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金說7:外事禮儀 第39章 在意大利的你
    大家好!在這一篇裡,我將介紹一下你在意大利時所需要注意的風俗習慣與禮儀規範的具體要點。

    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彷彿一隻巨大的馬靴,斜踩在地中海的邊緣。亞德裡亞海的浪濤,記錄著意大利這個千年文明之國輝煌的歷史。今天的意大利,有米蘭風情萬種的時裝,有舉國為之瘋狂的足球,更有威尼斯歷久不衰的水城風光。在意大利,你會為其豐富的古羅馬文化和歷史遺跡所陶醉。而你所希望的,也許是更快地與意大利人相交往,並且適應其環境。

    在意大利,人們對於自己的姓名是很重視的。他們的姓名通常由兩部分組成:名前,姓後。婦女婚後多隨夫姓,也有一些女士用男女雙方的姓。這些都是登記入冊的。在意大利,變動自己的名字是大事,必須由法律部門批准,否則改了也無效。

    在具體的稱呼中,意大利人有自己的一些習慣。在較正式的場合,你應稱其全名、全姓,如果是當面與意大利人打招呼,你最好能在其姓前面冠以先生、小姐、女士等稱呼。一般泛泛而交的人,那就可以僅稱其姓。如果你們比較熟,則可以一律互稱對方的名字。

    對意大利女士,你最好事先弄清其是否結婚,不要想當然地亂稱呼。因為在意大利,女士們是很在乎這一點的。無論你稱已婚者為「小姐」,還是叫未婚者為「太太」,都極不妥當。

    你若真沒打聽清楚,那不妨先低頭看其戒指,說不定能給你一些啟示。在意大利,已婚者必定在左手無名指上戴有戒指。不過,定婚而未結婚者也將戒指戴在那裡,你若注意一下就能區別開:此二者在款式上是絕對不同的。你可以事先向意大利人請教一下。

    日常生活中,意大利人特別喜歡用一些手勢、表情來豐富自己的語言。例如,要是對什麼事不太清楚,他們往往會有這樣的表情:一邊聳肩;一邊向外伸出手掌,還往往同時會撇撇嘴。

    在歐美極為流行的「OK」手勢也流行於意大利,其意為:「好」,或「一切順利」。在中國等許多國家,你若是對人伸出食指,並來回擺動,對方往往必然會大怒。可是在意大利,你完全可以以此手勢來表示自己對人或事的否定。

    在餐桌上,你也可以借助手勢與別人進行交流。例如,你如果久等還不見主人開飯,就可以將五指併攏,手心向下,對著胃部來回轉動,那就是告訴主人:「我餓了」。在用餐時,你將食指頂住面頰來回轉動。它表示:「菜的味道非常好」。

    要是意大利人對誰不滿,那他們多會五指併攏,以食指側面碰擊額頭,這就等於說別人是「笨蛋」。

    在那裡,你要是想叫一個熟人過來,可以伸出手,手背向下,向其招呼。切不可反過來,那就成了喚狗的動作了。在這一點上,他們與中國人的習慣正好相反。

    中國人常說:「搖頭不算點頭算」。可在意大利,這句話也得打一個問號呢。如果你去那不勒斯,要對什麼事表示否定,那你就不能搖頭,而應將頭向後仰。如果是堅決否定,那最好用自己的手敲自己的下巴。

    在意大利,經常有足球比賽。每當此時,人們都成群結隊地去觀看比賽。而在賽場上,球迷們感情豐富,時而狂喜、時而大怒,並且手舞足蹈,盡情傾瀉心中的情緒。

    你不要因此以為意大利人愛吵鬧,無教養。只要你一走進那輝煌的歌劇院時,你就會發現意大利人的另一面。在那裡,全場觀眾都會靜靜地觀看演出。一些老「票友」則會凝神定氣,輕輕地以手擊節,細細品味。此時,任何一點談話聲都會受到人們的白眼和噓聲。只有當大幕再次閉攏時,劇場裡才會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

    意大利的歌劇從古羅馬就有了,在近代,威爾弟等大師又將其發揚光大。它如同羅馬雕塑和建築一樣,被意大利人視為驕傲。你最好能對此做一些瞭解,不要到時候一問三不知,那樣可就沒人喜歡你了。

    與意大利人交往,你一定會為他們熱情、開朗而健談的性格所深深地吸引。他們只要想到了的,一般都會說出來,通常很少會欲言卻止。在這一點上,正好與喜歡沉默、不愛直接進行交流的英國「紳士」們形成了鮮明對比。

    與意大利人聊天時,一旦讓他們的興趣上來了,往往會一瀉千里、滔滔不絕,令談話成了他們的「獨白」。他們這樣做,其實有利於你盡快地瞭解他們。在一次談話中,他們往往會把自己的家務、開支、子女、親朋好友、生活苦樂,以及個人愛好、脾氣等,統統都詳細地告訴了你。

    所以有人建議,你要想盡快地瞭解意大利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去傾聽他們的「長篇演說」。

    也許是受到古羅馬文化的影響和積澱,意大利人特別喜愛爭論和辯論。朋友相聚,一談到一個問題,常常是你一方、我一派,各執己見,爭得面紅耳赤。不過,你要是遇上這樣的情況,完全可以放心地去爭一個「你死我活」,而不用擔心是否會傷和氣。

    意大利人最喜歡的,是敢於表達自己看法而不人云亦云的人。他們爭得不可開交之後,往往會大家再來一杯酒,隨之話題一轉,就又「風平浪靜」了。

    意大利人非常喜愛讀報。無論外出旅遊,還是出門坐車,人們幾乎都在讀報。

    報刊上的一些文章,也常常是意大利人所議論的話題。他們也多據此出發,開始爭論國內外時事。在很多時候,人們先是在談電器、時裝、汽車等,可一會兒就會涉及黨派、政壇、環保、軍備、南北對話等等重大議題了。

    在意大利,人們的那種豪放的性格也體現在其待人接物之中。無論在羅馬還是在那不勒斯,你只要在大街上問路,那你總可以得到彬彬有禮的回答和十分詳細的指點。有時,對方的過分熱情甚至讓你承受不了。他們生怕你走錯了,便乾脆自己主動開車送你一程。

    在意大利,交通警察也十分的和氣。他們不僅準確地指揮交通,而且給予行人極其周到的服務。為了行人能安全地橫過馬路,只要路口的車輛比較少,那麼交警則會「舞弊」。一見有老人或還不太習慣意大利交通的外國人要過馬路時,紅綠燈的間隔時間往往就會變得長一些。

    在服飾上,意大利人有講究穿著的傳統。在他們看來,漂亮適體的服飾是一個完美的人所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也許正是得益於此,在今日的國際時裝界,意大利的時裝舉足輕重,米蘭則是世界時裝的名城。

    不過,當你漫步於意大利城市的街頭,那些風格統一的建築與著裝絕少雷同的行人形成了一種有趣的對比。

    平時,你的著裝可以以舒適、隨意為主。如果你要去拜訪別人,或去參加社交、宴請活動,那就一定要盡可能講究一些。你的服飾不一定奢華名貴,但至少要搭配合理、大方得體,並且顯得莊重而正式,以體現對別人的尊重。當然,還應多注意自己的舉止風度,不要落一個「金玉其外」的壞名聲,那可就給我們東方人丟面子了。

    在意大利,你應當注意迴避某些禁忌。除了歐美所通行的忌「13」以外,他們還對於「3」這個數字沒有什麼好感。意大利人喜愛足球,足球比賽是常有的,為此還發行彩票。可你絕對買不到13號的彩票,這種「忌數」怎麼可能給人帶來好運呢?

    你要是在祝賀或拜訪時送花給當地人,那可千萬不要送菊花。它在意大利人看來是極不吉利的,因為它表示死亡和災難。

    色彩上,他們更喜歡淡雅一些的色調。你一定要盡可能地避免使用紫色,它可是意大利人公認的一種表示消極的顏色。

    如果是去做客,你不妨帶一些小禮品。酒、巧克力、兒童玩具、書、畫和精美的手工藝品等,這些都是受人歡迎的好東西。意大利人對於禮品的包裝是很講究的,這一點你在送禮物時也要特別注意。送禮給對方時,一般是女主人接過去,然後當面打開,並對你表示感謝。那種英國式的私下送禮的習慣,在意大利則是不禮貌的。

    在意大利,你的確不能不關注其飲食。這裡的烹調是世界聞名的,同時也成為意大利旅遊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各式餐廳的菜餚風格萬千,肯定會令你大飽口福。像比薩餅、通心粉等,大多是出現在自助式的快餐裡。它們經濟實惠、口味好、營養豐富,吃完了也不必另付小費,可能會比較對你的口味。

    只要你品嚐一下正宗的意式菜,定會讚不絕口。意大利菜味濃,軟爛而鮮香,當地人又多喜好菜餚的原汁原味。他們的菜,大多只做六、七成熟。做菜時,炒、蒸、炸、紅燴等烹調方式用得較多。

    意大利北部盛產小麥。早在中世紀,麵條就先於麵包出現了。在當地進餐時,首先上來的往往是拌西紅柿和乾酪的空心麵條。吃的時候,你應當注意不要將其切成小段。你最好先看看旁人的吃法,然後學著他們的樣子,用叉子插在麵條中間,然後轉幾圈,捲成一個小圈之後,再一口吞下。

    如果你要去赴宴,服飾上務必要講究一下。最好配以正式的禮服,要不然小心人家將你拒於門外。

    進餐時,多是由女主人來上菜。若是對其中的某種菜比較喜歡,你不妨多要一些,這等於誇獎主人的做菜好手藝,主人自然會非常高興。

    在意大利,你會注意到,人們大多是紅鼻子,據說這與他們愛喝酒有關係。意大利最流行的是一種叫「維諾」的葡萄酒。它裝在大肚細頸的玻璃瓶裡,其色紫紅,味略酸甜,而且價格不貴,幾乎是家家所必備的。

    在意大利,無論男女,幾乎人人都愛喝並且能喝酒。你去做客時,主人肯定會送上酒來,然後與你小酌兩杯。即使喝咖啡時,主人也會多問一句:「是否加點酒?」據說它可以增加一些咖啡的香味。

    在比較正式的宴會上,通常都是一道菜配一種酒。如是喜慶的日子,往往還要打開香檳以示慶賀。當地的一頓飯,往往是邊吃、邊喝、邊聊,至少要進行一兩個小時。其中多半的時間,都是在喝酒。你若愛喝兩杯,到了那裡可就算是真正「他鄉遇知音」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