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矩和愛 第一章學做父母:為人父母需要謙卑
    為人父母需要學習的知識實在太多了。無論是對孩子身體所需的營養還是心理的教育,都需要有專業的學習。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在著名的《家庭教育》一書中,開篇第一句話就是:「小孩子實在難養得很!」

    有時候,你不曉得他應當穿什麼衣服,吃什麼食物!有時候你不曉得他為什麼哭,為什麼不肯吃!有時候,你不曉得他為什麼生病,為什麼變得這樣瘦弱!

    在列舉種種不易之後,作者馬上又寫道:

    小孩子不但是難養的,而稍明事理的人,知道也是難教得很!有時候,他非常倔強,你不曉得罵他好呢,還是打他好;讓他去強霸好呢,還是去抑制他好……

    確實,撫養孩子需要學習,教育孩子更要學習。我從事兒童心理學的教育和研究已有30年之久,但是近些年看到日新月異的研究成果,常常不得不感歎自己對孩子瞭解得有限。例如,2010年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的兒童心理學家高普尼克(AlisonGopnik)出版了一本轟動美國的科普書籍《哲學寶寶》(ThePhilosophicalBaby)。它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展示了一系列最新的兒童早期心理發展的研究成果。這本書之所以產生轟動效應,是因為有很多新的發現讓我們在驚歎之餘不得不重新認識孩子的能力。作者用了哲學寶寶來形容嬰兒思維之複雜。例如,高普尼克和她的學生發現一歲半的孩子已經能夠很好地思考別人在思考什麼。類似的研究發現不僅對傳統的兒童發展理論提出了挑戰,也讓我們做父母的對自己的孩子有了嶄新的認識。類似這樣的發現為我們教育孩子都提出了進一步學習和思考的空間。作為一個現代社會的父母,我們所能學的育兒知識遠遠超過我們的祖先。這些新的科學知識一方面需要我們有更加好學的態度,另一方面也為我們學做父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實際指導。

    意識到自己需要學習只是父母教育的第一步。有效的學習還離不開謙卑的學習態度。

    我們說敬畏和謙卑是智慧的開端。學做父母我們同樣要有謙卑的態度。我曾經遇到一些擁有理工科高學位的父母,雖然在家庭教育和子女教育中他們遇到很多問題,但是要幫助和改變他們特別困難,因為他們對教育和其他社會科學的偏見使他們很難先聆聽別人的意見。他們非常崇尚他們所學的自然科學(理科),認為這才是唯一的真正學問,其他的文科包括教育只是耍耍嘴皮子的事情。

    這樣的現象不僅和這些家長的個性有關,還和特定的中國歷史背景有關。這些父母往往成長於「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的20世紀70年代末期。當時的中國社會百廢待興,最缺乏的是能直接幫助生產力發展的理工科人才。那時流行的一個口號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了高中最優秀的學生報考理工科,成績稍差的報考文科,連文科也讀得吃力的,只能報考外語專業。所以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父母在潛意識裡常常重理輕文。他們對理科專業的驕傲忽略了這樣一個現實:人類的教育和倫理並不比任何自然界的問題簡單。它不僅需要用理性的邏輯去思考,更需要用真誠的內心來感受。康德的墓誌銘上有這樣一段話:「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越來越歷久彌新,一個是我們頭上浩瀚的星空,另一個就是我們心中的道德律。它們向我印證,上帝在我頭頂,亦在我心中。」即使我們對自然和人文的認識不能達到在宗教高度的統一,至少要對二者有同樣的尊重。

    在過去的幾年中,我還是遇到很多非常謙卑也願意學習的父母。但是由於缺乏父母教育資源,常常得不到這方面系統科學的指導。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