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II:從貨幣看懂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 15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與凱恩斯理論
    熱拉爾·科尼約(GerardCornilleau)

    法國經濟形勢研究所(OFCE)研究部副部長

    關於通貨膨脹的兩種相互矛盾的理論

    應對通貨膨脹的辦法需要視原因而定,並沒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規則。若是由政治動盪導致貨幣失衡而引發的通貨膨脹,首要任務就是恢復正常的政治秩序。

    然而情況並非總是如此。例如,經歷了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國在戰後需要負擔巨額戰爭賠款,財政壓力極其沉重,德國不得不另尋他法,以經濟失衡為代價大量發行貨幣支付賠款,最終導致通貨膨脹。這種情況就不是出於政治原因。當然,當時戰勝國向德國索取天價賠款從而導致其經濟失衡,從這種意義上講也有政治因素在內,但經濟失衡仍是主要原因。

    如果處於一個通貨膨脹快速且呈螺旋式上升的時期,如物價每週翻一番(雖然罕見,但卻有可能),形勢就會變得極其嚴峻。民眾急欲將口袋中的錢花掉,因為物價翻一番意味著手中的錢貶值一半,所以要盡快將其轉化為實物資產。解決這類通貨膨脹的措施就是換用全新的貨幣,在一個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抑制物價與收入。例如,為了走出困境,可以像以色列一樣取消本國貨幣而代之以美元。這是應急之策,正如救火是當務之急。之後的長期政策就應是恢復經濟,避免貨幣發行失控,然後尋求收入與贏利穩步增長的平衡。

    最常見的通貨膨脹是輕微通貨膨脹,如果每年的通貨膨脹率達到10%,通常被視為較嚴重的通貨膨脹,但並非之前提到的惡性通貨膨脹。

    關於通貨膨脹,有兩個基礎性理論相互衝突。根據貨幣發行量導致通貨膨脹理論,在貨幣發行量與物價之間有一個數學方程式。由此得出的結論是,只要調整貨幣供應量,即通貨緊縮時增加發行量,通貨膨脹時減少發行量,就可降低物價。但事實上,這種關聯並不是必然的,即貨幣量的變動與物價變動兩者之間並不會自動關聯。

    另一種與之對立的理論是通過實體經濟來解釋通貨膨脹現象的。經濟增長迅速時需求擴大,購買者增多,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景,於是物價上漲。同時,勞動力市場上勞動力匱乏,企業難以招到熟練的技術工人,工資也就出現了上浮的趨勢。物價與工資呈現螺旋式攀升的態勢,這完全屬於實體經濟活動範疇,而非貨幣問題所致。

    但這兩種理論並非完全不能兼容。我們可以看到,發行貨幣若是為了刺激經濟,至少是為了增加公共財政支出,那麼在實體經濟中同樣會導致供求緊張,這種機制同樣可以解釋為貨幣發行過多會造成通貨膨脹。所以,實體經濟活動造成通貨膨脹是一種更有說服力的解釋。

    相應的對策便是,一旦出現通貨膨脹可以採取抑制經濟過熱的措施,同時貨幣政策可以作為有效的調控槓桿,通過調整利率減緩投資需求。

    目前各國政府刺激經濟的措施主要源於凱恩斯理論

    凱恩斯理論中最重要的地方在於,要實現經濟穩步均衡增長,同時做到既無高通貨膨脹又無過多失業風險是十分困難的。應當找到平衡經濟發展的方案,以避免大面積失業。迄今為止,人們一直在談論通貨膨脹,但在經濟活動中會出現一些比通貨膨脹更嚴重的失衡現象,例如失業。今日歐洲的確備受失業問題困擾。很多人想工作而沒有工作,收入很低。由於有一些過渡性措施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尚未出現普遍的民不聊生的狀況,但這種社會現狀的確令人擔憂。

    凱恩斯理論認為,有時若要在高失業率和輕微通貨膨脹之間作番權衡,那麼選擇輕微通貨膨脹並不是個壞主意。此外,通貨膨脹可能有利於解決一些問題。近期以來,一些受凱恩斯理論啟發的經濟學家建議稍微提高通貨膨脹率,以便清償2008~2009年次貸危機累積的債務。這很明顯是凱恩斯學派的主張。雖然並未言明要製造輕微通貨膨脹,也不明確會如何實施,但凱恩斯理論可以提供天然的財政調控槓桿。當然也包括貨幣政策,比如大幅降低利率—這正是全世界央行目前所採取的措施,尤其是美國等遭受經濟危機較重的西方國家。

    降低利率、增加財政赤字的政策長期下去會帶來問題,但它能支撐經濟發展,支撐輕微通貨膨脹,能夠解決失業問題。

    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凱恩斯曾向羅斯福總統建議增加公共赤字以刺激經濟。那是一個經濟停滯的典型蕭條時期。工廠有生產能力卻停產;有工人卻無任何生產活動,因為人們沒有財力購買產品。在這種形勢下,讓國家承擔起推動經濟的角色不失為良策。國家本身即使沒有收入,僅靠赤字也能夠製造需求。這往往是刺激經濟的良方。雖然並不總是很容易做到,但一般而言,在出現與美國經濟大蕭條同樣深重的經濟危機之時,這是個解決辦法。

    2008~2009年的情況與大蕭條時期相似,實施的也是相同的對策,但比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危機時更加迅速地付諸實踐。大蕭條時期美國的失業率要遠遠高於現在,超過了20%,失業問題極其嚴重。今日失業率雖不斷上升,但一直低於10%。今天的情況之所以沒有當時嚴重,大概是因為更早地通過增加財政赤字來刺激經濟。

    現在美國總統應頒布新的刺激計劃,增加公共支出或是降低稅收,目的都是重新分配購買力,使人們擁有財富,使經濟活動重新運轉起來。所以還應有更多的經濟刺激,譬如3000億美元的公共支出。這也許會帶來一些財政問題,但顯然是件好事。

    從歐盟到歐洲合眾國仍有漫長的路要走

    1914~1945年,歐洲經歷了各種悲劇性事件,昂貴的戰爭給歐洲各國造成了巨大損耗,包括地理位置相對安全的英國。

    在這之後,很多像讓·莫內這樣的人都認為應當結束歐洲戰事不斷的局面,尋求途徑重建歐洲和平。在這一點上,溫斯頓·丘吉爾扮演了重要角色。他提議歐洲實現某種聯合。當然在他的建議中並不包括英國,他指的是在其他歐洲國家間建立合眾國,但丘吉爾仍是提議創建歐洲聯盟的第一人。

    讓·莫內其實並非政治家,而是一個行政管理者、一個高官。他後來被人廣為認同的思想是,不能隨便創建一個歐洲合眾國,這太過複雜。比如,組成一個同時管理法國人和德國人的政府是有些難以想像的。相反,需要循序漸進地開展一體化進程。經濟最容易形成聯合體,而文化之類則很難合併。歐洲的一大特點就是有多種不同的語言,由於語言的多樣性,很難組合成單一的文化。考慮到之前多年的歷史,歐洲在政治層面上顯然也很難一體化。但經濟上還是大有可為的,可以以共贏為目標實現某些資源的共享。

    經濟一體化的戰略目標是在歐洲實現和平,第一步便是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因為煤炭與鋼鐵是戰爭的主要原料:煤炭供應能源,鋼鐵用於製造大炮和炮彈。若能共同管理煤鋼,對經濟自然有利,而且可以杜絕各國重新加強軍備超過他國的可能性。這是讓·莫內的主要思想,它為之後的進程奠定了初步基礎。

    羅伯特·舒曼也是一個政治家。他將這一思想推向了政治層面,促成了《羅馬條約》的簽訂。首先是建立煤鋼聯營,隨後便是創立共同市場。總的來說,這個共同市場限於德國、意大利、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六國之間。羅伯特·舒曼在著名的《羅馬條約》的起草和促使六國政府採納此條約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政治角色。

    《威斯特伐利亞條約》的內容與《羅馬條約》恰恰相反。《威斯特伐利亞條約》根本不是關於歐洲聯合的條約,而是各國之間分割利益的條約。戰爭並未因此停止,反而愈演愈烈,導致法國爆發大革命,繼而拿破侖發動戰爭,總之戰事不斷。所以,歐洲真正的聯合始於《羅馬條約》。在經歷了自我毀滅式的戰爭之後,歐洲人開始反思,希望結束這一切,建立一個和平的歐洲。《羅馬條約》的簽訂才是真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歷史坐標。

    從《羅馬條約》開始,歐洲開始了一體化的進程。首先是擴大共同體。將英國納入共同體,隨後又吸納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北歐國家,以及西班牙、希臘、葡萄牙等南歐國家。在那段時間,共同體不斷吸納成員國,但沒有實質性的變化。

    真正想到創建統一貨幣是在簽訂《馬斯特裡赫特條約》時。根據讓·莫內的理論,一體化應逐步進入技術性領域,而不能有太多政治色彩。貨幣恰好是一個可以實現互利共贏的領域,而無須走到政治合併的程度。所以目前歐洲不是一個聯邦政體,而是一個泛泛的邦聯式同盟體,在政治上尚未實現一體化。

    那些認為歐洲一體化進程過慢的觀點是錯誤的,因為擁有統一貨幣就是一次徹底的變革。很難再說這只是技術性問題,它已經不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了。從貨幣統一的那一刻開始,各國實際上就再無單打獨鬥解決經濟問題的必要了。例如,管理法國經濟不能脫離德國經濟。不僅因為法德貿易關係密切,而且由於兩國共用一種貨幣,匯率便不可隨意浮動,匯率不浮動,其經濟便完全與他國唇齒相依。

    我們可以用消極的目光看待事物,認為歐盟已走到盡頭,也可以相信它無論如何都會堅持下去,不斷創立更多新的機構以加強政治事務的協調一致。

     歐洲正處於新的十字路口:究竟是繼續強化合作,創建「歐洲合眾國」,還是維持目前的狀態?無人能給出答案。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