境瞭解對方的觀念、體會以及對方的情感,發現對方處理問題的個性方式。只有設身處地地多為別人著想,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理解別人,從而找到相處的最佳途徑、解決問題的恰當方法。

    有一位教授,在給學生講解人生規劃的時候,曾說到這樣一種情況:

    「如果你有一個心儀的女友,你希望能和她廝守終身,但對方卻不這樣認為,也許她不是真的喜歡你。這時候,如果你一意孤行地付出自己的情感,那麼結局會有兩個:要麼她被你感動,被動地和你在一起,但這段感情可能隨時都會出現問題;要麼她仍舊冷漠地離開了你,任你對她再好也沒有用。這時,你是選擇毅然離開,還是堅持靠近?」

    學生陷入了兩難的思考。

    老師看到大家都不吭聲,於是話題一轉:「假如你是那個被人苦苦追求的女孩,在你根本沒有打算接納對方的前提下,你會選擇離開,叫對方徹底死心,還是選擇靠近,聽任感情自由發展?」

    學生們紛紛表示:「既然不愛人家,就該及早離開,免得耽誤了對方的青春和幸福!」

    老師微笑著說:「既然你們能夠明白,在不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一定要給對方一個明確的答覆,不要耽誤、傷害別人,那麼換位思考,當你是一個追求者時,又何必甘願自己深陷泥沼之中,糟蹋自己的青春與幸福呢?」

    孔子曾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就是說,自己所不想要的,也不要施加到別人身上。正如一位哲人所說:「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先怎樣對待別人。」因此,交際中只要少一點自以為是,多一點換位思考,就會少一些誤解和摩擦,多一些理解與和諧,自然不會有因多心而產生的誤會。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