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競爭優勢(下) 09 衰落的大國
    在經濟繁榮的漫漫長路上,有的國家扶搖直上,有的國家起起落落;在產業界奮力攀向生產巔峰、追求高品質的過程中,「國家」這不可缺席的一員,到底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而落入繁榮瓶頸的國家如何才能避免富裕後的貧瘠空洞,是本篇八國案例帶給我們的思考。

    邁克爾·波特

    許多政府的振興方案最後都以失敗收場,因為它們並未對症下藥,而且沒有考慮到鑽石體系內各關鍵要素的特點。

    當歷史進入20世紀70年代與80年代,競爭優勢籌碼不斷提升的日本、意大利與韓國對世界上原本領先的國家造成了莫大的威脅,最明顯的例子是英國經濟的蕭條。英國的國力從多年前就開始下滑,許多長期以來持有競爭優勢的產業在此期間快速消逝,這個結果也導致英國的生活水平大幅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

    美國的經濟也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遭遇到了數十年來的首度挑戰,結果也喪失了許多產業的競爭優勢。美國經濟衰退的原因之一固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所創造出的得天獨厚的時空環境不再、其他發達國家紛紛奮起直追,但是其一度在全球先進產業中快速增長的企業數量開始減少,更加速了它們所擁有的競爭優勢的不斷退化。總的說來,這一期間的美國,無論產業的淨投資率、生產力的發展速度、國民收入提高的程度等,都是本書研究各國中最低的。從很多角度來看,這一時期的美國,已經成為競爭優勢環境條件最差的國家。

    這一章將英、美兩國並在一起研究。這兩個國家曾經各自擁有國際上最具競爭力的產業,但這些產業的競爭優勢卻同樣在冷戰期間走了下坡路。因此,要研究國家是如何取得競爭優勢,又如何喪失這些競爭優勢,英、美兩國是絕佳的研究案例。

    本章首先討論英國的情況,接著再探討美國的發展經驗,最後則對前面討論過的8個國家進行綜合討論,以形成國家競爭優勢理論的實證基礎。

    英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產業的競爭能力就已經出現問題了。英國是19世紀的工業超級強國,但是整個20世紀卻一直處於下滑的頹勢。這種趨勢一直到最近才出現轉機。戰後期間的英國一直遭到高物價與高失業率的雙重折磨。如表7–1所示,英國在國民生產力與國民收入的增長速度上,大致與美國相近—同樣是本書所研究的國家中最低的。不同的是,英國原來的領先程度並不如美國,因此,當其他國家的競爭優勢開始展開時,英國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其他國家一個接一個超前而去。

    儘管國力衰退,英國本身仍在某些產業領域維持著強大的競爭優勢,並且享有過去所積累的財富,這也是英國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但它一方面擁有傲人的財富與某些產業領域的競爭優勢,同時又出現許多核心工業一蹶不振的悲慘狀態。

    許多學者專家都研究過英國經濟下滑的問題,當中也有不少重要的論述。1遺憾的是,這些研究往往缺少一個總體性、整合性的觀點,也因此無法解釋為什麼英國的產業集群會同時存在大好大壞的矛盾現象。根據作者的競爭優勢理論,這種成功與失敗同時存在的現象不但很合理,也充分說明了今日英國的競爭優勢事實上不同於其他國家,也不同於往昔的英國。

    在討論英國時,另一個不可忽略的現象是,今天的英國正在努力轉變中。本章所處理的重點集中在戰後英國產業的成功與失敗模式,以及造成英國產業蹣跚、無法發展的因素上。至於英國近年來比較突出的改變,作者將在第13章一併討論。

    國家競爭優勢形態—產業數多

    表9–1是1985年英國在全球出口佔有比例上前五十大出口產業的名單。由於英國企業在製造業與服務業都有海外投資活動,所以英國產業的國際市場地位,很難從單純的進出口數據看出。然而,對想大概瞭解英國當代產業的讀者而言,表9–1算是相當完整的。根據表9–1可知,在1985年時,英國的產業競爭優勢主要表現在各式消費品產業以及鑽石和鉑金等貴金屬交易為代表的貿易產業,此外,化工、發動機、紡織品等種類很廣、分佈也很零散的產業,也都具有相當強的競爭優勢。英國前五十大出口產業的出口額佔全國出口總額的17.9%(扣除商業交易,則是17%),這個數字是本書所研究的國家中最低的。這反映了三件事:第一是英國經濟的廣度和多元化;第二是英國企業的專業化;第三是英國油品輸出的重要性(這些油品包括汽油、燃料油、機油、航空汽油等,它們1985年在英國出口總量中所佔的比例高達19.25%)。2

    表9–1依照全球出口總額所佔比例,列出英國前五十大產業(1985年)

    註:進口值低於1985年總貿易值的0.3%者,不列出其進口數據。

    英國競爭優勢的輪廓,還可以從表9–2、表9–3,及附錄II的表II–17的統計資料中看出。根據這3張圖表,英國具國際市場競爭優勢的產業主要集中在消費型產品上面,其中又包含酒精飲料、餅乾、糕點等食品產業,香煙、化妝品、香水等個人用品產業,以及牙膏、香皂、清潔劑等家庭用品產業。與消費者有關的產業還包括陶器、瓷器、地毯等家庭裝飾品產業集群,而英國在與消費品相關的零售產業地位活躍。此外,英國另一個重要的產業集群是財務管理領域的服務業,這裡面包含保險業、拍賣業、金融業、商品管理業、國際法律事務業以及貿易業,如Jardines、英之傑、聯合利華等著名企業都是個中翹楚。3其他在出口上佔有較高比例的是化工工業集群,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油漆產業,ICI、Courtaulds等都是這個領域的世界級企業。

    英國其他重要產業集群還包括:製藥、休閒與娛樂(如電影、唱片、職業球賽、古幣與其他收藏品)、出版與其他信息類產品、飛機、國防工業、馬達與發動機、紡織(主要是纖維產業)。其他優勢強度較小的產業則有無線電收發設備、雷達器材、發電機、玻璃與廢五金等。至於英國在半導體與電腦產業上的表現,主要依賴美國企業在當地的投資。

    與前述產業比較,英國缺乏競爭優勢的產業包括林業、紡織成衣業、辦公設備、電信器材,以及如手錶等消費型電子產品業。另外,英國在機械產業的競爭力也很差,在本書研究的國家中居第六位,低於意大利、瑞士與其他3個工業強國。

    表9–2顯示,英國重要出口產業分佈非常廣泛,在各國當中,英國具有競爭力的產業數僅次於德國與日本,居第三位。以產業性質來看,英國產業所代表的經濟力也非常分散,這種現象從它提供的為數眾多的產品與服務上就可見一斑。這一類產業我們通通歸類到綜合商業類產業集群。

    失敗大於成功?然而,在琳琅滿目的英國產業中,能夠具有絕對競爭地位的產業卻寥寥無幾。英國產業很少能像美國、日本、德國一樣擁有極高的市場佔有率。此外,英國的產業集群也很單薄,它們當中很少能具備強而有力的專業元件與相關機械產業的搭配。在垂直整合方面,英國產業集群的表現更遠不及意大利、瑞士與瑞典。

    另外,英國經濟發展的變化與走向,可以從1978~1985年間英國產業在全球出口比重的消長變化中看出(見表9–4)。這時,英國失去競爭優勢的產業遠比新添的要多,更糟糕的是,英國失去優勢的產業往往也是攸關國家競爭力的產業。在這7年中,英國在化工、醫療保健、電腦等產業的表現較佳,不過這3項也是英國既有的強勢產業。4其他新添競爭優勢的領域是石油化工相關產業與未加工金屬產業。相較之下,其他多數產業集群與許多精密產業則處於淨虧損狀態,像運輸產業的虧損就很慘重。其他受到重大挫敗的產業包括:機械產業(有5項增長,26項負增長),專業元件產業(10項增長,37項負增長),以及支持其他產業的綜合商業類(6項增長,13項負增長)。這些消長說明英國在經濟升級上的力不從心、產業集群逐漸萎縮、有競爭力的產業不斷窄化等事實。

    生產要素—工業技術

    除了已告枯竭的煤礦與新發現的北海油田外,英國的天然資源是相當貧乏的。對英國的經濟與出口表現而言,北海石油與天然氣是筆意外之財(1985年時,英國石油出口為167億美元);北海石油也讓英國在化工產業與一些化工產品上有所表現。然而,撇開這些有形的利益,北海石油對英國經濟的發展是弊大於利,因為它誤導英國政府的產業政策,也延緩經濟復甦的契機。

    大英帝國的餘威?除了石油外,英國的另一項重要生產要素是充沛的資本與有利的地理位置。幾百年來的投資與適中的地理位置,使倫敦成為一個極富吸引力的都市。在倫敦,金融服務業、拍賣業與機場服務業等服務產業雲集。不過,與其他國家相比,一度輝煌領先的英國基礎設施,如今已成為不利於產業發展的絆腳石。在各項基礎設施中,電信服務、港口、鐵路等公共設施,都亟待重新投資。

    另一方面,英國也是最早實現工業化的國家,並培養出了當時技術能力最強、識字率最高的勞動力。由於燦爛的歷史餘蔭加上殖民地的推廣,英語也是世界性的商業語言。更重要的是直到19世紀末,英國產業能夠不斷發展,所依靠的就是這個國家不斷開發工業技術的結果。

    在本書的研究中,許多產業的最早發明者幾乎都是英國人。這種現象可能是因為英國的大學教育發展最早,培養出了相當多的一流學生,這些人才富有創造力與獨立思考的能力。有趣的是,將這些發明應用於工業上的,是從未受過大學教育但是經驗豐富的英國企業家,從而發揮了它們重要的貢獻。

    直到今天,英國在科學研究方面的實力依然很強,但是也有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轉往能提供更佳環境條件的其他國家發展。反過來說,英國的化工與製藥產業實力強勁,原因之一就是它們依賴大量的基礎科學研究,許多外國企業也因為這個理由而將研究實驗室設在英國。由於英國經濟衰退、生活水平無法提升,相對造成英國的薪資與高級人力成本低於其他先進國家,這種人力成本優勢也有助於一些需要專業人才的英國產業,例如咨詢服務業、出版業、廣告業、製藥業等,另外,國外電腦產業也漸漸主動在英國投資發展。

    生產要素的創造機制:後天失調

    造成英國經濟走下坡路的原因,事實上不在於生產要素的匱乏,而是它的生產要素創造機制有問題。生產要素創造機制的不良發展,不但造成英國經濟發展的重大障礙,更使得英國產業無法持續既有的競爭優勢。

    大好大壞的教育 在本書研究的各個國家當中,英國的教育體系相對落後許多。英國學生接受大學教育的比例最低,而高等教育培養出來的社會精英也偏重在人文社會或理論科學領域,應用科學方面則較弱。許多優秀的英國人也不喜歡接觸工程等實務性職業。5這種發展的結果是,在所有先進國家中,英國大學的工程技術科系學生比例最低,知名大學的工程科系也偏重理論與知識性的討論。

    比起大學教育,英國的一般教育問題更嚴重。與許多國家比起來,英國基礎教育的師資良莠不齊,數學與自然科學的訓練時數太少,而且退學人數多。撒切爾夫人執政時的教育改革,主要著重普及而非鼓勵競爭。日漸下降的教育水平必然影響到英國兒童的素質與表現。6另外,英國教育的發展趨勢也顯示該國不鼓勵個人競爭,結果使得英國人更不重視實質成就。英國年輕人一旦完成中學教育,可供選擇的出路很有限,原因是英國的職業學校名聲並不好,也沒有像德國那種完備的學徒制度,而政府的就業輔導中心更無法與產業界的真正需求銜接。

    英國教育體系的偏差,造成人力資源上的極大差距。一方面,英國在專業的服務業、顧問業、軟件業、出版業等領域儲存了充沛而傑出的人才(這些一流人才所受的訓練精良而且薪資低),英國大學也不斷培養出卓越的思想家與科學家。另一方面,許多英國產業正面臨嚴重的勞動競爭力問題,和許多發達國家相比,英國工人無論在教育程度還是技術水平上都略遜一籌,受過大學或專科教育的經理人也最少,製造業更是大量缺乏受過專業培訓的經理人。而高層經理人當中,有技術背景出身的更是鳳毛麟角。

    儘管教育體系問題重要,大多數英國企業卻仍未加強內部培訓。英國產業的教育培訓投資不到營業額的1%(1980年時是0.15%)。這個數字與同年度日本的3%、德國的2%相比,優劣一目瞭然。7原本就缺乏良好教育的人力資源競爭力因此就更加落後了。英國經濟想要振興,提升人力資源的素質已經是主要的問題之一。後文將會介紹到美國也面臨相同的問題。

    研發投資仍嫌不足?英國政府在研發上的投資並不小氣。問題是這些投資主要都用到基礎科學與國防科技上面。以1987年為例,英國政府將50%的研發經費投資到國防領域,而德國只有12%,日本只有5%,法國也不過34%。8根據美國的經驗,國防領域的研發投資,事實上剝奪了產業界的利益,英國也因此喪失許多產品商品化的機會。另外,由於政府預算不斷緊縮,研發工作也遭遇到極大的壓力。

    在化工、製藥等產業,英國企業以積極投資研發而出名。這些領域的企業往往與大學相關研究所保持密切聯繫。然而,其他大多數的產業中,英國企業在研發上的投資遠不及它們的國外競爭者。既有的研發活動也是零零落落缺乏系統性。9總的說來,以1986年為準,英國民營企業的研發支出只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19%,這個數字低於日本的2.19%,德國的1.6%,以及瑞士的1.71%。10同年度英國非國防性研發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8%,同樣低於日本的2.8%、德國的2.6%,以及其他發達國家的表現。11對研發工作的不熱衷,已經使得許多英國產業逐漸喪失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在發展先進電子、新材料、高級製造技術方面,英國的步調更是日趨緩慢。

    不利因素的轉換:成為創新的領導者

    對英國而言,不利因素的轉換一度是經濟發展與發展的主要動力。與其他國家相比,英國是個面積較小的島國,原材料主要依賴進口,這種情形刺激英國很早就成為重要的貿易國家。由企業建立的縝密流暢的商品貿易體系涵蓋了金融、船務、保險等相關產業。隨後,經由英國科學家與工程師在發明與工藝流程上的努力,進口原料又被製造成當時最新、最高級的產品。

    隨著英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工資上漲的壓力又帶動產業創新的過程,也使得許多早年的英國產業穩坐創新領導者的寶座。英國不但是許多自動化形式的先驅者,也是最早發展各種形態機械產業的國家。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英國產業卻呈反向發展。北海的石油與天然氣的發現,減輕了產業發展的壓力。與德國、瑞士、意大利、瑞典等發達國家比較,英國的工資較低,這又減緩了企業自動化與創新的意願。此外,工會頑強抗拒改變的態度也鈍化了變革的可能性。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英國的製造業開始降級,向價格競爭、低質量產品、簡單製程等領域發展。當英國企業不再努力轉換它們所面對的不利因素時,唯一能做的就是大力收割既有的市場成果。12

    需求條件—要求不高的原殖民地市場

    就消費性與工業性產品需求而言,英國曾經是全球要求最高的國家。在消費產品部門,由於英國身為最老牌的工業化國家、教育程度高、工資不斷提升以及快速積累財富等因素,英國成為了許多高級產品與高級服務的領先市場。在大英帝國的國威下,強調高品質與奢華的英國式品位擴散到曾經的殖民地國家中。另外,派駐各殖民地的英國使節除了宣揚英國品位之外,同時也努力地將海外高級產品引進富裕的祖國。

    在工業產品部門,英國有了領先全球的產業,所以對國內供應商或相關服務的要求也就相對地提高。全盛時期的英國與美國一樣,由於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分佈極廣,使得綜合商業類產業集群也表現出強勢,迄今不衰。貿易頻繁的結果也刺激了保險、法律、銀行等貿易相關產業的需求。英國跨國企業的海外表現,一再使得英國產品成為國際市場中的贏家。

    影響深遠的生活品位 時至今日,英國仍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主要是在奢侈品、休閒、娛樂與財富等相關領域,這些產業的表現正是大英帝國的餘威所在。英國能夠持續保有這些產業的競爭優勢,主要是基於下面幾項理由。第一,這些產業中當初大都有搶先進入優勢的效應。像煙草業、陶瓷業、含酒精飲料、毛織品、盥洗用品產業等,英國長期建立的國際品牌知名度與營銷網絡,是很難被打破的。第二,英國在一些不強調技術變革的產業中,是以傳統生產方式吸引顧客,而不必靠價格競爭。第三,在英國國內(尤其是倫敦地區)還保有奢侈高級產品的消費市場,加上當地劇院、博物館與長期積累財富所形成的生活品位,吸引外國遊客前來消費。有錢的外國遊客不但在倫敦大肆採購,往往也將這些產品轉化成國外市場的需求。

    英國在服務業上強大的實力,尤其可以反映出這個國家的歷史餘蔭與時代的需求趨勢。由於英國在商業服務領域擁有充沛與訓練有素的人力,語言的便利及搶先發展的優勢,使得它的會計、咨詢顧問、工程等產業維持著穩固的地位。另外像很早就奠下基礎的高級消費品,倫敦地區的高級商品市場需求,同樣也是英國的零售業發展的重要條件。即使在國際市場中,英國零售業翹楚如巴寶莉、LauraAshley與雅格詩丹,絲毫未因國家變弱而遜色。

    英國在服務業以外的其他成功產業,基本上得益於這個國家特有的高標準需求或源於需求顯著的產業環節。比如,英國人在糖的平均消耗量上全球居冠,這種需求也長期刺激糖果糕餅業的發展。英國人下午茶的嗜好又導致蛋糕、餅乾業特別發達。英國人熱衷園藝,它的園藝用品因此在國際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另外,與法國、意大利、德國相反,英國人不愛烹飪,這又使該國冷凍、加工食品得以暢銷。

    退而求其次的消費形態 無論如何,英國企業很難擺脫國內需求條件日益惡化、不利因素無法轉換的影響。英國的生活水平日漸低落,這已經使得英國人的一般消費需求大幅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有些觀察家認為,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英國人購物時比較注意產品的價格而非它的質量。英國企業的競爭重點也逐漸放在利潤較低、和發展中國家競爭的市場環節上。這種惡性循環對英國競爭優勢所造成的傷害,將在第10章作更進一步的分析。

    與許多國家的消費者相比,今日的英國大眾已經不再是主動挑剔型的客戶了。他們很容易向質量較差或水平低落的服務妥協,會出現這種現象可能與戰後的艱苦生活有關。英國應對戰時需要的配給制度一直持續到20世紀50年代,流行的生活必需品也談不上講究,一切以實用優先。這種態度事實上也延伸到工業領域。有些英國企業並不在意有瑕疵的產品,同時也能容忍質量不佳的服務。英國人的談話雖然以批評刻薄出名,但問題是光動嘴皮子並不能令經濟發展。另一個造成英國產業無法形成高標準需求的原因是勞動力與經理人的專業水平不夠。

    影響英國國內市場需求的另一個因素是,幾十年來不斷擴展的國有事業與法令規範。以英國的醫療保健服務為例,它已經是一個資源分配不均但又官僚氣十足的制度,極端缺乏現代技術與流程。其他如航空公司、鐵路、電信等重要國有產業,不但經費受到限制,本身也不是稱職、主動的挑剔型客戶與供應商。近年來,英國政府大力推動民營化,期待解決這些問題,但是,民營化本身卻因為做法粗糙,結果又引出了一些新的問題。這部分將在後面討論到。

    和發展中國家的負面性互動 英國在需求條件上的問題還包括海外市場對英國產品的需求態度。傳統上,海外市場對英國產品的需求也不高,原因是直到幾十年前,許多英國企業的出口對像主要是原殖民屬地,這些發展中國家通常對消費型產品與工業用產品的挑剔程度不高。英國產品能夠順利打入這些市場,不單只因為政治、經濟因素,也與傳統習慣有關。直到今天,英國在進出口貿易的平衡上,依賴發展中國家的程度仍遠高過德國、瑞典、意大利等發達國家。這些海外市場不但在需求表現上比較差,採購英國高級產品的能力也不及英國本身。當其他發達國家積極進行彼此間的貿易與競爭時,英國卻把貿易主力放在發展中國家,這確實造成相當不利的影響。

    此外,英國在產業集群上的薄弱表現,同樣也影響著這個國家的需求條件。當一些英國產業的競爭力越來越差時,它們本身就成為其他產業的二流客戶。這種惡性循環還在持續中,結果英國的競爭優勢僅靠往日光榮的殘餘價值來維繫著。以機械產業為例,由於英國的機械企業在工藝流程上大幅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又不願意投資興建新廠房、引進新設備,結果造成機床、起重機等機械設備產業的沒落。

    相關產業與支持性產業

    英國的產業集群曾經一度活力十足,風光之時,一個產業可以衍生出許多新產業。英國的服務業也借由工業產品的表現而走入國際市場並形成雙向的良性循環。全盛時期的英國,跨國企業先到國外打下橋頭堡,同時搖身變為海外的忠實客戶影響國內。因為這種發展歷程,英國金融服務與貿易等相關產業集群通常擁有高度自我強化的能力。

    然而,今天的英國產業集群逐漸鬆弛,只有極少數產業仍能維持既有的競爭優勢。由國外進口元件與機械設備,已經是絕大多數英國企業的常態。以汽車業為例,英國如今仍保有競爭優勢的是捷豹、勞斯萊斯等豪華小型車產業環節,其他車種與零配件產業都不行了。這種現象在電器用品與消費型電子產品等耐用消費品方面,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英國企業仍能維持競爭優勢的領域,主要是因為相關與支持性產業的表現。比如說,英國的消費型產品與服務業能持續成長,主要是有強大的零售業強迫它們不斷創新,例如瑪莎公司長期以來一向扮演帶動英國食品與服飾業發展的力量。另外,英國是最早允許電視播放廣告的國家之一,許多英國廣告公司的廣告創意,甚至比美國企業還強,高居世界第一。英國企業正是利用這種有利的環境,發展它們現代化的市場營銷技術。

    討論英國相關產業的表現,另一個不可忽略的條件是倫敦。倫敦事實上是英國最強的產業集群的化身,英國的金融服務業,如貿易、投資管理、保險、大部分銀行產業等的競爭優勢舉世無雙,而這些產業通通集中在倫敦。隨即而來的則是數不清的信息與電信服務事業,如路透社、金融新聞與出版事業、財務印刷品、法律服務、金融廣告與公共關係等相關產業。這個產業集群的異常活力,也吸引了全球企業來到倫敦設立分公司,結果使倫敦成為實至名歸的歐洲金融中心。

    企業戰略、企業結構、同業競爭—逃避商業與避免競爭

    英國企業文化的特色之一是管理層排斥創新與變革。英國人對傳統的偏執、對責任的定義過於狹隘、高度重視形式與程序等特質,造成產業界裡充斥著「尚未完成」(notdone)的說辭。

    伴隨著這種管理文化的是「僵化的勞資關係」。英國的勞資之間存在著近於階級鬥爭的氣氛,導致雙方的關係幾乎沒有交集。英國的工會勢力強大,有權借談判限制資方的要求,這妨礙到企業的創新與生產力的發展。在同一家工廠或同一部門裡,有好幾個不同派系的工會同時存在的情形也很普遍。因為存在混亂且複雜的勞資關係,改革行動自然遙遙無期。

    英國一個公開而普遍的現象是優秀人才不願意進入工業界服務。英國的社會大眾先入為主地認定,撇開極少數還算高尚的行業外,其他行業都是「商業」。但是他們卻很少意識到,英國產業的成功史,正是因這些「商業」而獲得的。英國頂尖的大學畢業生如果要進產業界服務,通常會選擇化工、製藥等高度研究導向的產業領域,要不然就往出版、電影、電視等講求創意或能發展社交關係的產業跑,或是可以與工廠作業保持距離的法律與會計師事務所。近年來,英國的一流人才更湧入財務、管理顧問、廣告、軟件等服務產業。他們卓越的頭腦使英國在這些領域中無往不利。

    奇差的資本市場結構 在熱門行業以外的其他產業中,無論經理人還是員工,工作意願普遍長期低落。忘情工作、立志賺大錢的想法,往往會引來別人不屑的眼光。嚴格的個人所得稅也抑制了民眾投資致富的想法。在世界各國中,英國是極少數對資產所得課稅的國家,相對也打擊了民眾長期投資的想法。低落的工作意願還帶來另一個問題,就是英國員工的離職率很高。根據1983年的統計,英國產業的員工離職率高達12%,這個數字也是所有發達國家中最高的。13

    英國資本市場的結構,同樣不鼓勵企業設定持續投資與創新目標。英、美兩國在資本市場的結構上很類似。英國的法人投資者雖然握有決定企業走向的權力,但是與德國、日本、瑞士明顯不同的是,這些法人投資者很少把企業看成永久性資產,英國銀行也不會同時扮演企業投資人與債權人的雙重角色。這些因素使得英國的資本市場和美國的如出一轍。由於大股東只關心企業股票的市場價位與股利表現,公司股票自然在股市中交易頻繁。經理人牽掛企業的賬面價值,自然朝接管、併購與殺雞取卵等經營方向發展。被轉手的企業雖然有精簡設備、降低成本等好處,但是債權人通常仍無意做後續投資。在本書所研究的各個國家當中,戰後英國產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淨值比例是最低的,緊隨其後的就是美國了。

    避免競爭的紳士作風 即使在國內市場競爭上,英國企業仍然標榜「紳士作風」。傳統上,英國企業的發展目標是自我滿足而非出類拔萃。英國企業既沒有美國的利潤導向誘因,也缺乏日本的市場佔有率意識,所以同業之間多合併而少競爭的現象不但理所當然,而且也被視為必要的做法。以汽車產業為例,先有奧斯汀與莫裡斯兩家企業合併為英國汽車公司;隨後又與利蘭合併,改名為英國利蘭公司。原本就已缺乏活力的市場,由於這一連串的併購更顯萎縮。

    英國這種避免競爭的態度,是由社會價值與教育體系相互強化而形成的。英國企業拘泥於形式與協議的傳統,常使它們因猶豫不決而錯失良機,而這一切都要歸咎於英國人非常鄙視競爭。

    避免競爭的態度使英國產業一再受害。追溯產業歷史,英國企業發展的一貫模式是,當產業形成競爭優勢時,企業就禁止新設備出口或試圖維持英國壟斷的路子,其他國家的企業因為市場與技術來源中斷,只好被迫自行發展或另辟生路。以紡織業為例,目前執世界牛耳的瑞士與德國紡織業,都是因為英國禁止紡織機械出口的刺激而奮起的。

    由於缺乏強有力的競爭者與客戶,英國企業就在舒適的市場優勢下,不知不覺地萎縮。不過,英國產業不曾遭遇一夕變天的驟變,原因是英國企業往往佔有搶先發展與客戶忠誠度的優勢。事實上,在高級消費產品以外的領域,英國產業正逐漸走向低價位的產業環節及客戶。另外,英國企業吝於投資,雖然一時之間帶來看似亮麗的財務報表,但是競爭優勢的支撐力量也在這一時的愉悅裡崩潰。

    新企業很難出現 英國新企業的形成速度太慢,也限制了產業的競爭。對英國產業而言,影響企業發展的一些負面因素,同時也在腐蝕企業家的心志。出身上流社會或有心擠入這個階層的英國人認為,創立企業、努力致富是件庸俗的事。英國人害怕失敗的態度,也使得新企業很難出現。許多英國產業與企業往往是由非本行的「局外人」發展出來的,更多企業家是社會中下階層出身的。其他像比弗布魯克爵士、麥格雷戈乃至於近年來大出風頭的媒體大王默多克、馬克斯韋爾、薩奇兄弟等,大多來自其他國家,而且無視英國社會的傳統價值或態度。這些企業家的行為雖然會招致負面的評價,但是他們敢不按牌理出牌的經營方式,也為暮氣沉沉的英國產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然而遺憾的是,許多英國企業家一旦事業有成,接下來的動作便是積極打入上流社會,而逐漸與產業疏離。

    政府角色—老是做錯事

    對於經濟發展,英國政府傳統上採取自由放任的態度。然而過去幾十年間,英國產業內部缺乏競爭壓力,市場調節機能也有其難以突破之處,英國政府因此逐漸以控制需求、操縱利率來影響通貨膨脹率與匯率。這種情形顯示,英國的產業政策是總體經濟導向,而非個體經濟走向。此外,英國的產業政策是由財政部管理,如何建立產業的競爭優勢並不是它所關心的主要問題。當北海石油與天然氣資源被發現之後,英國政府雖然不再需要貶值英鎊來重振產業競爭力,但也因此錯過了時機,未能善用政策的陣痛效應導正產業的發展方向。更糟糕的是,由於產業競爭力日漸衰退,國內又有長期性的失業率,英國政府被迫一再緊縮它對教育、基礎設施以及其他生產要素領域的投資,這又使得英國經濟的慢性病更加惡化。

    當政府有意協助產業時,它們的力氣往往用錯地方而且難以持續。政府慣用直接干預、補貼、合併企業及保護等行動,結果這只會破壞既有的產業競爭形態。比如說,當威爾斯在1960年進行工業重組時,它是朝著鼓勵英國企業相互合併以形成世界級競爭者的方向發展。結果鋼鐵、汽車、機床與電腦等產業的合併動作,通通以失敗收場。這證明當產業處於走下坡路的困境時,如果僅依賴少數政府官員動腦筋以找出解決之道,結果極可能釀成另一場災難。英國政府為了提高產業競爭力,也嘗試選擇一些重點科技,並以補貼方式鼓勵企業發展這些技術,但是絕大多數的重點科技都失敗了。事實上,如果國家競爭優勢的關鍵要素尚未成型,這些重點科技即使研發成功,也將缺乏進一步商品化的能力。英國地方政府在產業政策上也犯了和英國政府一樣的毛病,它們往往無視當地是否有鑽石體系關鍵要素的配合,一味以補貼方式吸引企業到蕭條的地區投資,結果只是曇花一現,幾乎沒有企業能夠長期生存下來。

    搖擺的政體 猛藥通常來自新政府。在撒切爾夫人上台扭轉英國經濟趨勢以前,英國的保守黨政府往往因為勞動者的頑抗而無法對產業有所作為。立場傾向工會的工黨政府,則將產業活動變得越來越沒有彈性。工黨政府發起的一波波民營企業國有化的行動,不但傷害到企業彼此間的競爭與活力,甚至波及它們的上下游與相關產業。更嚴重的是,保守黨與工黨在政策上的南轅北轍,連帶使得英國企業根本不敢作長期的努力與投資。假如明天的稅會更重,甚至企業可能被徵收為國有企業時,誰還敢多作投資?

    事實上,像服務業等一些英國政府管得少的產業,反而能夠蓬勃發展。英國一些服務產業因為政府法令規範不多,發展空間就比其他國家大,第6章介紹過的拍賣業正是一個鮮活的例子,這種情形也出現在英國的貿易和保險等產業中。處於這些產業中的英國企業,通常也是全球創新表現最佳的競爭者。

    回顧與展望—開始強調競爭力

    幾十年來,英國產業一直缺乏動力,提升競爭優勢的能力也不足,英國的日趨沒落也是因為鑽石體系的各個部分都往反向運動所致。根據作者的判斷,英國最大的弱點在於它的人力資源素質不佳、工作意願低落、產業缺乏競爭、需求條件不升反降。

    英國的情況說明了鑽石體系關鍵要素逆向強化的後果。一個沒有競爭力的產業拉下另一個產業,形成骨牌效應。競爭力的喪失又導致生活水平的降低,以及消費者不再有要求精緻的高級產品的需求。政府因為國庫空虛,又被迫削減創造生產要素與社會服務的投資,連帶打擊到更多的產業。英國的例子也顯示,當一國的經濟走下坡路時,要把它拉回來絕不是件容易的事。事實上,在缺乏重大刺激的情況下,英國人對扭轉頹勢的意願也不積極。戰爭勝利帶來的信心、殘餘的市場地位,加上客戶對品牌與產品的忠誠,一再減輕了英國人迫切改革的心理壓力。

    今天的英國,能保有競爭優勢的產業主要偏重在以基礎科學為主的產業、英國能提供一流人才但薪資相對較低廉的產業、曾經輝煌一時具有搶先進入優勢的產業(包括金融、貿易及藝術等領域),以及滿足特殊、高級需求的產業。這些提供奢侈品、高級服務、金融、信息乃至一般商業服務的產業,大多集中在倫敦,也展現了地理位置集中可增加優勢的特色。然而,英國的問題是,單靠倫敦無法創造出滿足英國人需要的高薪工作機會,而倫敦與其他地區的城鄉差距也越來越大了。

    撒切爾政府力挽狂瀾?由於不同的政治領導人上台,一些影響英國經濟的重要因素開始出現變化。撒切爾政府的施政重點是教育改革,也促使越來越多的英國企業願意在員工培訓上投資。英國人對工作的態度、每週工作時數與薪資也都開始提升,工作意願也因為減稅與高所得而增強。由於撒切爾政府立法限制工會權限,英國的勞資關係開始改善,也使企業願意重整結構,進而刺激並提高了生產力。另一方面,在繁榮的倫敦與東南地區,消費者的需求不但越來越高級,甚至已達到挑剔的程度,再加上一流零售業者的推波助瀾,新式消費型產品也正處於不斷發展中。另外,經過多年的管制後,英鎊匯率終於在1979年取消管制,恢復市場機能,這為英國企業帶來更多競爭資本的壓力。

    經歷過整個20世紀70年代與80年代初期的經濟蕭條後,大多數英國企業終於認清競爭力是不進則退的。而一陣接管旋風也刺激了一成不變的企業體發展更積極的管理制度。國有企業民營化的趨勢,又為電信和電氣等產業帶來更激烈的競爭。自由化的政策也對金融服務業有利,更添加了英國的競爭優勢。英國民眾對競爭的態度也在轉變,願意主動參與競爭,競爭的風氣為產業帶來復甦的新氣象。

    英國的企業家精神也開始盛行,撒切爾政府更是不遺餘力地讚揚企業家的表現。英國發展中的風險性資本市場,運作實效更居全歐之冠。另外,地方政府鼓勵外國企業在不景氣地區設置裝配工廠,增加了就業機會。近年來的英國經驗說明,改革風潮可以引發一連串有活力的政策,進而牽動整個經濟體。

    依然是長夜漫漫?然而,英國要達到國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的境界,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英國在技術領域的人力資源大幅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生產要素的創造活動也嫌不足,絕大多數的外商投資只是看重英國的低工資,這種投資形態對經濟發展實際上是一種限制。而一些剛剛由國有轉民營的企業,仍然習慣躲在法規的保護傘下,繼續坐享壟斷的特權。英國對消費型產品的需求雖已提升,但工業性產品的需求還是處於不利狀態。投資人、企業和普通的目標也並非放在創新與長期成功上。此外,英國產業的投資速度還不夠快,競爭形態也很生澀,要求政府補貼與保護的聲浪仍然很高。不可忽略的是,因改革而激發的生產力提高可能只是暫時效應,並不能保證持續的表現。有關這部分,作者將在第13章作更多的討論。

    美國:亂流四起

    美國的許多產業是在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喪失它們的競爭優勢的,1971年是美國進入20世紀以來,進出口貿易首次出現赤字的一年。這種現象直到70年代末,美元貶值仍無法遏止頹勢。數十年來持續上漲的工資,也在1973年開始走平而後下跌,長期且穩健提升的生產力也出現了疲態。假如把戰後視為一個階段,美國是本部分8國家中,在這段期間生產力發展和國民收入增加速度表現最差的;另外,工業投資淨值的比例也一樣表現不良(見表7–1)。14

    然而,美國產業的國家競爭優勢,卻是研究經濟正逆雙向同步發展的絕佳案例。美國產業的平均生產力如果不是全球最高至少也是第一流的。在電腦、套裝軟件、生物科技等既新又重要的產業中,美國也保持著最強大的競爭優勢。美國還擁有強大的日用品產業,並在服務業居主導地位。

    在國際市場中的消費性與商業性服務產業,除了貨運和旅遊(因為美國人出國旅遊仍較外國人到美旅遊為多)兩個產業外,美國企業繼續扮演著產業龍頭或領先的角色。隨著服務業的國際化,美國的服務業也成為國際市場上表現最突出的領域。由於美國服務業部門的生產力比其他國家高,又佔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很大的比重,美國的平均生產力反而高過日本。同樣道理,美國在農業與相關產業方面,也一貫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由於美國國家競爭優勢形態特殊,進出口貿易數字事實上只能呈現出美國部分的競爭實力。例如,在服務業與日用品等美國實力強勁的領域中,美國很早就展開海外投資,因此這些產業的實力事實上並不是單表現在出口方面。同樣,許多美國製造業企業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就開始在海外設廠,如果只是看外銷數字,也會低估美國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力量。

    然而整體而言,美國產業出現逆流也是不爭的事實,像在汽車、卡車、機床、半導體、消費型電子等許多精密製造業中,美國的競爭優勢的確是在大幅衰退中,美國經濟發展的步調也顯得步履蹣跚。

    國家競爭優勢形態—天然資源產業比重高

    表9–5是1985年美國前五十大出口產業的全球表現。對自認為是發達工業大國的美國人而言,這張表確實令他們大吃一驚。例如,在美國前25大出口產業中,天然資源為主的產業佔了15項(50項產業中,天然資源產業共佔22項)。15表9–6則比較美國、德國、日本三大工業國家在天然資源產業的出口表現。其中,美國天然資源產業的出口占總出口的24.2%,遠高於德國和日本。假如排除天然資源產業,擁有6100萬人口的德國的全球出口比重,事實上與2.4億人口的美國相當,日本的表現甚至更佳。

    由於美國的出口產業相當依賴天然生產要素,美國貿易對生產成本因素和美元價位就特別敏感。16在1978~1985年間,受到美元升值的影響,美國天然資源產業的出口率由28%降到24%。美元在近年來持續貶值,天然資源產業頻頻創下出口佳績,但是由這些產業所構築的競爭優勢基本上是不可靠的。

    前五十大出口產業中,除了佔有頗高比重的天然資源產業外,美國在國防、飛機、電腦、空調設備、電子醫療設備等領域,依然保持著強勁的實力。雖然前五十大出口產業中僅有香煙產業為消費型產業,但事實上美國在消費型產品上的競爭實力是被低估了,因為美國許多消費型產業企業早已在海外投資生產了。

    讀者可以從表9–7看出1985年時美國具競爭力的產業輪廓,有關這些產業的摘要數據則在表9–8、附錄II的II–19中。一般說來,該年度美國在林業與農業相關產業的實力最強(美國的食品飲料產業集群的出口和實力也領先於其他國家)。在農業方面,美國在農產品、專業元件、機械設備和以貿易為主的服務業方面都很強勢。然而,美國企業持續赴海外生產製造的趨勢,將限制未來美國農產品的出口。另外,美國也在國防、航空與相關產業方面擁有不容挑戰的地位。表9–8的陰影部分表現出政府支出與美國在國防、運輸(飛機)和電腦等產業的地位有密切的關聯性。

    美國在醫療保健相關產品方面,不但競爭力強而且競爭優勢還在持續增加中,美國另一個世界級的產業集群則是電腦與軟件產業(然而半導體產業的地位正在衰退中)。美國其他具有強勁實力的產業集群還包括休閒娛樂產業(除消費型電子外,其他都處於超強狀態)、日用品(包含食品與非食品類)、消費者服務,以及金融服務、管理顧問與會計等商業性服務產業。至於美國經濟的深度和廣度,則可從綜合商業類的產品(尤其是服務業)實力看出。另外,美國在化學工業上也很強勁,不過除了塑膠產業外,其他都稱不上最強。

    能維持競爭優勢的美國產業,受政府政策影響頗大,例如航空、國防、電腦、農業與許多種服務業在其他國家往往是靠政府補貼或保護的方式發展,這也使得美國在這些領域的國際市場上大展優勢,而這些產業的貿易爭議將逐步升高也是可以預見的。

    表9–5依照全球出口總額所佔比例列出美國前五十大產業(1985年)

    註:進口值低於1985年總貿易值的0.3%者,不列出其進口數據。

    表9–6依賴天然資源產業的出口表現(1985年)

    註:依賴天然資源的產業是指,涉及農產品、礦產或其他簡單加工且未經包裝、沒有品牌的天然或栽種的產品。作者也應用了依天然資源依賴程度所定的SITC產業分類表。

    資料來源:作者的評估。

    反過來說,美國缺乏競爭優勢的產業包括運輸相關產品與服務產業、多項機械產業、各種耐用消費品、成衣與相關產品、鋼鐵與其他材料,以及電信器材設備(大型交換機、光纖等領域除外)。

    在1971~1985年間,美國競爭優勢的最大改變是,鋼鐵、汽車、機床、消費型電子及辦公設備等令人注目的產業的競爭優勢一個個地消失了。美國企業在競爭優勢上的衰退也有骨牌效應,這些情形已在許多例子中清楚說明。美國產業的衰退是一個事實,美元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上漲並沒有對美國產業產生太大的幫助,而70年代美元持續貶值也無法使產業恢復到60年代最輝煌燦爛的光景。17美國競爭地位的衰退,早在美元升值前很多年就已開始了。美國企業在逐漸褪色的產業中,喪失了它們在產品與工藝流程上的領先地位。

    在本書所研究的國家當中,美國曾經是精密產業的超強高手,如今卻大幅喪失這些領域的競爭優勢。這一切究竟是怎麼發生的?為什麼持續發展的美國經濟突然腳步零亂、不進反退?要回答這些問題,還是要從支撐美國發展競爭優勢的各項關鍵要素的表現探討起。從這些關鍵要素的變化,我們將能瞭解為什麼有些美國產業能夠持續發展,另一些產業卻問題叢生。

    生產要素—減速的前進步調

    在本書所研究的國家當中,美國一直是個天然資源相當充沛的國家。美國的鋁礦與銅礦等產業會沒落,主要原因是礦藏量遞減、電力成本過高,以及外國發現了更新、成本更低的礦藏等因素。然而,雖然其他國家的農林產品生產量也在增長,但美國卻憑借改善生產技術與提升生產率,維持了強大的競爭實力。

    美國在科學研究(尤其是基礎科學)方面的實力也是無與倫比的。有了這方面的堅實基礎,美國企業能在國防與航空產業以及醫藥與生物科技等產業大放異彩也不是偶然的。

    然而,更多的美國產業卻已失去了這種技術領先的優勢。在這些領域中,美國企業引進新式製造技術、設備推陳出新、推出新產品與新款式的速度都太慢。而它的競爭對手(特別是日本)則在重要領域的新技術專利權上大有收穫。以1988年為例,美國政府通過的專利項目當中,高達47.1%是由外國開發的,這也是歷年來的最高紀錄。在高級製造技術、新材料、重要的電子科技等領域,日本企業已經是技術領先者。美國在這些方面雖然仍有很好的基礎研究,但是在將它們轉換成產業競爭力的速度上卻落後一大截。在技術複雜性不高、產品與製造變化較快的服務業和日用品產業,這種問題還不嚴重;但是汽車、機床、印刷機等產業,美國的業者卻是慘況重重,因為這些產業需要長期持續投資研發,新產品、新製造的發展也相當耗時,過程當中更需要複雜的協調和嚴格的紀律。

    教育質量低下 導致美國創新地位動搖的原因是全面性的,並且與整個鑽石體系狀況有關。首先,美國的創造生產要素表現大不如前。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在創造與提升生產要素上的投資比重就一直下降,同時期的其他國家則在積極發展中,這種情形在已有基礎的產業表現上尤其明顯。在創造生產要素方面,最嚴重的問題可能是美國人力資源的素質變差了。在各國當中,美國的教育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最高,但是教育制度卻處於步履蹣跚的狀態。

    當然美國的第一流大學絕對不比其他國家差,研究生教育更吸引了無數的外國學生。然而,在這些一流的大學以外,美國教育卻無處不是問題。美國大學的平均水平事實上是不如德國或瑞士的大學水平的。美國工程科系的學生相對也比其他國家少。

    更嚴重的教育體系問題是,它連帶降低了美國勞動力的平均水平。美國學校的要求標準低、紀律差,高中畢業生在數學、自然科學與語文等方面的能力,遠不如其他發達國家。例如在美國設廠的日本企業就頻頻發現,一般日本高中生能理解的統計方法,對美國大學生而言有如天書。美國的教育學業年限短、學生輟學率高、學生花在家庭作業上的時間短,校方也不鼓勵學生在功課上競爭。此外,美國也尚未找出既能滿足弱勢群體需要,又不影響教育水平的教育方法。美國教師的社會地位不高,收入也不及其他行業,教師素質的平均水平也在下降。一度是開發人力資源重要渠道的兵役活動,如今也逐漸喪失了影響力。

    差勁的教育體繫帶來的後果是美國勞動力處於功能性文盲狀態,許多經理人與勞動者因為底子不好而無法接受進一步的培訓,生產率也很難持續提升。企業雖然開始增加內部培訓活動,卻無法改善大環境造成的劣勢。更重要的是,美國企業的內部培訓大幅落後於德、日兩國。

    研發投資不足 儘管美國大學的研究工作仍維持既有的優勢,但是美國聯邦政府的研發經費增長率卻低於通貨膨脹率。更糟的是,美國政府的研發活動長期偏重於國防相關領域。以1988年為例,國防科技的研發占總經費的67%。而與20世紀40~50年代不同的是,當代的國防科技研發工作已經偏離核心技術領域,轉入高度專業化的國防需求。在與國防無關的研發方面,美國投入的經費僅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9%,這個數字遠低於日本的2.8%,以及德國的2.6%。即使加上國防研發經費,美國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投入的研發比例,仍然低於日本、德國與瑞典。18整個70年代是其他國家企業大幅增加研發經費的時期,而美國企業的表現同樣略遜一籌。

    第3章曾提過專業性生產要素對競爭優勢的重要性,在這方面,美國同樣面臨重大的問題。美國並不缺乏有效率的生產要素創造機制,但是它們只創造出一流大學與大型研究機構等一般性生產要素,在能創造高級與專業性生產要素的機制上,美國事實上是很缺乏的。對國家競爭優勢而言,一般性生產要素的創造機制只是充分條件,而非必要條件。美國缺乏良好的學徒制度與強大的職業教育體系,既沒有如意大利家族世代在同一產業傳承的傳統,又缺少日本企業內部密集訓練的風氣。即使在專業研究機構與企業、大學合作研究計劃方面,美國也不如其他國家。

    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的資本創造機制也處於落後的局面。美國的家庭儲蓄率不但低而且還在下降,這已造成投資不斷減少。20世紀80年代,龐大的聯邦政府預算赤字不但將有限的國民儲蓄吸乾,甚至必須向外大舉借貸才能應對。1950~1980年短短30年間,美國的利率由各國中最低一路攀升到最高狀態。

    欠缺刺激的年代 對美國產業而言,生產要素的不利部分事實上並未產生應有的刺激。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美國的薪資增長相對較為緩慢,產業改善生產率的壓力自然也低。與戰後情況不同的是,今天的美國早就不是薪資最高的國家了。

    在70~80年代,美國產業界湧入大量的勞動力,他們分別來自戰後嬰兒潮、就業女性與外來移民。由於勞動力供應充足,美國企業不像其他發達國家的同業必須為缺乏勞動力而向自動化或更高級的產業環節發展,企業培訓工人在技術上發展的意願也不高。這一時期的美國,龐大的人力填補了各種新的工作機會,但是經濟實力不升反降;經濟雖然增長,生產力卻並未有相應的提高。19

    這種缺乏壓力的狀態也瀰漫至其他領域。由於對核心產業缺乏忠誠感,美國企業也少了強有力的國內競爭,當80年代美元升值時,美國許多企業不在創新上下工夫,反而以讓出市場、賣掉公司、遷廠國外或尋求政府保護等方式來應對。而美元開始持續貶值時,美國企業更是如釋重負,也把提高產品質量與生產力的責任拋在一旁。

    由於人口分佈變化的影響,美國有些領域出現了欠缺勞動力的現象。這種情形就產業發展而言,是有利而無害,畢竟,勞動力不足才是驅動產業發展的壓力。美國人口老化現象也為產業界帶來同樣的效果。但是勞動力不足的效應還必須搭配生產要素的創造機制、事業目標、國內競爭等鑽石體系其他部分的表現,才能為美國產業的競爭優勢帶來良好的成果。

    需求條件—轉機成了危機

    美國在需求條件上的退步雖然不如生產要素那麼顯著,但同樣傷害到它的競爭優勢。今日的美國已不再是全球市場的領先指標。美國客戶也不是全球標準最高、最挑剔的客戶。20對美國產業而言,因為由消費者與企業買主帶來的壓力大大降低,企業放慢了它們的創新步調,因而無法形成它們在國際競爭中的差異性。受到這一連串因素的影響,美國產業的發展顯得步履踉蹌。

    由於美國人不再是最富裕的消費者,他們對產品品質的堅持也不如往昔,這種向次級產品與服務妥協的態度,正好與德國人和日本人相反。21這項價值判斷是研究人員多次與美國乃至外國企業主管求證得來的。在比較過洗髮液、汽車等各類產品的消費者購買模式之後,所得的答案也是相同的。

    不能正確反映市場需求 更嚴重的問題是,在許多產業中,由於美國的國內市場需求與國際市場需求脫節,企業受誤導發展了不合時宜的戰略。比如說,受到龐大的國內市場影響,美國企業一般傾向發展大規模生產、大量銷售甚至用過即可拋棄的標準化產品。這種只求大量、重一致的觀念,勢必會在產品設計、質量與服務上打折扣。仔細觀察,美國許多日用品、耐用消費品乃至於工業產品,都是這種生產觀念下的產物。

    從20世紀70年代起,日本打破了這種只求一致、喪失品位的規模生產概念。受到國內市場激烈競爭的影響,日本廠商向平價以及供應新款式、新功能的產品路線發展,在推出新產品的速度上更是美國產業望塵莫及的。隨著這種多樣性的需求,日本企業進而發展出具有彈性的製造系統,並進而開發出先進生產技術。

    近年來,發達市場的需求趨勢是高質量、客戶特別定制、市場細分化與強調服務功能。美國持續過去的大量製造模式反而成了它的致命傷。要能在先進市場中競爭並取得領先地位,企業必須能夠迅速回應新需求,德國的廚具業、意大利的小型汽車、日本的電子產品(如微波爐)等,都是因為抓住了這個趨勢而成功的。

    不懂得應變 需求市場結構的僵化是美國的另一個問題。當其他國家趕上潮流,應用大眾傳播媒體、連鎖店與其他現代化市場營銷技巧時,曾經在這些領域領先的美國卻顯得呆板而沒有進步。例如,歐洲一些國家在食品與零售業的連鎖店體系中花樣已越來越多,而美國的零售業卻依然停留於大批發或折扣商店等老模式。這種方式已無法瞭解消費者的喜好,無法提供有效的服務。根深蒂固的標準化觀念,也使得零售業無法成為標準更高、更挑剔的下遊客戶。

    另外,許多歐洲發達國家的工業安全、工廠環境、衛生與工作條件都在提高,美國企業在這些方面的表現明顯落後。例如在丹麥、德國與瑞典,產業界充滿了社會意識;日本因為地狹人稠、愛好自然,對環境的維護更是不遺餘力。以大卡車產業為例,日本與瑞典是最先著手改善駕駛座的國家。在動力機械方面,日本與歐洲國家在設計產品時,也率先注意到人體工程學和平衡等新觀念。

    事實上,受到大環境變化的影響,今日的消費型產品講求的是耐久性,而且從質量、可靠性到造型無不講究。以照相機為例,美國企業擅長製造操作簡單但相片質量不佳的傻瓜相機,至於更輕薄、更精緻並加裝電子零件的相機領域,美國毫無立足之地。美國向來以日用品見長,而今這項產業的危機也隱約可見。放眼國際,德國與瑞典對這類產品的需求不高,但是意大利、瑞士與英國已經開始短兵相接,而最大的威脅則是來自先進的大眾傳播媒體、勇於挑剔的國內客戶、內部競爭激烈的日本。隨著美國日用品產業逐漸併購成幾家大廠,美國若想繼續穩坐這個領域的領先寶座,可能性是越來越低了。

    美國在工業產品的需求表現上也是問題重重。由於美國不再是全球製造業的王國,產業界的需求標準也正處於快速衰退中。以汽車業為例,當今全球最先進汽車零件與配件的客戶是德國與日本,美國已經沾不上邊了。如果一項美國產業失去競爭優勢,它會馬上拖累上下游與相關產業的表現,要說明這種現象的最佳例子是高級機械設備的需求。由於美國許多產業都已退出領先者的戰場,如今美國產業對高級機械設備的引進速度不但落在德國、瑞典、日本後面,甚至不如意大利的某些產業。美國產業也不會是新材料的使用和創新專家,而日本企業早已成為精密陶瓷材料的領先者,德國也在塑膠材料上與美國一爭高下。其他國家則借海外跨國企業的成功,努力提升它們國內工業的需求水平。

    人力資源素質變差 美國在人力資源素質與技能上的低下,同樣也連累了產業與企業的需求表現。一般而言,在教育水平與技術能力上,美國工人不如德國與日本的工人。以印刷機產業為例,德國印刷機工人通常必須受過三年學徒培訓才能上崗,而大多數美國工人則是從經驗中摸索。和工人的問題相同,美國企業的管理幹部通常也缺乏技術上的培訓,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企業想要發展最高級、最先進的需求只是緣木求魚。在本書的研究過程中我們也發現,由於美國工人無法使用功能精密、操作複雜的先進機器,22外國企業乾脆特別為美國市場設計操作容易、功能簡單的機型。

    至於政府法規方面,它們對需求條件的影響則是功過參半。美國政府的自由化政策為運輸、電信等產業帶來競爭與創新的壓力,這也使得它們的實力不斷壯大。但是在醫療保健、社會福利和環境保護等領域,卻有開倒車的現象,裡根政府時代放寬汽車的油耗量標準即是一例。近年來,許多嚴格的工業法規大多是其他國家制定的,因為已早作應對,一旦美國市場跟進時,其他國家自然具有競爭上的優勢。

    另一個嚴重影響美國創新的因素是日漸增加的產品責任訴訟。進步的消費者保護制度的確具有督促產業提升產品質量的作用,但是美國的情形是矯枉過正、適得其反。美國企業因產品性能而吃官司的風險極高,賠償的金額也很大,結果也導致美國企業不像其他發達國家一般,敢在創新與開發新產品上投資。

    金融業與服務業當家 話說回來,美國的需求條件也並非一無是處。在美國的勞動力中,由於女性大量就業,美國市場特別重視便利。美國的富裕、工作時數少與多元豐富的大眾文化,也使得休閒娛樂產業蓬勃發展。對後者而言,除了英國人能與美國一較高下之外,日本人直到最近才改變他們拚命工作的文化,其他高收入國家則因民情保守與傳統限制,嚴重地影響到休閒娛樂業的發展。23另外,世界各種語言當中,英語持續扮演著主導性的角色,這也對美國產業發展產生重要的幫助。

    美國與英國一樣,由於管制少以及國內的高標準需求,而能在金融服務業領域保持強大的實力。英、美兩國基本上在高標準的金融服務業處於平分秋色的局面。英國人擅長的資產管理、新種類保險項目及企業改組服務等領域,美國人的表現也毫不遜色。24美國以過去在製造業積累的龐大財富,加上歷史、文化等條件,奠定了今天金融服務業的基礎。直到今日,美國企業依然獨霸全球的信用卡、消費金融與信用記錄等產業,這主要靠國內對信用交易活動的需求與創新。然而,英、美兩國以管理財富當家的發展趨勢,事實上是經濟衰退的重要徵兆。這部分將在第10章中有更清楚的分析。

    另外,美國的需求條件對許多服務業的發展也很有利。以商業服務為例,美國企業因為很早就開始將服務部門與製造部門分家,使得服務業領先其他國家許多(見第6章)。這項因素加上服務業的社會地位高、新企業成立便捷,以及服務性企業股票上市等,使得美國服務業的發展一直很成功。而提前飽和的美國市場,連帶迫使美國服務業者展開向海外市場滲透的運作。

    實力依舊的國防工業 國防市場也是美國繼續維持高標準與先進需求的領域,這也造成相關產業與服務業的強大實力。一般而言,美國目前依然是特殊電子產品與軍事規格半導體產業的領先者,但是隨著產品的標準化趨勢,這些優勢也逐漸降低。另外,由於以色列的崛起,美國在傳統武器上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按照競爭優勢理論分析,以色列因為有強大的國家安全威脅,舉國上下對發展國防科技也有共識,在有些領域,以色列軍方更是成為最精密、最高級的武器買主,這些因素都將使其成為國防產業中的重要競爭者。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國防需求越來越專業化,這方面需求不可能轉換成產業的競爭優勢。許多美國企業正是因為美國國防市場的龐大需求,只專注有限的產業環節而無法打入更大的國際市場。以機床產業為例,美國企業大多致力於國防武器與航空設備用的大型數控機床,日本企業則是走中小型機床市場,而後者才是全球機床市場的心臟地帶。同樣,在碳纖維、精密陶瓷等先進材料領域,美國企業眼中只有國防武器與航空設備的需求,日本人則在一般性產業的應用領域取得豐碩的戰果。要為美國需求條件的表現作出評價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直到今日,美國在許多產業中仍然領導各地需求的走向,其中像慢跑鞋、休閒鞋、牛仔褲等都是如此。只是曾經在戰後時期出現並使美國產業大放異彩的創新、發展動力,如今正快速消失。

    相關產業與支持性產業—美國的盲點

    美國具有競爭力的產業正一步步走上窄化的不歸路,其中又以機械工業和專業元件產業的情況最為嚴重。只要一個產業出了問題,與它相關的其他產業也難逃厄運,鋼鐵業的表現就是最好的例子。當外國鋼鐵的質量已經迎頭趕上、成本又比美國低廉時,許多美國企業仍然堅持用國貨,保護的下場就是遭到淘汰的命運。同樣的故事也一再發生在其他工業元件產業上面。由於美國的上游產業缺乏競爭力,它們不但對下游產業毫無幫助,甚至還成了下游產業創新的絆腳石。

    同樣,美國的產業集群雖然延伸很廣,但是在協助企業發展競爭優勢、加速創新的效率上,並不如其他國家。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產業集群內的企業往往是機會主義者,頻頻更換相關企業,以至於彼此無法同心協力、垂直整合以進行產品創新,也很少進行技術交換、分享市場情報等。

    這些缺點在20世紀60年代並不顯著,原因是當時的美國擁有領先的科技,而且在照顧新的產業環節、產品快速創新上,需求都不如今天這麼迫切。但是隨著競爭優勢內涵的轉變,美國企業短線作風的缺失也成了它的致命傷。當其他國家在加強產業上下游的關係時,美國企業的反應仍然遲鈍,未見什麼積極行動。

    追溯問題的源頭,可以歸咎為美國還不清楚以國家為範疇的產業集群到底有多麼重要。

    美國企業對競爭的看法仍然偏窄,它們很少發展供應商體系、支持大學研究機構的專業性研究,或改善企業、產業所需要的人力資源素質。美國的行業協會對旗下成員的幫助,明顯不如其他國家的協會。如果美國的行業協會能將它們的視野投注在國際上,必然能像其他國家一樣,為產業提供更多的益處。

    企業戰略、企業結構、同業競爭—目光短視的企業

    過去幾十年間,美國企業的產業發展與創新速度不斷地削弱,其中之一就是有技術背景的資深管理人不斷地減少。德國、瑞典和日本的企業負責人通常是研究人員或工程師出身,很自然地,他們視發展最現代科技為唯一專業上的成就。而美國經理人大多缺乏技術背景,要他們瞭解改進產品與流程技術所能帶來的利益十分困難,因此他們對於在改善技術上投資也就比較缺乏自信。

    另外,美國的一流人才也不以產業為主要目標,他們大多投入法律、醫療、金融等領域,唯獨遺漏了技術方面。肯進入產業界的人才往往也以日用品、娛樂、房地產、服務、電腦等吸引人的產業領域為主,這些領域很自然地成為美國的競爭優勢所在。

    美國企業也缺乏懂得現代化技術的工人,管理結構更是妨礙各部門間的團隊合作,僵化的工作規定也是造成企業無法創新的障礙。

    員工與管理層工作動機的改變,也是企業創新緩慢的原因之一。由於美國企業的內部培訓不足、公司經常裁員,因此員工很難培養專業能力,很難和公司形成向心力。美國的富裕更導致人們工作意願低落,很難將興趣轉移到其他領域。結果造成技術發展的停頓,企業內積累產品與製程的經驗也明顯不足。

    短線的投資態度 在企業方面,美國公司的目標往往也妨礙到產業的發展。戰後初期,美國資本市場提供大量低廉的資本,使得新企業與有潛力的領域有充分的發展機會。當時的低利率以及公開上市容易,加上數百萬名退伍軍人投入產業界,塑造出了產業樂觀的氣氛與源源不絕的創新。

    但是到了20世紀70年代,美國企業的目標開始轉變。當時美國的利率已經是所有發達國家中最高的,企業界自然無意投資。影響更大的是美國股票投資人的態度改變了。這一時期,由於股票交易利潤是免稅的,法人投資者持有的股票開始大量增加。問題是,其他國家的法人投資者往往將企業視為永久資產,而且認真執行他們的經營權,美國的法人投資者卻將興趣放在企業季報表的營業表現上,市場中因此出現大量高薪的投資顧問,他們帶著投資人授予的尚方寶劍,評估甚至撤換表現不佳的企業總經理。經理人又將壓力轉嫁到項目經理每年、每季的表現上。由於公司只著眼於短期的獲利表現而缺乏長期的發展思考,每一季的損益表現就成了項目經理決策時的最大考慮因素。如此一來,再加上免稅的推波助瀾,美國證券市場上的股票交易量立刻大增。當企業短期經營不佳時,經理人馬上會被處罰;而且企業需要不斷製造利好消息,以滿足投資人的興趣。

    即使後來美國政府課徵證券所得稅,也無法吸引投資人注意企業的長期表現,或改變他們只關心股利好壞而不願意再投資的態度。在發達國家中,美國是極少數課徵長期資產所得稅的國家之一。1986年的稅制改革,更把長期資產所得稅率提高到一般所得稅率的程度,這種做法使得短線投資人只增不減。25

    立即兌現收益的要求 影響美國投資人態度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上市公司的經營形態。投資人對企業經營的影響力很低,他們也很難成為董事會的成員,企業經營不善的唯一整頓方式就是接管或合併,因為這種做法能為法人投資者帶來立即兌現的資本收益,結果這種做法大行其道。當企業改組時,短期間內它會因為處理多餘資本、降低成本,或撤換表現不佳的管理班子等行動,而有很多利好消息,但是很快又回到短期經營所應有的壓力循環中。美國企業與日本競爭者不同的地方在於,當它改組時,多餘資本往往分給股東,而非增資經營。企業缺乏足夠的資產,自然就無法也不願意冒險或進行戰略性的創新行動。

    自私的經理人 第三個影響美國企業目標的重要因素是上市公司經理人的事業誘因。在大多數美國企業高層主管的收入中,紅利部分來自企業的年度經營表現。美國企業的職業經理人因為流動頻繁,所以他們通常會把公司的盈餘轉為紅利,而不是在不確定的來年再投資。這也形成美國企業一再延誤長期投資,但常有高額盈餘與豐厚紅利的現象。

    在這些因素的交互影響下,美國企業的競爭優勢也一再被損害。在本書所研究的各國當中,美國是以投資回報率評估投資機會最明顯的國家,美國企業也常用殺雞取卵的經營方式,而且一旦碰到外國競爭對手,它們往往是另闢蹊徑而非正面迎戰。26在美國,除了一些願意持續投資、發展競爭優勢的項目外,一般企業莫不屈服於大環境的制約,這也加深了自己經營上的問題。在只揮霍而不投資的戰略下,美國企業競爭力的衰退也是必然的。

    毀滅生機的併購案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併購與聯盟最能使企業迅速成長、刺激股市表現、增加項目經理人的收入,所以美國企業也是併購、聯盟頻率最高的。27然而遺憾的是,每次併購過程中,重新投入新產品、新廠房、新技術等可以提升競爭優勢的資本卻明顯不足,美國企業常常忽略了內部多元化發展的真正效益。

    事實上,美國企業在併購活動中,更多關注的是與本業無關的領域。根據作者的研究顯示,美國企業的併購案大多以失敗收場,一些產業的龍頭企業甚至因此而退出競爭舞台;28無數產業的競爭優勢,也在一連串的企業買賣中元氣大傷,第5章提到的美國醫療檢測儀器產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併購除了帶來聲勢浩大的幻覺外,對攸關競爭優勢的創新活動毫無幫助。併購者對被併購的企業通常缺乏真正的關懷,也很少提供對方需要的技術。29併購提高了企業的賬面價值,但因缺乏再投資而形成近乎敗絮其中的虛胖。

    競爭力衰退是影響美國產業的根本變化。美國的企業家精神正逐漸枯萎。幾十年來,汽車、鋼鐵等產業供不應求的環境與寡頭壟斷的優勢,導致企業不但排斥競爭,對創新的意願也很低。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歐美國家出現大量的新企業,競爭的信念使得它們不斷收穫成功的果實。這些企業通常有一位白手起家、不畏艱難的企業家在把舵。隨著時間的流逝,元老們的共同記憶逐漸模糊,大批職業經理人進駐接管,加上資本市場形態變化的推波助瀾,企業的運營往往由發展轉為防守,並失去了創新的興趣。近年來,主要競爭者間的併購更強化了美國許多產業內部的壟斷局面,裡根政府大幅放寬《反托拉斯法》中有關企業併購的規定,更形成火上澆油之勢。

    在國際競爭問題上,美國企業的回應方式是最糟的。它們一貫的方式是併購、縮小防禦範圍、裁員與處理多餘資產。在只顧眼前利潤、不關心國內產業集群發展的自私心態下,它們或在海外生產,或由國外進口精密零件,所有的行動只為追求短期利潤和維持市場地位。這些做法也許一時有利,對長期競爭優勢卻毫無幫助。直到今天,真正能對競爭優勢有利的產業創新與發展動作仍未出現。

    在競爭優勢的惡性循環中,美國企業還學會奔向華盛頓向政府求援,並抱怨外國企業的傾銷政策。美國雖然自稱是自由貿易國家,近年來卻逐漸轉向保護主義,各式各樣的市場秩序協議,將許多產業市場切割得七零八落。這種刻意限制競爭、客戶權益一再受傷害的情形,充分表現在機床、汽車等產業中。

    值得慶幸的是,美國迄今仍保有鼓勵新企業發展的條件,這使得美國的經濟危機不至於更嚴重。但是,如果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新企業走上國際競爭舞台的機會卻是微乎其微。

    政府角色—對產業發展不積極

    美國政府在基本政策上的搖擺態度,對國家競爭優勢的影響很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政策。美國政府雖然在教育問題上爭論不休,但是卻缺乏實際的執行力,教育水平自然就不可能提高,結果連家長和學生也都開始輕視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美國政府鼓勵競爭的傳統立場也動搖不已。隨著放寬競爭者之間的合併,《反托拉斯法》事實上已名存實亡。政府的默許使得競爭者之間更肆無忌憚地結盟合作。當產業出現貿易難題時,政府能做的似乎只是豎起保護的旗幟與進行市場協定,產業的問題不減反增。

    除了這些問題,20世紀80年代積累的龐大預算赤字,更是產業的致命傷。預算赤字不但吸乾了基礎建設所需要的資本,也造成利率的不斷攀升,連帶拖累了企業的投資速度。同時,在政府徵收長期資產所得稅以廣開稅源的影響下,美國人的投資意願空前低落,結果企業的投資情形就每況愈下了。

    美國政府在自由化政策上比較積極。由於美國政府解散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確實提高了電信事業的服務效率和創新速度,其他受到自由化政策影響的產業(如卡車業),也同樣出現更多的競爭活力。

    遺憾的是,美國政府在其他領域的政策卻與自由化政策相衝突,甚至抵消了自由化政策的正面意義。像裡根政府時代大幅降低工業安全與環境標準的做法,就是一項開倒車的行為。傳統上,美國企業因為嚴格且具前瞻性的標準,必須不斷創新並向高級產品的環節發展。如今,這項優勢拱手讓人。

    美國政府從戰後以來一直沒有把產業發展列為首要議題,這實在是一大隱憂。這段期間,美國政府過分重視社會與國家安全問題,產業需求反而成為次要的。例如,《貿易法案》並非著眼於協助其他國家發展,而是以地緣政治為理由,對某些國家實施禁運制裁,同時也影響了本國產品的出口。美國以產業大國的姿態發展它的產業政策,然而時至今日,這個假設已不可靠了。

    回顧與展望—揮別美國夢

    美國企業在各類產業中不斷喪失競爭優勢,最重要的癥結在於它們缺乏活力。與其他國家相比較,缺乏競爭優勢的美國產業,產品改善、創新的能力與速度明顯不如其他國家;整個產業的發展速度在只考慮防守或維護既有利益的前提下,也是緩慢不前。

    許多人談到美國的競爭弱點時,往往以「科技商業化速度太慢」一語帶過,好像美國只在技術領域出了問題而已。然而,科技商業化過慢本身就是許多問題的總結,並且涉及整個鑽石體系的狀態。生產要素的創造機制不足、國內需求的質量下降、缺乏具有競爭力的上游產業、缺乏長期經營的事業目標,乃至於競爭萎縮等,事實上都影響到科技商業化的速度。

    買到公司卻沒買到技術 也有人認為,美國企業很早就到海外生產加工,進口產品中其實有相當大的比例是海外子公司的回銷,因此,貿易統計數字並不能真正反映美國在全球製造業的地位。這意味著美國產業不是很健康,事實上,美國企業由海外子公司回銷的大多是高級產品,選擇在外國生產,也是基於當地的生產率和產品質量,而非生產成本因素。以施樂公司為例,它在美國市場的小型複印機完全由富士施樂這家日本子公司進口。施樂這麼做,原因是美國本地無法設計生產這項產品,但是日本能。這種反客為主的現象也常見於其他企業。美國企業雖然有錢買下外國企業,但卻無法影響外國企業的自主性,從這個角度看,美國品牌並不等同於美國在產品與製造上的實力。

    更嚴重的是,越來越多外國企業,正以併購美國企業為踏入美國市場的手段。這些外國企業在提升美國相關產業的創新與生產力上影響並不顯著,反而在進口營銷上大有收穫,這絕對不是什麼好現象。在此並無呼籲美國限制外商投資的意思,只是想要強調:種種跡象顯示,美國已不再是產品改良與創新的理想環境了。

    撇開日本、韓國、瑞典與瑞士不談,美國的失業率比德國、英國低。美國產業一直在創造新的工作機會,以吸收戰後嬰兒潮與女性勞動力。美國市場對服務活動的需求,也促使美國服務業異常壯大。問題是,充沛的勞動力相對降低了企業自動化和提高員工技能的壓力,也造成了工資不增反減的情形。美國產業長期以來持續發展的生產力,也漸漸顯露出疲態。

    美國產業的病態還可以從1978~1985年間美國產業全球出口比重的消長看出。在表9–9中,美國產業的整體出口表現並不如某些產業來得亮眼。在個別產業部門中,原本就有競爭優勢的醫療保健與化工產業,依然是最強勁的。在先進產業領域中,美國也有數項是在進步中;但是最主要的出口增長還是來自於天然資源產業。反過來說,在負增長的領域中,先進產業事實上是虧損最慘重的部門,其中又以運輸、食品加工(尤其是食品加工機械)以及半導體與電腦產業最為明顯。另外像機械產業中,負增長的項目幾乎是增長項目的兩倍。不論在任何國家、這種情形都是產業發展出了問題的危險信號。而今美國產業的全球市場佔有情形,已不如德國、日本了。

    美國仍大有可為 美國並不會重蹈英國的覆轍,也不太可能因此就喪失強國的地位,美國的面積、天然資源與產業涵蓋層面的廣泛程度,都是它在競爭力上的保障。事實上,在有些產業中,競爭優勢的關鍵要素仍在積極地運作中,美國的企業更在國際市場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果與某些國家相比,美國產業在市場上的流失情形還不算太嚴重,美國新企業的發展也依然順暢有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在持續提升生活水平的能力上遭遇到了危機。美國的經濟重心很明顯地在轉移中,創造生產要素的機制也出了問題,貧富差距正逐漸拉大,萎縮的競爭與投資不足更傷害到創新與發展的速度。能在國際上穩坐一席之地的產業,多半是以科學為基礎的領域,休閒娛樂以及依賴天然資源的領域。美元快速貶值並沒有真正解決產業的問題,反而使情況更加惡化。

    近年來,美國的生產率曾一度有爆發式的增長,但是後繼無力的情況卻令人懷疑這種曇花一現的現象,是許多產業改組或縮小經營範圍造成的。美國產業投資率長期偏低,即使美元貶值,許多精密工業仍有競爭壓力,這又令人不得不質疑美國產業的持續改善能力。美元貶值雖然促使出口產業快速成長,但又引發工資下跌與天然資源產業出口的重挫,由此可看出,操縱匯率的貿易行為只會降低美國的生活水平。另外,外國企業投資急劇增加也不是個好兆頭,如同前面曾經提過的,這種現象持續下去,只會妨礙美國企業提升技術與生產力。

    由於以往產業成功得太快也太容易,絕大多數美國企業與政府官員可能還沒搞清楚成功需要什麼條件。這一點也可以從面對競爭時美國人一貫充滿自信,而德國人與日本人卻非常謹慎小心看出。更糟糕的是,儘管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已經出現了大問題,美國人迄今仍然莫衷一是、無法達成共識,更不用說改進行動了。長此以往,噩夢必然成真。

    戰後總檢討

    在第三篇裡所討論的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成功產業,這些產業的現有優勢又可以回溯到它們特有的歷史進程以及環境因素的互動。從各國的產業集群表中,讀者更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些能在國際競爭中成功的產業彼此間具有實質的關聯性,這些互動關係也證實了作者對競爭優勢的看法。如果數據資料更完整詳細、產業集群表的勾勒更精確,這些資料將說明,任何一個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集群,都是由機械工業、專業元件與最終消費產品產業共同組成的。機械工業、專業元件等產業通常具有積累效果,這些產業一旦成型,原本單薄的產業集群自然會向各個產業環節擴張,形成更龐大、更豐富的範疇。

    表9–10就是以產業集群為主,根據它們的出口表現,比較8個主要國家裡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的特性。30每個產業集群都包含了相關的機械產業、專業元件產業與最終產品產業3個部分。這種分類方法雖然只是簡單地表現出各國經濟實力的所在,卻能明顯地呈現每個國家的差異。像瑞典的產業主力是原料/金屬、林業、交通運輸等產業集群,瑞士則是綜合商業、紡織/服裝、醫療保健與個人用品等產業,日本則是休閒娛樂、交通運輸、原料/金屬等產業,意大利是成衣、食品、家居用品等產業,英國則長於化工產業。

    如果從每個有國家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在全球市場佔有率的表現來看,各國競爭優勢又有更明顯的區別。根據表9–11,美國在食品、醫療保健、國防、半導體/電腦等領域居領導地位,德國在化工、原料/金屬等領域表現強勢,日本在休閒娛樂、辦公設備、電信、發電與配電系統、運輸等領域很強,意大利則在紡織/服裝、住宅/家居用品、個人用品等領域不可忽視(圖9–1則是將各國石油產業與化工產業分開後的表現情形)。

    如果以產業集群表的縱向剖面來看,瑞典的長處是上游產業,以及產業的製造部門;意大利則在最終消費產品領域佔有優勢;日本的主力則在中游產業,並分別向上向下延伸;瑞士、德國與英國則比較平均分佈。

    任何國家的競爭優勢形態都不可能靜止不變,前面討論過的8個國家也不例外。表9–12就是這8個國家競爭優勢進化的軌跡。這張圖主要是以1978~1985年間,各國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在全球市場佔有率增長或流失超過15%的統計。基本上,它是以較大的產業範疇為觀察基礎。注意那些曾經成長或流失的產業是屬何種類型,較成長或流失的數字重要得多,原因是唯有如此才能理解該國產業發展的方式是否正確。前面我曾經分別討論過各國成長或流失產業的特性。而比較由成長轉變成流失的產業比例的變動,也比比較絕對數值有意義多了。因為如此才能排除國家大小的因素,並且更具體地看出競爭優勢之所在。這種做法也許還未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但是所引用的數據都已經過再三嚴格的核對。

    三雄崛起

    根據這些判斷基礎,讀者可以發現日本、意大利與韓國是國際競爭中進步最大的國家。日本與意大利的共同特色是,它們在機械與專業元件等領域上收穫豐碩,並引導出整體產業的消長趨勢。例如這兩個國家許多先進產業的市場都在成長,原本依賴天然資源與生產成本的產業則在流失。這段期間的韓國發展最快的是簡單加工型產業,這也是韓國高級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韓國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跡象還包括,它在製造業與支持性產業的順利成長,這些也是它積累產業與技術實力不可缺少的條件。

    五國乏善可陳

    其他五個國家的表現就沒有這麼亮眼了,它們的共同現象是失去競爭力的產業項目多於競爭力增長的項目。狀況比較好的美國與瑞典也僅接近損益平衡狀態而已。瑞典是靠傳統上就很強勢的產業,尤其是機械產業與專業元件產業,但是其他領域則是每況愈下。美國的狀況更不理想,除了一向具有競爭優勢的醫療保健與化工產業出口繼續暢通之外,機械產業的流失情形非常嚴重。這段期間美國新有收穫的,主要是天然資源產品、原料與金屬產品、食品飲料與石油化工產品等領域。

    表現最差的國家是瑞士、德國與英國。依照常理判斷,已有工業基礎的瑞士與德國,應該能在精密工業上更上一層樓,並逐漸退出以天然資源和生產成本競爭的產業領域。但是實際情況顯示,這兩國的精密工業同樣處在衰退中,這也說明它們的產業發展道路走得並不順利。總的來說,德國與瑞典的機械產業都呈衰退狀態,其中德國在化工機械與運輸機械領域的流失情形更嚴重(海外投資是原因之一),半導體與電腦領域也缺乏競爭力。被視為瑞士傳統優勢所在的醫療保健產業,不但未見新優勢,反而有6個項目失去了優勢,另外在發電機與配電系統、個人用品等產業領域,也是呈現負增長的現象。在此情況下仍要說產業升級,恐怕是自欺欺人了。

    英國的製造業幾乎是全面崩潰,它的處境也是8國中最糟的。在英國的產業中,簡單加工產業的情況比較好,問題最嚴重的是機械產業與專業元件產業。出口增長方面,石油相關產業與未加工原料/金屬產業的進步最多,電腦業的表現也不錯。在服務業的國際競爭舞台上,英國的地位已經穩固,但在製造業的國際舞台上,它卻必須重新來過。

    到目前為止,本書一直在強調產業發展與競爭優勢關鍵要素的關係。下一章的重點是將這些觀點系統化與理論化。前文提過,國家的競爭優勢是在產業與產業集群中表現,產業的表現是國家經濟發展的特色,同時也解釋了經濟繁榮與落後的來龍去脈。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