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管理日誌 第20章 七月: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2)
    上九,最值得深思,孤單遠離群體而心生疑惑,甚至出現很多幻覺,「見豕負塗,載鬼一車」,但幸好最終看清楚了。可見胡思亂想往往會釀成大禍,一旦上九看不清楚,或是過於相信自身的幻覺而將箭射出,就很可能造成終身悔恨。

    作為管理者一定要將一切分析清楚後再作決定,而不能胡思亂想,尤其不能只憑一己之見就胡亂決定,否則,將遭受挫敗。

    星期三

    反身修德

    《蹇》: 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

    《彖》曰:「蹇」,難也,險在前也;見險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東北」,其道窮也。「利見大人」,往有功也;當位「貞吉」,以正邦也。蹇之時用大矣哉!

    《象》曰: 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蹇》卦: 適宜走向西南,不適宜前往東北;適宜見到大人,守持正固可獲吉祥。

    《彖傳》說:「蹇」,艱難之意,危險在前方;見到危險而能夠及時止步,可謂明智!「蹇,利西南」,前往就能合宜;「不利東北」,如果那樣道路必將窮盡。「利見大人」,前往能夠建立功業;位置恰當「貞吉」,可以擺脫艱難振興國家。《蹇》卦順應時勢的運用可謂宏大!

    《象傳》說: 山上有水,很艱難;君子應該反求於自身、努力修養道德。

    「蹇」,艱難之意。《序》卦說:「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在《睽》卦的背離之後,一定會出現艱難險阻,《蹇》卦的用意正是告訴世人如何應對艱難險阻。

    「利西南,不利東北」,《說》卦中說「坤為西南,艮為東北」。坤為地,艮為山,因為《蹇》卦說的是艱難險阻,所以不宜再往東北去,否則就是「險上加險」。

    應對艱難險阻,《蹇》卦給我們的最大指導是「見險則止」。所謂「見險而能止,知矣哉」。同時,應該見到能夠幫助自己脫離險阻的「大人」,這是迅速脫離險阻的好辦法。當然,無論如何,身處險境最重要的是不斷提升自身的修養品德。

    在企業發展遭遇困境時,領導者應該以退為進,積極尋找能夠幫助自身脫離困境的合作夥伴,最重要的是領導者在困境之中仍然需要不斷提升自身修養。

    星期四

    見險則止

    初六,往蹇,來譽。

    《象》曰:「往蹇來譽」,宜待也。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象》曰:「王臣蹇蹇」,終無尤也。

    九三,往蹇,來反。

    《象》曰:「往蹇來反」,內喜之也。

    初六,前往有艱難險阻,歸來可獲讚譽。

    《象傳》說:「往蹇來譽」,適宜等待時機。

    六二,郡王的臣子遇到重重艱難險阻,不是為了一己的私利。

    《象傳》說:「王臣蹇蹇」,最終沒有危害。

    九三,前往有艱難險阻,歸來退居原來的居所。

    《象傳》說:「往蹇來反」,內部人因此而欣喜。

    《蹇》卦的主旨是「見險則止」,初六、九三都迎合了這一主旨。

    初六,前方有艱難險阻,歸來可以獲得讚譽,為什麼?因為時機尚未成熟,適宜等待。

    九三,同樣如此,歸來後居住在原先的居所。

    六二,倒是值得探討一番,六二對應九五,所以被稱做「王臣」。王臣遭遇了重重險阻,但是最終卻沒有危害,是何原因?原來六二不是為了一己的私利,而是為了幫助九五走出困境而盡心盡職才遭遇重重險阻的。

    遇到困難時可以放慢腳步等待時機,當然,一旦真的陷入困境,也不必感到害怕和恐懼,而是應該努力奮爭,盡心盡職幫助企業走出困境。

    星期五

    共迎危難

    六四,往蹇,來連。

    《象》曰:「往蹇來連」,當位實也。

    九五,大蹇,朋來。

    《象》曰:「大蹇朋來」,以中節也。

    上六,往蹇,來碩;吉,利見大人。

    《象》曰:「往蹇來碩」,志在內也;「利見大人」,以從貴也。

    六四,前往有艱難險阻,歸來遭遇接連的危難。

    《象傳》說:「往蹇來連」,(六四)正當本實之位,(蹇難並非不招自來。)

    九五,遭遇很大的艱難險阻,朋友們前來幫助。

    《象傳》說:「大蹇朋來」,因為(九五)保持陽剛中正。

    上六,前往有艱難險阻,歸來可獲得功業;吉祥,適宜見到大人。

    《象傳》說:「往蹇來碩」,志向在於聯合內部共同濟難;「利見大人」,應當跟隨尊貴的君主。

    六四,可謂糟糕透頂,前往有艱難險阻,後退也有艱險,可謂進退兩難。為什麼六四會如此呢?《象傳》說「當位實也」,是它自身所處的位置引來的。

    九五,大蹇卻沒有任何危害、悔恨,為什麼?這是作《易》者告誡世人不可一味退卻,在適當的時候也需要逆流而上,也需要置艱難險阻於不顧,努力抗爭。前面的六二作為臣子已展現出盡心盡職的職業操守,如今作為領導者的九五自然也不能在艱難面前舉手投降,而是應該號召眾人共迎危難。

    上六,依然傳達了《蹇》卦的主旨:「遇險則止」,但是上六的歸來是為了團結內部力量共同應對危難。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遭遇困難,問題的關鍵在於領導者應對困難的態度。真正成功的領導者面對困境應該毫不退縮,團結眾人共同應對,為企業爭取最大限度的發展和成功。第三周

    星期一

    赦過宥罪

    《解》: 利西南;無所往,其來復吉;有攸往,夙吉。

    《彖》曰:「解」,險以動,動而免乎險,解。「解,利西南」,往得眾也;「其來復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解之時義大矣哉!

    《象》曰: 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解》卦: 適宜前往西南;沒有危難無須前往,返回居所可獲吉祥;有危難要前往,早行動可獲吉祥。

    《彖傳》說:「解」,危險時採取行動,行動是為了躲避危險,化解。「解,利西南」,前往可以獲得眾人支持;「其來復吉」,行為合宜適中;「有攸往,夙吉」,前往有功績。天地之氣化解開來,雷雨就會興起。雷雨興起,百果草木都將破土而出: 《解》卦的順勢而動意義宏大!

    《象傳》說: 雷雨興起,象徵舒解;君子應該赦免錯誤寬容罪過。

    《蹇》卦談的是艱難險阻,任何艱難險阻都是需要化解的,所以接著我們就讀到了《解》卦。「解」,化解之意,一切危難到了這時都應該化解了。

    卦辭中「利西南」需要解釋一下:「坤」象徵「西南」,「坤」又為「眾」。在危難之時,最需要的便是他人的支持,所以說「利西南」。當然,沒有危難就沒有必要前往,所以「來復吉」。但是一旦發現危險,應該及早行動,以免危難深重而最終無法化解。

    要化解危難,就必須對以往的問題進行總結。採取既往不咎的態度,重新開始。所以《象傳》說: 君子以赦過宥罪。

    作為管理者,應該胸懷寬廣,不要總是抓住員工的錯誤不放。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應該在員工犯錯後為他們提供改正的機會,唯有如此,他們才能真正成長起來。

    星期二

    自我致戎

    初六,無咎。

    《象》曰: 剛柔之際,義無咎也。

    九二,田獲三狐,得黃矢;貞吉。

    《象》曰: 九二貞吉,得中道也。

    六三,負且乘,致寇至;貞吝。

    《象》曰:「負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誰咎也?

    初六,沒有危害。

    《象傳》說: 陽剛與陰柔相應交會之時,理應沒有危害。

    九二,打獵獲得好多隻狐狸,拾得黃色的箭矢;守持正固可獲吉祥。

    《象傳》說: 九二貞吉,得益於適中之道。

    六三,背負著財物乘坐大車,必定招來匪徒的搶奪;守持正固以防傷害。

    《象傳》說:「負且乘」,這種行為是值得羞愧的;由於自身的行為而招來兵戎之難,又能責怪誰呢?

    初六,處於危難初解之時,以柔居下,上與九四相應,何咎之有?朱熹在《周易本義》中說:「難既解矣,以柔在下,上有正應,何咎之有?」

    九二,以陽處陰位,可謂位不當,但是由於剛直處中,所以能夠「田獲三狐」,並「得黃矢」,建立功績,所以「貞吉」。

    六三,講述的是盜賊是自己招來的。《系辭上》中孔子解說得很清楚:「作《易》者其知盜乎?《易》曰『負且乘,致寇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易》曰『負且乘,致寇至』,盜之招也。」其中的「小人」之說值得深思,能力沒有達到卻提前坐了君子的車,如此一來自然會引起他人的猜疑和想法,而匪寇自然也會前來。六三告訴我們,一切災難都是自己招來的,所以應該恪守正道,不做違背良心道德之事。

    災難通常都是由於經營不慎,或是違背經營之道而導致的。所以,經營者應該嚴格遵循經營規則,恪守商業道德,並研究探討市場需求之道。

    星期三

    有孚於小人

    九四,解其拇,朋至斯孚。

    《象》曰:「解其拇」,未當位也。

    六五,君子維有解,吉;有孚於小人。

    《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上六,公用射隼於高墉之上,獲之,無不利。

    《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九四,像舒解大腳趾一樣(擺脫小人的糾纏),朋友前來時就能夠以誠信接待對方。

    《象傳》說:「解其拇」,(九四)仍然沒有處在適當的位置上。

    六五,君子能夠化解危難,吉祥;以誠信感化小人。

    《象傳》說:「君子有解」,小人將畏服退避而去。

    上六,王公用箭射盤踞在高牆上的凶鷹,擒獲了它,無所不利。

    《象傳》說:「公用射隼」,是在化解違背道義的過錯。

    九四,仍然有一些危難,這些危難來自身邊的小人。就像大腳趾受到牽制一般,只有擺脫小人的糾纏,才能在朋友面前保持誠信,否則小人會在中間搬弄是非、顛倒黑白。

    六五,以陰居王位,說明該君王性格謙遜、溫和。謙遜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所以說「君子有解」。更重要的是六五還能夠對小人保持誠信,秉承「寧可人負我,不可我負人」的處世原則,最終能夠感化小人,使之轉惡為善,這正是君王的高人之處。

    上六,是在幫助六五化解內部因違背道義而產生的一些問題,用「隼」替代問題,一箭射中,說明解決問題乾淨利索,毫不拖泥帶水。

    管理者應該幫助下屬,對他們進行系統、完善的輔導和培訓,使他們能夠勝任自身的工作。同時,要對他們保持高度的誠信,以改變他們不負責任、得過且過的錯誤心態。

    星期四

    懲忿窒慾

    《損》: 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彖》曰:「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損而「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應有時,損剛益柔有時: 損益盈虛,與時偕行。

    《象》曰: 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慾。

    《損》卦: 心存誠信,最為吉祥,沒有危害,可以守持正固,適宜有所前往。如何體現用途呢?兩簋祭品就可以用來祭祀。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